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大发表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大发表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及薄层鉴别的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东北菱的生药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东北菱的横切面、粉末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用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鉴定。结果东北菱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线吸收光谱具有鉴别特点。结论为东北菱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准噶尔锁阳进行系统生药鉴别研究。方法:通过石蜡切片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对准噶尔锁阳药材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特征、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准噶尔锁阳的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明显,薄层鉴定方法清晰。结论:以上鉴别特征可为制定准噶尔锁阳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红芽木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茎、叶的解剖结构,用水合氯醛透化法观察红芽木茎叶粉末的显微特征,并观察其药材性状。结果:描述了红芽木药材的性状特征,确定了其茎叶及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红芽木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洁  荆知敏 《中药材》2012,(8):1241-1243
目的:对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荠菜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薄层鉴别的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2,(12)
目的:对龙眼叶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结果:得到了性状特征、粉末及叶横切面特征、薄层色谱特征及紫外吸收光谱。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维药阿里红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阿里红的生药性状、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结果可以为阿里红生药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药麻黄根进行生药鉴定研究.方法:对麻黄根进行性状、显微以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麻黄根的生药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麻黄根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冬凌草提供方法依据.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茎、叶的解剖结构,用水合氯醛透化法观察冬凌草茎叶粉末的显微特征,并观察其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结果 描述了冬凌草的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特征,确定了其茎叶及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 此研究结果可为冬凌草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冬凌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山地橐吾根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紫外吸收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结果 得到了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特征.结论 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准噶尔囊吾根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紫外吸收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结果 得到了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色谱特征.结论 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羊耳菊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羊耳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羊耳菊的生药性状,根、茎及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验结果为羊耳菊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系统的生药鉴定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外观性状、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特征,进行综合鉴定。结果:南方红豆杉种子的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蛋白质电泳图谱均存在一定特征。结论:上述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南方红豆杉种子提供了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5,(5)
目的:研究槐药用部位叶的生药学特征,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槐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槐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预试、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光谱扫描进行研究.结果 详细描述了该生药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薄层板上斑点明显;化学成分预试初步检出其含有皂苷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结论 为该药鉴别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保障药用独活的质量,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购买市售独活饮片,应用传统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定,运用数码显微技术观察粉末特征,采用TLC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HPLC法对蛇床子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经鉴定5种来源的独活均为正品,其中样品5中蛇床子素含量最高。结论:鉴别结果可作为独活生药鉴定、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傣族药用植物马鞭草科植物三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的根进行生药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光谱鉴别。结果:对原植物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进行观察和描述。经紫外光谱扫描,表明具有明显的紫外特征吸收峰。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蔓荆根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2,(9)
目的:对维吾尔药材对叶大戟草进行生药鉴别。方法:进行药材性状、组织切片、粉末制片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对叶大戟草显微特征明显,茎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内含方晶;气孔不定式。果皮表皮细胞浅棕色,呈类长方形交错排列。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对叶大戟草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羊耳菊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羊耳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羊耳菊的生药性状,根、茎及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验结果为羊耳菊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柚子皮生药鉴别特征。方法:对药材进行性状、显微、薄层鉴别。结果:发现其果皮散有维管束,粉末以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为主,草酸钙方晶易见等。薄层色谱可检出柚皮苷斑点。结论:以上特征可为制定柚子皮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