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彝医"酒脚风"属现代医学"痛风"范畴。与中医学"痹证""白虎历节风"类同,是指以肢体部分关节红肿、疼痛、麻木、重着,甚则骨节肿大变形,或在关节筋骨间、耳廓等处形成"块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彝医毒邪理论认为"酒脚风"的发病是由于经常饮酒和过食腥辛肥甘之物,导致体内产生湿热之毒,清浊二气失调,加之风毒侵袭人体,内外之毒邪互结,停滞在经脉关节,阻碍血行,风热湿瘀之毒痹阻所致。彝医把"酒脚风"分为三期,针对风热湿瘀毒邪发病的机理,除用驱风清热、化浊行瘀的彝药内服治疗外,还采用独具特色的彝医外治法,如彝医水膏药疗法、彝药熏泡疗法以及刺血疗法等对酒脚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柯尔克孜族是马背游牧民族,多生活在高海拔山区,风湿病是柯尔克孜族多发常见病之一,多使用简单易行的特色外治方法来治疗。本文初步探讨柯尔克孜医药治疗风湿病常见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3.
4.
彝医蛋油换药技术是彝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压疮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总结彝医蛋油的历史渊源及技术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彝医蛋油换药技术在压疮治疗中的操作步骤,并详细分析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彝医治疗痹证方剂用药规律,探讨其证治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单验方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及《中国彝族药学》《彝药志》《医病好药书》收录的彝医治疗痹证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频次统计、性味归经分布、用药模式、新处方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彝医治疗痹证方剂用药规律。结果纳入彝医治疗痹证方剂93首,涉及药物172种、总频次261次。用药以温性(120次)、平性(63次)、苦味(127次)、辛味(111次)药物为主,主要归足厥阴肝经(101次)、足少阴肾经(48次)、足太阴脾经(38次)和足阳明胃经(30次)。高频药物有伸筋草、牛膝、桑寄生、木瓜、黑骨头等。挖掘得到核心用药模式17种,核心药物组合2种,演化出新处方1首。结论彝医治疗痹证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益肝肾、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以主治风寒湿痹证最常见。方剂多选用小处方,以祛风除湿药物为主,配伍活血止痛、滋补肝肾、强筋健骨药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傣医治疗风湿病常用药及用法、用量,为今后傣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彝医治疗疗疮具有一种独特疗法,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现就其独特之处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9.
岳阳市中药厂: 我是买龟蛇酒有名,喝龟蛇酒出名,信服龟蛇酒确能治病强身的一名普通患者。 那是1983年,我双下肢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卧床47天,并住院每天打针服药,医院护士小姐说我的臀部针都打不进了,不但无明显疗效,且病情一天天恶化,最后发展到四肢麻木,动弹不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彝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单双号法将我院骨科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7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予以对照组骨科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中彝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周及8周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前的血清IL-6、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3.16%(P 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0.92±1.86)d,早于对照组的(14.09±1.76)d(P 0.05),住院时间为(15.09±3.32)d,短于对照组的(19.10±3.28)d(P 0.05),术后4周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为(41.77±5.03)分,与对照组的(40.93±4.2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8周的ADL评分为(56.93±3.87)分,高于对照组的(50.68±3.40)分(P 0.05)。结论:中彝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轻机体痛苦,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酒剂在《圣济总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剂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以一定的方法处理后,使药物有效成分溶于酒中,滤去药滓制成,具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能够增加药物祛风通络和补益作用,可作内服和外用。《圣济总录》为北宋著名方书,其中酒剂应用非常有特色。文章从酒剂的调制方法、服用方法和应用范围3个方面,对书中的酒剂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对指导临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彝医药典籍中治疗骨伤科疾病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提取核心药组。方法:收集并筛选彝医药古籍和现代验方著作中的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剂,录入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治疗用药、常用配伍、核心组合、新方组合进行分析。结果:筛选方剂165首,涉及药材286味,使用频次在10以上的从高到低依次为五爪金龙、白酒、生三七、叶下花等,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4组,新处方13首。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彝医治疗骨伤科的方剂以补益肝肺肾为主,补血活血,散瘀止痛,消肿接骨,演化得到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新方组合,为传承、挖掘与创新彝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共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下,根据彝医药自身特点和临床实际,结合专家经验,通过广泛论证而制定。本专家共识着眼点在于发挥彝医药优势,以彝医药物治疗酒脚风为切入点,规定了酒脚风的流行病学、诊断要点、辨证论治、彝成药选择、外治疗法、预防调摄、治疗推荐等,是针对彝药及彝成药治疗痛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制定的临床推荐意见,指导医师临床决策,更在于全面提高彝医治疗痛风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促进彝医痛风治疗与国际学术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14.
彝族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了本民族的医学知识,发明了有自己特色的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措施。现将彝医常用的治疗血证的临床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内科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了专治风湿病特色。本州哈萨克族以畜牧业为主,为风湿病多发病区。哈萨克医药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哈萨克药有它完整的理论体系,纯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傣医药具有独特的医药学体系,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据(贝叶经)记载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是傣医药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傣药资源。通过西双版纳傣医药资源项目调查,我们发现风湿病是当地少数民族常见病种之一。而傣族人民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和生活实践中。发掘了不少治疗风湿病的傣药,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笔者通过整理,现将傣族民间最常用的一些治疗风湿病的傣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彝族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了本民族的医学知识,发明了有自己特色的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措施。现将彝医常用的治疗血证的临床概况介绍如下。血证是指血行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而形成的疾患称血证。彝医将血证分为鼻衄、吐血、尿血、便血等进行治疗,常用的方法和措施经笔者收集整理有以下几类。1鼻衄:主要指鼻燥衄血,伴咽干口燥或兼有身热咳嗽少痰等症,彝医常用单味药予以治疗。如:(1)龙骨5g研末冲服;(2)涩叶树皮2g水煎服;(3)松树皮磨细冲服;(4…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依据“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中医理论 ,自拟活血祛风酒治疗风湿病 89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9例中 ,男 5 2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47 5岁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2 5年 ,平均 13 5年。其中 ,肌肉和关节不适酸痛者 5 6例 ,疼痛且伴有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以致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者 2 8例 ,甚者瘫痪而生活不能自理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补骨脂 15g,当归 15g ,防风 2 0g,苍术 15g ,赤芍 10g,续断 15g ,党参 2 5g ,牛膝 15g ,山茱萸 10g ,附子 2 5g ,天麻2 5g ,杜仲 2…  相似文献   

20.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气熏蒸患处 ,待温后以药液淋洗全身各部的一种治疗方法。采用全身熏洗法治疗风湿病效果显著。将配方药物煎煮开后 ,倒入浴盆内先蒸气熏身 ,待药液不烫时再进行反复全身淋洗。1.夏木夏玛努 ,女 ,6 4岁 ,哈萨克族 ,农民 ,1992年 5月 12月入院。主诉 :右侧臀部至膝关节酸痛 ,难以行走 ,时伴抽搐 ,无咳嗽、喷嚏 ,关节无红肿 ,右腿抬高试验 :阳性。诊断 :坐骨神经痛。治疗 :哈医药熏洗。处方 :木瓜 2 0 0g ,川芎10 0g ,细辛 10 0g ,桂枝 15 0g ,地龙 10 0g ,羌活、独活各 15 0g ,川乌 10 0g ,蜈蚣 2 0条 ,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