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腧穴配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选择2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和针刺预处理组,每组12只.其中针刺预处理组大鼠和其余36只大鼠饲喂高脂饲料12周,复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每组12只.电针预处理组穴取“内关”和“心俞”,用华佗牌SDZ-Ⅳ型电子针疗仪进行电针刺激,刺激电流1 mA,频率2 Hz,每次刺激30 min,隔日1次,共干预14周;针刺治疗组取穴及针刺方法同针刺预处理组,治疗2周;药物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混悬液灌胃给药,0.25 mg/kg,每天1次,治疗2周.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物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LOX-1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oxLDL含量以及冠状动脉组织LOX-1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针刺预处理组、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血清oxLDL含量以及冠状动脉组织LOX-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电针“内关”“心俞”穴可以有效地降低CHD模型大鼠血清oxLDL以及冠状动脉组织LOX-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及其特异性受体系统可能是针刺防治CHD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在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表达中的作用及通络药物保护血管内皮,防治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大鼠模型,用模型大鼠血清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株,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清组、模型血清组、通心络(TXL)组、SB203580组5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中F-actin、p38、磷酸化p38(phospho-p3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F-actin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hospho-p3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血清组比较,通心络组和SB203580组F-actin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hospho-p38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血清诱导的F-actin蛋白表达的变化及通心络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而对内皮功能起保护作用的,这可能是通心络防治血管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血府逐瘀汤组,用LPS刺激2 h后分别加入阿托伐他汀和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LOX-1、TNF-α、VCAM-1及ICAM-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用LPS刺激内皮细胞后,引起LOX-1、TNF-α、VCAM-1及ICAM-1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1),而用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干预以后显著抑制LOX-1、TNF-α、VCAM-1及I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抑制LOX-1、TNF-α、VCAM-1及ICAM-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齐洁  陶云  张钧  傅建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9):1670-1674
目的:研究牛樟芝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牛樟芝低(AC-L)、中(AC-M)、高(AC-H)剂量组(250,500,1 000 mg·kg-1)。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10周给药后,分别测定实验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主动脉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OX-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表达;电镜观察主动脉内皮损伤情况。结果:M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M组相比,AC-M和AC-H组内皮损伤程度减轻,血清TC,TG,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P<0.05),MDA和ox-LDL水平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主动脉LOX-1,P38MAPK,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牛樟芝可通过抑制主动脉LOX-1,P38MAPK,NF-κB的表达,改善大鼠内皮脂质损伤,较好地保护主动脉内皮细胞,免受脂质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正常大鼠与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寻找气虚血瘀证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复合因素制作大鼠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软件分析及质谱鉴定等技术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表达谱改变情况。结果:初步鉴定出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是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C3)、ZN--α2-糖蛋白(ZN-alpha-2-glycoprotein)、免疫球蛋白λ轻链(immunoglobulin lambda light chain),降低的蛋白质是CD5抗原样蛋白(CD5 antigen-like)。结论:初步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与气虚血瘀证的形成、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水平及骨骼肌IRS-1 Ser~(307)、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及胃脘下俞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以7只雄性ZL大鼠作为空白组,14只雄性ZDF大鼠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7只)。干预4周,每周末检测空腹血糖,4周后取血清,放免法检测TNF-α、IL-6、IL-1β及胰岛素,取骨骼肌进行Western Blot检测IRS-1 Ser~(307)、GLUT4蛋白表达,并计算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电针组、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TNF-α、IL-6、IL-1β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空腹血糖均显著升高(P 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骨骼肌IRS-1 Ser~(307)、GLUT4蛋白表达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骨骼肌IRS-1Ser~(307)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 0.05),而GLUT4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 0.05);电针组、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明显提高(P 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可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炎性因子、IRS-1 Ser~(307)、GLUT4蛋白表达,其可部分解释电针对IR以及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OX-1和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以高脂高糖饮食加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动态观察: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变化,LOX-1和TGFβ1蛋白和m RNA表达,检测血清MCP-1、ICAM和TNFα的浓度。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各组血清TC、TG、LDL含量和24h尿蛋白量逐渐升高;MCP-1、ICAM和TNFα水平均增高;LOX1和TGFβ1蛋白和m RNA表达逐渐增加;糖肾颗粒组指标降低,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糖肾颗粒可降低LOX-1和TGFβ1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提示糖肾颗粒可能是通过抑制LOX-1和TGFβ1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提示LOX-l在DN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抵挡汤早期干预对实验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CD68、MCP-1、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链尿佐菌素诱导方法复制实验糖尿病模型,分别以中药早中晚期干预,检测主动脉MCP-1、CD68及E-选择素表达水平,以及血清MCP-1、E-选择素表达。结果:抵挡汤及罗格列酮干预均下调主动脉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E选择素表达,抵挡汤早期干预组较罗格列酮组表达有所下降。抵挡汤可下调模型大鼠血清MCP-1、E选择素水平。结论:抵挡汤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实验2型糖尿病大鼠MCP-1、CD68、E选择素表达,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干预作用与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他汀组、益肾降浊冲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重复注射建立肾小球硬化模型。用药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变化,PAS、Masson染色评估肾小球硬化程度,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ColⅠ)、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肾小球硬化评分、系膜肾小球系膜基质比(M/G)均明显升高,肾小球LOX-1、ColⅠ、FN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降浊冲剂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24h尿蛋白量、Bun、Scr、Cho、LDL-C、ox-LDL水平以及肾小球硬化评分、M/G(P<0.01),下调LOX-1、ColⅠ、FN的表达(P<0.01)。结论:益肾降浊冲剂组能通过纠正脂代谢紊乱、抑制LOX-1的表达、减轻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改善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肾脏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疲劳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型模型。灌胃治疗8周后处死,剖取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在肾脏的表达。结果:中西药结合组ICAM-1在肾脏的表达降低,与二甲双胍组、补阳还五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使用补阳还五汤合二甲双胍能降低大鼠肾脏ICAM-1的表达,从而对微血管病变起到延缓、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6)
目的观察参七合剂(西洋参、三七、熟何首乌)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浆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erum 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s LOX-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探讨其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雌雄分开,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和造模组(100只),使用高脂饲料喂养10 d造模。将造模组大鼠按血脂水平先分层,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0.002 g/kg灌胃),参七合剂小、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参七合剂1、2、4 g/kg灌胃),每组20只。继续喂养20 d后,按照试剂盒要求检测s LOX-1、SOD、MDA、NO、E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NO显著降低(P0.01),s LOX-1、MDA、ET、TBA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七合剂各组SOD、NO及粪TBA显著升高(P0.05,P0.01),s LOX-1、MDA、ET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BA无差异(P0.05)。s LOX-1水平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现正相关(r=0.651、P0.05,r=0.744、P0.05)。结论参七合剂通过降低LOX-1的表达、调节脂质氧化与过氧化水平的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管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增加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量间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方龙蛭汤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新生及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只。3组均采用力竭游泳14天+改良线栓法建立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生理盐水、补阳还五汤和龙蛭汤灌胃并比较给药前、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zea-longa评分)。在第7、14天两时间点取大鼠缺血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HIF-1α、Ang-2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结果:(1)给药前3组大鼠zea-longa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第7、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MVC、HIF-1α、Ang-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CD34、Ang-2、HIF-1α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龙蛭汤能促进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和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Ang-2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糖舒心颗粒防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机理及对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OX-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和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应用Southern杂交法定量分析大鼠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结果给降糖舒心颗粒3个月后较其它用药组大鼠主动脉LOX-1 mRNA增加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降糖舒心颗粒抗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抵挡汤早期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中大血管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链脲佐菌素诱导方法制成大鼠糖尿病模型,抵挡汤早期干预组、抵挡汤中期干预组和抵挡汤晚期干预组分别于实验成模前4周、成模和成模后4周给予抵挡汤灌胃,辛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于成模时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灌胃,至实验24周时结束。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TNF-α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抵挡汤早期干预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V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抵挡汤早期干预组、抵挡汤中期干预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主动脉TNF-α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抵挡汤早期干预能抑制大鼠主动脉TNF-αmRNA表达升高,抑制大血管病变的炎性损伤,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展,发挥其保护大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抵当汤早期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黏附连接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投喂高脂饲料并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辛伐他汀组及抵当汤早、中、晚期干预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VEC钙黏蛋白(VE-Cad)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Ras相关蛋白1(RAS-related protein 1,Rap1)、膜相关鸟苷酸激酶1(MAGI1)、酪氨酸蛋白激酶2(Tie2)的表达水平;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VE-Cad、Rap1、MAGI1、Tie2表达下降(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抵当汤早、中期干预组VE-Cad、Rap1、MAGI1、Tie2表达上升(P0.05);与抵当汤晚期干预组比较,早期干预组VE-Cad、Rap1、MAGI1、Tie2表达上升(P0.05)。结论:抵当汤早期干预可增强VEC间黏附连接,增强血管稳定性,改善血管通透性,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降糖调脂灵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核因子кB核转位对T2DM早期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将40只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另以1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5mg·kg-1·d-1,中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降糖调脂灵低、高剂量浓缩液各5 ml·kg-1·d-1,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5mg·kg-1·d-1。6周后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检测血清及肝脏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检测主动脉组织核因子-кB(NF-кB)、IкB蛋白表达。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伤明显减轻,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MDA、TAS水平明显降低,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血清LOX-1、AGEs、TNF-α及MCP-1水平显著降低;主动脉细胞核内NF-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I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调脂灵对T2DM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止氧化应激诱导的NF-кB核转位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气虚血瘀型肺间质纤维化(PIF)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评价体系,并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动态表达。方法:采用力竭游泳+高脂饮食+气管内推注博来霉素(空白组常规饲养+气管内推注生理盐水),选取SPF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抽取15只为空白组,剩余65只进行证候造模。通过证候评分选取45只造模成功大鼠,给予气管内推注博来霉素,并随机分为3组(7天组、14天组和28天组)。观察模型大鼠一般情况、肺系数及HE、Masson染色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ELIS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HGF、CTGF的表达。结果:气虚血瘀型大鼠造模各时间段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虚血瘀症状,且程度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较空白组差异显著(P 0. 01),其中模型组大鼠第10天气虚血瘀评分为Ⅰ度;第20天评分为Ⅱ度;第30天评分为Ⅲ度。肺组织病理损伤及肺纤维化程度较同期对照组评分均明显增高(P 0. 01)。与对照组比较,同期气虚血瘀PIF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HGF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1),且与纤维化程度成正比,模型组HGF的表达逐渐降低,其中模型28天与模型7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同期气虚血瘀PIF模型组大鼠肺系数、血清及肺组织CTGF的表达明显增高(P 0. 01,P 0. 05),且与纤维化程度成反比。结论:力竭游泳+高脂饮食+气管内推注博来霉素法建立气虚血瘀型PIF大鼠模型方法可行,HGF的表达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而CTGF则反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靶点。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和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阿托伐他汀连续灌胃7d,心脏采血,分离血清;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脂多糖(LPS)刺激后,用含药血清干预,收集细胞,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和蛋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引起LOX-1 mRNA和蛋白、TNF-α、ICAM-1 mRNA的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中药含药血清干预,显著抑制LOX-1mRNA和蛋白、TNF-α、ICAM-1 mRNA的高表达(P<0.01,P<0.05)。结论: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对LPS刺激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对LOX-1、TNF-α和ICAM-1表达有抑制作用,减少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测糖尿病鼠大血管病变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及中药干预作用,明确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纤维病变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170只,正常对照组30只,余140只造糖尿病模型模,成功123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31只、中药高剂量治疗组30只、中药中剂量治疗组31只、中药低剂量治疗组31只。药物干预第1周、12周、20周,按计划处死大鼠,各组分别取材。光镜下观测股动脉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中TGF-β、IGF-1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内膜、中膜层明显增厚,血管腔狭窄,以纤维性增生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TGF-β表达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而各组大鼠IGF-1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中药桃核承气汤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大鼠大动脉中TGF-β表达,升高IGF-1表达。其干预作用与用药剂量相关。结论:中药桃核承气汤能有效降低致纤维化因子TGF-β表达,并升高IGF-1在实验性糖尿病鼠大血管纤维病变中的表达,其对糖尿病大血管纤维病变有改善作用,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及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相应干预。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及大鼠血清,用ELISE法检测大鼠血清PAI-1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PAI-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PAI-1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浆中PAI-1的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PAI-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钴胺组和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PAI-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浆PAI-含量及坐骨神经中PAI-1蛋白表达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