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药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中药五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辨识。以仿生模型为基础,结合化学分析手段、受体理论、生物效应评价模型、药动学方法等对五味、功效、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性味研究,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最后,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的角度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药物功效的基础上研究中药药性,不但有利于明确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从整体层面掌握中药药性的内涵,最终为临床准确运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与中药活血化瘀功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鲁兆麟认为,目前按照功效分类中药的方法不利于全面了解、掌握中药的临床运用知识.对于中药功效的认识,要从药物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入手,紧密围绕与中药药性密切相关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引经归经等理论认知,同时,合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才能准确把握中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不应满足于找出并认识药物四气定性的某些内在规律,还需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层次、多靶点、多因素、动态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本质上揭示其科学内涵;中药五味现代研究的重点是五味的实质,但五味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应在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着眼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将“味”的物质基础(药物的化学成分)、功能、药效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丰富其科学内涵;中药归经的进一步研究应该是全面探讨归经的物质基础,并从分子水平阐明这一理论所涉及的现代生理、生化、药理、病理等问题,揭示其归经之实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中医药药性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物的科学研究,探讨中药作用的客观优势之一多靶点.若认为四气、五味主要为中药性能的物质基础,即可认为其为中药作用靶点的物质基础;而升降沉浮、归经则为中药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当然药物功效越多,其作用于机体不同途径的靶点就越多.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体现,这种辨证关系同样适宜药物本身.故中药多靶点与多途径的功能反应是药物所含多成分的具体体现.进一步阐明中药使用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中,中药的四性五味作为中药的核心药性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近年,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先后立项支持性味理论相关项目的深化研究,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解析中药四性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和药学体系。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中药四气五味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生物效应、物质基础等方面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概述,结合课题组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发现和体会,剖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深入开展中药性味理论的科学实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心血管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0 3种具有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心血管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物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心血管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五味是中药主要药性之一,中药五味现代研究的重点是五味的实质,但五味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应在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着眼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将“味”的物质基础(药物的化学成分)、功能、药效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丰富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对中药五味中苦味的中医药内涵,苦味药的来源及药用部位,苦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及化学成分间的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并阐述电子舌等现代仿生技术在苦味表征中的运用,同时提出基于系统化学分离分析方法的苦味药物质基础拆分及化学表征思路。探讨苦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苦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用现代仿生技术阐释中药性味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子舌、电子鼻等仿生技术是判定滋味、气味等的客观方法,基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内涵,对电子鼻、电子舌等仿生技术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以及在中药性味物质基础的辨识,中药基原品种、产地、生长时期、储藏年限以及炮制工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本课题组对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实践,提出中药五味药性物质基础界定和表征的基本研究模式,为中药五味药性研究提供可参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冯文战  李光霞  张林  高立  刘代群  李陶  彭艳 《光明中医》2016,(19):2783-2785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12.
中药配伍是方剂学的核心内容,是方剂构成、运用和解析的基本元素,也是传统方剂学研究的焦点,是中医学整体、宏观、辨证的学术特点和中药学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的产物。有效组分配伍是借鉴传统方剂配伍的思维模式,以现代药理学为理论工具,针对微观靶点和分子层面的重新构建和设计,药物成分相对较少,药理作用较为明晰,药效相对稳定。本文结合传统配伍与有效组分配伍的特点,探讨两种配伍模式与精准医学的相互关系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气五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为了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技术从结构的微观水平来了解和研究中药四气的物质基础,我们利用微机,对  相似文献   

14.
对中药五味中甘味的中医药内涵、甘味药的基原、甘味药在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分布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甘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甘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甘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华本草》是对历代中药的一次大集结,共收载药物8 980味,是本草学发展过程中一部跨时代的巨著.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为临床服务的宗旨,以《中华本草》为资料源,运用传统文献学和现代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华本草》收载的8 980味药物中筛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禾本科药物(以下简称禾本科利水药物)共计40味,建立数据集,分析各项统计数据,从禾本科利水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找出禾本科利水药物的共性,以期能为利水药物的药性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神农本草经》药物四气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阐明药物四气标定的规律性。方法:以《本草经》药物为研究样本,利用统计学原理,研究《本草经》四气与功效、药物自然属性、毒性、三品、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草经》四气的确定主要与功效、五味、三品有关。结论:功效是确定药物四气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药物五味及三品位置亦部分影响其四气标定。一般而言,上药多标平性,少标寒性;辛味药多标温,少标寒及平;苦味药多标寒,而少标温。  相似文献   

17.
张静雅  曹煌  龚苏晓  许浚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6,47(16):2797-2802
对中药五味中咸味的中医药内涵、咸味药基原的分布特征以及咸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关联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咸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了咸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咸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峥 《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60-160
目的:研究中药性味在现代药学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在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结果:中药的"四气"、"五味"十分复杂,是说明其功效的重要依据。结论:掌握中药性味是提高祖国医学理论水平的必要基础,但单纯掌握中药性味是不够的,必须将中药的性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现代药学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尝试创立一种基于药性位势模型与功效知识元网格的模型化表征方法,并藉以探讨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从而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本研究将使中药传统药性理论知识体系呈现开放性,并为实现中药药性数字化表征开辟新的途径,也可为探讨中药配伍理论的内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锐  张冰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40-3343
中药药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的反映药物及其作用性质的概念。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用规律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从发生学上看,中药药性理论与药物本体及药物作用密切相关,并且深受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复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药性的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其早期的确定途径不唯一,其对应的功效作用不唯一;第二,药性的表达具有多样性特征,其表征指标多样,其实际表达的影响因素多样。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应关注这些复杂性特征,注意药性与功效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寻找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