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壮药花叶九节木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花叶九节木在性状、显微方面具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花叶九节木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3)
目的:对紫金牛科植物九节龙进行生药组织学研究。方法:对九节龙原植物进行形态学描述,显微构造(徒手切片、表皮撕片、粉末特征)进行鉴别。结果:全株各器官均可见细长的非腺毛和腺头为圆形的腺毛;九节龙的根、根茎及茎横切面均可见明显的内皮层,且内皮层凯氏点明显;根茎及茎具髓部。结论:九节龙的根、根茎、茎、叶中脉的横切面显微构造及粉末特征可作为九节龙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Hemsl.)Merr. 根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瓜馥木生药进行分析.结果描述了瓜馥木根的性状和横切面结构特征,发现其含有草酸钙方晶,螺纹导管等显微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瓜馥木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10)
目的:研究白毛蛇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白毛蛇的根茎及叶有较显著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白毛蛇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其生药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5)
目的:研究槐药用部位叶的生药学特征,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槐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槐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羊耳菊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羊耳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羊耳菊的生药性状,根、茎及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验结果为羊耳菊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勇  金锐  姚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5):1091-1092,1190
目的:对部分花类生药进行粉末显微鉴别,并拍摄其显微特征的数码照片,以期为生药的鉴别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合氯醛法(粉末透化法)应用Motic数码显微镜观察花类生药的粉末显微特征。结果:金银花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是花粉粒、腺毛和非腺毛;红花镜下可看分泌细胞、花粉粒、柱头碎片和花冠裂片;丁香具有花粉粒、油室、纤维和草酸钙簇晶。并以彩色数码图片来真实、直观的反映花类生药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以上显微鉴别特征及数码图片可作为金银花、红花和丁香粉末显微鉴别及药材评价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九头狮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 (Thunb.) Bremek.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资料.方法 生药鉴定法.结果 描述九头狮子草叶片、粉末及花的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结论 九头狮子草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可用作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维药阿里红药材的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药阿里红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阿里红药材进行生药鉴定,尤其对其显微特征做深层次鉴别。结果:阿里红生药的显微有三大特征:无分支菌丝、孢子、棕色块。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为阿里红生药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苦马豆的生药鉴别特征。方法 :应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苦马豆为豆科植物苦马豆SwainsoniasalsulaTaubert的带根全草 ,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 :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大发表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大发表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及薄层鉴别的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八仙草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采集八仙草药材对其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鉴定八仙草为茜草科植物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的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及所含的各类成分。结论:试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洁  荆知敏 《中药材》2012,(8):1241-1243
目的:对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荠菜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薄层鉴别的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贵州鼠尾草进行系统的生药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贵州鼠尾草进行生药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贵州鼠尾草茎和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验结果为贵州鼠尾草的生药品种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羊耳菊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羊耳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羊耳菊的生药性状,根、茎及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验结果为羊耳菊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倒扣草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倒扣草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结果:倒扣草的形状特征和组织构造特征明显,并具有较高含量的齐墩果酸和蜕皮甾酮。结论:其结果可为倒扣草的鉴别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叶丛进  孙颖桢  陈科力 《中药材》2006,29(5):435-436
目的:建立中华秋海棠Begonia sinensis A.DC.根茎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生药进行分析。结果:描述了中华秋海棠根茎的性状和横切面结构特征,发现其含有簇状针晶、腺毛、环螺纹导管等显微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中华秋海棠根茎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研究辽东楤木根皮、不定芽(嫩茎及幼叶)的生药学特征,以鉴别其根皮与五加皮,避免临床用药混乱,同时理论上指导辽东楤木的根段扦插技术。方法:通过实地采集获得样品,采用性状、显微组织鉴别技术,对样品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别。结果:明确了辽东楤木根皮、不定芽(嫩茎及幼叶)的性状、显微特征。结论:辽东楤木根皮、嫩茎及幼叶的性状和横切面组织、粉末均有专属的鉴别特征;辽东楤木次生韧皮部尤为发达,为不定芽由此分生提供充足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维药阿里红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阿里红的生药性状、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结果可以为阿里红生药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红芽木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茎、叶的解剖结构,用水合氯醛透化法观察红芽木茎叶粉末的显微特征,并观察其药材性状。结果:描述了红芽木药材的性状特征,确定了其茎叶及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红芽木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