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该病是由于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累及阳明经及少阳胆经而发,是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其病因是由于风湿性面神经炎或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或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神经麻痹。笔者采用分期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瘫226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滦县中医院针灸  相似文献   

2.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筋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分为2类:其中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组织发生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致,而中枢性面瘫是由于脑部炎症、肿瘤、脑血管疾患所致。针灸在面瘫的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现将针灸治疗面瘫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筋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分为2类:其中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组织发生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致,而中枢性面瘫是由于脑部炎症、肿瘤、脑血管疾患所致.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一般认为是茎乳突孔内的病毒感染,引起组织水肿或骨膜炎以压迫面神经;或因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性缺血、水肿、受压而麻痹:亦有认为局部水肿可能属免疫反应所致。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并认为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累及阳明经及少阳胆经而发,是指急性非化脓性的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其病因是由于风湿性面神经炎或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或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麻痹[1]。2012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一种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疾病。本病属于中医歪嘴风,口眼歪斜、面瘫等病症范畴。本病大多是由于受凉,感染后发病,可能是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性感染和水肿所致的神经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一种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疾病.本病属于中医歪嘴风,口眼歪斜、面瘫等病症范畴.本病大多是由于受凉,感染后发病,可能是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性感染和水肿所致的神经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8.
<正>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该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祖国医学称口僻、口眼(口呙)斜,吊线风。现代医学称此病为Bell氏瘫,认为是急性非化脓性的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祖国医学认为面瘫的病因是:脉络空虚,风寒侵阻、情志郁结,邪滞经络、经气不能上达口目所致。  相似文献   

9.
面瘫是由于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学认为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产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成。其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麻木不适,前额皱纹消失不能抬眉,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泪液外溢,口眼歪斜,口角流水。  相似文献   

10.
透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2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突然,起病急骤.多由于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常由于外感、面部或耳后受风寒侵袭所诱发.也有部分患者由于中耳炎、腮腺炎、外伤等疾患并发.一般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或其它刺激而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而水肿,兴奋性降低,功能丧失,面肌瘫痪而致病.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综合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周围性)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遂来 《河南中医》2004,24(4):59-59
颜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可因患者风吹、受寒而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或因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管循环障碍而致神经面痹。中医称“口眼歪斜”。笔者近年来,运用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BellPalsy)。中医称“口眼隔斜”、“面瘫”。是指原因不明的茎乳突孔(面神经管)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致病,或因风湿性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8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属"中风"之"中经络",西医称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其激发因素多与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  相似文献   

14.
面部神经麻痹以周围性面瘫较为常见,是由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麻痹。祖国医学称其为“口眼(口呙)斜”或“口僻”或“(口呙)僻”临床任何年令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略多,绝大多数一侧面瘫,双侧甚少见,而且面部神经麻痹发病后最易早治不易担误,因神经的最佳恢复期是在三周之内,长不得超出三个月,否则时间越长越不易恢复。祖国医学又认为此病是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内纵缓不收而致。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神经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流通不畅,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变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有的还伴有患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针灸作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国内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分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透针剌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突然,起病急骤。多由于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常由于外感、面部或耳后受风寒侵袭所诱发。也有部分患者由于中耳炎、腮腺炎、外伤等疾患并发。一般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  相似文献   

17.
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的最常见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炎为临床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数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多年来,笔者采用火针治疗本病46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现代医学认为是茎寮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周围性神经麻痹。祖国医学认为病是由于人体气血不足,局部遭受风寒、风热侵袭,气血运行受阻所致。西医治疗主要应用激素和维生素,中医传统应...  相似文献   

19.
李伟辉 《光明中医》2010,25(10):1867-1867
<正>周围神经性面瘫是由于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面部受冷风侵袭为诱因,周围神经性面瘫发病突然,初起有耳后部疼痛,继则面部表情  相似文献   

20.
Bell麻痹,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西医认为此病由于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面神经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致使面神经受压和脱髓鞘。祖国医学称Bell麻痹为面瘫、口噼,多由于素体虚弱,禀赋不足,劳累过度,起居不慎,以至气衰血少,营卫不调,络脉空虚,外邪侵入面部阳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