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15例异位妊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春荣  GONG Lin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51-3153
目的:了解深圳市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方法:以2005年10月~2006年9月在深圳市22家医院确诊的宫外孕患者121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殖道感染史、人流史、避孕史、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同时对其中进行保守治疗的155例患者和238例早期终止妊娠者进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及淋球菌、加特纳杆菌培养检测比较。结果: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为1∶16,与人工流产之比为1∶31,总比为1∶47.8。82.38%的异位妊娠发生在20~35岁,且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和无正常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人群。病例组中曾患盆腔炎、输卵管炎者及宫颈微生物衣原体、解脲、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及淋球菌、加特纳菌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的临床症状以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输卵管(93.17%)为主,手术治疗占86.01%。结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无正常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人群及生殖道微生物感染为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加强孕前检查、普及性卫生教育、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将有利于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有无尾丝型宫内节育器(IUD)与异位妊娠(EP)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带有尾丝IUD的EP患者176例,无尾丝者137例,观察2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放器情况、放器前盆腔炎史、EP部位、输卵管妊娠特点、EP及妊娠黄体侧别、术中黏连发生率、患病输卵管病理诊断、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高度及纤毛密度、子宫及卵巢其它疾病等。结果2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放器情况及放器前盆腔炎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尾丝组随着带器时间的延长,其EP的构成有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P部位、输卵管妊娠特点、EP与妊娠黄体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黏连发生率有尾丝组高于无尾丝组,其中有尾丝组Ⅰ~Ⅱ级粘连构成比低于无尾丝组,但Ⅲ~Ⅳ级明显高于无尾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炎症及其它病变比例有尾丝组高于无尾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尾丝组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高度及纤毛密度低于无尾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子宫及卵巢其它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尾丝组IUD致腹腔黏连发生率、输卵管炎症及其它发病比例升高,使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高度及纤毛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瑛  张超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124-124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116例输卵管妊娠者为第1组,同时取同期住院的妇科病人120例为第2组,两组病人均常规进行宫颈分泌物检测支原体。结果:第1组116份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检出支原体66例,占总数的56.89%;第2组120例标本中,检出9例,占7.50%。结论: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MCP-1在孕妇宫颈分泌物、母血清、脐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下生殖道感染及感染性早产的关系。同时,探索孕妇宫颈分泌物中MCP-1水平,对预测感染性早产的可行性。方法以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分别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德阳市人民医院围生门诊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140例孕妇[A组(早产组),n=72;B组(足月组),n=68]为研究对象。收集生殖道感染与未感染孕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学培养。分娩时,对胎盘、胎膜组织作绒毛膜羊膜炎的病理学诊断,采集孕妇宫颈分泌物、母血清、脐血清,用定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MCP-1水平。按上述测试结果,将A组分为早产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呈阳性组(A1组,n=36),早产宫颈分泌物培养呈阴性组(A2组,n=36);将B组分为足月产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检测呈阳性组(B1组,n=30),足月产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检测呈阴性组(B2组,n=3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德阳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其批准,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A组微生物阳性检出率(50.00%,36/72)高于B组(44.12%,30/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病理学诊断绒毛膜羊膜炎构成比显示,A组(36.11%,26/72)明显高于B组(8.82%,6/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1组宫颈分泌物及血清MCP-1蛋白水平较其他三组(A2,B1,B2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有下生殖道感染早产孕妇的宫颈分泌物、母血清及脐血清中MCP-1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强,与绒毛膜羊膜炎相关。宫颈分泌物中趋化因子MCP-1可作为预测感染性早产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解脲支原体(vv)和沙跟衣原体(CT)均属寄生于生殖道的原核细胞微生物,作为人类性传播疾病(STD)的常见病原体,不仅使生育期妇女通过性接触感染而引起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急慢性输卵管炎和盆腔炎等生殖道感染,还可导致不孕,为了解女性不孕症中下生殖道UU、CT感染情况,探讨其与不孕症的关系,对2007年5月-2009年2月本站收治的120例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加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不孕妇女外周血及宫颈黏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IL.I8、IL-2、IL-6、TNF-仪与不孕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生殖道支原体培养结果,将85例患者分为支原体阳性组(44例)与支原体阴性组(41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及宫颈黏液IL-1β、IL-2、IL-6、TNF—α的水平。结果支原体阳性组与支原体阴性组比较,外周血IL-1β[(0.85±0.23)、(0.21±0.08)ug/L]、IL-6[(123.61±36.84)、(99.35±14.56)ug/L]、TNF-α[(1.45±0.57)、(1.08±0.18)u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黏液IL-1β[(0.31±0.19)、(0.19±0.05)ug/L]、INF-α[(2.28±3.14)、(0.41±0.13)u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黏液未检测出IL-6。结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生殖道局部和全身Th1相关因子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地区100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阴道宫颈分泌物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结果,支原体阳性282例(28.2%),其中Uu阳性248例(24.8%),Mh阳性62例(6.2%),Uu与Mh同时感染28例(2.8%)。Uu感染显著高于Mh感染和Uu+Mh混合感染(P〈0.01)。同时还对37例不明原因女性不孕患者进行了支原体检测,结果不孕组的支原体检出率(54%)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宫内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对180例稽留流产患者(观察组)和18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培养,并将两察组刮宫后绒毛及蜕膜送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UU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897%(124/180)和20.56%(37/180),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UU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3.33%(96/180)和10.56%(19/18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解脲支原体宫内感染是引起稽留流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修焱 《健康大视野》2007,15(1):68-69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寄居于人体泌尿生殖道的常见微生物,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探讨妊娠期UU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笔者对我院产科门诊的316例孕妇进行了宫颈分泌物UU检测及临床观察,对检测结果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86例妊娠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入组孕妇均进行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分析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状况,并观察妊娠晚期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入组286例妊娠晚期妇女,52例(18.18%)出现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2.10%(6/286)为滴虫感染,11.89%(34/286)为解脲支原体感染,1.40%(4/286)为沙眼衣原体感染,6.64%(19/286)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共11例合并有2种或2种以上微生物感染,占3.85%;此外,妊娠晚期生殖道存在微生物感染者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微生物感染者(P均<0.05);多重微生物感染者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一微生物感染者(P<0.05);治愈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 妊娠晚期生殖道微生物感染以解脲支原体、假丝酵母菌较为常见,且妊娠晚期生殖道微生物感染会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多重微生物感染会增加妊娠妇女的早产发生率,临床上可据此为妊娠期妇女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对确保母婴良好结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