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连续脑电图检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2月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连续脑电图(ContⅠ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phy,CEEG)检测,并依据CEEG分评估患者脑功能情况,记录所有入选者预后情况。分析脑功能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100例患者中均表现为脑功能异常,异常率为100%。32例患者表现为弥散性活动,其中7例患者病死;20例患者表现为癫痫样活动,其中7例患者病死;8例患者表现为间歇性δ节律,无病死患者;8例患者表现为单节律活动,全部病死;15例患者表现为低波幅活动,全部病死;6例表现为三相波,其中3例患者病死;10例患者表现为局灶性异常,无病死;1例表现为爆发-抑制性交替,全部病死;CEEGⅣ-V级病死率较CEEGⅠ-Ⅱ级与Ⅲ级均较高,且CEEGⅢ级与CEEGⅠ-Ⅱ级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EEG分级与预后表现为正相关(r=0.457,P=0.000)。结论 CEEG检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有助于客观、准确评估患者并预测疾病预后情况,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即脑功能损伤程度越高、预后情况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变化,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血管病、且均行连续脑电图检测(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m monitoring,CEEG)的患者,分析CEEG分级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19例CEEG表现为弥散性慢活动,3例死亡;4例表现为间歇性δ节律,无1例死亡;12例癫痫样活动,3例死亡;4例三相波,2例死亡;5例单节律活动,均死亡;9例低波幅活动,均死亡;6例局灶性异常,无1例死亡;1例爆发-抑制性类型,死亡.CEEG中Ⅰ~Ⅱ级存活率为92.31%(12/13)、Ⅲ级为60.71%(17/28)、Ⅳ~V级为31.58%(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EEG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r2=0.76,P<0.05).结论 CEEG可作为判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脑电图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脓毒症患者入ICU后给予脑电图监测72h或直到转出ICU,观察其脑电图改变,并按照国际Young分级标准进行脑电图的分级随访患者3个月后的神经精神功能,按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脑电图分级及MMSE、SAS、SDS评分之间的差异。分析脑电图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6例患者中,脑电图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脑电图Ⅰ级24例,其中17例无明显脓毒症脑病表现;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6例,Ⅴ级2例,Ⅵ级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脓毒症脑病表现。36例中15例存在痫样放电,预后均较差,其中9例为非惊厥癫痫(NCS)或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NCSE)占25.00%,6例为惊厥性癫痫(GCS)或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占16.70%。脑电图分级越高,预后不良率越高。脑电图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异常,是否存在SAE与其严重度有关,且NCS或NCSE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脑电图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预后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脑功能检测及预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310例,用数字脑电图仪对患者EEG进行观察,并以EEG Synek分级标准对EEG结果进行分级,将脑电图分级与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10例患者EEG结果均显示异常,Ⅱ级和Ⅲ级预后不良不良率4.8%,Ⅳ级和Ⅴ级预后不良率60%,P〈0.05。结论 EEG Synek分级能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进行预测,EEG Synek分级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探讨BAEP分级对长期昏迷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93例脑损伤后意识障碍超过2周的患者清醒前BAEP检测结果,将BAEP分为I级、Ⅱ级和Ⅲ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作为判断标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析BAEP分级与预后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I级的预后不良率为36.48%,Ⅱ级和Ⅲ级的总预后不良率为94.55%。分级与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BAEP能客观敏感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因而BAEP分级科学地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损伤,进而准确预测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脑电图(EEG)分级评价标准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脑功能损伤评价及临床预后的预测,以利于建立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的EEG评价体系。方法 :对26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EEG检测,并根据两种不同分级标准(Synek和Young标准)进行EEG分级分析。结果:两种不同标准的EEG分级与预后均有显著相关性,EEG级别越高,预后越差。经Lo-gistic回归分析,Synek标准对生存和综合预测的准确率比较高(分别为90.9%和89.2%),高于Young标准(分别为81.8和83.8%)。结论:Synek标准应用于临床能更好地反映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后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7.
各种原因造成的重症脑功能损伤早期进行脑功能评估,对判断预后及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观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影像技术对昏迷预后的判断缺乏特异性,且敏感性差。而动态脑电图监测可以对昏迷患者脑功能动态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是判断预后和脑死亡的重要指标。目前较为常用的三种脑电图分级标准为Lavizzari分级标准、Synek分级和Young分级标准。脑电图及其分级标准在不同病因的重症脑功能损伤的预后评估中均有很好的准确率和相符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便携式脑电图床边动态监测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在临床的应用,以期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脑功能评估方法。方法:对120例昏迷病人进行动态脑功能监测:包括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和持续床旁脑电图动态监测,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随访3个月,结合患者的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预后评估。结果:反映脑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由轻到重的脑电图模式依次为:δ节律、失节律、三相波、局灶性癫痫样波、α昏迷、爆发-抑制、全面抑制;脑电图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Ⅲ级以上时预示预后不良;相同脑电图分级下,脑电图反应性良好的患者其预后较无反应性者好。结论:单次脑电图监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昏迷患者的脑功能损害程度,但不能非常准确的预测预后,而连续床旁动态脑电图监测可动态观察脑电图模式及其反应性、脑电图分级的演变,根据其变化趋势评价患者的预后结局,结果更可靠,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苗青  张干  孙静  周媛  宫鑫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56-1358
目的: 探讨不同脑出血部位及血肿量的连续脑电图(CEEG)监测的波形特点.方法: 对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24 h CEEG.结果: 60例急性脑出血中,CEEG异常较明显,多呈广泛性改变,以双侧或单侧弥漫性θ波为主,伴阵发性δ活动.表浅部位(脑叶、小脑)较深部病变(脑干、脑室、基底节)CEEG异常率高,改变明显.血肿20~40 ml和>40 ml的脑出血患者CEEG异常率均高于脑出血量<20 ml的患者(P<0.05和P<0.01).结论: CEEG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及脑电图(EEG)分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评价及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脑电监测并将EEG分级和格拉斯哥(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相结合判断患者脑功能变化和预后结果。结果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初次EEG检查全部异常。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CS评分成负相关(r=-0.795,P〈0.01),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OS评分示亦成负相关(r为-0.583~-0.806,P均〈0.01),初次EEG分级与其相应的GO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脑电监测及其EEG分级可从电生理学角度客观地评价重型颅脑损伤脑功能变化,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李淑刚 《医学综述》2009,15(18):2879-288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后使用机械通气(19例);B组术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19例)。进行两组间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指标较B组有明显改善,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按GOS预后判断,A组生存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脑组织氧(Pbt02)与二次损伤因素(SBI)的关系。方法:对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行脑组织氧监测,观测、比较二次脑损伤高危因素与脑组织氧的相关性。结果:脑组织氧颅内压呈负相关,与脑灌注压、血氧分压呈正相关。体温对其也有影响。结论:二次损伤因素直接或间接对影响脑组织氧的代谢,从而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对112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患者(≤45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06例60岁以上脑出血病人作了比较。结果:本组1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脑实质内出血78例,多灶出血8例;出血量在2ml~126ml,平均23.2ml。治愈25例(22%),好转53例(48%),无效8例(7%),死亡26例(23%)。与老年组比较,在预后及病死率方面差别无显著(P>0.05);嗜酒史者大于老年组(P<0.01);影像学比较:本组血肿周围水肿带及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明显大于老年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是青年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与长期饮酒有重要关系。其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与老年人脑出血比较临床症状更严重,病死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郭光  阙利双  李瑞花 《海南医学》2010,21(23):99-100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9例处于癫痫发作间歇期的脑瘫患儿采用视频脑电图仪(Nation7128)进行监测。结果 249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138例(55.42%)为部分性发作,其次为婴儿痉挛症85例(34.14%)、强直–阵挛性发作15例(6.02%)、肌阵挛发作4例(1.61%)、Lannox-Gastaut综合征5例(2.01%)、失神发作2例(0.80%);痉挛型脑瘫198例,所占比例最高(79.52%),共济失调型脑瘫5例,所占比例最低(2.01%)。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发作间歇期的视频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局灶或多灶痫样放电。结论在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进行抗癫痫治疗的同时,对其发作间歇期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视频脑电图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程巧林  罗森林  罗海燕  里健  薄涛 《海南医学》2016,(16):2654-2657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临床发作停止后的动态脑电图(CEEG)的背景活动、成熟度、EEG惊厥发作等情况,分析期间内在关联性,为减轻惊厥所致的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行CEEG检查,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共76例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颅内出血(ICH)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CEEG正常者7例(9.2%),CEEG轻度异常者56例(73.7%),CEEG中度异常者11例(14.5%),重度异常者2例(2.6%),异常率为90.79%。CEEG背景活动无交替图形(TA)13例(17.1%),偶有TA 14例(18.4%);存在同步性异常10例。共26例存在CEEG成熟迟滞,存在EEG惊厥发作者为69例(90.8%)。睡眠期较觉醒期EEG惊厥发作发生率显著性增高(χ2=74.494,P<0.001),睡眠期EEG惊厥发作与CEEG的同步性异常和成熟迟滞有显著相关性(r=0.369,P=0.001;r=0.331,P=0.004),EEG异常程度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293,P=0.018),与NBNA中的原始反射评分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324,P=0.023),CEEG中背景活动呈现低电压与NBNA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608,P<0.001)。结论在新生儿惊厥临床发作控制后,仍存在高比例的CEEG异常和CEEG惊厥发作;CEEG与NBNA在新生儿惊厥中评价脑功能损害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高血压脑出血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血浆Hey水平分为高Hcy组和正常Hey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CSS)恢复状况.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高Hcy者神经功能恢复比正常Hey者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浆Hcy水平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以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9%,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39.0%,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预后良好33例(80.5%),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26例(63.4%)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创伤小,操作方便,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1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救治流程,探讨如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专业化院前救护。方法:通过对快速出诊、现场救护、合理转送、途中监测、急救绿色通道等环节实施规范化救护流程,从而实现院前救治的及时、准确、有效。结果:1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经院前救护均安全接送入院,住院治疗后基本痊愈81例,部分恢复33例,死亡14例,抢救成功率89.1%。结论:实施及时、准确、有效的专业化院前救护,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病情转归及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霞  朱美意 《农垦医学》2014,(4):300-305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就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1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收治的1 69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对其就诊时间以及与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h内的就诊率为41.12%,≥6h就诊率为62.89%,≥6h就诊率出血38.79%,缺血33.84%,平均就诊时间为13.4 h;知识的知晓性(值=0.003)、就诊率(值=0.008)、就诊方式(值=0.006)、有无高血压史及依从性(值=0.010)、疾病类型(值=0.037)、疾病严重程度(值=0.007)与及时就诊率相关;脑梗死患者男性发病(63.46%)明显多于女性(36.46%),脑出血患者男性(60.75%)发病例数多于女性(3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发病有明显的昼夜及季节规律;治疗后无变化早期就诊组为30.4%,高于延迟就诊组(21.5%);早期就诊组治疗后恶化率为10.9%,低于延迟就诊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显示就诊时间与预后有着显著相关性。结论:提高公众对此类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三级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轻残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