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后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收集妊娠中期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63例,以《2007版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相关要求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结果:妊娠12~18周实施宫颈环扎术孕妇的妊娠结局(术后流产2例,早产5例,足月生产28例)显著优于妊娠19~28周者(术后流产10例,早产8例,足月生产9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常规保胎治疗基础上,40例孕妇人为择期实施宫颈环扎术,23例孕妇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择期实施宫颈环扎术效果显著优于紧急宫颈环扎术,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妊娠结局较为理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淑仙 《吉林医学》2012,(32):7062-7063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例因宫颈机能不全入院患者,在14~24周行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给予硫酸镁辅助保胎治疗。结果:32例中妊娠结局结果示1例晚期流产,其余31例中足月产20例(62.5%),新生儿均存活,早产11例(34.37%),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华  黄宁 《广西医学》2013,(5):609-610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行选择性宫颈环扎术的患者24例获得活婴,流产4例,手术成功率为85.7%,流产次数对宫颈环扎术的疗效有影响(P<0.05),而宫颈长度及内口扩张程度不是宫颈环扎术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肯定,流产次数少的患者手术疗效优于流产次数多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择期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方法 50例确诊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随机入选间苯三酚保守治疗组22例患者(对照组)及择期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组28例患者(观察组),比较接受两种治疗方法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延长孕周为(9±6.9 vs 14.4±8.5)周(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中需剖宫产比率分别为(54.5%vs28.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8±11.6vs16±8.3) d(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结论 择期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可以延长孕周,提高经阴道分娩比例,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改良式紧急宫颈环扎术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改良式紧急宫颈环扎术对妊娠中、晚期宫颈机能不全处理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8年5月我院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并施行改良式紧急宫颈环扎术病例24例,分析延长孕周情况及胎儿存活率.结果 24例中有18例孕妇获得存活新生儿.成功率达75%.结论 改良式紧急宫颈环扎术能延长孕周,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阴道改良McDonald式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30例宫颈机能不全孕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经阴道改良McDonalld手术方法环扎宫颈,随访术后并发症及延长孕龄、新生儿存活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1520(17.2±3.2)min,术中出血1520(17.2±3.2)min,术中出血1525(20.1±3.3)rnl,均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孕产情况:手术后患者失访5例,足月分娩20例(66.7%),新生儿均存活;孕3025(20.1±3.3)rnl,均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孕产情况:手术后患者失访5例,足月分娩20例(66.7%),新生儿均存活;孕3035周早产4例,新生儿存活1例,死亡1例;双胎妊娠环扎术后4周出现胎膜早破、流产1例,25例足月孕妇环扎带均完全顺利拆线,产程中无1例发生宫颈裂伤及宫颈难产。结论经阴道改良McDonald式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效果肯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宫颈功能不全入院患者48例,在孕15-20周以环扎带行“U”形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保胎治疗。结果48例患者,术后40例达孕足月分娩,足月分娩率为77.27%,5例早产,新生儿均存活。新生儿存活率共为86.36%。3例流产,流产儿均未存活。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时18例孕妇合并宫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妇手术18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14例,早产2倒,流产2例,胎儿成活16例。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妊娠结局与宫颈长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1-2011年6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分娩结局。结果缝合时宫颈长度大于3cm者30例,足月妊娠25例(83.3%),宫颈长度1.5-3cm者30例,足月妊娠者8例(26.7%),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宫颈环扎时宫颈有效长度与妊娠结局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昝红娟  樊立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42-2343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意义。方法:对我院19例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宫颈环扎术,观察术后孕周延长情况及胎儿成活率。结果:随访术后患者的平均孕周为36周,胎儿的成活率为94.7%。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32例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环扎组),22例拒绝手术(非环扎组),观察其妊娠结局等各项指标.结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除早产率外,足月妊娠率、流产率及新生儿成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  相似文献   

12.
何文静 《四川医学》2010,31(8):1078-1080
目的评估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因宫颈机能不全致早产临产中效果。方法选择2004-2009年我院产科32周前因宫颈机能不全致早产临产患者共36例,其中治疗组22例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硫酸镁),对照组14例仅予宫缩抑制剂,然后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组平均保胎天数52d,对照组平均保胎天数9d,接受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的患者明显延长了保胎天数,增加了34周和37周后的分娩率(P〈0.05)。结论因宫颈机能不全致早产临产患者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更好,增加34周以上的分娩率,降低早产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以及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58例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32例孕14~18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93.8%,11例孕18+1~22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6.7%,6例孕22+1~28周患者,胎儿存活率为63.7%。择期手术组44例,胎儿存活37例,存活率为90.9%。急诊手术组14例,胎儿存活8例,存活率为71.4%。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环扎的时间选择妊娠14~18周为宜。对宫颈环扎最好预防性实施,急诊情况下手术,失败率很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8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70例,32例患者宫颈环扎术后使用阿托西班抑制宫缩作为阿托西班组,38例术后未使用阿托西班抑制宫缩作为常规组。分析两组的宫缩抑制、不良反应、并发症、延长孕周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阿托西班组宫缩抑制27例,抑制宫缩有效率为84.4%,仅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未出现因严重不良反应。阿托西班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高(P?<0.05),常规组早产率较阿托西班组高(P?<0.05),新生儿Apgar评分较阿托西班组低(P?<0.05)。结论?阿托西班能有效抑制宫缩,阿托西班联合宫颈环扎能明显延长孕周,降低早产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宫颈环扎术的效果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简要介绍了手术操作、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结果6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6例中1例孕35周流羊水而行剖宫产,5例足月顺产或剖宫产。结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宫颈环扎术及其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与孕期McDonald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机能不全病人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孕前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孕前组)24例,孕期行McDonald宫颈环扎术(孕期组)26例,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2组病人均未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孕前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孕期组减少(P < 0.01),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组住院保胎率及早产率均高于孕前组(P < 0.01和P < 0.05),而孕前组的足月产率高于孕期组(P < 0.01),但2组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组新生儿活产23例,均为剖宫产;孕期组新生儿活产22例,其中11例顺产分娩,11例为剖宫产。孕期组平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孕前组(P < 0.05~P < 0.01),而新生儿窒息率和转NICU率高于孕前组(P < 0.05)。结论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减少孕期保胎,改善母婴结局,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 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均施行紧急宫颈环扎术,统计手术前宫颈情况及延长孕周情况。结果40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均成功实施,33 例患者得存活新生儿,2 例保胎中。单胎组孕周平均延长50.73 d,双胎组平均延长48.33 d。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术能有效的延长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明显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习惯性流产和早产患者行宫颈环扎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流产1例,早产2例,足月产13例。16例中无一例并发症,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宫颈环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新生儿存活率高,适用于孕13~19周手术效果较好;术前诊断明确、适应证掌握得当,手术缝合水平及术后的相关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朝蓉  言齐 《河北医学》2008,14(3):324-325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0例孕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18例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妇手术18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14例,早产2例,流产2例,胎儿成活16例;与非手术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