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 分析35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发生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有囊袋血肿8例,囊袋反复破溃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心脏穿孔1例,导线断裂1例,感知功能障碍5例,起搏功能障碍4例.结论 充分认识植入起搏器的相关并发症,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随访,进行起搏器植入后知识健康教育,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疗效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植入单腔起搏47例,房室双腔起搏28例,单腔心室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例,心脏再同步化起搏1例。术后囊袋血肿3例,电极脱位2例,起搏器囊袋渍破1例,起搏器综合征7例。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方法: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464例,记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近期(术后6~8周内)以及术后远期的并发症,并进行分类、统计,计算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共发生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4.74%;其中囊袋积血8例、囊袋感染1例、囊袋破溃2例、气胸3例、心脏穿孔1例、左上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电极脱位4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结论: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及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置,可以降低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钟德超  黄继卫  王荧 《四川医学》2009,30(8):1296-1297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8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19例,其中囊袋血肿11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 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了解,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定期随访,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263例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科林  刘东武  蔡天志  辛宏  刘晔  刘子林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99-1200,1235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安装的263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7例,占10.27%,其中术中严重心律失常1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5例,电极移位5例,螺丝松动1例,导线断裂1例,囊袋感染1例,起搏器感知不良6例,起搏综合征4例,肌跳2例,远期心肌阈值升高1例。结论:提高对起搏器并发症的识别能力,手术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重视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及起搏器知识的宣教,可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0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18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电极移位2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l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手段。而起搏器及导线是体内的一种异物,在术后可能发生囊袋感染、囊袋血肿、囊袋破溃等多种并发症,现将5年来安置永久起搏器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发生囊袋并发症的可能原因、与年龄关系及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13年8月我院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82例,分析囊袋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发生起搏器囊袋血肿12例,总发生率为6.6%,其中≥80岁6例,发生率为6.5%;〈80岁6例,发生率为6.5%;囊袋破溃及感染2例,总发生率1.1%,其中≥80岁1例,发生率1.1%;〈80岁1例,发生率1.1%。结论80岁以上与80岁以下患者的总体囊袋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深对起搏器囊袋并发症原因的了解,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可将其风险减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方法、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6年该院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857例,其中4~6岁学龄前儿童3例,占0.35%。该组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平均5岁,体重平均17.8公斤;1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停搏,2例为室缺术后并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均为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心律失常。3例均采用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治疗,1例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术后1周、1、3、6、9个月、1年及每年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继发感染,予取出起搏器,清创缝合,患者交界性逸搏心率55次/min,家属拒绝再次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自动出院;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术后随访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学龄前儿童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是可行、有效的,但有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等并发症的风险;电极经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世蓉  陈勇  赵超美 《西部医学》2013,25(3):375-377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出现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所完成的3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出现30例,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气胸2例,囊袋出血18例,囊袋缺血坏死1例,电极脱位1例,穿刺侧上肢肿胀1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2例,所出现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了解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类型,术中积极预防,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理,是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对62例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观察,以及详细准确的健康指导。结果62例中有2例发生囊袋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可有效避免实施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利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193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起搏器术后并发症16例.其中起搏器囊袋血肿6例,囊袋感染1例,感知过度3例,感知不良3例,起搏综合征3例。结论:规范操作,及时识别、处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重视随访及宣教,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植入49例老年起搏器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发生并发症7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别是囊袋血肿2例(4.1哟、囊袋及切口感染各1例(4.1徇、隔肌痉挛1例,占2.0%;起搏器综合征及充血性心衰2例,占4.1%。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操作,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症,老年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8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护理。结果:48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除3例引发便秘,2例发生囊袋积血经过对症处理后康复外,其它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全面护理是保证手术全面成功的关键,通过对48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评估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19例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119例中发生并发症者9例,占总数的7.6%,其中电极移位2例,囊袋感染2例,囊袋血肿2例,囊袋跳痛伴颈部疼痛1例,起搏器术后腹部持续抽动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结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了解,准确进行评估,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李天荣  陆洁  李莹  丁伟  宣蔚 《中外医疗》2008,27(33):175-175
目的:研究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88例患者进行起搏器置入术及电极导线拨出术,随访观察其并发症.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6例,起搏器囊袋破溃2例, 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2例,起搏器综合症5例.结论: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术后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治疗措施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常见的并发症,总结其并发症发生原因、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结果患者出现常见并发症共36例,其中囊袋破溃5例,血气胸2例,电极接反2例,感知障碍3例,电池提前耗尽1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入的心动过速1例,术后心率失常2例,电极断裂1例,电极脱位3例,囊袋感染5例,囊袋血肿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5%。结论医护人员要加深对起搏器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并发症鉴别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好术中与术后的预防工作,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熊宁  陈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76-1578
目的:讨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策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1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3 s以上长间歇14例.结果:121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气胸1例,囊袋内积血及血肿5例,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1例合并囊袋血肿),电极导线脱位2例,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或缓解.结论:深入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及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2年12月在兵团第六师医院、新源县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2972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病人,因“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相关感染”的有2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系统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结果单纯囊袋局部感染21例,囊袋感染合并全身感染2例。2例经静脉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3例行局部清创,18例行整个起搏装置移除与清创。局部清创组2例感染复发(66.7%),装置移除组1例感染复发(5.6%)。起搏器装置感染的发生率为0.77%,起搏器装置首次植入感染的发生率为0.69%,起搏器装置更换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36%,首次植入起搏器患者感染发生率较起搏器更换患者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是起搏器植入后的严重并发症。单纯局部清创感染复发风险较高,永久起搏装置移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