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人MRSA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54例)与万古霉素(51例)治疗老年MRSA感染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75.9%,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5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MRSA感染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血小板减低为其常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应用利奈唑胺的36例MRSA感染患者病历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均有病原学依据,感染治愈26例,显效6例,无效4例(其中死亡2例),有效率88.89%,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56%。结论:利奈唑胺对MRSA感染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李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8,32(2):157-158,162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MRSA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观察组采取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28.1%,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分别为31.3%和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6%和6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3%,对照组为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部感染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和分析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在治疗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3 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存在MRSA 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或(和)利奈唑胺治疗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在治疗MRSA 感染时,利奈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低于万古霉素(P <0.05);万古霉素组的疗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7.04±0.45)d、(10.76±0.53)d,利奈唑胺组疗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5.12±0.47)d、(8.06±0.58)d,两者疗程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利奈唑胺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P <0.05);利奈唑胺的成本效果比(C/E)低于万古霉素。结论 与万古霉素比较,在治疗MRSA 感染过程中。利奈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小、成本效益更优、疗效及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MRSA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和万古霉素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疗效及其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10%,细菌清除率为70.97%;对照组有效率为61.29%,细菌清除率为45.1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优于万古霉素,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症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ICU中重症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利奈唑胺组)21例,B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肾功能及血小板的变化等。结果在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中,利奈唑胺组的起效时间及病原菌清除率优于万古霉素组,尤其在神经系统的感染方面,利奈唑胺优势更加显著。在肾功能影响方面,利奈唑胺影响较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尤其是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早期、足量应用显得更加关键。  相似文献   

7.
刘景云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32-1034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痰细菌培养为MRSA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给予利奈唑胺,对照组20例给予万古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5.0%,两组比较在清除率、假设清除率及未清除率,替换、再感染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肺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清除病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爆发感染控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流行、感染、爆发控制相关因素,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8年MRSA检出率、感染分布、耐药、ICU隔离控制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MRSA感染率逐年增高,MRSA院内感染爆发次教亦逐年增高;②采取隔离措施后,ICU科MRSA检出株数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X^2=-24.28,P〈0.01);③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结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是治疗MRSA感染首选药物;MRSA感染病例数逐年增高,并随院内感染爆发次数的增加而递增;集中MRSA患者和隔离措施是有效地控制MRSA爆发感染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感染菌为MRSA、MRSE、溶血性葡萄球菌等。随机分为两组,50例利奈唑胺组和50例万古霉素组,利奈唑胺组接受利奈唑胺治疗,万古霉素组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对比:1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和细菌学清除率;2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和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2%、90%)、(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肯定,细菌清除率高于万古霉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杨晓东 《当代医学》2014,(24):137-138
目的 分析及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潮州市潮安区庵埠华侨医院ICU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85例,设置前瞻观察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3),纳入标准革兰氏阳性细菌重症感染患者。原发感染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实验组应用利奈唑胺600mg/次,间隔12h/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14 d。对照组应用万古霉素1g/次,间隔12h/次,治疗7~14d。对有肾功能异常者,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调整给药剂量并监测血药浓度。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原学监测情况。结果 利奈唑胺组总有效率为90.6%,万古霉素组总有效率为83.3%,2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利奈唑胺治疗第7d的细菌清除率为81.3%,对照组为66.6%,2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利奈唑胺的总住院天数为(30.9±31.1)d,对照组为(45.2±34.9)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患者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确切,特别是在疗效的第7d细菌根除率明显优于万古霉素,可能会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相关住院费用,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茵(MRS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8例MRSA所致V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MRSA清除率治疗组为79.55%,对照组为56.8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0%,对照组为52.00%,2组比较,治疗组清除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1.36%,对照组为13.6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K(P〉0.05)。结论利奈唑胺对MRSA所致V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与万古霉素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采取措施预防与控制MRSA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3年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内MRSA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非MRSA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根据综述、专家咨询以及实际工作经验,最终确定变量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寻找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RSA感染发生率为62.79%,其中,2012年发生率为68.18%,2013年发生率为57.14%,MRSA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显示:年龄(OR= 1.047,95%CI:1.0091.086)、ICU住院时间(OR= 1.050,95%CI:1.0121.089)、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OR= 2.853,95%CI:1.1776.911)、机械通气(OR= 4.918,95%CI:1.17520.583)、抗菌药物使用超过7 d(OR= 3.257,95%CI:1.05510.058)是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长期入住ICU、进行机械通气、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ICU内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ICU脓毒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利奈唑胺治疗6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原学监测情况。[结果]60例脓毒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46/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5%(24/32),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3.33%(10/12),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1.43%(10/14),粪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3.33%(5/6),人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4/4),耳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微球菌属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ICU重症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苏云  张建平 《西部医学》2013,(12):1794-179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8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检测出9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8株(81.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1株(21.9%),铜绿假单胞菌15株(15.6%),肺炎克雷伯菌15株(15.6%),大肠埃希菌9株(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7.3%),阴沟肠杆菌6株(6.3%).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80%)较高,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首选.结论 医院感染具有多重感染多重耐药的特点,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2058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 28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 058例,感染率4.8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33.47%),以ICU感染率为最高(39.45%)。病原体共检出485株,其中G-杆菌占42.89%,G+球菌占25.98%,真菌占31.13%。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4月我院ICU内18831份临床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探讨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分离获得菌株560株,血培养标本分离率为10.81%,革兰阳性菌占61.1%,革兰阴性菌占31.1%,真菌占7.8%,居前五位的菌株依次为溶血葡萄球菌(20.0%),鲍氏不动杆菌(12.7%),表皮葡萄球菌(11.1%),肺炎克雷伯菌(6.4%),肠球菌属(8.0%)。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9.5%和97.2%,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及非发酵菌耐药现象普遍。结论革兰阳性菌是ICU内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血培养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7.
唐春莲  毛晓清  杨超群 《西部医学》2010,22(11):2179-2181
目的监测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入住综合ICU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转出ICU后随访48小时。结果监测85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7例,感染率6.65%,67例次,例次感染率7.82%;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MRSA为主;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天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系统疾病。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和消毒隔离,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有创性操作,尽量缩短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泮托拉唑对ICU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观察其疗效。方法将入住ICU的12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泮托拉唑 B组给予法莫替丁。观察两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80例,显效74例(92.5%),有效6例(7.5%),总有效率为100%。B组48例,显效26例(54.2%),有效16例(33%),无效6例(12.5%),总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应用泮托拉唑,可显著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李娜  李瑞  麦叶  陈明科  何振扬 《海南医学》2014,(17):2519-2521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26例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前后的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细菌清除率、28 d存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血WBC (23.63±6.15)×10^9/L、CRP (129.94±55.42) mg/L,治疗第7天血WBC (9.94±1.91)×10^9/L、CRP (26.41±20.74) mg/L,治疗后血WBC、CRP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清除率为84.62%,患者28 d存活率为88.46%,临床有效率为92.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使用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结合10mg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腰穿鞘内注射,1次/d;对照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20/21)、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与万古霉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盐酸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手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