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肝源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仁芳 《华夏医学》2009,22(3):429-431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表现、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结果:HU以上腹痛最多见但缺乏规律性;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于胃溃疡(P<0.05);HU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难治愈,及时正确诊治HU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确诊肝源性溃疡患者,就其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特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检出率17.81%;肝源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52.3%。内镜表现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复合型溃疡多见,溃疡直径<1.0 cm者最多;肝源性溃疡肝功能分级A级与B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轻度与中、重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U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和门脉高压显著相关,在检出率、临床表现、内镜及治疗方面,均有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源性清疡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肝源性清疡,分别比较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类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肝功能损害程度B,C级发生溃疡明显高于A级,胃清疡发生率明显高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胃溃疡.结论 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成正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与普通溃疡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了解肝源性溃疡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35例肝源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在临床上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较一般溃疡约晚10岁;②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误诊率高;③出血率达47%,明显高于其他溃疡;④伴发糜烂性胃炎者高达54%;⑤难以治愈。结论: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合并溃疡病1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5例肝硬化并发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与非肝源性组相比,肝源性组溃疡直径大,出血机会多,临床症状明显,溃疡愈合时间长,复发率高结论 肝源性溃疡出血机会、糜烂性胃炎的合并率、1年内病死率均同肝功能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了解肝源性溃疡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35例肝源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在临床上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较一般溃疡约晚10岁;②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误诊率高;③出血率达47%.明显高于其他溃疡;④伴发糜烂性胃炎者高达54%;⑤难以治愈。结论: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肝源性溃疡的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文明 《当代医学》2011,17(28):69-70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U以不规则上腹痛、闷胀多见,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于胃溃疡(P〈0.05)。结论本组肝源性溃疡发生率23.84%,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HP感染与HU似无明显关系,但十二指肠溃疡中伴HP感染率明显高于胃溃疡,及时正确诊治HU可使该病能得到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奥美拉唑合并普萘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60例,观察其溃疡部位、合并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用普萘洛尔 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B组)30例,用奥美拉唑 维生素B6口服治疗。同期选择单纯性消化性溃疡30例,作为对照2组(C组),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肝源性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较对照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萘洛尔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B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合并出血,小剂量普萘洛尔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9.
杨伟平 《广西医学》2003,25(7):1237
肝硬化为临床上的常见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肝硬化病人溃疡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溃疡一旦发生又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临床资料调查 ,探讨肝源性溃疡 (HU)的发生与肝功能状态、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及幽门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肝源性溃疡的特点。1 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5月连续住院并经过胃镜检查的肝硬化病人 1 4 3例。其中男 1 1 1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为 (5 2 2 2± 1 3 5 8)岁 ;肝炎后肝硬化 1 36例 ,酒精性肝硬化 5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肝硬化诊断依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对肝源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溃疡是各种肝硬化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管溃疡及复合性溃疡,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占肝硬化患者约21%[1,2].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2月诊治的43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源性糖尿病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诊治的53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在急、慢性肝病中的发生率为31.36%(53/169),在肝硬化中的发生率高于慢性肝炎与慢性重型肝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中、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高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饮食控制、护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除3例死于肝病严重并发症外,其余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随肝损害减轻而糖尿病症状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更合理的治疗。方法通过电子胃镜确诊52例HU,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奥美拉唑40 mg/d和硫糖铝4 g/d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合基础上加用心得安30~60 mg/d治疗,疗程4周,同时比较肝功能不同分级级别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为92.3%(P<0.05),肝功能Ch ild分级A、B两级溃疡显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与C级相比溃疡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溃疡基础上加用心得安可提高溃疡治疗的显效率,且肝功能分级级别增高,溃疡治疗显效率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肝源性胃病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63例,非慢性肝病患者158例,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非慢性肝病对照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48.3%、41.8%和81.6%。肝源性溃疡Hp感染率为48.1%,而对照组消化性溃疡Hp阳性率为90.6%。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的Hp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Hp感染不是肝源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源性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 (Hepatogeniculcer ,HU)的临床特点和四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 10 5例 ,内镜检查了解溃疡合并出血发生情况及四联疗法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 ,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疗效对比分析。同时胃粘膜活检作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HU患者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溃疡居多 ,合并出血率高。HU组和PU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65 7%和 88 5 %。随访 2年后 ,HU组溃疡复发率为 68 4% ,再出血率为 3 0 2 % ,PU组溃疡复发率为 48 9% ,再出血率为 16 6% ,两组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HU患者Hp阳性率为 72 4%。根除Hp可明显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 ,降低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结论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较难治愈 ,且易合并出血 ,根除HP有助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4例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糖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源性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浩  李彦芳  应达时 《当代医学》2010,16(32):14-15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的临床特点和四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210例,内镜检查了解溃疡合并出血发生情况及四联疗法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疗效对比分析。同时胃粘膜活检做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HU患者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HU组和PU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5.7%和88.5%。随访两年后,HU组溃疡复发率为68.4%,再出血率为30.2%,PU组溃疡复发率为48.9%,再出血率为16.6%,两组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O1)。HU患者Hp阳性率为72.4%。根除Hp可明显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降低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结论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较难治愈,且易合并出血,根除HP有助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中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探讨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归纳其临床特点,并作出临床评价。方法对我院35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与与同期住院36例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发病率约为49%,并发糖尿病以消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肝功能越差,糖尿病发生率越高;糖尿病亦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糖尿病临床表现复杂,应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适当控制血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8.
麻杏甘石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用于治疗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以及内热外寒,但见邪热壅肺之喘咳,无论有汗无汗,皆可以本方加减而获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腹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1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10.3%(121/1246),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中为7.3%(42/575),慢性重型肝炎中为5.9%(26/41);肝硬化中为23.0%(53/230),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显著(P<0.01)。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显著(P<0.01)。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他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比。在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