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症,是危害影响妇女健康及日常生活的疾病,由于易反复发作,使患者非常痛苦,因此治疗和预防复发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用氟康唑治疗3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黄美卿  姚少莲 《华夏医学》2005,18(3):404-405
目的:探讨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氟康唑1周,然后停药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样方法治疗后,于月经来潮前3d与月经停止后4d口服氟康唑,连用3个疗程;每例在治疗结束后作半年的追踪观察。结果:对照组、实验组1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3.9%、0;3个月复发率为39.1%、0;6个月复发率为52.2%、4.5%;两组复发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17.5、30.7和33.61,P均<0.01)。结论:间断性口服氟康唑治疗RVVC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疗效。方法:氟康唑胶囊150mg,顿服,隔日一次,连用3次为一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34例RVVC患者随访6个月,有效率94.1%,无复发者。结论:氟康唑治疗PVVC高效、安全、快捷、简单,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齐洋  陈红霞 《中原医刊》2009,(11):85-85
目的探讨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RVVC的患者30例,在局部使用抗真菌药同时采用氟康唑全身抗真菌治疗,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经氟康唑全身抗真菌治疗后,30例RVVC患者在停药后1个月时总有效率为80%(24/30);停药3个月随访时复发率仅为4.1%(1/24)。患者在使用氟康唑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RVVC的治疗中给予氟康唑行全身抗真菌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患者依从性好,复发率低,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牟一红 《四川医学》2009,30(1):99-100
目的寻找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减少复发的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本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采用达克宁(含硝酸咪康唑)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对照组54例,单用达克宁治疗。用药后10d、1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30d后痊愈45例(83.33%),显效7例(12.96%),总有效率98.15%;1个月后复发率3.70%,6个月后复发率4%。对照组30d后痊愈35例(64.81%),显效8例(14.81%),总有效率94.44%;1个月后复发率5.88%;6个月后复发率6%。结论达克宁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好,方法简便,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院用氟康唑顿服结合阴道冲洗的方法 ,治疗妇科手术前常规检查发现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6 8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4~ 11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需行手术患者中 ,经阴道或外阴分泌物涂片检查确诊为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者共 6 8例 ,年龄 17~ 6 2岁 ,平均 39.5± 13.4岁 ;其中人工流产 2 0例 ,药物流产 18例 ,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 10例 ,诊断性刮宫 6例 ,全子宫切除术 8例 ,各类阴道手术 6例。患者均无大量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替代治疗、服用避孕药和糖尿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7.
付银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86-1688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RVVC患者口服氟康唑,阴道放置制霉菌素阴道片1片,有效后口服氟康唑6个月进行维持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8例RVVC患者首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55.9%,好转率为42.6%,而维持期治疗后治愈率为100.0%,明显高于首次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5.9%)口服氟康唑胶囊有轻度恶心,1例(1.5%)阴道给药有阴道局部烧灼感,6个月后检查,无1例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阴道片经维持期治疗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率明显降低,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文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55-156
目的探讨和分析硝酸咪康唑栓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VVC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硝酸咪康唑栓剂联合氟康唑治疗。两组均于停药后1周第1次复诊,停药后1个月第2次复诊。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痊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痊愈率均较治疗1周后的痊愈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咪康唑栓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VV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氟康唑片剂、静脉注射剂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疗效.方法 将325VVC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氟康唑片剂150mg连续口服三天,B组氟康唑注射剂100mg连续静脉滴注三天.结果 325例VVC患者,治疗后7~10 天随访,治愈率为93.2%,其中A组治愈率92%,B组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治疗VVC疗程短、疗效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复发机制。方法采用真菌学检查、药敏试验和细胞因子检测比较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G)、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病原学特点、药物敏感度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EVVC的主病原菌为白念珠菌(8421%),其次为光滑念珠菌、近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RVVC念珠菌株对4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两性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RVVO患者Th2型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一10)水平增高。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唑类药物存在一定耐药性,应注意VVO首次治疗中抗真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和妊娠期复发性VVE的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40例RVVC确诊患者,随机分3组:A组、口服易启康;B组、口服易启康+克霉唑栓阴道上药;C组、在B组基础上再进行维持治疗。3组均进行6个疗程治疗,治疗完成后第4、8、12、24周进行疗效评定。选择75例妊娠期复发性VVC确诊患者,随机分3组,采用凯妮汀500mg阴道上药。A组3d1次,连续2次;B组3d1次,连续2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C组为6d1次,连续使用15次,于治疗后7、14、28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RVVC治疗4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A组对于B、C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A组对于B、C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复发性VVC,3组用药7d、14d和28d后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和28d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周期治疗是治疗RVVC最有效可行的方案;凯妮汀栓治疗妊娠期复发性VVC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维持治疗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118例患者行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另118例行ATP-红外生物效应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组),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8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RVVC)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采用念珠菌直接镜检和培养的方法将 15 6例患者中阳性者分为 RVVC组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组 ,阴性者为对照组 ,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克霉唑乳酸配方阴道栓和制霉菌素治疗 RVVC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使用抗生素、阴道冲洗、口服避孕药、妊娠是 RVVC的危险因素 ,克霉唑乳酸配方阴道栓可有效预防 RVVC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刘朝晖  廖秦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34-1234,1237
目的 了解中国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及复发性VVC(RVVC)的发病情况及两者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用药和本次用药治疗的比较。方法 对全国14家医院妇产科同天就诊的3590名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学镜检,对VVC患者及RVVC患者进行调查登记和分析。结果 (1)3590名患者当中,VVC、RVVC的发病率分别为11.60%和0.58%。(2)RVVC患者与普通VVC患者相比,在卫生习惯或应用激素、抗生素、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方面均无明显的特殊性,它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免疫异常有一定关系。(3)在既往的用药中,RVVC患者与普通VVC患者在应用局部药物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的几率要高于普通VVC患者。结论 VVC尤其是RVVC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RVVC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免疫异常有一定关系,应该对RVVC的患者尽可能选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并一定要长疗程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15.
雷云 《广西医学》2014,(3):288-290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RVVC)病原体的药敏情况及其基因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的分布状况。方法采取60例RVVC患者的白带标本,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平板上培养,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以 PCR 扩增法检测 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基因分布。结果60份白带标本分离出60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乳酒假丝酵母菌分别占73.3%、15.0%、6.7%、3.3%、1.7%;假丝酵母菌株对咪康唑的耐药率最高为21.7%,其次是5-氟尿嘧啶为13.3%,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8.3%、6.7%、5.0%。 PCR耐药基因组检测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阳性率分别为63.3%、61.7%、58.3%、63.3%、1.7%。4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株对咪康唑耐药株11株、敏感株29株、中介4株,其中耐药株CDR1、CDR2、ERG11、CaMDR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72.7%、72.7%、72.7%,高于敏感株的34.5%、31.0%、27.6%、37.9%(P均<0.05),FLU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假丝酵母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耐药基因CDR1、CDR2、ERG11、CaMDR1在多种假丝酵母菌株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同时进行支原体检测与相应治疗,探讨支原体感染对诱发RVVC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3年收治的250例诊断为RVV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50例),实验组入组同时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实验组RVVC合并支原体阳性者(实验1组)同时予常规抗真菌及抗支原体治疗,实验组RVVC合并支原体阴性者(实验2组)仅给予抗真菌治疗;对照组不检测支原体,治疗仅给予常规抗真菌治疗。结果实验组中,69%患者(69例)同时合并支原体感染,2者同时治疗后治愈率为92.75%(64例);实验组中支原体阴性者,治愈率为90.32%(28例);对照组治愈率为40.67%(61例)。实验1、2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感染对诱发女性生殖道RVVC有一定作用,给予同时治疗可以降低RVVC复发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的方法(在常规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方剂"扶正抗菌方"口服治疗两个月),能否有效提高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的远期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对RVVC患者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就诊的生育年龄的RVVC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取敏感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及巩固治疗,疗程为半年.在此基础上,综合治疗组在巩固治疗的初期加用中药方剂"扶正抗菌方"治疗两个月.患者开始治疗前及巩固治疗开始后的2个月末采集阴道灌洗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阴道局部IL-4及IFN-γ浓度.结果至2010年6月,共有90例完成随访,其中综合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随访率为86.5%.随访时间最短17个月,最长41个月.在17~41个月的随访中,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41.3%、65.9%,综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8.5±2.9)月、(2.6±2.2)月,综合治疗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阴道灌洗液IFN-γ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阴道灌洗液IFN-γ及IL-4水平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扶正抗菌方"能明显改善RVVC患者阴道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使复发率显著降低,复发时间显著延长,有效提高RVVC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黄健  唐梅 《河北医学》2010,16(12):1430-1432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致病菌株变化及药敏的情况。方法:取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我院妇科门诊RVVC患者105例,同时取402例首次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致病菌株的改变及药敏情况。结果:两组比较RV—VC致病菌株中非白假丝酵母菌比例为15.2%,VVC致病菌株中非白假丝酵母菌比例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致病菌株的体外药敏试验,非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较白色假丝酵母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Vc致病菌株中非白假丝酵母菌明显增加,可能是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但对抗真菌药物无明显抵抗。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妇女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RVVC是近年来VVC治疗的难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其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本文综述了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和乳酸杆菌等药物治疗RVVC的效果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孙哲琦 《河北医学》2006,12(8):777-779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预防性治疗效果。方法:将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59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为对照组,给伊曲康唑200mg,餐后口服,2次/d,连服2d,同时每晚阴道给药达克宁栓200mg/粒置于阴道后穹窿,连续7d。B组32例,为观察组,开始7d用药同A组,以后于每次月经干净的d1和d2餐后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天2次,连续用药6个月。结果:A、B两组在开始治疗7d后,治愈率分别为92.59%和93.75%,差异无显著性(X2=0.0312,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阶段的复发率分别为A组20%、36%、48%,B组0、3.33%、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6.599、9.785、12.275,P值分别为<0.05、<0.01、<0.001)。结论:伊曲康唑预防性治疗能有效地阻止RVVC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