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王青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52-15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和依沙吖啶联合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行妊娠中期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1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分别予以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和单纯依沙吖啶引产,统计Bishop评分、引产时间,对比产后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孕妇于引产前,Bishop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联合组Bishop评分高于单一组,宫缩时间、产程均低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撕裂率、出血量均低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可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降低产后不良反应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观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孕妇后宫颈形态与引产潜伏期时间相关性及预测分娩方式的价值.方法 219例需引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孕妇于引产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宫颈管宽度,观察宫颈内口有无开大以及宫颈回声和位置,同时由专人用指检法进行Bishop评分,记录引产潜伏期、产程及分娩方式,评价宫颈形态与引产潜伏期及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长度>3.0cm者平均引产潜伏期和剖宫产率分别为(18.4±4.0)h和73.9%,宫颈长度≤3.0cm者平均引产潜伏期和剖宫产率分别为(7.9±2.0)h和27.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4例宫颈管轻度扩张(0.2~0.6cm)者32例引产成功,引产潜伏期(6±1)h.结论 经阴道超声可以客观准确反映宫颈形态变化,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能有效预测引产潜伏期及分娩方式,联合宫颈管宽度、宫颈回声等指标可用于评价初产妇引产前的宫颈成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的效果和护理对策。方法:将要求引产的100例孕者分成两组,米索组50例引产前阴道置米索片;对照组为缩宫素组50例,给予静滴缩宫素,适时护理配合,观察引产有效率和产程时间。结果:米索组引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产程缩短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足月妊娠引产前阴道置米索,可促发宫缩,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产程;适时的整体护理可为引产前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ook 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妊娠晚期人工引产方法终止妊娠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住院,妊娠42周前而未临产,或妊娠晚期由于母亲或胎儿原因,需要通过人工的引产方法终止妊娠,宫颈评分2~6分,自愿选择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的妊娠晚期初产妇患者100例,其中宫颈长度小于1 cm的50例为A组,宫颈长度大于1 cm的50例为B组。比较两组产妇引产情况及产痛情况。结果:两组取囊时宫颈扩张到1~2 cm、2~3 cm例数、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失败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长海痛尺为标准,两组产妇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引产成功率与引产术宫颈管长度呈负相关(r=-0.36, P〈0.001),与取囊时宫颈扩张情况呈正相关(r=0.52,P〈0.001)。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的置入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的产痛,尤其对宫颈长度小于1 cm的产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对低宫颈评分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崇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4~10月年龄为21~36岁的低宫颈评分待产孕妇100例分为A(米索前列醇组,60例)、B(催产素组,40例)两组,采用SPSS 19.0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引产效果、安全性以及新生儿情况、剖宫产率。结果 A组引产成功率(90.0%)明显高于B组(55.0%)(P〈0.01),A组用药到宫缩发动时间[(5.189±2.588)h]短于B组[(11.920±8.582)h](P〈0.01),A组第一产程[(6.361±2.494)h]短于B组[(11.920±8.582)h](P〈0.01),A组产后2 h出血量[(245.769±64.446)mL]低于B组[(295.950±72.249)mL](P〈0.01),A组剖宫产率(25.0%)低于B组(67.5%)(P〈0.01)。两组第二产程、活跃期停滞、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催产素引产,对于低宫颈评分患者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方法安全有效,对控制剖宫产起到积极作用,而且未观察到额外的不良反应产生。  相似文献   

6.
张艺 《伤残医学杂志》2014,(14):119-1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12例行中期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于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后口服米非司酮75 mg共2次,总量150 mg;对照组单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观察2组羊膜腔内用药至产程发动时间、产程发动至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总程、阴道出血量及宫内残留行清宫术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羊膜腔内用药至产程发动时间、产程发动至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总程、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4例行清宫术,清宫率60.7%,实验组仅4例行清宫术,清宫率7.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可加速产程,提高完全流产率,从而提高引产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时分娩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瘢痕子宫待产孕妇207例,所有孕妇均选择阴道试产分娩,根据试产结局将其分为试产成功组和试产失败组,即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分别131例和76例。比较2组孕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产褥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各临床资料差异,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临床资料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影响。结果再次剖宫产组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产褥病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再次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的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指数(BMI)、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子宫下段厚度、阴道分娩情况、胎儿估重、分娩前宫颈评分等产前因素和潜伏期时间、尿潴留、临产后胎方位、宫缩程度、潜伏期宫颈评分等产时因素比较具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周、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子宫下段厚度、胎儿估重、分娩前宫颈评分、产前BMI、阴道分娩情况、潜伏期时间、尿潴留、临产后胎方位、宫缩程度、潜伏期宫颈评分等产前和产时因素均是影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在严格筛选年龄、产前BMI、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阴道分娩史、定期产前检查、瘢痕厚度等适应指征情况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选择阴道分娩,有助于改善孕妇分娩结局,提高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贝生(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86例孕周超过38周、宫颈评分≤6分、单胎头位、有引产指征且无母婴禁忌证的孕妇,在知情同意下,阴道放置控释前列腺素E2促宫颈成熟及分娩发动作为观察组;另选46例同样条件的孕妇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促宫颈成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用药6h,12h的宫颈成熟度改变、用药至临产时间、临产情况及剖宫产率、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给药6h后Bishop评分,74例提高〉12分,而对照组仅12例提高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观察纽从给药到临产的时间为(8.26±3.25)h,对照组为(49.35±16.28)h,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从临产到胎儿娩出平均时间为8.57h,对照组为13.15h,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的剖宫产率、产程中的胎心变化、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药物。  相似文献   

9.
万忠艳 《海南医学》2011,22(7):36-37
目的探讨产前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孕妇58例作为实验组,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孕妇6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分娩前行盆底肌肉肌张力检测,并记录分娩产程时间和阴道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盆底肌肉肌张力强于对照组(P〈0.05),活跃期、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会阴侧切率和阴道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产前进行盆底肌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张力、缩短产程,并且对于改善阴道分娩结局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位小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中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妊娠晚期有引产指征、宫颈评分≤4分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先放置小水囊于宫颈内口处12h,未自然临产者,次日静脉点滴小剂量缩宫素。对照组100例直接静脉点滴小剂量缩宫素。观察两组引产前和引产12h后宫颈评分、引产效果、引产所需时间以及产程、新生儿阿氏评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引产12h宫颈评分分别为(6.16±2.22)分和(4.69±0.91)分,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和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8%和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小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安全、用效。  相似文献   

11.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84例孕39~41周无严重合并症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观察组孕妇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栓1枚,对照组孕妇给予1U催产素加50 g.L-1葡萄糖500 mL,比较2组产妇的B ishop评分、产后出血、临产情况、用药至临产发作时间、阴道分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24 h内阴道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高洁  郭红霞  肖立 《吉林医学》2014,(16):26-28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两种方法在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孕周超过41周足月妊娠孕妇120例,随机分成COOK双球囊组60例与缩宫素组60例,对2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效果、分娩方式、母儿结局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OOK双球囊组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96.7%,缩宫素组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COOK双球囊组21.6%,缩宫素组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与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并未增加母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糜烂的相关高危因素,为该病预防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780例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及妇科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糜烂检出率为27.56%。随年龄的增长,宫颈糜烂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处于生育高峰年龄段(21~39岁)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25.054,P〈0.01);高危型HPV阳性者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危型HPV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x^2=47.303,P〈0.01);宫颈糜烂的患病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x^2=4.005,P〈0.01);随产次的增加,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2=16.866,P〈0.01);随普查频率的增加,宫颈糜烂患病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x^2=12.108,P〈0.01)。结论宫颈糜烂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婴幼儿母乳喂养水平,探讨影响母乳喂养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了来自中国5个省份中5个城市的市区、镇和农村。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婴幼儿及父母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7 094名婴幼儿。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估计影响母乳喂养因素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哺乳期妇女纯母乳喂养率为62.56%。多因素调整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OR=1.388,P〈0.01)、城市人口(OR=1.748,P〈0.01)、胎儿早产(OR=1.693,P〈0.01)、低出生体质量(OR=1.439,P〈0.01)以及母亲孕期疾病史(OR=1.340,P〈0.01)、年龄≥30岁(OR=1.155,P〈0.01)、流产史(OR=1.409,P〈0.01)、引产史(OR=1.872,P〈0.01)、文化程度高(OR=1.590~2.148,P〈0.01)等因素降低了母乳喂养率,而女婴(OR=0.928,P〈0.05)、胎次为2胎及以上(OR=0.882,P〈0.05)则母乳喂养率高。结论我国部分地区母乳喂养率超过50%,民族为汉族、城市人口、胎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及母亲孕期疾病史、年龄≥30岁、流产史、引产史和文化程度高是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降低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156例巨大儿(体重≥4000g)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产前预测及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两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156例巨大儿进行研究。选择同期分娩的156例正常体重(2500g≤体重〈4000g)作为对照。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超声检查、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母体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巨大儿组中剖宫产亚组较阴道分娩亚组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的软产道裂伤及母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分娩的孕周,分娩时宫高、腹围以及超声检查是产前预测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巨大儿的母体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凡诺尔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名孕20—28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实验组实施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同时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窿终止妊娠,对照组单纯实施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终止妊娠,观察两组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24h内引产成功率为100.0%,胎盘胎膜自娩率为82.2%,平均住院时间为(3.5±1.3)d,子宫平均出血量为(30.2±10.5)ml,阴道流血时间为(6.3±3.7)d;对照组24h内引产成功率为0.0%,〉24—48h引产成功率为80.0%,胎盘胎膜自娩率为51.1%,平均住院时间为(5.5±2.0)d,子宫平均出血量为(80.4±30.8)ml,阴道流血时间为(11.5±6.9)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同时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窿终止早中期妊娠具有明显的效果,与单纯实施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魏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52-153
目的观察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孕16~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经腹腔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随即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1次,共3次。对照组采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两组引产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清官率、宫颈裂伤率、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缩短(P〈0.05);胎儿娩出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P〈0.01);观察组清宫率(23.7%)较对照组(66.67%)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利凡诺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天数为35~90d者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该中心2009年12月—2013年1月自愿要求药物流产对象的阴道出血量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该研究共961例对象实施了药物流产,出血量多者占4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35~40岁者出血量多于17~34岁者;孕期为50~90d者多于35~49d者;有妊娠史和有分娩史者分别高于无妊娠史和无分娩史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为50~90d(OR=1.824,可信区间为1.294~2.571)、有妊娠史(OR=1.994,可信区间为1.408~2.825)和有分娩史(OR=1.335,可信区间为1.977~1.823)3个因素是出血量多的危险因素。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阴道出血量与年龄、孕期、妊娠史、分娩史有关,且孕期为50~90d、有妊娠史和有分娩史为出血量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廖文君 《海南医学》2014,(19):2845-2848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26例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记录胎龄(超声或出生时成熟度分析数据)、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是否低于胎龄儿、是否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大生理性体重减少率、恢复出生体重的天数、起始肠内喂养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每天奶量〉100 ml/kg·d),37~42周时测定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以体重、身长和头围计,分析EUGR发生率、其危险因素以及适于胎龄儿(AGA)和低于胎龄儿(SGA)EUGR发生率。结果 EUGR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均低于非EUGR组(均P〈0.01),而体重下降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起始肠内喂养时间以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大于非EUGR组(均P〈0.01),SGA比例明显大于非EUGR组(均P〈0.05)。以体重、身长、头围计,所有新生儿EUGR发生率分别为47.6%、39.7%和4.8%。总体上SGA宫外发育迟缓率明显高于AGA(均P〈0.01)。胎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与EUGR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宫内发育迟缓、营养摄入差及呼吸窘迫综合症仍是胎龄≤32周早产儿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