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童阴道乳酸杆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在对女童阴道菌群分布研究发现乳酸杆菌有较高分离率的基础上,对25名女童的阴道乳酸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以16名育龄期妇女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女童阴道乳酸杆菌全部为不能分解糖原产酸的菌种;而对照组的阴道乳酸杆菌绝大多数为可分解糖原产酸的菌种,两组的乳酸杆菌菌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进一步证实乳酸杆菌为女童阴道菌群之一,但其菌种和生理作用与育龄期妇女的阴道乳酸杆菌不同,研究还表明,阴道乳酸杆菌大多为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妇科体检的850例女性阴道菌群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接受常规妇科体检的850例妇女的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阴道菌群分布与阴道pH值、宫颈炎、白带清洁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阴道pH值的增高,乳酸杆菌的检出率逐渐下降,其他菌群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绝经前后妇女的乳酸杆菌和棒状杆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之后两种菌群的检出率明显下降。白带清洁度越低,乳酸杆菌检出率越少,加德纳菌检出率则增加。结论女性阴道内存在多种菌群,其中以乳酸杆菌最多。阴道pH值升高、年龄、白带清洁度异常均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增加阴道炎症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孕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乳酸杆菌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正常孕妇、细菌性阴道病孕妇阴道乳酸杆菌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为临床开展细菌性阴道病的微生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妊娠妇女309名,其中患细菌性阴道病孕妇50名。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孕妇阴道内乳酸杆菌进行鉴定,观察孕妇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分布情况,比较孕妇阴道内4种常见乳酸杆菌产生过氧化氢、降低培养环境pH的能力。结果 正常孕妇阴道内乳酸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性阴道病。孕期阴道内的优势乳酸杆菌是卷曲乳酸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其大多数可产生H2O2,降低培养环境PH能力较强。结论 H2O2阳性的乳酸杆菌在防御孕妇阴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状态对阴道酸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7月来我院妇科门诊进行体检的325例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及阴道乳酸杆菌计数,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衣原体及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检测。结果: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及真菌感染患者阴道乳酸杆菌比正常人明显减少。结论:阴道乳酸杆菌的数量在不同类型感染状态下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VC治疗过程中阴道冲洗对阴道乳酸杆菌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4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多次阴道冲洗组79例,每次阴道放抗真菌药前阴道冲洗;单次阴道冲洗组80例,仅在第1次阴道放抗真菌药前阴道冲洗;无阴道冲洗组81例,清洗外阴后阴道放抗真菌药。阴道冲洗及抗真菌治疗方法相同。各组于治疗结束后2周复诊,询问症状缓解时间、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真菌及阴道乳酸杆菌半定量检测,进行阴道乳酸杆菌量级及疗效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阴道乳酸杆菌量级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达96%以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Ridit分析三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多次阴道冲洗组疗效低于其余两组,单次阴道冲洗组疗效较其它两组好。结论:单次阴道冲洗作为VVC治疗的辅助措施,既可以尽快地缓解症状,又不影响阴道乳酸杆菌定植及阴道微生态恢复,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阴道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53-1353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一种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多种病原体入侵而造成的混合感染,病原体包括加德纳菌、厌氧菌及支原体等。本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为均匀一致的灰白色稀薄液性分泌物,有恶臭味,可有泡沫,可伴有外阴瘙痒和烧灼感。检查仅见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黏膜无明显炎症性改变。白带常规检查见白细胞增多,无滴虫、真菌或淋菌。  相似文献   

8.
人阴道乳酸杆菌的优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从本地健康妇女阴道内筛选产H2O2的乳酸杆菌,确定其培养的最适条件,并鉴定出菌种。方法采样后,经过几次增菌培养-平板分离后选出乳酸杆菌,并筛选出产H2O2的菌落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4种产H2O2的乳酸杆菌,其中L.acidophilusl和Ib.paracaseisspparacasei3产H2O2的能力较强。结论通过试验确定了健康妇女阴道内乳酸杆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分离并鉴定出4种产H2O2的菌株,为后期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产生的微环境对阴道毛滴虫的影响并建立实验性阴道毛滴虫动物模型。方法在阴道毛滴虫生长高峰期加入乳酸,观察阴道毛滴虫在不同乳酸浓度(0.5%、1%、2%)的肝浸汤中的死亡情况,全部死亡后做72h滴虫复苏实验,获取酸度与滴虫间的关系;根据上一步乳酸实验得到的数据,于滴虫生长高峰期分别加入3.0×108/ml的乳酸杆菌0.25ml,0.5ml,1.0ml,2.5ml,观察不同乳酸杆菌浓度的培养基中滴虫死亡情况;将阴道毛滴虫接种于小鼠腹腔,观察小鼠形态如毛发、体形、精神状态变化,以及腹腔脏器病理改变。结果0.5%、1%、2%乳酸浓度下阴道毛滴虫经2h全部死亡,但0.5%浓度组的滴虫复苏成功;乳酸杆菌浓度为0.5×108/ml时比其他浓度组中滴虫的死亡率明显要高;感染阴道毛滴虫的小鼠出现一系列病态症状,并有一系列病理改变。结论1%、2%的乳酸浓度对阴道毛滴虫有杀灭作用,但乳酸浓度为0.5%时对滴虫仅有抑制作用;0.5×108/ml的乳酸杆菌对阴道毛滴虫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阴道毛滴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采用腹腔接种可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姜黄素体外对人阴道乳酸杆菌及精子动态参数的影响。方法:XTT检测姜黄素对包皮角朊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TPY液体培养基法检测姜黄素体外对人阴道乳酸杆菌的抑菌作用。并用CASA法检测加入姜黄素前后精液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姜黄素抑制人阴道乳酸杆菌的MIC为(12.5±1.2)mg/mL,10mg/mL的姜黄素使精子活率、A活力、A+B活力、直线速度VSL、平均路径VAP都降低。直线性LN、摆动性WOB增加,都具有差异性。结论:一定浓度的姜黄素体外可能降低精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乳酸杆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真菌性阴道病(VVC)及滴虫性阴道病(T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分院门诊就诊患者中BV感染者136例、VVC感染者126例及TV感染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人员1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阴道微生态图象诊断系统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细菌种类和密度,干化学检测pH、H2O2、白细胞酶和唾液腺酶,将观察组中的BV、VVC及TV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中阴道分必物的乳酸杆菌含量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V、VVC及TV患者的pH值分别为(4.8±0.3)、(4.4±0.3)和(5.4±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V、VVC及TV患者的Nugent评分分别为(7.0±1)分、(3.0±1)分和(4.0±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H2O2阴性率为100%(130/130),BV组为5.3%(8/136),VVC组为18.3%(23/130),TV组为9%(9/100),各观察组患者的H2O2阴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加特纳菌/普雷沃菌明显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酸杆菌的缺失或降低是阴道疾病的重要因素,治疗过程中,乳酸杆菌数量的恢复可作为评估疗效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乳酸杆菌与阴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微生态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女性阴道从生理学角度上讲是一个闭合的体腔,其内包含着多种成分,也寄生着许多细菌。最近几年,人们研究了女性健康和病理状态下的阴道微生态,如细菌性阴道病、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等,  相似文献   

13.
避孕是育龄妇女防止计划外妊娠的主要措施。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避孕药绝大多数为人工合成的甾体激素避孕药 ,对人体的内分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因口服给药经肝脏代谢 ,常常伴有消化道不良反应、肝酶改变、体重增加、类早孕反应及月经不调等副作用。妇悦避孕栓采用中草药提取物加润滑剂制成外用阴道栓 ,使用方便而且不含激素。1998年 3~ 10月 ,我们对 30例育龄妇女使用妇悦避孕栓 ,同时对相同条件 30例妇女给予口服短效避孕药复方 18甲基炔诺酮进行临床避孕效果观察以及对阴道乳酸杆菌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妇悦避孕栓对机体及阴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于恢复妇科术后患者阴道正常菌群恢复的疗效.方法:收治行子宫次全切、子宫肌瘤核除术、卵巢囊肿核除术、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患者693例,术前均已排除阴道炎疾病,充分消毒2~3天,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阴道炎发病情况.结果:妇科术后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实验组阴道炎发病率(3.43%)明显低于对照组(26.8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妇科手术后阴道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可有效提升阴道内乳酸杆菌含量及活性,恢复阴道正常菌群,减少阴道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于阴道炎患者药物治疗后阴道正常菌群恢复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院门诊确诊的693例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92例、滴虫性阴道炎167例、细菌性阴道病153例、萎缩性阴道炎181例)患者(年龄21~52岁)在使用药物治疗病原体转阴后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1~3疗程补充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阴道分泌物乳酸杆菌进行计数、培养及半定量。结果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实验组阴道炎妇女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70.29%)及产H202杆菌比例(70.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阴道炎复发率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阴道炎后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可有效提升阴道内乳酸杆菌含量及活性,恢复阴道正常菌群,减少阴道炎复发。  相似文献   

16.
乳酸杆菌对抑制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杆菌作为阴道微生态优势菌,在降低阴道pH值,维持阴道清洁度,保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已有报道乳酸杆菌对阴道多种微生物有拮抗作用,乳酸杆菌数量下降是某些阴道感染的发病因素。本研究采用体外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进行实验观察,以探讨乳酸杆菌能否对阴道念珠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菌液与阴道上皮细胞置备1.1.1 乳酸杆菌悬液:取妇科门诊就诊者阴道分泌物,经培养生物鉴定后,用比浊法调整细菌浓度为105个CFu/L,部分乳酸杆菌灭活后亦调整细菌浓度为105个CFu/L。1.1.2 白色念珠菌悬液:取妇科门诊阴…  相似文献   

17.
李煜  冯建文  刘玲 《海南医学》2006,17(2):49-49,18
目的观察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对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作用,评价其疗效.方法107例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及甲硝唑栓阴道上药,每晚一次,连续用药10天,停药三天返院复查.结果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转阴有效率高,总有效率85.1%,甲硝唑栓有效率81.4%,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是目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用药.  相似文献   

18.
女性阴道是独特的动态微生态体系,其中阴道微生物菌群是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平衡的核心组成部分。乳酸杆菌是维持阴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的核心。在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泌尿科医师Andrew Bruc首次提出恢复阴道乳酸杆菌的含量可作为防止阴道感染的概念。临床上的各种阴道炎症(包括能够明确诊断或不能明确诊断的)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阴道微生态失调。故阴道微生态与乳酸杆菌密切相关。因此对乳酸杆菌与阴道微生态关系的全面认识,有助于阴道炎症的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对防止阴道炎症的发生、复发和再发有重要意义。该综述将对乳酸杆菌与阴道微生态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阴道乳酸杆菌与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组A,60例宫颈HPV感染者为研究组B,并选取同期正常女性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阴道内乳酸杆菌菌数及其所占阴道总细菌比值。结果:乳酸杆菌与乳酸杆菌占阴道细菌总数比值研究组A、研究组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他细菌上研究组B显著高于研究组A与对照组;研究组A与研究组B乳酸杆菌所占比例≥90%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所占比例<9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乳酸杆菌与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子宫颈癌前病变存在紧密相关性,因此临床在子宫颈癌防治中,能够首先考虑生殖道微生态环境,保证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20.
乳酸杆菌对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丽  叶庆佾 《重庆医学》1998,27(6):381-3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