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主干及3支病变的的血运重建策略——SYNTAX研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自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诞生以来,人们对这项微创、有效的冠脉治疗技术与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疗效的对比研究就从未停止过.在过去的10年里, CABG和PCI均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更加剧了CABG和PCI孰优孰劣的争议.关于DES时代复杂病变的PCI治疗已成为2008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为阻塞远端心肌提供重要的血液供应,因此具有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近年来,对影响冠脉侧支形成的临床和生化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探讨了利用增加冠脉侧支循环治疗急性或慢性冠脉阻塞的潜在临床前景。该文简要介绍冠脉侧支循环的心肌保护作用、形成机制、临床影响因素以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一直是冠脉搭桥治疗的传统领地。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广泛应用以来,学者们正在用大量的试验证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比较与冠脉搭桥治疗孰优孰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更新,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势必进一步拓宽,但是就目前而言,无保护左主干的介入治疗由于其自身不足,不能完全替代冠脉搭桥治疗。  相似文献   

4.
新的研究指出.一种新的抗凝药物可能在目前接受阻塞冠脉复通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能与波立维相媲美。  相似文献   

5.
1.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的发生,源于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血栓形成,将冠状动脉(冠脉)血流阻塞.近期研究表明,早期介入治疗尤其是早期支架术治疗,在重建冠脉血流上优于溶栓治疗.但是,在心外膜中的冠脉重建的TIMI-3级血流,并不意味着心肌的良好灌注.  相似文献   

6.
已有多项随机临床研究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进行了探索,但在合并三支病变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人群中,搭桥、介入治疗和单纯药物三种治疗策略的远期预后孰优孰劣尚不清楚。阜外医院袁晋青、宋雷团队在Circulation Journal上发表研究显示:在三支病变合并NSTE-ACS人群中,搭桥远期预后优于介入治疗,单纯药物治疗预后最差。该文章获得该杂志Circulation Journal Asian Award奖项,将于日本循环器学会年会做研究汇报。  相似文献   

7.
冠脉阻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所致。目前,对部分或完全阻塞的冠脉除广泛开展旁路移植术外,常采用非手术方法使之再通,即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和全身或局部的溶栓疗法。激光冠脉腔内成形术尚处于实验研究及人体临床应用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线治疗手段。冠状动脉(冠脉)阻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本文就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冠脉阻塞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特殊人群的冠脉阻塞及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4小时内,87%的病人为突然冠脉血栓栓塞所致,冠脉旁路术中及病理证实冠脉闭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栓阻塞造成的。本研究旨在临床评价经皮冠脉腔内脉冲染料激光(PDL)溶栓(PDLTL)治疗AMI...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成功依赖于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冠脉微血管阻塞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常见的病理现象,其特征是在梗死区内由于心肌微血管的损伤和功能不全导致的"无复流"现象。微血管阻塞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技术评价,心脏磁共振影像不仅能够准确识别微血管阻塞现象,还能够进一步评估梗死程度及整个左心室功能。本文就微血管阻塞在心脏磁共振影像上的特征表现及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该影像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抗栓治疗是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困境。传统的三联疗法即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出血率较高,现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P2Y12抑制剂疗法较传统三联疗法在不明显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基础上能减少出血事件,但二联疗法较三联疗法孰优孰劣还不能下定论。未来的研究或许会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最优的疗法。现介绍这类患者抗栓疗法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迅猛发展 ,随着操作技术和相关器材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 (冠脉 )复杂病变得到介入治疗。冠脉复杂病变通常是指慢性冠脉完全阻塞、分叉病变、开口病变、长病变、左主干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取决于患者的临床情况 (例如年龄、心功能及其他脏器的损害程度 )及冠脉病变严重性。同时 ,其成功率与操作者的经验也密切相关。1 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在对慢性冠脉完全阻塞病变行介入治疗前 ,应权衡其必要性、成功率和安全性。如果经内科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仍然较差 ,则应尽量行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阻塞冠脉再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塞冠脉再通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志坚 《心脏杂志》2006,18(1):112-1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冠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裂缝而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白色血栓使冠脉发生不完全性阻塞[1],本研究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P,观察其临床疗效。1对象和  相似文献   

15.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冠脉再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例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经过三阶段康复运动训练后,6例曾接受冠脉溶栓者出现明显的冠脉再通,另4例阻塞的冠脉有改善。11例为对照组,其中3例也接受冠脉溶栓,在年龄、心梗部位、心功能和冠脉受累情况相似条件下,三周后冠脉造影复查,无1例显示有改善。提示了康复运动有提高冠心病急性病变冠脉溶栓治疗成功率,并对未进行冠脉溶栓者可致冠脉再通。  相似文献   

16.
经皮腔冠脉成形术(PTCA)普遍应用于扩张冠脉狭窄。冠脉狭窄处气囊扩张有时可导致血管造影可见的冠脉小旁支阻塞,但无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也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是否已受到损坏。广泛应用的肌酸激酶CK-MB和总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在诊断心肌病损方面不如CK-MB和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的血浆浓度测定灵敏。作者们通过测量这些浓度发现了因旁支阻塞造成的心肌病损。方法:研究21例患者,男16.女5;平均年龄59(33~79岁)。因稳定性(14例)和不稳定性(7例)心绞痛接受常规PTCA治疗。其中7名患者有MI病史。9例狭窄部位位于左前降支,5例位于左旋支,7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急性和慢性冠脉阻塞病变再血管化的最常用治疗方式.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慢性完全性冠脉闭塞的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的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近年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应用已经明显降低了,但仍尚未完全消除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脉侧支循环的出现是冠脉病变的重要征象。良好的侧支循环是在正常冠脉途径阻塞后改善血流阻断的一种代偿机制。急性心肌梗死(AMI)背景下侧支循环的意义一直在研究探讨中,本研究旨在分析侧支循环对AMI患左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而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的20例患者,采用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法分析PTCA术球囊充气冠脉阻塞前、后患者的HRV,以评价PTCA米冠脉急性闭塞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变化,及与冠脉阻塞部位的关系。其中前降支组13例,右冠状动脉组7例。结果表明;PTCA术冠状动脉阻塞时前降支组HRV指标中的低频段(LFP)显著增高(267.36±21.30升至341.19±26.42bpm2/Hz,P<0.05),说明HRV降低,右冠状动脉组的HRV虽有所增大,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TCA术中HRV的变化可能与球囊扩张冠脉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坚持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观察39例冠心病人的体力活动和运动的强度、运动能力(exercise capacety)及能量消耗,比较PTCA术前,术后6~12月冠脉造影的结果,分析康复运动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39例冠心病人进行PTCA术和支架术,术后21例进行规律的康复运动和体力活动,随访冠脉造影显示,21例参加康复运动者有3例(14.3%)冠状动脉阻塞>70%,其中左冠脉阻塞有2例,右冠脉阻塞有1例;18例未坚持康复运动者有12例(66.7%)冠脉阻塞>70%,其中左冠脉阻塞有5例,右冠脉阻塞有6例,左回旋支阻塞1例.康复运动组的运动和体力活动的运动强度、能量消耗及运动能力明显高于非康复运动组.结论结果提示冠心病人PTCA术后进行规律的康复运动有助于减轻术后再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