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围生期新生儿易发生各种类型的缺氧,导致脑损伤,严重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客观评价新生儿脑氧合、血流动力学、脑反应的改变,及时发现并治疗脑组织缺氧,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可直接反映组织中氧与血红蛋白的氧合与解离情况,表明组织中的血氧合状态,是脑组织氧合、血流及灌注客观评价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刚出生的新生儿测定其耗氧量通过产热增加得知能对寒冷刺激产生反应。这反应来自无寒战产热作用,认为棕色脂肪是无寒战产热部位。氧消耗对新生儿体温调节适应性的任何紊乱是一个敏感和可靠的指征。作者对刚出生的婴儿通过连续测耗氧量和肛门温度的观查,研究健康儿和复苏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生过程中,地塞米松作用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9g/L盐水组(NS组)、LPS组、地塞米松组(DXM组)。各组按观察时间分为4、6、12、24及48h组。LPS诱导大鼠脑水肿发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脑组织ICAM-1表达,并测定脑组织伊文思蓝(EB)水平。结果LPS和DXM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水平均较NS组明显增高(Pa〈0.05);LPS组各时间点ICAM-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NS和DXM组(Pa〈0.01,0.05);DXM组4、6、12、24hICAM-1蛋白表达量均较NS组增高(Pa〈0.05),48h时二组无显著差异(Pa〉0.05)。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水平、ICAM-1蛋白表达量和脑组织含水量、ICAM-1蛋白表达量和EB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7,0.467,0.549Pa〈0.05)。结论ICAM-1参与LPS诱导的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减轻炎性反应与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疾病状态下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测定有围产期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方法应用TSNIR蛳3无创组织氧监测仪,测定44例围产期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198例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并与9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为(54.9±5.2)%,对照组为(61.3±3.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早产儿脑组织氧饱和度不同,随着胎龄的增长,脑组织氧饱和度呈上升趋势,32周以上的早产儿脑组织氧饱和度接近足月儿。结论脑损伤患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早产儿随着脑血管发育的不断成熟,32周以上的早产儿脑组织氧饱和度已接近足月儿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通道蛋白4在感染性脑水肿大鼠脑组织中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毒素致幼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方法将50只幼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内毒素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于术后6、12、24、48 h处死动物,分别行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率测定,以伊文思兰含量判定血脑屏障通透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内AQP4表达水平。结果内毒素组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兰(E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脂多糖注射后6 h时,幼鼠脑组织AQP4表达明显增加,12 h时达高峰,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感染性脑水肿后脑组织AQP4表达增加,且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死亡受体4和5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死亡受体(DR)4和DR5在颅咽管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颅咽管瘤28例和正常脑组织25例中DR表达。观察原位杂交前后颅咽管瘤和正常脑组织中DR表达差异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颅咽管瘤28例均大量表达DR4和DR5,而正常脑组织25例中表达DR4 10例(40.0%),表达DR5 8例(32.0%)。颅咽管瘤组织DR蛋白高表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DR蛋白低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位杂交显示,DR在28例颅咽管瘤组织和大部分正常脑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颅咽管瘤细胞中普遍存在DR高表达,这可能为颅咽管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靶点。DR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差异可能是TRAIL选择性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管畸形(NTDs)胚胎脑组织和皮肤组织DNA总体甲基化以及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方法:在山西省吕梁地区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从县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收集经B超诊断为NTDs的胎儿标本,同时收集非病理性引产、无畸形和发育迟缓的胎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甲基化定量试剂盒测定脑组织和皮肤组织的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甲基化特异性多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试剂盒检测7个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MSH3,MLH3,PMS2和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共有65例NTDs胚胎,48例对照胚胎进入研究。①NTDs组的脑组织DNA总体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3% vs 6.5%,P<0.001),DNA总体低甲基化显著增加了NTDs发生风险(OR=4.98, 95%CI:1.42~17.53)。皮肤组织DNA总体甲基化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 vs 13.1%,P>0.05);②NTDs和对照组的MSH6启动子(MSH6-301:2.5% vs 3.7%,P<0.05)和PMS2启动子(PMS2-328:5.7% vs 6.7%;PMS2-142:2.0% vs 2.7%,P<0.05)的甲基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DNA总体低甲基化、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修饰与NTDs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急性缺氧新生鼠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其高压氧(HBO)干预治疗机理,应用缺氧新生鼠作为动物模型。结果:缺氧后脑组织含水量、血浆ET与NO水平均有所上升,HBO治疗可降低脑组织含水量、血浆ET及NO水平。但ET水平仍高于正常,同时脑组织含水量与血浆ET及NO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3及0.482。提示:缺氧性脑水肿的发生与NO及ET过量生成有关,HBO能减轻缺氧性脑水肿,其机理可能与抑制ET及NO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损伤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性脑损伤动物可有TGF-β1的高表达。本文探讨急性脑缺血小鼠脑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模型组。通过结扎小鼠左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脑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程度较高,其中8例为Ⅲ级,2例为Ⅱ级;而在正常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基本不表达TGF-β1,仅1例表达为Ⅰ级。结论:TGF-β1可能与动物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参与正常脑组织中神经元、神经胶质的迁移和轴突或树突的重塑 ,它在神经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神经元退变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研究表明 ,tPA表达升高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该文综述了生理和病理状态下tP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作用以及tPA参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磷脂酶A2 (PLA2 ,EC 3.1.1.4 )在急性缺血性脑细胞损害中起重要作用。为探讨PLA2 在急性缺血性脑细胞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及PLA2 抑制剂对缺血性脑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我们观察了在应用外源性PLA2 抑制剂 (氯喹 )后 ,脑缺血后 12 0min后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组织PLA2 活性及sPLA2 ⅡA和cPLA2 表达水平、脑细胞 [Ca2 ]i、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并与Ca2 通道阻断剂 (尼莫地平 )进行对比性研究 ,结果 :氯喹可使缺血后脑组织中PLA2 活性、sPLA2 ⅡA和cPLA2 表达水平降低 ,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及减轻脑水肿。尼莫地平与氯喹作用类似 ,可使缺血后脑细胞 [Ca2 ]i、PLA2活性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 ,但对脑缺血后脑组织PLA2mRNA表达降低不明显。氯喹与尼莫地平合用能明显改善脑水肿的病理改变。提示氯喹对缺血性脑细胞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其作用在于降低PLA2 mRNA表示水平、抑制PLA2 活性、降低细胞 [Ca2 ]i,减轻脑水肿的病理改变氯喹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00014@李晓文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唐氏综合征(DS)胎儿脑病变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探究其在DS神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2月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数据集GSE59630,利用R软件筛选DS和正常胎儿脑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利用基因相互作用检索工具在线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确定核心模块及核心基因。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3对22~33周龄DS和正常胎儿脑组织中验证神经退行性变相关核心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从DS和正常胎儿脑组织中共筛选出225个DEGs,其中18个为上调基因,207个为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神经发生、神经元凋亡、转录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Gs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GSEA提示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在DS神经病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PPI网络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主要与组蛋白乙酰化和转录调控相关。经组织验证,其中RAB8A、TBP、TAF6表达变化趋势与芯片数据相一致。结论通过胎儿脑组织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出的核心基因及关键信号通路,有助于全面了解DS神经病变发生的分子机制,为探索DS神经发育异常和智力低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参与正常脑组织中神经元、神经胶质的迁移和轴突或树突的重塑,它在神经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神经元退变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研究表明,tPA表达升高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该文综述了生理和病理状态下tP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作用以及tPA参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低氧血症是呼吸功能障碍时的常见表现 ,可由通气 /换气中任何环节的障碍所致。严重者伴有组织缺氧 ,导致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 ,甚至威胁生命。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远较CO2 潴留为低 ,因为体内氧储存量极少 ,正常人包括功能残气量在内仅有 1 5L ,而每分钟耗氧量大于 2 5 0mL ,如果中断氧来源 ,约 6min即将耗尽体内氧储备。尤其是新生儿的重要组织器官如脑细胞对缺氧很敏感 ,持续严重缺氧常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正常 (临床接受范围 )PaO2 为 10 7~ 13 3kPa ,血氧饱和度 (SaO2 ) 0 95~ 0 97。低氧血症的分度 :轻度 :PaO2 8 0~10 5k…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对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M-IVH)早产兔脑组织中甲状腺素脱碘酶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孕29天的早产兔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腹腔注射50%丙三醇建立GM-IVH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头颅超声筛查GM-IVH发生情况。发生GM-IVH干预组早产兔腹腔注射甲状腺素,其他两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出生后第3、7和14天处死后留取脑组织。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早产兔脑室周边组织中2型甲状腺素脱碘酶(D2)、3型甲状腺素脱碘酶(D3)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髓鞘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结果三组早产兔脑组织中D2的表达均逐渐增加;在同一时间点均为模型组最低,对照组最高,干预组介于两者之间,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照组、模型组脑组织中D3的表达逐渐增加,干预组则以第7天时为最高;在同一时间点,均为对照组最低,第3天时干预组高于模型组,随后模型组高于干预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照组、干预组MBP表达逐渐增加,模型组逐渐减少;在同一时间点均为模型组最低,对照组最高,干预组介于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甲状腺素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GM-IVH早产兔脑组织D2表达增加、D3表达下降,并使MBP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缺氧缺血脑组织生化免疫成分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能为其临床干预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本文从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的生化物质代谢水平、基因调控水平和免疫分子水平几个方面的改变来阐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揭示缺氧缺血所致的脑组织损伤和抗损伤的矛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 mRNA(aquaporin-4,AQP-4 mRNA)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变化及与脑水肿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健康7日龄SD大鼠共2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0只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HIBD组)120只。HIBD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8%O21h,建立HIBD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予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两组均于HIBD模型制成后0、6、24、48h和72h分别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动物24只),进行脑含水量观察,RealtimePCR检测脑组织AQP-4 mRNA表达。结果HIBD组6、24、48h和72h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IBD组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在48h内呈下降趋势,72h出现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QP-4 mRNA在脑组织表达下降可能与脑水肿的发生有关,我们推测AQP-4可能参与了HIBD时脑水肿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脂多糖(LiX3)致幼年大鼠脑损伤中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方法 240只1月龄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80)、内毒素组(n=80)及HGF治疗组(n=80),颈外动脉注射LPS建立幼年大鼠脑损伤模型.甲酰胺法测腩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AI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脑组织EB含量、NSE、GFAP表达于6 h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AIF于6 h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且与EB含量、NSE、GFAP表达呈正相关,病理显示脑损伤明显.注射HGF后脑组织AIF表达下调(P<0.01),且EB含量、NSE、GFAP表达下调(P均<0.01),病理显示脑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HGF能显著抑制LPS致幼年大鼠脑损伤后AIF表达,可能是HGF对LPS致幼年大鼠脑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脂多糖致大鼠脑水肿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生过程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与变化。方法 健康SD大鼠 10 5只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组 ,n =5 ) ,生理盐水组 (NS组 ,n =5 0 ) ,脂多糖组 (LPS组 ,n =5 0 )。LPS诱导大鼠脑水肿发生 ,制备脑组织冰冻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ICAM 1的表达情况 ,图像分析仪测定ICAM 1阳性细胞单位面积的光密度值 (A值 )。结果 各时间点LPS组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 (EB)含量、ICAM 1表达情况及表达量均高于A组和NS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ICAM 1表达量和脑组织含水量、ICAM 1表达量和EB含量均呈正相关 (r =0 .5 37,0 .4 6 7,0 .5 4 9 P均 <0 .0 5 )。结论 LPS可诱导脑水肿发生 ,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AM 1表达增强 ,促进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破坏和脑组织含水量增加 ,介导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PLA2)激活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尼莫地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尼莫地平干预组,测定PIA活力、脑细胞游离ca^2 浓度、脑含水量及脑组织PLA2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尼莫地平可使缺血后脑细胞游离ca^2 浓度、PIA2活性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但对脑缺血后脑组织PIA2mRNA表达降低不明显。结论 PIA2激活参与了急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尼莫地平能抑制PLA2活性、降低细胞游离ca^2 浓度,减轻脑水肿的病理改变,对缺血性脑细胞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