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些初用胰岛素的患者搞不清楚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的区别,认为动物胰岛素是从牛、猪的胰脏中提取出来的,所以动物胰岛素更加天然,效果比人胰岛素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动物胰岛素虽然来源于动物的胰脏,但仍要经过化学方法加工,所以它和人胰岛素不存在谁更天然的区别。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是按来源的不同划分的,虽然两种胰岛素都有与人类自身胰岛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差别也很明显。1.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结构不同,二者都含有51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经皮超声导入的降糖效果。方法将43例T2DM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经皮超声导人甘精胰岛素和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种不同方法控制血糖,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评价经皮超声导入甘精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比较不同给药方式所需的胰岛素剂量。结果甘精胰岛素采用经皮超声导入和皮下注射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空腹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给药方式所需甘精胰岛素剂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超声导入甘精胰岛素以及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在达到同样降糖目标的情况下,经皮超声导入所需甘精胰岛素剂量较皮下注射增多15%左右。  相似文献   

3.
根据种属来源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由于动物胰岛素在化学结构上与人胰岛素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可能产生抗体,部分患者注射后出现皮肤过敏。另外,动物胰岛素的效价比人胰岛素低,当由动物胰岛素换用人胰岛素时,剂量需相应减少15%~20%。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无论我们采用哪种胰岛素制剂治疗,采用的都是外源性胰岛素。那么,外源性胰岛素对人体的作用,与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有效吗?事实上,外源性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不如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来得快、效果好。而且内源性胰岛素不会发生低血糖,这是因为两种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膜片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磺脲类受体的研究越来越深人,对促胰岛素分泌剂的作用机制越来越清楚,由于不同磺脲类受体在心肌的分布不同,故不同药物对心肌产生的影响不同,本文将从KATP通道、促胰岛素分泌机制、缺血预适应角度阐述不同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食物中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物中不同类型脂肪酸对胰岛素抵抗有不同的影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实验表明饱和脂肪酸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氧化利用等机理诱发胰岛素抵抗,而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调节细胞膜磷脂中脂肪酸成分,调节脂代谢等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代谢,然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也会带不良影响,因此合理的脂肪酸摄入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1.什么是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一般指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或胰岛素泵注射的治疗模式。2.胰岛素强化治疗和胰岛素常规治疗主要有什么不同?胰岛素常规治疗一般指每天1-3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治疗模式,如每日1次的中效或长效的基础胰岛素治疗,每日1次或2次的预混胰岛素治疗,每日2次或3次的短效胰岛素治疗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的糖基化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胰岛素在体外与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孵育,利用氯化硝基四唑氮蓝还原反应证实胰岛素能被糖基化;利用抗胰岛素抗体分离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比色测定糖基化胰岛素水平。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与空腹血胰岛素/血糖比值和糖负荷后曲线下胰岛素/血糖面积比值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糖基化胰岛素水平取决于血糖控制状况。且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瘦素对离体大鼠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双向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的瘦素,在不同条件下对离体大鼠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不同的葡萄糖浓度(5.6mmol/L或16.7m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0min或2h)下,以0,1,5,10,15,50ak 100μg/L瘦素作用大鼠胰岛,观察其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用放免法检测培养物上清液胰岛素浓度。结果 培养液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培养10min,1μg/L、5μg/L瘦素促进被孵育的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培养2h,5μg/L瘦素促进基础胰岛素分泌,≥50μg/L瘦素抑制胰岛素分泌。葡萄糖浓度为16.7mmol/L,培养10min,≥50μg/L瘦素抑制胰岛素分泌;培养2h,≥5μg/L瘦素抑制胰岛素分泌。结论 重组瘦素对离体大鼠胰岛分泌胰岛素具有双向作用,并受瘦素浓度、作用时间和环境葡萄糖浓度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一词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并不陌生,但仍有许多病友对为何要采取胰岛素治疗,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又有什么区别仍是一知半解。为此,本文将对病友使用的胰岛素做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影响循环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和活性,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紊乱,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胰岛索样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1可能对微血管病变起保护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3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的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和其血浆浓度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程度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为探讨葡萄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单独对体外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我们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分别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脂肪细胞,观察其脂联素mRNA表达的改变,进一步阐明脂联素表达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分泌有4种异常:①胰岛素数量异常,如增多或减少;②胰岛素质量异常,即敏感性降低。在糖尿病早期,胰岛功能代偿性分泌,产生了一些低胰岛素活性物质,如胰岛素原和胰多肽;③胰岛素分泌节律异常,如胰岛素释放试验的5个时相值与正常不同,应该出现高峰时却出现了低谷,应该出现低谷时反而出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和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胰岛B细胞功能的不断衰退,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只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才有可能真正解除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才能遏制高胰岛素血症给人体带来的诸如冠心病、脑卒中等一系列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与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命科学中,从酵母、线虫、果蝇到哺乳动物,调控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可以延长寿命。据此,在延缓衰老和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探讨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将是生命科学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在不同生物体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与衰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抵抗(IR)指的就是,胰岛素抵抗个体血液中同样浓度的胰岛素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即对代谢的影响)比正常者降低了。研究发现,在给不同个体注射同样剂量胰岛素后.血糖的降低程度各异。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要想达到相同幅度的血糖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生物合成与胰岛素mRNA水平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胰岛细胞中胰岛素mRNA水平,可观察β细胞的功能状态。胰岛素基因表达受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等调控,葡萄糖则是其主要生理调节剂。本实验旨在探讨各种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阐明非生理浓度葡萄糖在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骨骼肌脂质分布和含量的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相关。通过CT、MRI、磁共振波谱学(MRS)以及组织化学和形态学等不同方法研究骨骼肌脂质分布和含量,均表明其脂质异常沉积,尤其是肌间隙和肌细胞内脂质含量的增多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素。利用不同手段减少体内特别是骨骼肌的脂肪含量,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在预防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生、发展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信号传导及其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 胰岛素信号传导可大致分为几个步骤:(1)胰岛素首先与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IR)结合,激活其β亚基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2)PTK磷酸化IRS而使之激活,导致受体本身磷酸化和几种底物蛋白磷酸化。(3)IR底物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受体底物(IRS),IRS作为一种船坞蛋白(docking prote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超重/肥胖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间的交互作用对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北京自然人群横断面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APOE基因分型,将研究对象以性别、体重指数和基因型分层,比较不同基因型人群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分析不同APOE不同基因型和肥胖对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 (1)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APOE基因型与超重和肥胖的交互作用对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在女性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3)与APOE3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肥胖的男性APOE2携带者和女性APOFA携带者具有较高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受超重/肥胖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