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分为2组,一组用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法(MSⅡ),另一组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法(CSⅡ),用强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血糖值.结果整个治疗期的血糖中位数不同(P<0.01);CSⅡ组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MSⅡ组(P<0.01);CSⅡ组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P<0.01);且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明显低于MSⅡ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2.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4例空腹血糖>10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CSⅡ组44例)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Ⅱ组40例),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制达标时间.结果2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平均控制天数(CSⅡ组8.6±3.5天,MSⅡ组18.6±7.5天,P<0.01).结论CSⅡ方式较MSⅡ方式更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Ⅱ)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方案治疗儿童T1DM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T1DM患儿72例随机分为CSⅡ组32例和MSⅡ组40例,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 c、24 h血糖波动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1)治疗后,两组F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CSⅡ组24 h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低于MSⅡ组[MAGE:(1.9±0.5) vs (2.2±0.4)mmol/L;SDBG:(2.1±0.3)vs(2.4±0.4)mmol/L;MODD:(3.3±1.4) vs (4.1±1.5) mmol/L,P<0.05];(3)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但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 结论 CSⅡ治疗血糖波动较大的T1DM患儿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MSⅡ.  相似文献   

6.
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治疗,根据血糖检验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达良好控制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而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平均住院天数CSⅡ少于MSⅡ(P〈0.01)。结论:CSⅡ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优于MSⅡ方法。  相似文献   

7.
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治疗,根据血糖检验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达良好控制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而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平均住院天数CSⅡ少于MSⅡ(P〈0.01)。结论:CSⅡ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优于MSⅡ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连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Ⅱ)与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CSⅡ和MSⅡ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多时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剂量、有无低血糖发作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7个时点指血血糖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3.45±1.36)d显著短于MSⅡ组(5.62±1.84)d(P<0.05).CSⅡ组在达标时和第7天胰岛素剂量分别是(41.36±6.89)U/d和(34.79±8.65)U/d,显著少于MSⅡ组(48.62±18.69)U/d和(47.42±12.83)U/d(P均<0.05).CSⅡ组发生低血糖9例次,MSⅡ组发生低血糖17例次,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能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并能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对180例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90例采用传统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90例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所用时间显著缩短;血糖稳定性高;胰岛素日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的顺应性显著提高;结论:CSⅡ较MSⅡ是一种先进、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MSⅡ组23例,采用诺和锐(门冬氨酸胰岛素)分别于鼻饲前1min皮下注射;诺和灵N每晚10对皮下注射.CSⅡ组23例采用诺和锐放置于韩国DANA胰岛素泵内,将胰岛素持续缓慢皮下注射.结果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紊用量少于MSⅡ组(P<0.01);平均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MSⅡ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MSII组.结论CSⅡ比MSⅡ更适合用于急诊颅脑术后处于昏迷期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SⅡ组,32例)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Ⅱ组,28例),观察比较两组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及改善病人症状。CSⅡ组与MSⅡ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病人较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段俊华  李成乾 《山东医药》2011,51(49):58-59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T2DM合并脓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组(CSⅡ组)25例、常规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MSII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平均胰岛素用量、体温及白细胞异常时间、C-反应蛋白(CRP)下降水平、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均〈0.05),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Ⅱ组(P〈0.01)。csⅡ组体温异常时间、白细胞异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较MSⅡ组明显缩短(P〈0.05),CRP下降水平与MSII组比较P〈0.01。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能快速平稳控制T2DM合并脓毒症患者血糖,减少了炎症反应时间,而且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缩短了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高血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Ⅱ)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进行强化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观察两组治疗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空腹血糖和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和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β较治疗前增高,HOMA I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CSⅡ和MSⅡ治疗均可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Ⅱ较MSⅡ临床效果好,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成2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68例,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30R组患者68例,采用每日二次(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Novolin 30R)。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达到较好水平,CSⅡ组需要的达标血糖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的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Ⅱ)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n=34)及MSⅡ组(n=33)。以CGMS观察治疗2w后血糖谱的变化,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全天血糖曲线变化、控制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差别。结果CSⅡ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MSⅡ组(P0.05,P0.01),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MSⅡ组(P0.01)。结论CSⅡ治疗使糖尿病鼻饲患者全天血糖曲线波动小,血糖控制更为平稳,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选择36例拟行手术治疗的T2DM患者,分为CSIT组和MSⅡ组。结果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Ⅱ组胰岛素用量及术前调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Ⅱ组(P〈0.01,P〈0.05)。结论T2DM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效果显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关键词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T2DM)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胰岛素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方法将80例DKA病人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42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组(常规组)38例,观察两组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体及血糖达标时闷级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Ⅱ组与常规组病人的血糖经治疗后分别为(6.6±2.3)mmol/L与(6.8±2.5)m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Ⅱ组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疗效优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4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Ⅱ)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CSⅡ+罗格列酮)组80例、单纯CSⅡ治疗组84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Ⅰ)组82例,均连续2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Fins、C肽(C—P)水平及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CSⅡ+罗格列酮和单纯CSⅡ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HbA。c(P〈0.01);与MDI比达标时间短(P〈0.01),节省胰岛素用量(P〈0.01)。CSⅡ+罗格列酮组胰岛素用量更少(P〈0.05);与单纯CSⅡ和MDI比HOMA-IR明显降低、IAI明显增加(P〈0.05),且无心、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胰岛素泵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T2DM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将DKA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组(CSⅡ)72例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CVⅡ组)64例,两组间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入院随机血糖、基础疾病和伴随疾病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计算人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24小时内血糖均降至靶目标值,未显示出差异(t=0.724,P〉0.05),CSⅡ组血糖波动明显小于CVⅡ组(t=0.425,P〈0.05),CSⅡ组患者在血糖控制达标所需的时间、尿酮转阴时间、酸碱失衡纠正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优于CVⅡ组,CSⅡ组患者的住院日数短于CVⅡ组,人均住院费用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Ⅱ治疗DK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16例患者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胰岛素注射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是妊娠期糖尿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