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用大鼠脑外伤模型研究谷氨酸氧化毒性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由落体致伤的方法制作大鼠重型颅脑外伤模型,D609为治疗药物;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外伤组和治疗组,各组内均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实验性外伤后24h的脑皮质谷胱苷肽(GSH)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伤侧皮质GSH含量显著高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脑水肿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TUNEL染色显示,外伤组伤侧海马见大量凋亡细胞,治疗组伤侧海马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外伤组及治疗组对侧海马和对照组海马均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谷氨酸氧化毒性是引起大鼠颅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的规律及黄芪注射液对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肿周围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肝素化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160只)脑出血模型.制模后根据药物干预的时间随机分成4个治疗组(手术同时组,术后6 h组、12 h组、24 h组,每组32只)和出血对照组(共32只).各治疗组每日经腹腔给予黄芪注射液1次,各组分别于第4 d及第7 d处死.再从上述5组中各选取12只大鼠用于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干湿法),观察不同时间开始治疗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肿周围区细胞凋亡(脑组织切片TUNEL荧光染色)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出血同时组(第4 d)、6 h组(第4 d、7 d)、12 h组(第4 d)]脑组织含水量较出血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1);脑出血后6 h血肿周围凋亡细胞开始出现,3 d达高峰,7 d后明显减少;各治疗组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均明显降低,出血同时治疗组和6 h治疗组比24 h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1);脑出血后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是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机制之一;黄芪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具有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作用,以早期用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等人的方法建立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S-P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蛋白在外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的表达,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切片HE染色观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伤后6h,脑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72h达到高峰,其后下降,7d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伤后6h、12h、24h、48h、72h和7d时,脑组织含水量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伤后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大量聚集。结论大鼠脑外伤诱导了ICAM-1蛋白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炎性细胞的浸润可能参与了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纳络酮(NAL)对家兔急性酒精中毒后外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经胃管注入乙醇致家兔急性酒精中毒,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外伤性脑水肿模型,并在伤后30min静注NAL 2mg/kg,以后每隔60min重复注射一次。测定伤后4h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增加(P<0.01),LPO含量降低(P<0.01),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结论 NAL有抗自由基作用并可减轻兔急性酒精中毒后外伤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补体在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补体C9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补体C9在ICH后脑水肿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对血肿周围组织C9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和CVF干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连续切片分别作补体C9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并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干湿重法)。结果ICH后2h血肿周围脑组织开始表达C9,24h达高峰。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ICH后2h开始增加(P<0.05),6h明显增加,24~72h达高峰(P<0.01),此后逐渐回落,1周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组织含水量与C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38,P<0.01);对侧半球相应部位及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经CVF干预后,血肿周围组织C9表达明显下降,干预组与出血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VF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ICH组(P<0.01)。结论脑出血后补体级联激活C9表达明显增加,并证明通过CVF干预后,C9表达下降,脑水肿减轻,能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低频硬膜外电刺激治疗创伤后脑水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硬膜外高频电刺激和低频电刺激对创伤后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108只SPF级SD大鼠采用液压打击制作创伤脑水肿模型并给予硬膜外电刺激,随机分成六组:正常对照组(A组),液压打击组(B组),高频刺激治疗组(C组),低频刺激治疗组(D组),高频刺激对照组(E组),低频刺激对照组(F组).各组依时间点24h,48 h,72 h分别设立亚组.电刺激次数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所有大鼠均在末次刺激结束4h断头处死,取打击前区脑组织测脑组织含水量,打击后区作HE 观察.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P<0.05),C、D、E、F组脑组织含水量未见显著差别(P>0.05);与B组相比,C组、D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D组与C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未见显著差别(P>0.05),HE染色结果与水肿程度相一致.结论 硬膜外高频和低频电刺激不会引起正常大鼠脑组织脑水肿,两种刺激对创伤后脑水肿均有治疗作用,治疗效果并未随着刺激次数增加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30d给予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d)连续14d,然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模12h后取脑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CD5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电镜观察脑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及去卵巢组比较,雌激素组脑组织CD54、TNF-α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脑细胞膜结构非特异性损伤减轻。结论雌激素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脑组织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rHuEPO对大鼠脑出血病理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脑出血不同时期病理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rHuEPO对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S)、模型组(M)、低剂量rHuEPO治疗组(LR)、高剂量rHuEPO治疗组(Ha).Ⅶ型胶原酶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观察治疗前后脑组织含水量及脑出血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Bcl-2、Bax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与M组比较,LR组及HR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出血量及凋亡细胞数减少,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下降,尤以HR组为著.结论 rHuEPO可通过介导Bcl-2表达上调及Bax表达下调抑制细胞凋亡,同时可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其上述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雪莲黄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液压冲击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用雪莲黄酮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不同时间取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进行含水量和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一些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脑创伤后6h、24h及3d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及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明显减少(P<0.01),但雪莲黄酮能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雪莲黄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七及其应用时间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血肿体积和脑组织Blc-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体血注射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脑出血后即刻给药组、第1 d给药组、第2 d给药组、第3 d给药组、第5 d给药组、第7 d给药组及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给予各组大鼠三七颗粒溶液灌胃,每日2次;制模后第8 d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的表达.结果 除即刻给药组外,各给药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1);第3 d给药组明显小于其他给药组(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脑组织Bcl-2表达明显增高(均P<0.01),第3 d给药组明显高于其他给药组(均P<0.01).结论 急性脑出血后第3 d给予三七干预对减轻脑水肿、减少血肿体积效果最好.提高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三七减轻脑出血后脑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天冬氮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抑制剂对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细胞凋亡和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治疗组。用改良的Feeney方法制备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于损伤前后30min经右侧脑室注射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损伤组与治疗组分别于脑损伤后6、24、72、168h点断头取脑。检测脑组织含水量、Caspase-1与IL-18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伤后6、24、72及168h,损伤组脑损伤周围皮质组织含水量、Caspase-1与IL—18的表达及细胞凋亡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但伤后6、24及72h,治疗组脑损伤周围皮质组织含水量、Caspase—1与IL-18的表达及细胞凋亡虽明显高于正常组,但与损伤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Caspase-1及其激活的细胞因子IL—18在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Caspase-1抑制剂对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出血(ICH)周边组织谷氨酸(Glu)、脑水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脑出血+Epo组,均分为(出血前、出血后4h、6h、12h、24h、72h、7d)7个时间点。测定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Glu含量、大鼠脑含水量及脑出血周边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脑出血24h后含水量明显增高,48h~7d左右达到高峰,在Epo干预后,脑水肿形成明显减轻(P<0.05;P<0.01)。脑出血周边组织Glu含量在4h开始升高,分别在12h、72h达到高峰。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P<0.01),3d达峰值,Epo干预后,G lu含量及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后出现明显脑水肿,脑出血周边组织Glu含量增高,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Glu可以促进其凋亡;Epo干预后,大鼠脑水肿减轻,Glu含量降低,Epo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其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组和EPO组。创伤组:制作改进式Feeney's脑创伤模型;EPO组:伤后给大鼠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 IU/kg)。伤后24 h,72 h和120 h,使用平衡木法评定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伤后72 h时,检测各组大鼠脑含水量,脑组织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磷酸化水平、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伤后各时间点,EPO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行为学评分也较创伤组有明显降低(均P<0.05)。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由假手术组的78.76%±0.65%上升至创伤组的81.26%±0.40%(P<0.01),EPO组脑含水量则降低至79.71%±0.59%(与创伤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创伤组ERK磷酸化的水平在伤后72 h明显上升(P<0.01),EPO组伤后ERK磷酸化水平则明显低于创伤组(0.369±0.046 vs.0.815±0.127,P<0.01);AQP4 mRNA和蛋白在伤后的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均P<0.01),EPO组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创伤组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EPO可抑制大鼠脑创伤后ER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及下游AQP4的过表达,减轻大鼠的创伤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组织水肿情况及神经生长因子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脑损伤模型。将Spraque—Dawley鼠40只随机分成脑损伤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致伤后10min和60rain腹腔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3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伤后24h、48h、72h和96h断头取脑,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对比各时段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神经细胞从伤后24h出现细胞凋亡,48~72h达高峰,治疗组与损伤组在24h,48h,72h和96h时脑组织含水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损伤组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性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凋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改变及丹酚酸B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B中剂量组和丹酚酸B高剂量组,每组8只。前两组蒸馏水灌胃,后两组丹酚酸B 96 mg/kg和192 mg/kg灌胃,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1 h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实验结束时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并检测缺血面积,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脑组织出现灶状缺血区,组织结构紊乱,间质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中、高剂量组脑组织缺血区结构紊乱及间质水肿减轻,坏死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变性程度减轻,缺血面积分别减小12%和14%(P<0.01),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下降16.0%和17.3%(P<0.01),但无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丹酚酸B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形态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8只。大鼠经立体定向分别向右侧尾状核区注入生理盐水60ul、无肝素自体血50ul+生理盐水10ul、生理盐水50ul+阿加曲班生理盐水溶液10ul、无肝素自体血50ul+阿加曲班生理盐水溶液10ul。实验大鼠于术后48小时断头处死,测定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学变化。结果D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C组脑组织含水量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HE染色观察:B组可见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渗出,脑组织疏松;D组上述改变减轻;A、C两组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阿加曲班可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露醇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大鼠挫裂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挫裂伤组、甘露醇治疗组、甘露醇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采用文献报告的方法制作大鼠左顶叶皮层局限性脑挫裂伤模型。各组分别于脑挫裂伤后24、48、72h取挫伤区脑组织,检测其含水量以及AQP-4的表达。结果随着伤后时间的增加;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增高(P〈0.0.5);与挫裂伤组相比较,甘露醇治疗组伤后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甘露醇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伤后各时间点与前两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挫裂伤后,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增加;脯组织含水增加,甘露醇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后,能够下调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有效缓解创伤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外伤性脑损伤大鼠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r-HuEPO1000U/kg、3000U/kg、5000U/kg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大鼠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r—HuEPO干预。一周后麻醉取脑冻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组织中NF—κB、C-myc和Fas/Fasl的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中NF—KB、Fas和Fasl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数均有显著减少(P〈0.05),尤其是5000U/kgr—HuEPO组减少最显著(P〈0.01)。结论r—HuEPO可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大鼠NF—KB、Fas/Fasl的促凋亡作用,减轻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前后不同时间脑室注射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脑损伤的影响. 方法 7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前12、6 h、缺血即刻及再灌注6、12 h BDNF给药组(即 A1组、A2组、A3组、A4组、A5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I/R模型,给药各组分别于上述各时间点经侧脑室注射0.5μg BDNF.观察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皮层凋亡神经细胞的变化,并每组随机取一术侧大脑皮层1 mm×1 mm组织块作电镜标本,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I/R组比较,BDNF侧脑室给药各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较其他给药组脑组织SOD活性较高(分别为25.02±2.77、24.01±1.03),MDA含量(分别为10.35±1.23、12.29±0.92)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1.77±3.56、23.84±2.6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给药各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而I/R组脑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严重的损伤. 结论 不同时间脑室注射外源性BDNF对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以缺血前应用的脑保护效果较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BDNF能够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的活性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