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镜标本中P53基因及DNA倍体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胆胰系统恶性肿瘤与P53基因及DNA倍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在术前找出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方法 对所有梗阻性黄疸病例均于术前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于造影前抽取胆汁、胰液及活检组织,同时切取癌组织标本,所有标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53蛋白表达和DNA倍体含量的测定,所得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恶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和内镜标本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88%(46/64)和68.75%(44/64),良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和内镜标本中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2、恶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和内镜标本中异倍体表达阳性率均为62.50%(40/64),良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和内镜标本中均为二倍体;结论 术前通过十二指肠镜采集患者的体液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P53蛋白及DNA倍体含量,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P53蛋白与异倍体表达阳性者与肿瘤淋巴转移率成正比,而P53蛋白及异倍体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反比,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DNA倍体分析,佐以检测p53基因表达,研究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临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5例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肿瘤单细胞DNA倍体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23例良性肿瘤DNA倍体检测均为二倍体;42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中检出异倍体4例,二者差别无意义。SPF、PI值在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差别有显著意义(χ^2=28.674、23.730,P〈0.001),且与MPNST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s=0.418、0.347,P〈0.01、0.05)。P53阳性表达在MPNST显著高于良性者(χ^2=34.719,P〈0.001);P53阳性表达强度与MPNST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s=0.326,P〈0.05)。P53阳性表达强度与异倍体的出现及SPF、PI值均呈正相关(rs=0.318~0.354,P〈0.05)。结论SPF、PI值在良性周围神经肿瘤向恶性转化过程中会不断升高,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检测P53表达是鉴别诊断良、恶性以及判断MPNST恶性程度高低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膀胱移行上皮癌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以往研究发现P53蛋白失活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DM2蛋白是近年发现的对P53蛋白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的细胞核内物质。本检测了72例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MDM2和P53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该组标本中,MDM2过表达总阳性率为48.61%(35/72),P53过表进总阳性率为56.94%(41/72)。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DM2和P53过表达阳性率也相应增加.其中23例为MDM2和P53双阳性标本。本就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背景:Fas抗原及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状况.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Fas抗原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相关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对象:随机抽取西京医院普通外科1995-01/1998-10大肠癌患32例病理标本.16例正常大肠组织取自病理教研室尸检组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及16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大肠癌患的临床指标..结果:Fas抗原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阳性,P5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1%(13/32),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17/32).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明显下降,Fas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肝转移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相关(P<0.05).结论: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减少越明显.肝转移患中未见表达.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尤以发生肝转移为.Fas抗原表达下降或缺失及P53蛋白过度表达均提示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背景:p53,Rb,p16和p2l蛋白是肿瘤相关基因产物,其异常表达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肿瘤的形成和发展,DNA倍体异常也是肿瘤细胞周期频发事件,而肿瘤细胞DNA倍体与P53,Rb,P16和P2l蛋白异常表达关系间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组织DNA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p53,Rb,p16和p2l异常表达的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实验对象:30例女性癌症患者,其中卵巢癌lO例,乳腺癌20例,平均年龄55岁。干预:对30例卵巢癌和乳腺癌瘤体中心灶进行3点取样,应用FCM检测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l异常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肿瘤组织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l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瘤灶多点取样法可检测出90%(27/30)的异倍体;不同倍性的肿瘤普遍存在程度不同地p53,Rb,p21和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96.7%(29/30)的肿瘤存在至少一种以上癌相关基因(1353,Rb,p16,p21)异常表达。结论:DNA异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均是肿瘤恶性指标,FCM同步检测这些指标,为快速了解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把握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了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背景Fas抗原及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状况.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Fas抗原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相关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对象随机抽取西京医院普通外科1995-01/1998-10大肠癌患者32例病理标本.16例正常大肠组织取自病理教研室尸检组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及16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Fas抗原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阳性,P5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1%(13/32),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17/32).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明显下降,Fas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肝转移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相关(P<0.05).结论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减少越明显.肝转移患者中未见表达.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尤以发生肝转移者为著.Fas抗原表达下降或缺失及P53蛋白过度表达均提示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27蛋白及DNA倍体水平的不同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蛋白在130例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0例结肠癌患者癌细胞DNA相对含量,并分析P27蛋白、DNA倍体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P27蛋白在癌组织中低表达,DNA异倍体高表达,两者在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 5);P27蛋白与Dukes分期、肿瘤恶性程度有关(P<0.05)。结论 P27蛋白及DNA倍体水平不同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系,可作为结肠癌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的活检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表达在肺癌的发生、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1801,以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呈阴性,肺癌组p53蛋白阳性率55.6%(25/45),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p53蛋白阳性率25%(5/20)(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p53蛋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及诊断肺癌的较特异的肿瘤基因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舌体鳞癌细胞的DNA倍休、细胞周期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舌体鳞癌标本及10例正常舌体组织中的异倍体、DNA指数、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比例,并研究这些参数与肿瘤组织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舌体鳞癌中,异倍体检出率为70%(28/40);舌体鳞癌与正常舌组织相比,DI、SPF有显著性差异,相对于低分化组而言,高、中分化组的DI、SPF及P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流式细胞仪可用来分析舌体鳞癌的DNA;DI可以鉴别细胞的良恶性;DI、SPF、PI可以作为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ad在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Bad蛋白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P53、Bad蛋白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PI)。结果(1)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的API分别为(10.5±10.3)%、(31.1±19.5)%、(49.7±19.6)%,恶性与良性、交界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P53、Bad蛋白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交界性肿瘤组织(P<0.05);(3)在恶性肿瘤中,P53、Bad蛋白在中、低分化卵巢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在高分化中的表达(P<0.05),P53、Bad蛋白在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P53、Bad蛋白及肿瘤细胞凋亡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P53、Bad蛋白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性质、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检测P53、Bad蛋白有助于卵巢瘤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端粒酶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Hyb以及PCR/SSCP法检测乳腺肿块中端粒酶的活性和P53基因突变.结果乳腺癌标本端粒酶的阳性率88.1%,乳腺良性病变标本端粒酶的阳性率5.7%,两者差异显著(P<0.005).端粒酶表达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53基因突变率在乳腺癌标本中为85.7%,在乳腺良性病变标本中为2.9%,两者差异显著(P<0.005).结论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组织中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与P53基因突变有关,推测P53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端粒酶被激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探讨P53、P15基因蛋白在葡萄胎中表达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5例葡萄胎、23例侵蚀性葡萄胎及15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P15、P53蛋白进行检测。在3个组中,P15葡萄胎组中21例(84%)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15例(65.2%)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3例(20%)阳性,可见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P15阳性率降低;其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与葡萄胎组的P15阳性率比较,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葡萄胎组中8例(32%)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13例(56.5%)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12例(80%)阳性,可见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P53阳性率表达增强,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53、P15基因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了解子宫内膜癌癌基因表达与其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43例子宫内膜癌标本的癌基因ras产物p21抗癌基因p53表达及DNA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异倍体肿瘤的DI,SPF,PI及p21表达阳性率显高于二倍体肿瘤(P〈0.01~0.05);p21表达阳性肿瘤的SPF,PI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21与p53表达呈直线正相关(r=0.03,单侧P〈0.0  相似文献   

14.
目地 :探讨p53、nm2 3/NDPK蛋白与大肠癌病理改变之间以及这二种蛋白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84例大肠癌P53、nm2 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结果 :P53、nm2 3/NDPK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53 6%和 70 2 %。肿瘤分化程度越差 ,恶性程度越高 ,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高 ,而nm2 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反而越低。未分化癌与高分化腺癌之间二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有转移组nm2 3/NDPK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 (P <0 0 5)。二种蛋白的表达均与癌块大小无关。结论 :P53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 ;nm2 3/NDPK蛋白的表达与转移呈负相关 ,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有关 ;P53蛋白与nm2 3/NDPK蛋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癌旁粘膜p53蛋白的表达,探讨远端肠壁内浸润的分子长度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直肠癌癌旁移性黏膜中p53蛋白表达。结果(1)直肠癌远端扩散有9例,占29.4%,远端扩散距离均在2cm以内。(2)34例直肠癌标本其癌组织远端均表现为癌旁黏膜.其癌旁黏膜的距离均未超过4cm。(3)P53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58.6%;在癌旁表达为10例,阳性率为29.3%。结论 直肠癌远端肠管移性黏膜2—4厘米处于癌前病变状态,用免疫组化染色较常规HE测量直肠癌远端浸润长度更准确,对指导临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肿瘤DNA含量与p53,p21,p16,Rb基因异常表达的肿瘤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背景p53,Rb,p16和p21蛋白是肿瘤相关基因产物,其异常表达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肿瘤的形成和发展,DNA倍体异常也是肿瘤细胞周期频发事件,而肿瘤细胞DNA倍体与P53,Rb,P16和P21蛋白异常表达关系间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组织DNA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p53,Rb,p16和p21异常表达的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实验对象30例女性癌症患者,其中卵巢癌10例,乳腺癌20例,平均年龄55岁.干预对30例卵巢癌和乳腺癌瘤体中心灶进行3点取样,应用FCM检测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1异常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肿瘤组织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1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瘤灶多点取样法可检测出90%(27/30)的异倍体;不同倍性的肿瘤普遍存在程度不同地p53,Rb,p21和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96.7%(29/30)的肿瘤存在至少一种以上癌相关基因(p53,Rb,p16,p21)异常表达.结论DNA异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均是肿瘤恶性指标,FCM同步检测这些指标,为快速了解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把握患者l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了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癌细胞的DNA异倍体及增殖活性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l19例新鲜大肠癌组织细胞的DNA倍体及细胞周期各相中的分布进行检测,与大肠癌的血清癌胚抗原、癌肿大小、形态、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分化程度等病理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结果 血清癌胚抗原与癌细胞的DNA异倍体及增殖活性均无关。溃疡型中的DNA异倍体出现率为56.5%,显著高于隆起型(14.7%)(P<0.01)。中低分化组中的异倍体出现率为64.7%,显著高于高分化组(36.5%)(P<0.01)。癌肿大小、淋巴结转移、Bukes′分期及癌组织学类型均与DNA异倍体无关。大肠癌上述各临床病理因素均与癌细胞增殖活性无关。结论 癌细胞DNA异倍体能反映大肠癌的恶性程度,但癌细胞增殖活性(SPF、PI)与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血清癌胚抗原与癌细胞DNA倍体及增殖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18.
Survivin和p5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勤  赵卫东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168-2171
【目的】探讨Survivin、p5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及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检测3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和62例恶性卵巢肿瘤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与卵巢癌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84%(34/6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1);在卵巢癌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3.55%(27/6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5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O.05)。【结论】①卵巢癌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存在一定内在联系;②Survivin和p53蛋白是卵巢癌临床重要生物学指标,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对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P53、PCNA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和PCNA蛋白产物与胆囊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胆囊癌组织中P53、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P53、PCNA在胆囊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7%、54.1%,与胆囊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53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53、PCNA是胆囊癌较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其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和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GIST和10例食管平滑肌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块切片经过脱蜡水化,酶消化处理,制成单细胞悬液.同时,制备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细胞悬液,用FCM分别检测DNA倍体和CD117表达.结果 GIST瘤组织细胞出现异倍体阳性率23.1%(12/52),其中极低度/低度危险组未出现异倍体,中度/高度危险组出现12例,两组异倍体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GIST瘤组织CD117均高表达,食管平滑肌瘤CD117弱表达,两组间CD117表达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极低度/低度危险组CD117荧光强度与中度/高度危险组相比,CD1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异倍体可提示GIST的中高危险度,FCM检测组织单细胞CD117表达可用于GIST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