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瘧疾在我国流行很广,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性甚大。祖国医学对于瘧疾的认识远在三千年前在伟大的祖国医书——黄帝内经一书内就有关于瘧疾症状及治疗的记载。历代来我们的祖先在与瘧疾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起来了很多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中,均有极其宝贵的成就,针灸疗法就是各种有效疗法中之一,近几年来国内杂志上陆续刊载了有关针刺治疗瘧疾的疗效报告。从1956年9月至1957年19月间,我院对39例瘧疾患者施行了针刺疗法,茲将所得结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院先后曾收治了三例扑瘧母星中毒患者,其中两例都是在其本单位,集体采用扑瘧母星预防瘧疾时发生的。鉴于近年来国内文献所报告者,多为扑瘧母星与阿的平合用发生中毒病例,而单纯扑瘧母星中毒的报告则较少见,特将我院收治之三例报告于后,以供参考。例一姜××,住院号17891,男性,20岁,湖南籍,未婚,战士,于1956年1月12日急诊入院。病史由护送者代述。主诉:昏睡、全身皮肤发黄已一天,缘患者所在单位集体应用扑瘧母星预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来,须过深入开展抗瘧工作的初步观察,开原地区瘧疾流行高峰多集中于六~七月份,在按蚊高峰前两个月,这与我国其他地区有所差异。为掌握本地区的瘧疾流行规律,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长潜伏期问题做了初步观察,共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瘧史的登记:自1962年以来建立了瘧疾患者登记簿。在广泛向群众宣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民普查,核实疫情,发生一例登记一例,根治一例。在观察区及时发现、及时确诊、登记和根治。二、蚊指数的观察:采用人工小时法。定人,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山粗制漫膏片,每片约当常山15克,每日工1(1/2)-3片,分数次口服。共治间日瘧13例。其退热速度与普通剂量的奎宁大致相若。但血中瘧原虫的涫失速度,则较奎宁组略晚,约迟一日。副作用为恶心呕吐,13例中有反应者共7例,但无耳鸣眩晕等奎宁样的反应。同时试验的拂瘧清(Fraxin)系白蠟树皮中所提出的配糖体,在所试剂量时,对间日瘧8例完全无效。  相似文献   

5.
问题觧答     
瘧原虫在末梢血液中,由裂殖子寄生到红细胞中,经过环状滋养体、大滋养体和裂殖体阶段,发育到成熟裂殖体,突破红细胞,放出裂殖子,再侵入其他红细胞中寄生。当红细胞破裂放出裂殖子时,人体即出现症状。这个裂体增殖的过程,在间口瘧为48小时,故间日瘧病人每隔一天发作一次,而在恶性瘧和三日瘧分别为36小时和72小时,因此恶性瘧病人会天天发作,三日瘧病人则隔二天发作一次。但是,有时病人  相似文献   

6.
瘧疾是遗害人民最大的一种寄生虫病,相沿年久,各地流行。祖国医学内经素问早有瘧热论篇记述,国内学者对治疗的研究亦多,然地区广泛,罹患仍众,为此结合农业发展纲要积极防治地方病,抗瘧工作尤感重要,则抗瘧药应用的种类,剂量,方法,至今尚未完全取得统一标准和结论。我院内科  相似文献   

7.
概说阿的平是抗瘧药物之一种,其作用大致与奎宁相似,用以对抗瘧原虫之无性生殖体,抑制瘧疾症状之发作,对恶性瘧之疗效比奎宁较高,又因它对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有抑制作用,临床上还常同卡巴胂等合用,以治疗阿米巴病。阿的平具有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是引起皮肤黄染、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少数病例,可引起精种症状。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来的光辉灿烂的十年中,党领导着广大人民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各种奇迹。特别是1958年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人民公社无比的优越性,促进了除害灭病运动的大跃进。零陵县是江南著名的高瘧区,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消灭了瘧疾,并在消灭瘧疾斗争中,创造出一个多、快、好、省的灭瘧方法,充实了医学理论。这样大规模高速度的灭瘧,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不能想象的。这是我们党所领导的医药卫生战线上一个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瘧疾在我省是一种很普遍的寄生虫病,尤以山区一带,瘧疾对群众健康危害很大,遂川县的北部和西南部都是山。1955年7月中旬瘧疾开始流行,8月下旬及9月初流行范围扩大,患病人数增多,不但影响农业生产,而疫情相当严重!我们的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劳动人民健康,除派卫生干部(中医在内)下乡去抢救病人外,又组织一调查小组到疫情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治疗对象均为具有临床症状并经血涂片查得瘧原虫的间日瘧患者。按全国瘧疾防治方案规定,第一组伯氨喹成人量每天22.5毫克连服8天,总剂量180毫克,第一天加氯喹0.6克顿服。第二组单服氯喹,成人量第一天0.6克,第2~3天各0.3克,共服3天,总剂量1.2克。儿童按年龄递减。上述剂量均按基质计算,药品系上海天平药厂出品。服药时由医务人员送药看服。在服药期间,每日查血一次,至原虫阴性时作为原虫消失时间,以自觉症状消失为治愈标准。服药结束后追踪观察4个月,每月访视及查血一次。在流行季节,用滴滴涕每平方米2克喷洒实验区的居室及牲畜栏圈,以防再感染。第一组共治疗31例,24小时内症状消失者25例,48小时内消失者6例,平均为28.6小时。第二组共治  相似文献   

11.
瘧疾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根治。其目的有:(1)迅速解除病人痛苦,恢复劳动力;(2)防止复发;(3)消灭传染源,中断传播,控制流行,为消灭瘧疾提供条件。这是医务工作者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现谨提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60年4月至1963年6月中,作者共用何首乌治疗我厂职工及亲属瘧疾共17例,兹整理报告如下:一、一般分析1.性别及年龄:17例中,职工11例,家属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1  相似文献   

13.
作为儒家经典的“五经”中有很多中医药学名词,如“瘧”和“蛊”。其中,春秋时期“瘧”有“暴病”、“寒疾”的含义,至战国时期则开始作为病症名词,称为“瘧疾”,“暴病”、“寒疾”的含义消失。《黄帝内经》中有专论论述疟疾。“蛊”的本义为毒虫,后引申为能够害人的毒虫,因而有了蓄蛊害人、蛊病、蛊毒、腹中虫之说。“蛊”在《周易》中为蛊卦,后人解释为“心神惑乱之疾”,在《左传》和《黄帝内经》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4.
用中约治疗传染性肝炎各地报告不少,而用针灸治疗本病者则少见,我科近来用针刺疗法治疗传染性肝炎迁延型一例,获得良好效果,特介绍供参考。。(一)病历患者徐××,男性,25岁,南丰人,下放干部,已婚,于1958年12月4日上午入院。主诉:全身皮肤发黄,食欲不振已两个月。现在症:患者于1958年10月4日开始精神不好,食欲不振,大便黄色稀软,每日2——3次且尿色淡黄,继则全身皮肤发黄,曾服中西药无药,而入本院。过去有对药物过敏史五次,幼时患过瘧疾4——5年。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會遇到間日瘧患者一例,其临床表現甚特殊,除神經系症状外并无瘧疾的特异表現,特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0岁,未婚,于1964年8月6日晚因譫妄昏迷半小时急診。病史为其母代訴。患者于当日下午从外地亲戚家回来,在烈日下行走4~5小时,飲大量生水,回家后訴疲倦而臥床,至晚7时突然尖叫乱語,牙关紧閉,继而神智模糊,煩躁不安,但无抽搐。发病前无呕吐腹泻,未进食特殊飲食及药物,发病后仅飲  相似文献   

16.
为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瘧疾、血丝虫病和胃肠传染病的发生,全国各地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基础上(包括群众性扑灭蚊、蝇运动),广泛应用各种形式的二二三和六六六来扑灭蚊、蝇,许多地区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如经过药物处理后的地区,蚊、蝇指数减低60—80%,个别地区甚至很少看到苍蝇和蚊子,因而许多地区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瘧疾等发病率都有着显著的降低,大大改善了人民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山东省的蚊虫调查和研究,据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献,最早的报告是1926年Christophers氏发现的由Patton氏自山东济南和泰安采得的三种按蚊。其中的一种,被Christophers氏描述为新种,定名为潘氏按蚊(Anopheles(M.)pattoni)。1929年Hindle和冯二氏就潘氏按蚊和中华按蚊做了人工感染瘧原虫的试验。他们的结果证明这二种蚊虫,在实验室的情况下,都是瘧疾的良好传染媒介。1935年冯氏,根据他自1927至  相似文献   

18.
鹽酸氯胍(商品名百乐君)自1945年在临床试用获得成功后,因有下列之优点:1.对不同类型瘧疾的无性生殖原虫均有杀灭作用;2.苦味低于奎宁(味略苦,故儿童适用),无奎宁之耳鸣、耳聋、呕吐等副作用,孕妇不禁忌,服后到达红血球的藥量比在血浆者为多(而奎宁服后只有血浆中含量的1/8到达红血球内);3.无阿的平服后的皮肤黄染;4.价廉:故成为普通采用的抗瘧藥。过去人们曾误认鹽酸氯胍具有很大的安圣度,认为仅在病人服用1克时,才有轻微之毒性反应,故应用剂量往往没有予以重视,以致因服用量较大引起毒性反应的,国内报告至今已有22例。作者等亦曾遇到一例,特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者等于1963年11月进行瘧疾传染休止期抗复发治疗1,027人中,发現急性溶血性貧血19例,占1.8%,特报告如下。一、19例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为6~46岁,于抗复发治疗前均无临床症状及其他疾病征象。二、服药剂量:除一例7岁儿童服伯氨喹啉量过大外,均按下列方案剂量服药:即成人量每天30毫克,連服5天,总量150毫克,在第一二两天每天各加服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超短波与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加超短波组50例,单纯超短波组60例,超短波加针刺组50例。结果 针刺加超短波与单纯超短波及超短波加针刺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超短波与超短波针刺组差异不大。结论 超短波后针刺是最有效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