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究分析结合JCI标准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效果。方法 对医院员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采用国际公认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SOPSC)实施调查。结果 本次共计发放400分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92份。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3,各条目得分和其所属维度总得分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总体积极反应率为56.52%,其中人员配置、事件的报告频率以及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受是需要改进的维度;专科、本科学历的人员总分高于硕士学历的人员(P<0.05);在“科室内团队合作”维度中,工龄<1年的人员得分高于工龄≥21年的人员(P<0.05);在员工岗位方面,护理人员总分高于医生、医技、行政后勤人员(P<0.05)。结论 结合JCI标准更利于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住院患者对医院安全文化的认知,分析患者在认知上的影响因素及医院安全管理现状,为新疆医疗质量可持续改进和减少患者安全隐患和医患矛盾提供可行性路径、为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科室中抽取446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60%以上的患者知情情况反映医务人员告知不足、对医疗安全隐患认知不足,缺乏关注和主动性,患者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患者认知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医院加强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开展患者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宣传载体提升患者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陕西省三级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实现医院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7月-9月向陕西省6所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发放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医务人员共计1 065名。患者安全文化总体评分为(3.74±0.41)分,83.00%的医务人员认为患者安全等级“非常好”或“很好”。患者安全等级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最高学历、用工形式、参与6S培训(P<0.05)。对错误的反馈与交流、医院交接班与转科程序、医院管理支持、对患者安全的全面理解和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等维度与患者安全等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参与调查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医院应积极使用质量管理工具,针对不同人员采用个性化措施,加大管理支持力度,重视差错事件的持续改进,以不断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及建设的现状,为患者安全管理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57名医务人员,应用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评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以了解临床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及其机构相关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不同专业医务工作者在团队精神、安全措施、医院管理及交接班程序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药剂人员(4.5±0.6)以及护理部工作人员(4.5±0.6)的总分认知度最高,医技人员总分认知度最低(4.4±0.5)。不同职务的医务人员认同的患者安全文化,副/高级(4.8±0.4)〉中级(4.6±0.6)〉初级(4.4±0.5)。患者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人员配置”“工作量”“如果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更加重视帮助与教育”反应率〈50%,是医务人员共同认为有待改进地方的前几位。结论某院有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仍需完善现有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加强高风险科室的安全管理与人员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老年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水平的测评,了解这类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开发提升老年医院服务质量的适宜干预策略提供证据.方法:便利抽取江苏省老年医院的215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使用中文版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得分为3.72±0.455,整体积极反应率为65.29%;女性、护理学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的总体评价得分较高(P<0.05);护理学专业医务人员的"对于错误的反馈和交流"、"医院管理支持"、"对患者安全的全面理解"、"管理者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的意愿和行动"、"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这五个维度的认知得分均高于非护理专业医务人员.结论:该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建议通过构建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建设配套的制度环境,借鉴护理学专业的优势加强错误反馈、组织支持等患者安全培训,建立更完善、更全面的患者安全文化,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患者安全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干预效果,为医院持续构建和改进安全文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人员1130人和1287人,借鉴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患者安全文化问卷,于2015年及2017年分别进行调查,针对2015年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修订诊疗制度,增加软硬件、培训、医务人员数量等干预措施,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两次调查对象对患者安全认知五个维度的积极反应率总体分布一致,2017年的积极反应率均高于2015年的结果,两次调查中优势条目和待改进条目的分布和提高趋势同样一致。结论通过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患者安全文化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安全文化的确立和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江苏省某三甲医院职工患者安全文化的态度、认知及行为的现状,为医院进一步展开患者安全研究提供数据资料和支持。方法:以医院患者安全文化问卷(HSOPSC)为调查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共收回有效问卷779份。对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对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的认知现状进行方差分析,对影响认知的各维度关系运用相关性分析,针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P < 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院职工的总体平均得分为(4.13±0.91),“新事物在医疗过程中的管理和使用”“对错误的反馈和沟通”“管理者对患者安全的支持”等九个维度为优势维度;“人员配置”“开放性沟通”“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等为弱势领域。结论:该院患者安全文化位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改进之处,如存在管理者患者安全理念与医院实际运行情况冲突、开放性沟通存在困难、职工害怕惩罚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8,(2):214-217
目的了解被调查机构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目标认知现状,为制定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向防城港市某市级医院294名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75份。计算平均分与积极同意率,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数据的差异。了解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目标的认知现状及组织内患者安全文化特征。结果不同特征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各维度的积极同意率及总体积极同意率均低于75%,优势条目12项,劣势条目16项。结论被调查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目标相关内容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被调查机构临床科室的安全文化同质化高,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具有"苛责型"特点。建议实施安全事件报告鼓励措施,改变"苛责型"管理文化,通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安全目标认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摸清现阶段医疗机构感染管理部门存在的工作短板,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服务质量。方法:从临床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部门职能及工作认知度、满意度以及下一步工作提升改进方面三个维度拟定调查问卷,经专家审核定稿后利用网络调查问卷形式向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内临床医务人员下发并指导调查问卷填写。结果:累计回收有效问卷7651份,调查率为18.01%。临床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部门中位认知平均分为9.00分(满分10分),中位满意平均分为9.07分(满分10分)。以医院级别及诊疗范围进行分类,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部门职能工作认知和满意度较低(P < 0.05)。以医务人员职称进行分类,初级及未评聘职称临床医务人员认为自己较为了解和满意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能及工作(P < 0.05)。在提升和改进感控工作方面,选择“与临床沟通协作方面”占比最高(68.25%)。 结论:临床医务人员总体较为熟悉和满意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工作,但还需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输血病历质量的根本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闭环管理,从而规范临床输血病历书写,提升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方法通过评价输血病历质量和问卷调查医护人员对输血管理的知晓情况,采用鱼骨图分析影响输血病历质量的根本因素,针对原因依据PDCA循环持续改进。结果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观察和记录以及输血后的效果评估有较大的质量缺陷,输血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与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流程的认知、临床用血管理监控措施和病历书写质控方法等因素有关,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结论强化医务人员对临床用血管理的认知是改进输血病历质量的前提,科学的质控方法是促进输血病历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保障,通过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输血病历质量,从而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为持续改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员工发放中文版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计算量表各维度及各条目的积极反应率。结果 共1 208名员工参与调查,组织的学习与持续改进、科室内团队合作、对医院安全的总体评价、管理者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的意愿和行动、管理者对患者安全的支持、交接班和转科等维度积极反应率均大于75%,为优势区域;人员配置、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沟通开放程度、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等维度积极反应率均小于50%,为待改进区域。不同职称、学历、下班延误时间、年龄、岗位、与患者直接接触等因素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总分有显著影响。结论 该院员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较好,但在人员配置等方面需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利用AHRQ患者安全调查问卷对医院当前患者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对过失/差错的无责反馈”“不良事件上报频率”“人员配置”是患者安全的主要薄弱环节,针对性制定改善措施并执行,无责反馈、人员配置有所改善,但不良事件上报频率改善不明显。利用患者安全测量工具可以发现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但也应针对调查结果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国际第二受害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源,利用CiteSpaceV5.4软件对第二受害者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85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表期刊共计60种,前3名分别为《BMJ》《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及《BMJ OPEN》。美国发文量遥遥领先,占比高达57.65%(49篇)。19位高产作者中以Wu、Kris、Maetin、Eva及Walter等发文量最多,各4篇;初步形成两个核心作者合作团队。研究对象以医生为主,研究热点集中在第二受害者综合征、机构支持、患者安全及安全文化等。结论第二受害者成为近年来国际医疗安全管理研究的新方向。国内学者可围绕研究热点进一步推进,以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过程中的参与意愿、参与行为及其它相关情况。方法自行设计“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院30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持认可态度,与患者沟通的态度积极;但在参与行为中,对于提供治疗替代方案、身份核对等安全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患者参与度不高。结论建议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安全,提升患者的参与意识及自身的医疗安全意识,引导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the error in health care has received attention recently, patient safety culture in health centers has been relatively neglected. To measure the patient safety culture in primary health cente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tilizing the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 (HSOPSC) developed by 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and a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Healthcare staffs from health centers were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The patient safety culture score including subscores on 11 dimensions and 39 items; patient safety grade and number of events reported. The overall positive response rate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 was 57 ±16.8 (CI 9555%-59%). The dimensions that received higher positive response rate were "Teamwork across units of health center", "Teamwork within units", "Head of center support for patient safety". The lowest percentage of positive responses was "Non punitive response to error". There were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years and patients safely culture score. Similarly,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rofessional, gender and total patients safely culture scor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discrepancies between Iranian health centers and the US hospitals in three dimensions.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culture in health center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enough staff and establish an environment to be open and fair with staff which helps report errors spontaneously and without any fear.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used to measure changes in patient safety culture over the time.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新建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寻找薄弱环节和潜在隐患,为患者安全文化水平持续改进与不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医疗服务质量和研究组织通行的患者安全问卷调查法,计算正性回答率,获得该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数据,和AHRQ同类医院正性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该医院部门/区域安全等级评分正性反应率为75.5%。差错的反馈和交流、组织文化-不断改善、科室内部团队合作3个维度为患者安全优势领域。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人员配备、不良事件上报频率、科室间团队合作4个维度,为患者安全待改进领域;正性反应率最低的维度及与AHRQ差值最大的维度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不良事件报告频率,提示为制约新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结论建立公正文化,可促进不良事件上报,提升患者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是医疗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于避免医疗差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个人、环境、团队方面分析了影响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阐述了通过使用规范的核查表、营造积极沟通的文化氛围、构建温馨的工作环境、提供跨团队的照护计划、加强培训等方面的做法,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为提升患者安全,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与患者安全文化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提供建议。方法以某三甲医院304名临床医师和医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和AMO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Mplus 8.6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总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612,P<0.01),两量表各维度之间也均呈负相关(r=-0.570~-0.356,P<0.01)。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各维度除对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产生直接负效应(β=-0.702~-0.387,P<0.05)外,也可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对其产生负效应(β=-1.937~-0.091,P<0.05)。结论医院应强化高职称、长工龄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构建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加强领导重视和内部沟通,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