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加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再生无菌器械包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管理工作中成立"品管圈"小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中采用PDCA循环的过程方法与新的统计技术工具,使活动的全过程在PDCA循环中得到优化。结果再生无菌器械包缺陷发生率由改进前的1.26%降低至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科室满意度由84.78%提高至97.8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推动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持续改进,有效降低了无菌物品不合格率,临床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工作现场管理水平以及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条形码错误数量,实现科学内部管理。方法遵循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条形码错误数量由活动前的139.75张/周降至70.00张/周,下降幅度为49.91%,达到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发生,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效果。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降低条形码错误数量中取得较好效果,完善了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管理,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器械清洗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我消毒供应中心在2017年7月26日开始实施品管圈管理,以7月26日作为本次活动实施的时间点,将未实施品管圈管理记为对照组,将实施至12月31日的品管圈管理记为观察组.结果:品管圈管理实施后,观察组RLU值(763.4±174.5)、清洗合格率99.45%、器械缺缺少发生率4.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有效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与灭菌质量,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3500个无菌器械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室严格按照品管圈的活动原则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讲解,确定培训主题,通过对现状科学把握,尽可能对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问题剖析,并制定管理对策,采取一定方式对以往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最后对该项目实施前后的缺陷包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项目后,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使器械缺陷包的发生率大大下降。结论:品管圈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器械缺陷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20,(2):215-218
目的探究品管圈降低复用性手术器械装配不规范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复用性手术器械装配不规范率"为主题、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分别统计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复用性手术器械装配不规范的状况、等待手术器械补充无效时间及圈成员评分情况。结果活动实施后复用性手术器械装配相关的指标不规范率低于实施前,等待手术器械补充的无效时间显著降低,圈成员无形效果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器械的装配管理工作,可降低复用性手术器械装配不规范率,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强化"患者安全"服务理念,加强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感染管理风险感知与应对的效果。方法:采用品管圈工具对某医院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进行调研,统计内镜水-气管道与副送水管道、活检管道、抬钳器管道及纯化水染菌量合格率,发现感染预防与控制风险点,分析其原因并持续改进。结果:水-气管道与副送水管道、活检管道、抬钳器管道、纯化水合格率分别由改善前的96.67%、92%、70%、0%提高至100%、95%、95%和100%,并形成符合规范和医院实际情况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监测流程与制度。结论:以品管圈的方式规范软式内镜环境卫生学监测,可发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再处理流程中的风险并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对比2015年1月-2015年8月品管圈应用前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4月品管圈应用后为实验组,计算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的合格率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的合格率分别为94.50%、93.86%、94.93%、94.43%、95.07%、95.14%、94.43%、93.71%、94.50%,均低实验组98.21%、97.79%、99.29%、98.86%、99.14%、99.36%、98.14%、96.79%、9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齿类轴节器械、非齿类无轴节器械、组合器械等各类器械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其他类型器械外,两组各类器械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院感染率为1.30%显著低于对照组4.10%(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合格率提高,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消毒供应中心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起实施品管圈后对标准预防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管理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标准预防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执行率及综合能力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实践得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进入去污区前、清洗前、清洗后等方面的标准预防执行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QC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得分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标准预防的依从性,改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医院医用耗材配送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梳理医院医用耗材配送质量管理流程,利用院内现有物流管理系统,通过柏拉图、鱼骨图等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探讨影响医用耗材配送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形成完整、标准化的品管圈活动成果。结果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2022年医院医用耗材的配送不到位订单个数为2.6个/月,降幅达60%,申请订单部分缺货率降低了81%。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院医用耗材配送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用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方法 2015年10月成立品管圈小组, 在消毒供应室开展品管圈活动, 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抽取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前、1年后各300个手术器械包进行调查, 对比两个时间段的手术器械管理效果, 并抽取活动开展前后各2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手术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为14.67%, 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前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消毒灭菌合格率分别为87.33%、89.67%, 均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的98.33%、99.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 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也可能有一定效果, 故值得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用于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的价值。方法以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为例,对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记录与追溯系统进行总结与建立,其中主要利用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记录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如对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医疗器械包装进行检查、灭菌、发放的工作内容等。在记录了整体过程后,了解其具体的价值。结果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集中化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具备良好的价值,其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质量进行了确保,可间接保证患者的安全,一旦发现医疗设备存在着缺陷,就可以快速对其进行召回,间接降低医疗器械感染事件的发生。结论对条形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进行应用,不仅仅可以对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进行预防,还可以对医疗安全进行保障,应对其进行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医院的高速跨越式发展,医院后勤管理模式与服务体系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通过成立专门的后勤质量控制部门,大力推行后勤标准化服务,实施岗位责任制改革,常态化开展品管圈活动,积极推进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后勤服务效率与质量,降低了人力和能耗成本,并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模式,促进患者早手术、早下地、早康复。方法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营养管理现状,采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进行改进。经过科学循证、专家指导等,从术前、术后及家庭三个环节,骨科、营养科、家庭三个维度,人员、制度、材料设备、方法、信息五个方面,制定三大对策群组并予以实施,包括组建营养支持团队、构建营养管理策略、搭建多维信息交互平台等。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首次下地时间缩短为26.7 h,平均住院日缩短为5.6 d,实现了早手术、早下地、早康复的目标。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全流程的序贯性营养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后续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成效,数据自动采集与智能反馈也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住院患者计时尿标本留取准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组,通过现况调查、原因解析,拟定验证是否需要添加防腐剂、建立清单管理模式、改良留尿容器、落实目视化管理、修订制度及流程五项对策并予以执行。结果住院患者计时尿标本留取准确率由80.7%提高至91.5%。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提高住院患者计时尿标本留取准确率,减少医疗耗材成本,节约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国医院品管圈发展现状,探讨存在问题,为今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国内正式发表的医院品管圈相关文献,对文献数量、发表年代、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主题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 904篇文献。我国医院品管圈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但临床实践研究多于理论研究,地区发展不均衡,文献合作程度低,基金支持少。结论应加强地区间合作,推动医院品管圈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积极扩大品管圈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内训课程设计是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培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核心步骤,着眼于“两难三缺”(理论难理解,操作难上手,缺少系统性专著,缺少高质量文献或案例分享,缺少规范化辅导),阐述了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内训课程“两多一少”(互动更多,实操更多,理论更少)的特点,分享了内训课堂实践经验,为医院内训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面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质控管理。比较质控管理前后器械管理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全面质控后,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功能区的合格率明显较实施前高(P<0.05)。结论:全面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提高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提高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循证护理管理模式日常质量掌控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2月于该院杀菌供应中心杀菌的260台设备被列入分析,概率性的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0台。对照组实行了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行循证护理管理。对于两组设备的清洁率,包装合格率,灭菌手动合格率,部门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指标展开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清洁质量,包装质量与灭菌质量评分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与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根据证据的护理管理模型运用在杀菌供应中心的日常质量掌控可显着提升设备消毒,包装与灭菌操作的合格率。精确地提升了部门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建立良好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对各个环节质量的管理。结果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与灭菌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管理前: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194件(97.0%)。管理后: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200件(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了明显的改善;医院感染事件管理前: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率6件(3.0%)、管理后:0件(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事件明显减少,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消毒与灭菌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医院感染事件明显减少,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这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品管圈作为一项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其应用推动了医院质量文化建设。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开始引入了品管圈,以品管圈项目管理助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践证明,项目设计、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是品管圈项目管理的基础,但后续还需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调动职能科室参与两方面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