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6年Nature开放式同行评议实验存在的问题,为科技期刊开放式同行评议的实践提供参考与对策。【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Nature开放式同行评议实验的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开放式同行评议中参与者心理问题、对学术优先权的担忧、编辑作用过强、技术环境的影响、激励机制的缺失、评议质量的设置问题是Nature 2006年开放式同行评议实验的失败原因。【结论】 改变技术环境、用区块链技术可解决参与者的心理障碍问题;采用预印本技术、出版后同行评议、区块链技术可确认学术优先权;采用出版评议报告的学术激励和区块链代币功能的物理激励方式可建立激励机制;设置开放式同行评议和评论两种方式,以及由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编辑职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同行评议中的全程应用, 探讨该技术如何对症下药一一破解传统同行评议过程的系列难题, 以期为科学同行评议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思路。【方法】按“评议前—评议中—评议后”的顺序,循序渐进地梳理区块链技术可破解的同行评议难题, 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剖析区块链技术在同行评议中全程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区块链技术可被应用于同行评议的多个重要环节, 在精准匹配审稿专家、追溯评审过程、双轨补偿同行评议、分流保护审稿人隐私的前提下,提升同行评议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开放性。【结论】区块链技术可解决同行评议中固有的审稿专家匹配度低、评审过程不可追溯、同行评议缺乏补偿机制、审稿人隐私保护隐患等难题, 助推开放科学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通证激励机制应用于预印本自组织同行评议的框架之中,解决该同行评议模式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方法】 将“通证经济”的理念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解决预印本系统中自组织同行评议的激励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以Steemit为参考模式,研究其通证激励机制的原理与特点。【结果】 通证激励模式下的预印本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的自组织内容发表系统,利用通证激励,充分调动系统的所有成员参与到论文发表的过程中。【结论】 将通证激励应用于预印本的自组织同行评议中,能够对作者和评议专家的角色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和激励,从而保证预印本系统良性自运转,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梳理国内外开放型同行评议相关模式、技术和存在的问题,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学术出版界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开放型同行评议的出版商和期刊进行研究,最后对所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与评述。【结果】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要,开放型同行评议呈现出多种应用模式。相关学者对评审数据存储、评审数据关联、评审流程支持、评审流程保护、评审专家激励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开放型同行评议模式及相关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结论】 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更好的发展还有待于构建可持续的培养体系、实施适合国内期刊的评议模式、积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创建相关主题期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高风险社会背景下,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同行评议韧性治理四维路径,为同行评议治理提升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 剖析现行同行评议社会韧性、结构韧性、制度韧性、功能韧性等风险挑战,以区块链出版平台Pluto Network为例,探求全程化、网络化、整体性韧性治理效能升级路径。【结果】 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韧性治理适用于同行评议治理领域,可在评议前强化赏罚分明的评议信誉共识,评议中提供相辅相成的信息验证支持并实行明暗相参的辩证评议制度,评议后规正各得其所的后续资源配置。【结论】 Pluto Network平台的同行评议韧性治理为我国带来启示,包括引入评议信誉预警彰显社会韧性、注重评议数据支撑补齐结构韧性、探索多元评议机制升级制度韧性、延长评议价值链条拓展功能韧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引入透明性同行评议这一新兴概念,对其边界进行界定,并建构相应的发展框架,提出实践对策。【方法】 使用案例分析和文献搜集的方法,总结透明性同行评议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透明性同行评议的构建框架。【结果】 透明性同行评议解决了开放式同行评议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即作者发表论文的需求和评议专家保护隐私的需要,因此,透明性同行评议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更具实践优势。【结论】 透明性同行评议涉及作者、评议专家、编辑、读者,以及科研机构评价体系等主体。在透明性同行评议的探索过程中,应该继续坚持多元合作的原则,将同行评议的改良工作扩展到更多的主体当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探索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实现有效的开放式同行评议提供参考。【方法】 在分析同行评议的定义及现有模式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期刊开放式同行评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 提出了三类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即完全开放式同行评议、有限开放式同行评议和部分开放式同行评议。【结论】 不同的开放式评议模式具有不同的适宜性,可以很好的实现科技论文评审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需要在鼓励专家学者参与、审稿形式标准化、审稿平台建设、编辑能力培养上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立足于当下数字科研基础环境,面向科研生命周期,调研剖析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的应用场景。【方法】 遴选国内外典型的“区块链+出版”服务创新案例,从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的用户需求和现实问题出发,分别从科研要素、同行评议、贡献认定、科研评价、科研诚信5个方面梳理分析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归纳总结“区块链+出版”的全过程解决方案。【结果】 综合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和态势分析模型,构建PEST-SWOT矩阵,分别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分析我国“区块链+全过程出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增长型策略(优势-机会)、扭转型策略(劣势-机会)、防御型策略(劣势-威胁)以及规避型策略(优势-威胁)。【结论】 区块链技术能够在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充分发挥优势,本研究成果可为区块链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中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较为全面而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下,科技期刊利用智能工具、大数据自动挖掘技术、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对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法】 根据目前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征,分析学术不端检测软件的检索现状、人工智能辅助同行评审的方式,以及审稿人身份的检测等,梳理人工智能可以参与的过程,并提出相应措施及未来的方向。【结果】 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搜索引擎、智能图像数据库,可在同行评审时引入智能分析,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实验数据记录、同行评审中,采用身份唯一识别代码、用户画像功能鉴别作者、审稿人身份等。【结论】 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融合发展是未来的方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科技期刊需要在智能时代运用更多智能工具,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开放同行评议对作者、评审专家和编辑的要求及其对策,提出适合我国期刊的初始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方法】 分析现行同行评议模式,从作者、评审专家以及编辑角度分析各个主体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提出试行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流程。 【结果】 同行评议模式各有利弊,期刊可以采取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有效监督学术不端问题,避免人情稿、关系稿,也可以加大对作者、评审专家和编辑的监督力度,使评议模式透明化、公开化。试行开放同行评议时暂不透露评审专家和作者信息,仅公开稿件的审稿意见以及作者回复,然后逐步开放同行评议,并不断完善开放同行评议制度,最终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结论】 在科技期刊繁荣的背景下,改革同行评议模式势在必行,中国学术期刊需要探索并试行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开放同行评议,以便不断提高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区块链在科技期刊审稿流程中应用的出版架构设计,建立起科技期刊审稿全流程监管机制,为科技期刊实施诚信出版、打造诚信出版生态系统提供实践路径。【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区块链在诚信出版以及审稿方面的应用进行文献调查分析,发现区块链在审稿全流程监管方面研究尚未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区块链理论和诚信出版实践需要,设计审稿全流程监管机制和诚信生态系统架构。【结果】 以区块链为媒介连接首发系统和审稿系统,完成科技期刊诚信出版生态系统的架构和机制设计。【结论】 科技期刊审稿全流程监管机制研究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单刊审稿环节学术不端行为,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打通所有科技期刊的诚信生态系统,虽然目前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家对于建立诚信出版生态系统的高度重视,基于区块链的科技期刊诚信出版生态系统最终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区块链技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期刊界一稿多投检测难和稿件安全隐私无法保障的问题。【方法】 分析投稿流程优化的需求,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检测一稿多投及稿件确权的方案。方案中设计的采编区块链系统为现有采编系统之外的辅助系统,拟采用联盟链的架构,包含期刊注册、作者注册、发布稿件、修改稿件状态、判断一稿多投、查询稿件 6 项基本功能,与既有的采编系统协同运行。【结果】 所设计的方案实现采编区块链原型系统开发,并完成功能和性能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结论】 相较于目前广泛采用的中心化采编系统,该方案站在期刊角度,不必将稿件数据共享给系统运营商,以杜绝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行为,站在作者角度能够保证投稿记录不可篡改,在稿件被恶意传播或被他人挪用时,能够维护作者对稿件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采用双盲评审模式和开放评审模式的OA期刊质量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学术”与“开放”评价指标对OA期刊的评价效力以及“开放”指标的重要性。【方法】 将OA期刊的质量评价分为两个维度,即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传统“学术质量评价维度”和以开放程度为标准的“开放质量评价维度”;采用交叉列联分析和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方法,使用双盲评审和开放评审模式的OA期刊数据来验证两个质量评价维度的关联及有效性。【结果】 双盲评审模式的学术质量与开放程度的关联很弱,开放评审模式学术质量与开放程度接近中度相关;不论是从双盲评审还是开放评审模式角度出发,开放评价维度都比学术评价维度更能有效评价OA期刊质量。【结论】 验证了DOAJ收录OA期刊的学术质量;OA期刊质量评价的“学术”和“开放”两个维度是互促与双赢的关系;开放评审模式可增加学术评价维度和开放评价维度的关联性;开放维度对OA期刊质量评价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学术期刊出版面临困境的方式,为促进区块链与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区块链技术特性,结合学术期刊发展难题和大量学术出版区块链应用案例,提出区块链与学术期刊出版融合发展的路径。【结果】提出链上多元化业务主体参与模式、学术期刊出版产业联盟、可自由访问的学术资源库、多向多元学术评价体系等去中心化的新出版模式;梳理链上身份认证、资源内容的数字指纹、新的版权保护模式等可防篡改的学术期刊出版存证模式;提出动态开放的出版流程、众筹和精准定位的出版新模式、新型版权治理机制等新型学术期刊出版机制。最后指出区块链与我国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性、难点及其应对策略。【结论】去中心化有助于解决学术出版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难题,共识机制、加密技术和时间戳可解决作者作品认证难及侵权问题,利用通证经济和智能合约可实现新的出版模式并改革版权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提高同行评审专家与所审学术论文研究方向的匹配度,改进和完善现有同行评审方法,探寻与时代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稿件评审模式。【方法】 调研分析传统同行评审存在的问题、同行评审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并对专家匹配度中的定量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论文评审形式正经历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被动性到主动性,评审意见从静态化到动态性发展,从拒稿到分级评审以及从人工到智能等形式的演变。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推动构建健全、规范、合理、高效的同行评审体系,实现优秀科研成果的快速筛选和广泛传播。【结论】 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可以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年度论文之间的比较,h指数弥补了传统文献计量学单项数量指标只能体现数量的缺陷,可作为评审专家画像的定量化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