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2018年-2020年广东省医院品管圈参赛项目进行多维度分析,深度挖掘参赛项目数据价值,为后续品管圈活动与赛事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东省与国赛参赛项目数据进行特征标记,应用SPSS 23.0、Office 20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2020年广东省医院品管圈公开完赛项目共494个,参加国赛项目137个,国赛三等奖及以上获奖率为59.85%。三级医院综合专场、三级医院护理专场、课题研究专场是参赛项目的主要组别。结论 省赛主办方需及时发布赛事动态,参赛团队应科学报赛备赛;需加强区域联动,提高工具应用能力;需紧扣评分标准,提升参赛项目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梳理近10年《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刊载的品管圈论文,分析研究热点,为品管圈研究和活动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品管圈、QCC、QC小组、品质圈”为关键词,以《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为文献来源,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2年-2021年收录的品管圈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应用NoteExpress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利用BibExcel和Pajek软件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172篇文献,刊载品管圈文献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且地域分布广泛,文献合作程度高,基金支持率较高。172篇文献共用关键词445个、705次,高频关键词包括品管圈、QC小组、问题解决型品管圈、课题研究型品管圈等。结论 近10年来,《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刊载品管圈文献逐渐增加且呈稳定态势,品管圈在医院已得到广泛应用。积极争取基金支持是丰富品管圈活动内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品管圈是寻求医疗质量问题解决措施的有效工具。从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功能设计3方面搭建了品管圈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品管圈活动,为其他医院品管圈活动开展与推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儿科病房仪器设备管理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段2015年8月~2016年8月,2015年8月~2016年2月儿科病房内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管理,2016年2月~2016年8月对儿科病房内仪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比成立前后小儿内科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仪器维护不合理的情况明显减少,仪器清点的困难次数减少,出现故障、线路异常的情况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进行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叶璠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3,34(11):1563-156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持续发展和药师价值体现提供参考。方法:从药品质量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药学服务延伸三个方面,对我院品管圈的开展和成果进行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药品损耗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不合理医嘱干预成功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肠外营养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八项目标全部完成。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PIVAS药学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品管圈的活动流程,针对平均住院日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我院2020年10月的平均住院日由改善前的10.5天缩短至8.5天。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医院品管圈发展现状,探讨存在问题,为今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国内正式发表的医院品管圈相关文献,对文献数量、发表年代、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主题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 904篇文献。我国医院品管圈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但临床实践研究多于理论研究,地区发展不均衡,文献合作程度低,基金支持少。结论应加强地区间合作,推动医院品管圈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积极扩大品管圈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品管圈的活动流程,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我院2020年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改善前的54.57降至41.06,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9.
吴燕华 《医疗装备》2023,(6):134-137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焦虑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12月在福州市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60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前组,另选择2021年3—10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60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后组,比较两组的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另计算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组的焦虑发生率为18.75%,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组的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组护理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和谐度、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掌握度均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组护理人员。结论 品管圈活动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的干预效果理想,有利于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生,促进护理人员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品管圈活动的骨科护理带教质量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该院进行实习的护生共计46名进行分析,将护生分为两组,每组23名。在院实习期间,对比组采用了传统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运用了基于品管圈活动下的带教方式。分析两组最终带教结果。结果①对比组晨间提问、理论考核、专科操作、基础操作、教学查房、健康教育与实验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比组教学态度、自身素质、护理活动、业务能力得分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可采取基于品管圈活动下的带教方式,这种带教方式可提升带教质量,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1.
潘金芳 《中国卫生产业》2020,(8):165-166,169
目的探讨在内分泌科护理带教工作的实际开展当中,品管圈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内分泌科38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带教,而实验组实习护生则接受品管圈模式带教,观察两组实习护生接受不同方式带教前后的考核成绩以及其对于护理带教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对于护理带教的满意度远高于参照组,且接受带教后的成绩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分泌科的护理带教而言,选择品管圈模式进行处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教学联合病房见习在提高临床示教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案例分析法应用于外科教学见习课中,经老师授课、见习讨论的模式将病例讨论引入见习教学中,通过临床能力测评及问卷调查表学生意见反馈探讨该方法应用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案例诊断技能考试成绩均好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支持典型案例教学法。结论案例分析教学联合病房见习在提高临床示教质量与效果上具有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级308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56名)和对照组(152名)。实验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在实验教学前后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价护生的职业态度。结果:实验教学后护生的职业态度显著高于实验教学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6,t=31.16;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对培养护生健康的职业态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PBL联合CBL教学方法在消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级消化科84名五年制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2名。研究组实习生实施PBL联合C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参照组实习生单独应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经不同方法教学后的总成绩以及腹腔穿刺术操作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经过PBL联合CBL进行教学后,其简答题+名词解释分数以及总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学生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的选择题分数与参照组实习生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经过PBL联合CBL教学法教学后,实际操作以及问答题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学生经过PBL教学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方法在消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进一步促进消化科实习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探究病例整体,进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林丽雅  廖婉红 《现代医院》2012,12(9):116-117
目的探讨病例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我校2008级中专护理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启发式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学习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病例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案例教学的实施现状,从学生的角度对实行该方法的利弊进行思考并进行相关调研,了解五年制临床本科案_例教学存在的优缺点及不利因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实行案例教学的优化对策和关键点,为改善和提高其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内训课程设计是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培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核心步骤,着眼于“两难三缺”(理论难理解,操作难上手,缺少系统性专著,缺少高质量文献或案例分享,缺少规范化辅导),阐述了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内训课程“两多一少”(互动更多,实操更多,理论更少)的特点,分享了内训课堂实践经验,为医院内训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方法:以南京卫生学校2009级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37人为观察组,2008级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30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选用教材、授课教师及学时均相同,分别采用同伴互助式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分别评价两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及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互助式案例教学法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