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为高校期刊社建设和提升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以4个典型高校期刊社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实践为例,对比分析其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现状、运营策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方向。【结果】 通过明确公众号功能和定位,实现资讯、育人和科普功能,完善界面和栏目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多样化、社群化运营,实现合作共赢,加强原创内容策划,实现个性化发展等策略,4个高校期刊社微信公众号均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但与高影响力微信公众号相比,高校期刊社微信公众号还存在传播影响力不高,缺乏专业的新媒体团队,缺少与用户的互动交流,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问题。【结论】 充分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跨高校进行矩阵化运营,与用户实现友好互动,打造专属运营团队,提升微信公众号的盈利能力,充分融入多媒体等形式,将是未来高校期刊社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JME学院直播实践为具体案例,通过总结直播活动传播实践各节点的经验,为科技期刊开展直播活动提出建议,为我国科技期刊同行的融合出版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采用用户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JME学院开展的直播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活动定位、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学术媒体直播活动策略。【结果】 JME学院通过直播活动积累私域流量,使期刊的服务水平得以提升;通过构建新型“期刊-用户”关系,与用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传播关系。【结论】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不断革新传播观念,坚守融合出版理念,以直播活动为推手加大全媒体运作力度,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并稳步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运营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菜单设置、用户互动、传播方式等方面,总结其成功之道。【结果】 “家庭医生”公众号推文的可读性强、公众号主页设置合理、采用跨媒体方式合作传播信息、开通多种盈利渠道是其影响力领先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学科普期刊公众号应构建联盟矩阵、重视服务用户、优化文章页面设计、丰富主页设置、建构多样化的盈利模式,从而增强医学科普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以期了解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规律,为医学期刊更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号提升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从中华医学会主办的109种期刊中抽取30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期刊官网获取其微信公众号信息,并关注公众号,检索推文信息,分析其微信公众号自开通以来的发文情况,将微信公众号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峰值传播力以及微信传播指数作为评估指标,分析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结果】 各公众号的总推文量、总阅读量、总推送次数、篇均阅读量、总在看数、总评论数均整体呈每年上升趋势(P均<0.05)。其中,文献类型为标准·指南·共识的推送内容的阅读量及点赞数都居前列。通过热词分析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均为该专业的主流研究方向及行业热点,聚集性明显。【结论】 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努力发掘好的文献内容作为传播素材,丰富推文形式,加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维护,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助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5.
王萍  李欣  沈洋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3):304-83
【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探究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以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调查样本,利用两阶段回归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伪泊松极大似然估计,从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日常推文的数量、总在看数、月均发文量以及开通时间等角度探讨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对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建设,提高推文频次,丰富推文内容,保证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学术期刊微信传播中的侵权问题,以引起学术期刊对微信传播侵权行为的重视。【方法】采用网络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术期刊微信传播著作权侵权问题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侵权风险主要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论文推送以及资讯分享部分未经授权发布作品行为。而公众著作权保护意识淡薄、公众号面临的内容运营压力和微信作品侵权救济困难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侵权的主要原因。【结论】 专业团队集约化经营,建立版权联盟,微信运营商腾讯公司简化举报流程、加强微信抄袭的鉴定分析技术是有效规避学术期刊微信传播侵权风险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疗机构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B站、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传播的现状,以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在新媒体账号客观抓取基础上,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审核相结合方式,确定医疗机构新媒体健康科普数据。【结果】对上海市162家医疗机构的1 117个新媒体账号进行抓取,其中微信公众号610个、微信视频号105个、微博89个、B站18个、抖音198个、今日头条37个、快手60个,共采集111 853条数据。经过关键词纳入、排除及人工筛查后,共收集到66 761条健康科普数据,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居前3位。抖音、微信视频号、快手、B站等视频类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优于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图文类新媒体,其中抖音、今日头条分别是视频类、图文类新媒体中传播影响力最佳的平台。【结论】上海市医疗机构认识到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重要性,已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传播,并已形成一定科普影响力,未来医疗机构应根据目标受众和内容特点选择合适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平台的优势,探索创新传播策略,以推动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为例,构建食品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矩阵,为期刊实现高质量传播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清博大数据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后台,运用归纳总结法,对21种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进行调查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大部分食品类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存在定位不清、功能设置不完善、缺乏行业交流与衔接、科普内容不足、国际传播力弱等问题,未能很好地发挥公众号在期刊内容和行业信息传播上的优势。【结论】 食品类科技期刊可以从学术传播、科研资讯、科普推广、国际交流4个方面建立微信公众号,构建微信公众号矩阵,通过明确定位、精准运营,并策划联动专题,实现公众号之间的差异互补、协同运营,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形象,推动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用户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的需求,为提升用户满意度及优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在网络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炼出30个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采用Kano模型分析、混合类分析及Better-Worse系数分析方法,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进行需求属性归类及优先级排序。【结果】 在30个服务功能中,6个属于期望型需求,7个属于必备型需求,7个属于魅力型需求,10个属于无差异型需求。【结论】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根据不同的服务功能需求类型和优先级优化功能设计,并追踪其变化方向,在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基础上提高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以增强医学科普效果造福人民。【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发现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挑选传播力排名前5的公众号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成功经验;结合存在的问题与可借鉴的经验总结出对策。【结果】 目前医学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整体上存在开通时间较晚、疏于管理,注重传播信息、轻视服务用户,缺乏严谨态度、忽略某些细节等问题。影响力排名前5的公众号传播效果良好,定位精准的内容设置,规律有序的推送,功能实用的导引菜单是运营成功的关键策略。【结论】 医学科普期刊公众号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打造出专业团队;依托互联网优势,注重服务用户;精选传播内容,实现差异化优势;严格遵守时间,形成规律推文模式,从而增强医学科普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探索高校科技期刊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学术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诊断分析,并依据《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一年内的业务流程再造实践,总结和设计普适性较强的高校科技期刊业务流程再造方案。【结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在学术用户群体服务与管理、学术资源挖掘和利用、缩短出版周期和媒体融合等方面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论】 高校科技期刊要想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必须基于用户日益增长的学术需求进行业务拓展,同时基于技术和机制,与时俱进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广东省公开发行的17种学术期刊为调研对象,评析学术期刊移动传播效果,为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将期刊情况、网站情况、微博使用情况、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入驻数据库客户端情况和期刊自有App 等数据代入已构建的学术期刊移动传播力评价模型,分析和探讨媒体融合下学术期刊移动传播力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为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学科分类将期刊分成社科期刊组和科技期刊组,比较两组期刊移动传播指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17种学术期刊中,移动传播指数较高的是《电镀与涂饰》《体育学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器官移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提示此类期刊的移动传播力较强。由于学术期刊移动传播指数的二级指标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该指数也是动态变化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组别之间的移动传播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构建的传播模型受学科因素的影响小。【结论】 此评价指标模型同时具有动态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是可操作且科学合理的,能够明确学术期刊移动传播工作的指导方向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模式,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个案分析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NatureScienceCell 3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的短视频生产与运营规律。【结果】 科技期刊通过稳定持续的信息传播、富有创意的内容包装、跨媒体矩阵组合、社群化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方式,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需坚持用户导向原则,以优质内容为核心,采取创新表现形式提升传播能力,重视学术媒体的融合出版,构建跨媒体学术传播矩阵,利用科技期刊的品牌优势,推进短视频学术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数字化及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为我国科技期刊走数字化和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柳叶刀》系列期刊为研究对象,采取网络查询的方法,对其网站、微信、Facebook、Twitter、LinkedIn、微博、YouTube、App等平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柳叶刀》系列期刊搭建了重点突出、功能齐全、多媒体融合的专业化网站,打造了丰富多元、各具特色的社交媒体服务平台,且提供简便易用、用户友好型终端App,形成了数字化出版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健康生态体系。【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应学习《柳叶刀》系列期刊的先进经验,运用最新的数字与传播技术,深耕自身优势内容资源,打造全媒体融合产品矩阵,提供多元复合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因素内各水平对微信传播的差异性,以期指导学术期刊微信平台良性运作。【方法】采用描述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大样本定量分析。【结果】微信内容的发布时间、发布次序、发布类型均对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因素内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发布时间上夜晚发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发布位置越靠后传播效果越差;新媒体编辑形式发布的原创内容传播效果最好,其次是转载内容。【结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在发布内容时应关注发布时机、发布位置及文章发布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科技期刊实例,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短视频平台的特征,并从传播学视角提出可供科技期刊实践参考的短视频平台运营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提供路径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当前科技期刊短视频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并基于已有数据分析对比三大短视频平台的特点。【结果】 短视频基于特殊社会语境发展起来,科技期刊短视频内容需要进行议程设置,运营策略应结合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特点,传递文化价值。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5个方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在短视频平台运营上,科技期刊应采取5个对策:传播主体专业化,即培养短视频思维;传播内容差异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平台;流量渠道纵深化,引导用户深度互动;受众分布立体化,圆心式发散议程;传播效果持久化,丰富期刊文化标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了解用户,探索优化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有效策略,以保证运营质量,为医学期刊同仁提供运营思路及方式借鉴。【方法】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根据对微信公众号用户的问卷调查及用户行为信息完善用户画像,分析画像特征,并结合用户基本属性、行为规律及需求偏好有针对性地调整运营策略,观察运营效果及质量。【结果】基于用户画像实施“靶向”运营,平台内容及功能结构更贴近用户预期,用户关注度、活跃度及内容传播度显著上升。【结论】用户画像为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进行系统性设计、优化运营提供重要依据,基于画像特征的“靶向”性优化运营,使用户、平台及期刊之间形成良好生态,提升平台运营质量,助力医学期刊内容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考察学术论文经微信推广与否在知网下载量上的差异,探讨微信推广对学术论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 调查15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2015—2019年发表的“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主题的论文在微信和中国知网上的传播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等方法,分析学术论文经微信推广与否在知网下载量上的差异。结果 微信推广对学术论文的传播存在学科差异;经微信推广的学术论文知网下载情况较好,表明其传播效果更理想;微信推广对同一作者论文的传播效果不显著。结论 学术期刊应加大微信推广力度,同时要重视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科“量身定制”符合其学科特色的微信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