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改进策略对母婴分离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10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母婴分离新生儿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原因,根据原因实施品管圈改进策略,对比品管圈改进前后24 h、48 h、72 h、1周的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及品管圈改进策略对母婴分离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影响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原因:产妇缺乏挤奶技巧占22.00%,产妇缺乏母乳喂养亲喂知识占22.00%,产妇发生产后焦虑或抑郁占14.00%,产妇乳头条件差占12.00%;品管圈改进后24 h、48 h、1周产妇泌乳量均多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的纯母乳喂养率为82%,高于改进前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原因包括产妇缺乏挤奶技巧、母乳喂养亲喂知识、产妇发生产后焦虑或抑郁、产妇乳头条件差,实施品管圈改进策略可有效提高母婴分离新生儿产妇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6-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剖宫产后再孕分娩情况,规范助产机构TOLAC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开展,保障母婴安全。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结合北京市妇幼信息系统《北京市孕产妇分娩个案登记》对海淀区24家产科医院开展调查。结果 2016-2017年海淀区剖宫产后再孕比例不断上升,占总分娩量的7. 60%~10. 32%;其中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比例仅占6. 00%~7. 00%,再次剖宫产占92. 00%以上。产后2 h出血发生率再次剖宫产明显高于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开展TOLAC的产科医院中VBAC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率86. 36%。结论单独二胎放开后,剖宫产后再孕比例增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海淀区开展TOLAC助产机构多集中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阴道试产成功率较高。部分不规范的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40例患者为对照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保证了护理安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93.33%升至97.92%,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形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尝试在病案质量持续改进中推广品管圈活动,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病案质量。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各临床科室推广品管圈实践活动,以科室为单位组圈,以品管圈活动的"十个步骤"具体要求自行组织品管圈活动。一个季度为一个活动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进行讨论汇总、评估和反馈,总结活动开展情况,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改进病案质量中所取得的经验。结果经过两年的实践,病历甲级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94.8%提高到品管圈活动后的99.8%,无丙级病历。结论在病案质量持续改进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可进一步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案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门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12月,我院外科门诊医护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要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改进后外科门诊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3.08%,其目标达成率为101%,进步率为12.7%。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还提高了全员学习能力、工作积极性及质量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9,(9):1363-1366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妇镇痛分娩宣教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医院麻醉科,产科共4名医生,2名护士联合组成一个"圈",确定以"提高产妇入院镇痛分娩知晓率"为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分析影响产妇入院镇痛分娩宣教知晓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产妇入院镇痛分娩宣教知晓率由活动前的18. 1%提高到活动后的98. 2%,目标达成率为156%。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质量控制手法,提高了医护人员镇痛分娩积极性,提高了产妇镇痛分娩知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品管圈方法加强对全院药占比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查找当前药占比偏高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全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由活动前的31.85%下降到活动后的30.40%。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药占比,利于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的正确率。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光明圈,对2013年6-7月光明圈活动前72例次眼科患者点眼药水差错事件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应用眼药水流程,实施4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目标达成率101.82%,进步率59.55%,患者满意度从78.3%提升至97.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保证了用药安全,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抢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抢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结果备用药品使用满意率由活动前的76.7%,升高到活动后的93.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改进抢救室备用药的管理,提高护士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放射科临床组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80/20法则找出影响床旁检查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进而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放射科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提高至96.74%,超过了预期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圈员的管理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对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查检、原因解析、对策拟定等,从风险管理规范化、风险评估精准化、营养支持个性化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2.32%降低到活动后的15.18%,使重症肌无力吞咽障碍患者得到了精准评估、精细护理。结论 品管圈活动开展可以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跨理论模型的行为阶段管理模式对品管圈活动进行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某三甲医院2019年3月-11月自愿开展品管圈活动的16个圈,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8个圈。对照组采用集中培训、分散开展的方法,试验组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阶段管理模式开展活动。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人员的品管圈知识掌握程度、品管圈活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阶段干预能够提升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品管圈活动持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依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多学科协作管理开展品管圈活动。构建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使恐动症发生率由34%降低至10%,膝关节功能改善率由49%上升至86%,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由48.7 h缩短至21.5h,平均住院时间由14.5天缩短至11.3天。多学科协作管理有助于降低恐动症发生率,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进程,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不足发生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医护双方合作,优化气道管理团队,完善人工气道湿化评估方案,改良气道湿化装置,增加气道湿化途径,实行复合序贯式湿化-排痰护理管理模式等,实现了气道湿化、辅助排痰、气道廓清一体化。结果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不足发生率从28.57%降低至11.26%,目标达标率为100.58%,进步率为60.59%。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规范了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方案,降低了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治疗结局,提升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手术切皮前Time-out正确执行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手术切皮前Time-out执行率现状进行调查,认为医护人员核查不规范、巡回护士监督不到位、医护人员意识不强为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症结。经过解析,发现真因为:制度/流程不完善,缺乏安全意识,缺乏系统培训。对此,多方拟定对策,从完善制度/流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培训与考核3方面改进。结果 手术切皮前Time-out正确执行率由66%提高至98%。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手术切皮前Time-out正确执行率,减少手术差错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6S管理缺失率,提高门诊药房现场管理水平。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6S管理缺失展开原因解析,选定7条真因,广泛拟定对策,从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统一调配3方面改进。结果门诊药房6S管理缺失率从34.3%降低至13.6%,提高了门诊药房现场管理水平,提升了圈员综合素养。结论品管圈作为有效的质量改进方法,可应用于药剂科质量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保证医师交接班记录完整性中的作用,以提高交接班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操作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医师交接班记录的完整性进行调查,分析医师交接班记录不完整的原因,提出并落实改进对策,将活动开展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医师交接班记录不完整率从活动前的47.1%下降至19.3%,活动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师对责任心、品管手法运用等自我评价均较活动前提升。结论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显著降低了医师交接班记录的不完整率,提高了医师交接班质量和效率,增强了圈员自我质量管理意识和品管工具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将活动前后的输液外渗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0.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 通过组建医护一体化谵妄管理团队,规范镇痛镇静管理,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干预等多种策略,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从50.4%下降至19.4%。结论 科学、规范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通过科学管理、更新理念、建立制度、加强培训等,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从34.4%降低至10.4%。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更好地确保患者安全。同时,使圈员综合素质与解决问题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