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迎新  王耿彬  杨光  梁泽民 《现代医院》2023,(5):762-764+768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核心,而单病种质控管理则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电子病历等级评审等各项医院重大考核评审工作,对单病种质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研读国内有关单病种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广泛调研单病种质控数据上报的现状基础上,结合各大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单病种质控数据上报信息平台的架构及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为具体的程序实现及预期的实现效果做出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单病种数据的自动填充、质控指标统计分析及上报管理。方法 搭建智能化单病种质控数据上报系统,系统根据ICD-10编码自动入组,智能分配填报医生,自动采集并标化患者数据,实现数据实时智能填充、数据上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国家平台的一键上报。结果 系统上线应用后,医院单病种自动填充比率提升至85%,平均填报时间减少92%,日均上报病历数是原来的130倍,国家平台的病历审核通过率接近100%。结论 智能化单病种质控数据上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医院的单病种自动填充并提升了质控管理与数据上报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进,部分医疗机构暴露出对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推进不力、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通过梳理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现状,提出了推进单病种质量管理的7项重点工作,旨在为医院规范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通过构建一套基于病种诊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来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在医院单病种管理过程中, 每个病种的上报涉及电子病历等各系统数据, 数据整合较为困难, 而传统的手工上报方式在耗费大量时间的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院通过整合医院现有人力、信息数据资源, 设计出一套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全闭环单病种管理平台, 该平台集单病种内网填报、单病种智能上报元素深度抓取、单病种质量指标管理、单病种实时智能化管控等功能于一体, 以促进病种管理更精细化、智能化, 从而稳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肿瘤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医院开展肿瘤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医院肿瘤诊疗规范化及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然而,从医院实践来看,肿瘤单病种质量管理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文章采用ROCCIPI技术框架,从规则、机会、能力、交流、利益、过程和意识等方面对肿瘤单病种质量管理发展进行问题识别和分析,以期为医院开展肿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的背景、内涵和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政策进行梳理,认为医疗机构应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并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单病种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单病种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30年来,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现有技术局限等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是指导未来我国单病种医疗质量管控工作的最新文件。认为未来需不断加大普及宣传力度,丰富研究方法与工具,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并积极开展运行机制、质量评估等研究,以不断提高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单病种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肿瘤单病种质控是肿瘤诊疗质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家、省、地市三级肿瘤质控中心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已制定了肿瘤单病种质控指标,完善了质控标准规范,建立了肿瘤单病种数据库,并选择试点单位推进与落实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未来将继续扩大肿瘤单病种质控试点范围,完善肿瘤单病种质控指标体系,并积极推行“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进肿瘤单病种质控体系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单病种质量管理丰富了过程质量管理的内涵,是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利用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需要从临床诊疗工作同质化、数据同质化、医疗质量评价同质化三方面发力,引导医疗机构运用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项开展国家、省级和院内、院际间的质量比较,从而推进临床诊疗过程质量管理同质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单病种质量管理背景,结合实践对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实施进行了阐述。具体为: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优化流程,落实指标;动态监控,持续改进;推进直报,提升平台;量化考评,完善内涵。并指出,单病种管理在实施中应重点做好培训工作,消除抵触情绪,加大执行力,最终实现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1.
如何为医技科室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是当前医院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文章基于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要求,借助医院信息化平台搭建完成医技科室质量与安全考核体系,包括考核指标的标准设置、考核实施方法以及考核系统的建立等。在应用过程中,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逐渐完善了医技科室质量管理体制和流程,为临床科室的技术辅助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医疗质量同质化是“一院多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通过搭建“一院两区”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临床科室三级联动的闭环管理模式,助力提升院区间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体检效率、降低成本、规范体检业务流程、方便体检人群,体检信息系统实现资源整合,实现体检业务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方法参照相关体检流程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吸收先进经验,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体检的业务管理中。结果形成医院体检信息系统,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临床辅助支持、信息管理工具、科研辅助工具等。结论体检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使体检标准化、准确化、质量化。  相似文献   

14.
后勤管理质量对医院运营有重要意义。指出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是目前医院后勤管理质量提升的瓶颈。提出如下对策:构建后勤闭环式管理流程,建立后勤保障掌上服务平台,建立“三级巡查”闭环式管理机制,加强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上述对策的实施,实现了后勤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现代化,提高了医院后勤管理质量和水平,提升了医院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资产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医院的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使运行成本降低,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助于实现数字化医院,是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方法:信息系统采用C/S和B/S模式相结合,全模块功能,导航清晰、灵活、易学易用;预留专用接口数据平台,易于扩展。结果: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解决了资产管理手段单一、请领复杂、信息孤立、会计核算信息滞后等问题,提高了医院资产设备的保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实现了医院资产的透明化、一体化、动态化、精确化管理。结论:该系统实现了对资产全过程、专业化、信息化的质量安全控制。系统适应医院资产管理的真实业务,满足了医院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HIMSS评审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委员会,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按照HIMSS要求进行医院信息建设。结果2015年11月通过HIMSS 7级评审。结论HIMSS评审是实现安全质量目标的有效措施,HIMSS评审过程可以将已经实施的JCI标准、医院规章制度和诊疗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固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分析医院现有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卫生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数据源层、通信交换层、数据整合层、应用服务层4个层次来实现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结果:该医院信息平台可满足三级综合医院对病历书写、质控的需要;可满足卫生部对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复审方面的需要;可满足相关规范对于互联互通的需要.结论:该平台将提升医院医疗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方舱医院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利用"云平台"优势实现了系统的快速部署调试,同时将已经在同济医院3个院区使用的系统为此次疫情防控所做的部分关键改造,无缝移植到方舱医院,实现方舱医院与同济医院3个院区的同品质医疗。另一方面,基于现有系统流程,定制方舱医院的业务流程,以满足大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集中收治需求。通过一系列信息化举措,在提高方舱医院患者收治效率的同时,所有医患数据均可纳入医院监管平台的集中管控,实现疫情的科学高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借助信息系统科学的管理平台,对门诊管理进行科学信息化重组,提升门诊就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信息化实现专家限号、预约挂号、电子签到、评价器的应用以及银联自助挂号。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接收度及好评度都有很大提高,医院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能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运行效率和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数据质量项目,实现深圳市区域住院重点医疗卫生统计指标的规范化和采集的信息化。方法采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对住院重点医疗卫生统计指标的数据源头、采集流程进行规范化研究。结果规范了30项住院重点医疗卫生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统计算法、运算脚本,经过测试与校验,从而制定与发布了标准文件《医疗卫生统计指标数据规范》,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全市公立医院指标数据采集的信息化、运算的标准化和结果的同一化。结论深圳市区域住院重点医疗卫生统计指标数据规范的研究与实现,保证了医院端与中心平台端统计结果的一致性,提升了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