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DRG中的CMI值进行医疗机构诊治疾病难易程度分布状况的研究,为各级医疗机构确定合适的诊疗病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某三甲医院2017—2019年的病案首页数据,以北京版DRG分组器进行分组,通过聚类分析法确定CMI值各区间分类标准,用于疾病难易程度分析。结果:医院诊治病例集中在CMI值小于1.44的区间范围,2019年累计占84.89%;CMI值大于4.93的病例数量逐年增加。结论:用CMI值界定疾病难易程度,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可以为落实分级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制度改革中医务人员的可能诊疗行为进行分析,为推动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医务人员在DRG下的可能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提取了可能行为的公因子,分析了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并对人员群体进行了划分。结果医务人员的可能行为分为负向医疗行为和正向医疗行为2大类,其下包含28个二级指标。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医生更倾向于采用负向医疗行为,职务职级较高、对DRG支付制度熟悉的人员更倾向于正向医疗行为。人员群体可细分为适应型群体和逆反型群体。结论医务人员采取正向医疗行为的可能性大于采取负向医疗行为的可能性。应注意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影响。对不同的细分群体在改革中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重点使用适应型群体,引导并转变逆反型群体的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精神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RG) 优化分组方案,为提升DRG工具在精神科医保付费的针对性、 有效性提供支持。方法:依托京津冀精神卫生大数据平台,选取从2018—2019年北京安定医院符合DRG入组条件的住院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优化分组方案,使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MDCT-DRG (DRG主要诊断大类精神科类别下的DRG组) 组内、组间差异性比较,用总体方差减少系数 (RIV) 评估分组效能。结果:优化后精神科DRG组内一致性和组间异质性均有提高,分组效能较好。结论:精神科DRG分组方案可以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优化。在国家医保制度改革中,还应进一步研究精神科患者住院及对医疗资源消耗的特点和规律,制定适用于精神科的医保支付方式,更加有效发挥DRG在医保费用监测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DRG分组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DRG付费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高血压患者住院信息,采用变异系数和总方差减少系数方法评价高血压DRG分组效果,利用步进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DRG分组组内一致性较好,组间异质性不够明显;住院天数、合并症数量、耗材费占比、有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博弈理论分析DRG支付制度对我国现行按项目付费制度下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构建并求解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博弈模型,得到博弈模型的均衡解.结果:在按项目付费制度设计下,医疗机构会选择过度医疗的行为策略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在DRG支付下,医疗机构会从过度医疗的行为向缩减医疗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RG分组效果、住院费用构成和结构变动情况,为DRG付费改革的实施和精准控费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变异系数和秩和检验评价DRG组内变异和组间异质性;利用结构变动度分析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各DRG组的CV均小于1,3组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各组药品费占比最高,达40%以上;其次是诊断费,达30%以上。BR21与BR25组比较结构变动度最大(10.86%),BR21与其他组比较治疗费结构贡献率最大,BR25与其他组比较药品费结构贡献率最大。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分组较合理,但费用结构尚需优化。应该上调医疗服务型项目的收费标准,规范临床路径,建立与DRG付费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方案和合理有效的控费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卒中患者进行DRG分组,制定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参考标准。方法:获得样本医院2018年主要诊断为脑卒中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及患者费用资料21391例,采用多重逐步回归法确定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作为分类指标,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中的决策树模型E-CHAID法建立脑卒中DRG病例组合方案及费用标准。结果: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有无并发症或合并症作为影响脑卒中病例住院费用的分类节点,建立了8个DRG组合和收费标准。结论:采用决策树模型CHAID法进行DRG分组科学合理,以DRG分组结果制定住院费用标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与效率,对规范医疗行为及控制医疗资源不合理消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本地区DRG的开展及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58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为精细化管控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区域DRG评价平台,结合时间消耗指数对各家医院急性心肌梗死DRG分组(FR13)病例费用消耗指数进行分析。通过对该病组药品费、耗材费、检查费进行指数化处理及分析,探究各项费用的偏离情况。结果58家医院中有14家医院效率较好。在例均费用控制相对较好的5家医院中,2家医院费用偏离程度较高,费用控制失衡较为严重。结论利用DRG产出的标准化数据对总费用进行拆解分析,计算各项费用的偏离情况,能够反映医院潜在的费用控制不均衡状况,为DRG病例分组下的各项费用精准管控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胡靖琛李煜刘明孝马宗奎程羿嘉张媛媛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4):025-29
目的基于DRG指标对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提取该院2019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利用CN-DRG分组器进行自动分组获得主诊组DRG数据。选取院外标杆(该地区4家同级别医院均值)和院内标杆(本院近3年均值)对评价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各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序。结果综合排名前10的各主诊组在两类排名中位次均靠前。临床心理科各主诊组以院外标杆标化后的综合排名更优;泌尿外科、老年病科多个主诊组以院内标杆标化后的综合排名较好。东院疼痛科各主诊组在两类综合评价中排名均靠后。结论运用DRG等相关指标进行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评价较为合理,以院外标杆标化后的评价结果考虑了主诊组的医疗服务能力在同级别医院中所处的位置,以院内标杆标化后的评价结果考虑了各主诊组近年来的发展水平。两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可从不同角度评价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DRGs对四川省109家设有儿科服务的不同类别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方差检验对四川省三级医疗机构儿科DRGs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绩效评分结果进行分类,并以分类结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类型医疗机构DRGs组数、总权重、CMI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绩效评分结果聚类分成4组,处于一类组和二类组的均只有1家医院,都为专科医院。人员情况、医院经营状况和运行效率情况在不同聚类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三级医疗机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儿科医疗服务水平整体偏低。应多措并举,稳定医护人员队伍,引进临床亟需设备,建立儿科联合体,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某大型医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住院服务绩效与试点医院的对比分析情况,并评价某医院住院服务绩效。方法调取试点医院和对照医院的2013-2018年相关报表数据,以CN-DRG为分组方式,应用病例组合指数(CMI)、DRG组数、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对该医院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评价DRG管理的成效。结果试点医院DRG组数年均增长率为3.10%,CMI年均增长率为0.57%,时间消耗指数和费用消耗指数均小于1,低风险组死亡率年均下降了28.89%。结论管理试点阶段经验说明DRG支付方式用作医院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化,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逐渐成为新医改的焦点。DRG支付不仅是一种医保结付的方式,同时也是公立医院规范医生诊疗行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其推广使用对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一系列挑战。分析DRG支付的相关政策背景与时代意义、DRG支付方式改革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影响,选取某公立医院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以来的40790例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在DRG支付背景下医院运营的主要问题,为公立医院更好地落实DRG支付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胡靖琛詹丽英李煜张媛媛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7):055-57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麻醉医师绩效评价体系,为麻醉医师绩效考核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湖北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通过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完善麻醉信息,利用CN-DRG分组器获取 DRG指标,从医院内部OA系统获得麻醉医师信息,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麻醉医师进行绩效评价。结果116名麻醉医师中,19人分为优档,79人分为中档,18人分为差档。3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967,P<0.001)。结论该麻醉医师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合理、客观,能够有效评价麻醉医师劳动付出,其评价结果可为麻醉科绩效考核、学科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对心血管内科各病区医疗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为改善医疗服务计划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8年研究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以2016版BJ-DRGs为工具进行分组,依据能力、效率、安全3个维度的6个指标,运用加权TOPSIS和RSR模糊联合法评价各病区的医疗服务能力。结果评价靠前的3个病区是B、A、E,表明医疗服务能力较强,排名靠后的4个病区是D、F、C、G。结论基于DRGs指标的加权TOPSIS和RSR模糊联合法的评价结果与医院当前的绩效考核结果基本一致,且能更加科学、便捷、高效地反映各病区医疗服务能力的真实水平,为医院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四川省分级诊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法以四川省2018年350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26万余条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数据为基础,利用DRGs方法从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和服务效率两个维度进行分级诊疗效果分析和评价。结果呼吸系统住院患者共覆盖40个DRGs疾病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能提供诊疗服务,三级综合医院患者占62.94%,其中79.21%为普通疾病,20组疾病平均住院日和38组疾病例均住院费用均高于二级综合医院。结论四川省分级诊疗效果不明显,患者流向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主,普通疾病患者占三级综合医 相似文献
19.
杨瑶如婳王霞曾多唐佳骥许欣悦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4):070-74
目的探究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医院临床科室效率评价中的应用,提出绩效管理优化策略。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39个临床科室为样本,用DRGs对住院服务产出进行风险调整,用径向模型对科室2018年-2019年技术效率进行静态测度,用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科室两年中各月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构成变化进行动态测度。结果2018年-2019年仅有3个科室总体有效,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由技术进步效应推动,结构效应贡献有限。结论数据包络分析在临床科室年度和月度效率评价中显示出技术优势和实用价值。据此提出绩效管理优化策略:基于DRGs进行风险调整;提高绩效管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提供客观、公正的效率评估视角;效率驱动绩效改进;正确运用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黄石市中心医院医保支付改革前(2017年)与改革后(2018年)医保相关指标,评估以DRGs为基础的预付费(DRGs-PPS)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相关DRGs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革施行后,整体指标改善明显。通过与2017年对比,2018年医保患者总额同期减少47 017 292.80元,均次费用平均下降3.62%,平均住院日平均下降6.15%,药占比平均下降22.48%,耗占比平均下降14.73%,出院人数增加9.77%,总权重增加13.99%,CMI增加3.85%。结论DRGs-PPS支付改革降低了医疗费用,调整了医疗结构,促进了医疗技术发展,也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效引导医疗行为的作用,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