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对我国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在CNKI、万方数据库抽取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649篇,经排除后纳入一次研究论文229篇。综合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结果确定评价指标,对纳入论文的研究伦理、创新性、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4个方面进行审读评判与数据分析。【结果】 229篇纳入论文中,77.3%(177篇)单组样本量低于100;单中心研究占97.38%,阳性结果占99.22%。①伦理:纳入论文中仅3.06%的研究经过注册;16.95%(38篇)报告了伦理审查;无一发布利益冲突相关信息。核心期刊的伦理审查报告情况显著优于非核心期刊(χ2=6.603,P=0.010)。②创新性:经查新,同类研究>50篇的纳入论文占12.23%,同类研究>5篇且单组样本量<100的占34.50%,这两部分论文很可能为虚假研究。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创新性无显著性差异(U=6236.0,P=0.966)。③报告质量:纳入论文的国际清单报告率平均为(37.87±15.80)%;清单报告率<30%的占39.30%;不足一半的占85.15%;报告较全的(>70%)仅占5.68%。④方法学质量:纳入论文中高风险论文占44.10%;中风险论文占34.50%。偏倚风险与报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132,P=0.044)。核心期刊比非核心期刊发表的RCT明显更少(21.12% vs 78.87%),清单报告率(U=4744.000,P<0.001)与偏倚风险评分结果(U=5260.000,P=0.012)显著更优。【结论】 近年中文医学期刊发表了大量重复性的单中心、小样本、纯阳性结果、低质量(报告质量低、偏倚风险高)的临床研究;研究注册和伦理审查率均低。核心期刊相对重视质量控制,但更多的中文医学期刊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把关不严。现有的评价体系不能反映中文医学期刊的学术质量现况,亟待建立以学术质量为核心的医学期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毒素(LPS)宫内注射构建大鼠早产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早产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建造SD孕鼠宫内感染早产模型,30只孕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于孕17日分别宫内注射100 μl 25% LPS溶液或100 μl生理盐水,观察妊娠结局;仔鼠于生后1月进行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检测子代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早产率(100%)和死产率(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和0.9%)(χ2分别为11.46,8.82, P<0.05);平均每窝活产仔鼠数(t=4.83,P=0.02)、仔鼠平均体重(t=3.75,P=0.03)、1月仔鼠存活率(χ2=3.68,P=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水迷宫任务中实验组更多采取非有效策略,对照组更多地采取有效策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2)。实验组1月龄仔鼠的平均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6.92,P=0.001)。空间探索实验中,实验组1月龄仔鼠站台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5.28,P=0.005)。结论 宫内LPS注射法是一种可行性较高、成功率较高的造模方法,该方法所致早产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可用于宫内炎症所致早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北省全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免疫水平,为制定乙肝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2018年选取湖北省8个市(15个县、45个社区)开展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监测。 结果 湖北省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为2.67%、HBsAb 阳性率为66.08%;HBsAg携带率和HBsAb 阳性率在地区(HBsAg: χ2=60.430,P=0.000; HBsAb: χ2=215.599,P=0.000)、年龄(HBsAg: χ2=109.341,P=0.000; HBsAb: χ2=265.578,P=0.000)、职业(HBsAg: χ2=70.919,P=0.000; HBsAb: χ2=480.782,P=0.000)、免疫史(HBsAg: χ2=36.725,P=0.000; HBsAb: χ2=27.653,P=0.000)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岁以上(≥5.64%)、工人(7.59%)、农民(5.99%)和服务人员(5.45%)人群HBsAg携带率偏高,7~14岁(57.06%)、农民(58.98%)、学生(60.71%)和工人(60.76%)HBsAb阳性率偏低。 结论 湖北省乙肝防控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重点人群(20岁以上、工人、农民、服务人员和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开展补充免疫等,有利于降低乙肝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36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神经发育特点,为后期评估、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2019年因语言问题首次就诊的18~36月龄婴幼儿,根据“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结果分为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与多能区发育迟缓组,比较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早期语言水平,以及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共有700例婴幼儿入选,两组间月龄(t=-1.73,P=0.09)、性别(χ2=2.06,P=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构成比存在差异(χ2=9.124 ,P=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能区均更为落后(t=15.08,20.26,25.68,18.76,39.79,P<0.001)。在早期语言水平方面,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总的早期语言发展水平、语音和语言表达、听觉感受理解、视觉相关语言方面较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均更低(t=8.20,10.23,9.18,11.39,P<0.001)。单纯语言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DQ存在相关性(r=0.127,0.146,0.238,P<0.001),而多能区发育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各能区DQ均存在相关性(r=0.154,0.392,0.390,0.435,P<0.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更高(χ2=61.69,105.17,P<0.05)。结论 早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合并多能区落后时存在语言发育的显著落后,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注意识别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语言障碍儿童的睡眠状况以及睡眠问题的发生情况,为从睡眠角度指导语言障碍的综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招募语言障碍儿童78名,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94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写的睡眠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儿童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采用t 检验、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56% vs. 37.23%,χ2=4.062,P<0.05)。其中,入睡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44% vs. 31.91%,χ2=4.318, P<0.05)。病例组夜间就寝显著晚于对照组(21.91±0.73 vs. 21.51±0.55,t=4.070, P<0.001),夜间睡眠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9.29±0.86) h vs. (9.67±0.76 h),t=-3.162,P<0.05]。病例组中独立入睡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需要帮助入睡的儿童(41.30% vs. 68.75%,χ2=5.701,P<0.05)。夜醒后家长给予适当应答者,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应答及立即应答者(33.33% vs. 61.53% vs. 62.50%,χ2=6.359,P<0.05)。结论 语言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高,夜间就寝时间晚、睡眠时间少。入睡方式、夜醒家长反应可影响其睡眠。在语言障碍儿童的综合干预中,需要充分关注其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3—6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抽取86所幼儿园共15 008名幼儿,采用基本信息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并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异常检出率为6.5%,由高到低分别为同伴交往问题、品行问题、亲社会行为、情绪症状、多动,女童情绪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童(χ2=18.000),而男童多动(χ2=63.499)、亲社会行为问题(χ2=131.533)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小(χ2=45.990)、出生时有高危因素(χ2=19.165)、非深户(χ2=182.178)、出生地在深圳市外(χ2=28.470,)、父母亲年龄小(χ2=74.737,56.082)、父母亲学历低(χ2=247.481,243.298)、家庭结构复杂(χ2=43.567)、接触二手烟(χ2=103.434)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发现,出生时有高危因素(OR=1.535)、在深圳时间短(OR=1.729)、父母亲学历低(OR=1.492,2.318)、接触二手烟(OR=1.293)是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危因素,核心家庭类型是保护因素(OR=0.564)。结论 同伴交往问题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受到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与自然受孕双胎早产儿临床特征的差异,为母婴围生期保健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河南省17地市53家医院产科分娩的2 900例双胎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受孕方式不同分为ART受孕组(n=604)及自然受孕组(n=2 296),收集其一般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治疗和结局情况及其母亲妊娠期情况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RT组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比例、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及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7.254,χ2=10.319、7.735、4.855,P<0.05),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χ2=23.664、54.040,P<0.01);ART组早产儿平均胎龄低于自然受孕组,胎龄<34周比例及窒息率高于自然受孕组(t=-2.298,χ2=8.780、6.315,P<0.05),两组早产儿主要并发症、治疗及结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受孕双胎早产儿母亲平均年龄、高龄产妇比例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自然受孕者高;ART未增加双胎早产儿近期不良结局的风险,但其出生胎龄较小,窒息率较高,因此围生期保健及管理时需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健康体检中彩色高频超声用于诊断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 以150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甲状腺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150例患者中均为单一甲状腺结节,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102例、恶性48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微钙化用于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最高,为98.1%(χ2 = 45.67,P = 0.001),其次为甲状腺结节纵横比 > 1(92.1%;χ2 = 34.06,P = 0.001)、中央型血流(82.0%;χ2 = 13.29,P = 0.001)、不规则晕环(76.0%;χ2 = 6.15,P = 0.008)和低回声(70.3%;χ2 = 10.63,P = 0.001)。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4.1%、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度为96.0%(χ2 = 41.830,P < 0.001)。结论 彩色高频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较高,微钙化和甲状腺结节纵横比 > 1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参考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PM2.5地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选取廊坊市、呼和浩特市居民共2 139名填写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2016年两地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两地区患病率差异。收集2013-2016年两地区年均PM2.5浓度,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和PM2.5的相关性。结果 廊坊市年均PM2.5浓度[(97.34±8.41) vs. (44.50±9.61) (μg/m3), t=8.278,P<0.001]、AQI[(135.33±5.40) vs. (77.67±9.70), t=10.39,P<0.001]明显高于呼和浩特市。2016年廊坊市鼻炎(30.92% vs. 19.63%,χ2=36.137, P<0.001)、鼻敏感(17.11% vs. 6.60%, χ2=56.536, P<0.001)、咽炎(27.44% vs. 19.26%, χ2=20.042, P<0.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1% vs. 20.02%, χ2=4.499, P=0.034)、支气管炎(9.12% vs. 5.49%, χ2=10.411, P=0.001)、哮喘(5.73% vs. 3.81%, χ2=4.337, P=0.037)、COPD(7.33% vs. 1.21%, χ2=49.194, P<0.001)、肺炎(9.12% vs. 3.07%, χ2=34.352,P<0.001)、间质性肺病(6.86% vs. 0.56%, χ2=59.721, P<0.001)患病率均高于呼和浩特市。廊坊市51~岁(8.28% vs. 0.63%, χ2=10.923, P=0.001)、61~岁(8.57% vs. 1.55%, χ2=13.416, P<0.001)、71~岁(15.92% vs. 2.67%, χ2=26.929, P<0.001)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21~<3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呼和浩特市高于廊坊(10.26% vs. 1.27%, P=0.040),7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廊坊高于呼和浩特市(8.57% vs. 2.67%, χ2=8.446, P=0.004)。廊坊市PM2.5浓度与鼻炎、咽炎、上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廊坊市年均PM2.5 浓度、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学龄前期癫痫患儿的睡眠状况,探讨其睡眠问题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的3~5岁癫痫患儿96例作为癫痫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儿童97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其监护人的询问,运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对其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CSHQ总分超过54分即为睡眠质量不良。对可能导致癫痫患儿发生睡眠质量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癫痫组睡眠质量不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3.33% vs. 10.20%,χ2=15.02,P<0.001)。2)癫痫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发作类型(χ2=7.200,P=0.007)、发作频率(χ2=14.189,P=0.001)及发作时相(χ2=6.667,P =0.036)可能与其睡眠质量不良的发生相关。3)癫痫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面性发作(OR=4.996)、发作集中于睡眠时段(OR=4.320)及发作≥4次/月(OR=7.740)是癫痫患儿睡眠质量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与正常学龄前期儿童相比,癫痫患儿睡眠时长更短,且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应对相关问题及早进行识别、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出版单位编辑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从而探讨出版单位编辑学研究水平与其办刊质量的关系。【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2012—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的文章,对参与发文的期刊出版单位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和排序,得出发文量排名前10的单位,另外抽样只参与发表1篇论文的期刊出版单位,对二者办刊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拥有期刊数、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变化、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频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这两刊上参与发表编辑学论文较多、编辑学研究水平较高的单位大部分旗下拥有多种期刊,有较多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并且旗下大部分期刊近两年的影响因子处于上升趋势,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发文较少的单位。【结论】出版单位开展编辑学研究活动可以促进编辑水平提高,促进出版单位建设,促进期刊外部发展环境优化,最终共同促进办刊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卵巢囊肿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以2018—2021年接受诊疗的临床疑似或可触及的子宫附件肿块患者,且接受灰阶超声图像、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为研究对象。计算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以PI最低值 < 1.0或RI最低值 < 0.4定义该卵巢囊肿为恶性。以FNAC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灰阶超声图像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80例卵巢囊肿患者中,经FNAC确诊卵巢恶性病变81例、卵巢良性病变99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75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卵巢囊肿出现血流信号(92.59%)、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卵巢囊肿出现血流信号(4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29,P < 0.01)。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75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中,75例患者PI值均 < 1.0,24例患者RI值< 0.4;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中,15例患者PI值 < 1.0,未见RI值 < 0.4的患者;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卵巢良、恶性病变患者PI值 < 1.0和RI值 < 0.4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68,P < 0.01;χ2 = 16.91,P < 0.01)。灰阶超声图像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51.85%、75.76%、63.64%和65.79%,灰阶超声图像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81.48%、93.94%、91.67%和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00、12.73、15.90、12.44,P 均 < 0.01)。结论 灰阶超声图像具有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图像可提高卵巢囊肿良恶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发育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病的影响,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门诊就诊的132例ADHD儿童及82名健康对照儿童的家庭环境、父母压力、围生期及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HD组和对照组在母孕次(t=3.540),孕期意外(χ^2=18.678),出生意外(χ^2=6.523),重大疾病(χ^2=5.527),抚养情况(χ^2=22.760),抚养人(χ^2=11.831),管教方式(χ^2=10.440),父母关系(χ^2=8.198)及父母压力(t=5.217)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异常(OR=7.233,95%CI:1.640~31.898)、管教方式不合理(OR=3.759,95%CI:1.429~9.887)、教养态度不一致(OR=2.860,95%CI:1.041~7.859)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OR=0.128,95%CI:0.032~0.514)、养育情况属于一般(OR=0.026,95%CI:0.003~0.223)及好养型(OR=0.021,95%CI:0.002~0.225)是ADHD的保护因素。结论围生期异常、家庭教育、家庭关系等因素是影响ADHD发病的相关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抗病毒治疗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与替诺福韦(tenofovir,TDF)治疗失败后HIV/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突变差异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经一线治疗方案治疗半年以上且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为耐药的患者信息,通过单因素检验确定与AZT或TDF耐药相关变量,再通过多重对应分析获得变量的相互关系。 结果 使用含AZT或TDF治疗方案患者576例,常见的耐药突变有M184V/I、D67N、K70R/E/Q、K65R及T69N,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含此两种药物方案治疗情况下患者年龄(χ2=3.503,P=0.320)及感染途径(χ2=3.122,P=0.210)无相关性,突变位点(χ2=104.438,P=0.000)、病毒载量(χ2=17.284,P=0.000)、CD4+T淋巴细胞(χ2=33.338,P=0.000)、性别(χ2=8.904,P=0.003)及治疗时长(χ2=40.081,P=0.000)相关;感染多重对应分析显示突变方式为AZT与患者治疗时长大于2年(>25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有关,TDF治疗方案则与患者在治疗时长为2年(0~24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以及K65R表现出聚集性。 结论 多重对应分析极其适用于HIV耐药人口学及突变的研究;M184V/I与D67N及K70R/E/Q出现相关性,与含TDF方案相比,NRTIs常见突变多以含AZT方案引起,T69N与AZT耐药出现低病毒载量有关,长期使用含AZT方案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因型耐药,含TDF治疗方案中早期应积极监测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并比较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用于乳腺疑似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以经X线钼靶或乳腺超声诊断的80例女性疑似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检测乳腺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度。结果 80例疑似女性乳腺病变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乳腺癌57例、乳腺良性病变23例。X线钼靶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灵敏度、特异度、NPV、PPV和准确度分别为63.16%、73.91%、44.74%、85.71%和66.25%,乳腺超声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灵敏度、特异度、NPV、PPV和准确度分别为78.95%、21.74%、29.41%、71.43%和62.50%。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灵敏度(χ2 = 3.45,P > 0.05)、NPV(χ2 = 1.15,P > 0.05)、PPV(χ2 = 2.92,P > 0.05)、准确度(χ2 = 0.25,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检测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5,P < 0.01)。结论 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用于疑似女性乳腺病变诊断准确度类似,但X线钼靶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特异度明显高于乳腺超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极早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极早早产儿NEC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极早早产NEC患儿及分层随机抽样选择同期同胎龄的非NEC患儿各11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极早早产儿NEC的临床特征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极早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 1)病程与转归:极早早产儿NEC的发病日龄为[12.0(5.0~22.5)]d,Ⅲ期较Ⅱ期NEC患儿发病日龄更早(Z=3.05,P=0.002)、出生体重更低(t=2.46,P=0.015)、病死率更高(χ2= 63.65,P<0.001)。2)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呼吸暂停、肉眼血便和呕吐,Ⅲ期较Ⅱ期NEC腹胀更严重(χ2=5.09,P=0.024)。3)合并症:Ⅲ期NEC中重度窒息、机械通气、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败血症以及男婴的发生率均高于Ⅱ期 NEC(χ2=4.69、8.51、5.32、3.89、5.75,P<0.05或<0.01);而发病前喂养率、发病前喂养量均低于Ⅱ期NEC(χ2=12.32,Z=3.93,P<0.001)。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婴(OR=1.888, 95%CI:1.019~3.499,P=0.043 )、败血症(OR=6.866, 95%CI:3.522~13.385,P<0.001)、低钙血症(OR=2.684, 95%CI:1.053~6.840,P=0.039)是极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纯母乳喂养(OR=0.318,95%CI:0.108~0.933,P=0.037)为保护因素。结论 极早早产儿NEC的临床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临床上应加强对高危早产儿的早期识别,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降低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六安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8-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6所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由幼儿园组织召开家长会,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共筛查1 264名学龄前儿童,检出各种心理行为异常272例,检出率21.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50.198,P<0.001)、年龄(χ2=6.552,P=0.038)及不同地区(χ2=7.281,P=0.007)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OR=2.959,95%CI: 2.177~4.023)、农村(OR=1.427,95%CI: 1.079~1.889)是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六安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男童及农村儿童患病率较高,应做到早期识别、早期针对性干预、医教结合,以纠正或改善发育行为问题或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