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索高校一流期刊培育和“双一流”建设互融共生的措施和建议。【方法】 分析我国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一流学科建设关联现状,针对如何促进二者的互融共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结果】 我国高校期刊和一流学科的融合度有待提升,期刊和学科建设的内生关系尚未形成,各高校应重视科技期刊和学科发展的互融共生,期刊围绕一流学科建设重点任务优化期刊栏目结构和组约稿件,助力学科重大、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聚焦,加强高校期刊在引进和培育人才中的作用,围绕学科发展需求/利用学科平台优势创办新刊,将主办高水平期刊纳入国家学科评价体系中,实现期刊与学科的互融共促。【结论】 实现期刊和学科的互融共生对于我国学术发展具有特殊意义,通过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培育与“双一流”建设互促发展,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校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双重背景下的发展定位与策略。【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办的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近10年(2009—2018年)发文特征与学校建设的“一流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强,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性差异较大;针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提出高校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应该采取增大发文量、调整发文方向和转型为专业刊3种策略。【结论】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提出更高要求,未来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的发展定位是培养科研新人、培育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接雅俐  唐震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3):290-1259
【目的】 对高校主办的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以下简称“卓越期刊”)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方法】 根据2019和2020年度卓越期刊目录,对照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分析高校主办卓越期刊的具体情况,并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与卓越期刊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高校主办的卓越期刊共计83种,由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77种期刊和6所非“双一流”高校主办的6种期刊组成;英文期刊占80.7%;专业性期刊占85.5%;74.0%的“双一流”大学主办卓越期刊与本校的一流建设学科关联性强。【结论】 高校科技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存在互为支持、互相成就的关系。高校需要做好期刊发展的顶层设计,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办刊,寻找优质稿源突破口。建议将高校主办期刊纳入“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体系,以促进期刊与学科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培育中国特色一流科技期刊进程中,一流高校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的作用。【方法】 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实践为例,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学科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分析高校学报对“双一流”建设发挥的服务作用,并总结“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学报的反哺作用。【结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系统对接“双一流”建设任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科研成果传播转化、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6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学报带来了核心作者队伍、一流编委队伍、优质稿源,可促进高校学报社会服务能力、学术引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结论】 中国特色一流高校学报需要与“双一流”建设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立足本土、面向世界,让两者并驾齐驱、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培育世界一流期刊背景下农林高校期刊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农林高校期刊实现更好、更具特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并讨论农林中文核心期刊、农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主办期刊和农林SCI期刊的发展现状。【结果】 我国高校主办的农林中文核心期刊占农林中文核心期刊总量的31.76%,其CNKI综合影响因子均值低于各学科期刊的整体均值。我国高校主办的农林期刊中仅2种期刊被SCI收录。全球范围内仅由高校独立主办的农林SCI期刊占农林SCI期刊总量的13.95%,且高校主办SCI期刊的JCR影响因子均值明显低于该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值。【结论】 期刊应集群化发展,并与世界知名出版商进行合作出版;“双一流”建设农林高校主办的期刊应借助一流学科平台和学术资源优势,实现专业化发展,同时,也要呼吁将学术期刊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林高校期刊要围绕“脱贫攻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点主题进行策划,打造特色专栏,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实现农林高校科技期刊更具特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学报转型的创新路径。【方法】 以浙江省“双一流”大学学报理工版为研究对象,通过学报网站和中国知网搜索引擎,统计2016—2019年学报的年发文量和年度篇均被引频次,以及“双一流”建设学科相关栏目的篇均被引频次;并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发文比和篇均被引频次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结果】 学报年发文量多并不能保证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高,文章的类型、内容以及期刊的级别可影响论文的被引频次;“双一流”建设学科相关栏目对于提高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相较于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栏目,它们并不一定有优势;学报栏目发文比与栏目篇均被引频次呈弱的相关性。【结论】 高校学报不要被传统的期刊评价指标所束缚,要突出高校学报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协同性,要从国际、国内、校内、学生4个层面开辟创新路径,建立“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可操作的转型网络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探讨“双一流”建设给高校科技期刊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方法】 对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中文网站进行搜索,结合电话访问,调查各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从稿源、期刊影响力以及办刊人才等方面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果】 “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学科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产生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这给高校科技期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科技期刊在优质稿源、期刊影响力以及办刊人才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不能满足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的需要。“双一流”建设促进了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高校对科技期刊的重视有助于改善办刊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办刊队伍,依托“双一流”的建设,近年来高校科技期刊取得可喜的进步,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快速的提升。【结论】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和对科技期刊的重视,高校的科技期刊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一流学科建设对我国SCI期刊学科布局及期刊数量增长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SCI期刊学科数据对比2017年数据,研究一流学科建设以来我国SCI期刊学科布局等的变化。【结果】 我国SCI期刊逐渐由理学期刊数量居首位转变为工学期刊数量居首位。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1区、2区期刊的数量和比例大幅上升。优势学科期刊地位相对稳固。在新增SCI期刊的主办机构中,高校最具优势,其一流学科建设催生出众多的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SCI期刊。其他主办机构虽然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直接主体,但与一流学科建设主体紧密相连。【结论】 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直接影响我国SCI期刊的学科布局和增长趋势。强大的工科投入力度促进高水平工学期刊数量的快速增长。新增期刊的学科分布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高投入、高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骆瑾  王昕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2):274-588
【目的】 研究“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校内发文量与学术影响力间的关系,探讨学报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继续推动高校和学科建设的策略。【方法】 依据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24种“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校内发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综合排名,辅以EI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情况。【结果】 有18种高校学报的校内发文比例较高,具有较强的内向性;大部分学报的校内发文比例呈下降或波动稳定趋势,开放办刊的同时也流失了部分校内优质稿件;基金论文比普遍较高;23种学报的影响因子在0.5上下波动,特色优势不明显。由此可见,校内发文比例不直接决定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拓展稿源,提升论文质量。【结论】 “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需要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设定特色栏目吸引特色论文;挖掘本校学者资源,提升校内发文质量;坚持科学评价导向,让高校涌现的高水平成果落地生根,推进大学各学科发展,共创一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双一流”建设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分析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现状,揭示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方法】 从科研人员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91所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研人员在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认知和诉求3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学者未能深度参与高校科技期刊工作,亦未在学科方向上引领期刊发展,且不了解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认为高校科技期刊的根本问题是整体学科布局缺乏顶层设计,行政办刊模式制约其发展,在学术监督、评价评估和文化构建方面的作用不明显;认为高校科技期刊整体学科布局应与“双一流”建设学科布局大体一致;希望高校科技期刊能通过创办重点学科方向的中、英文新刊,实现学者办刊等举措来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结论】 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应采取以下策略: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实施学科前瞻布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定学科创新自信;围绕行业核心技术,助力社会经济建设;推进办刊模式改革,培育优秀学科文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对中国农业大学期刊发展进行全方位分析,借鉴先进办刊模式,以促进我国涉农高校期刊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 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农业大学19种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在分析我国高校期刊发展模式和经典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的学术期刊为例,提出我国涉农高校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 与综合类高校多采取期刊社或期刊中心的办刊模式,且多数综合类高校和少数成立期刊社的涉农高校对期刊发展都在实施长远规划相比,中国农业大学的期刊发展存在期刊缺乏集中管理、期刊自身定位不足、专业化办刊人才数量少、经费极度紧张等问题。【结论】 借鉴优秀高校期刊发展经验,提出促进我国涉农高校期刊高质量发展的4项措施:我国涉农高校尽快成立期刊社或期刊中心,建立期刊群集成发展管理平台;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学科找准定位,将期刊发展规划列入高校长期发展规划中,积极创办新刊或进行刊物转型;加强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积极争取学校的财政支持以大力推动学科和期刊的共同发展,实现涉农高校期刊的高质量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燕  张莉  谢暄  田江  张凌之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1):1383-107
【目的】 全面分析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优、劣势,试图对期刊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对近年的相关文献和政策进行梳理,利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归纳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内在优势(S)和劣势(W)及外部面临的机会(O)和威胁(T),并提出相应策略。【结果】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不仅拥有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也存在明显的劣势,如:综合性中文期刊数量过多,导致整体竞争力较弱;“小”而“散”的特点导致期刊难以集群化发展;传统的办刊模式不利于新形势下期刊的发展。同时,各项促进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政策的出台、“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高校ESI高被引论文数量逐年递增等,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机会;然而,行政化管理对期刊发展的制约、期刊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的不匹配、激烈的内部和外部资源竞争等,也使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结论】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发展契机,从期刊定位到资源整合,从传统出版到智库建设,从修炼内功到顶层设计,将劣势与威胁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这也是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在整体迈向高水平期刊方阵过程中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进行对比研究和特点提炼,为国内高校出版社优化期刊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案例探究和对比研究方法,按出版规模分层次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的期刊布局进行研究,得出启示。【结果】 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呈现出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布局均衡,重视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期刊布局的特点,期刊布局中专业化学科集聚特色显著,并跨越传统学科,推出新期刊概念以更好地应对开放科学发展。【结论】 高校出版社应分阶段做好科学合理的期刊布局:细分学科领域,面向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领域,以域育刊;单刊和集群联动,以刊带群形成完整知识服务网络体系;具备一定水平和规模后,均衡布局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以齐全的期刊学科门类、统一的办刊标准实现对学术资源的有效汇聚,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和研究成果的海内外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提升非知名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为侧重目标,探讨新形势下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方法】 采用文献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总体情况、学科分布特点和影响力等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影响因子变化情况。 【结果】 超过80%的高校仅主办1种科技期刊;有52.92%的期刊属于占学科总数7.69%的几大类综合学科;除少数知名高校综合性学报外,数量较多的几大类综合学科期刊的影响力优势不足;在30种变更刊名并强化专业特色的高校科技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增加的期刊数量分别占86.67%和96.67%。 【结论】 专业化办刊对影响力的提升是积极有效的,高校科技期刊应乘势而上、克服困难谋发展,转变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拓宽渠道、走多元化服务之路,尝试新的体制机制、走专业领域内的集团化发展道路,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