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省 2010—2019年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湖南省妇幼三级信息监测网络收集 2010—2019 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个案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整体情况、城乡分布、死因分布、死亡评审结论和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对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10 年26.70/10 万下降至 2019 年的 9.49/10 万,降幅64.46% (χ2趋势 = 94.02,P <0.001);死因构成中间接产科原因占50.58%,直接产科原因占49.41%,直接产科死因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 109.62,P<0.001),妊娠合并症为主的间接产科死因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 = 31.28,P<0.001),全省孕产妇前三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 (27.86%)、羊水栓塞 (12.11%)、妊娠合并心脏病(8.71%),城市和农村前三位死因顺位一致,均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但是农村产科出血发生率(χ2趋势 = 50.84,P<0.001)、羊水栓塞发生率(χ2趋势 = 16.41,P<0.001)、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χ2趋势 = 8.21,P = 0.004)均高于城市。经省级评审可避免死亡占65.34%,不可避免死亡占34.66%,其中农村死亡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较城市高(χ2趋势 = 13.36,P<0.001)。结论 2010—2019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控制成效显著,但仍需提高产科出血和妊娠合并症的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可避免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贵阳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前、中、后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为今后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贵阳市开展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前(2006—2010年)、消除麻风危害行动中(2011—2015年)和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后(2016—2020年)三个阶段的年均发现率、麻风新发病例人口学特征、延迟期、Ⅱ级畸残率、发现方式等相关指标。结果 消除麻风危害行动后,麻风新发病例减少,发现率呈显著下降趋势(χ2趋势 = 27.965,P<0.001),15~29岁呈显著上升趋势(χ2趋势 = 8.190,P = 0.004),≥50岁以上(χ2趋势 = 8.882,P = 0.003)、农民(χ2趋势 = 26.478,P<0.001)呈显著下降趋势;发现方式中主动发现、线索调查(χ2趋势 = 14.971,P<0.001)显著下降,被动发现(χ2趋势 = 13.641,P<0.001)、皮肤科门诊(χ2趋势 = 21.578,P<0.001)发现显著上升;Ⅱ级畸残率由消麻行动前的35.48%下降到消麻行动后的20.83%。消除麻风病危害行动期间的延迟期≤12个月的比例为56.72%,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阶段(χ2趋势 = 9.507,P = 0.009)。结论 消除麻风危害行动能够及时发现麻风病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病人,能够降低Ⅱ级畸残率,缩短病例发现延迟期,对促进贵阳市麻风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2018 - 2019年河南省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月1日 - 2019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32家危重孕产妇监测医院产科入院的孕产妇,采用《孕产妇个案调查表》进行信息收集,并对其合并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8 650例孕产妇中124 702例有合并症/并发症,占46.42%。其中,贫血、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等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4.45%、6.82%、5.82%、1.68%、1.4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 = 595.449,P<0.001)、婚姻状况(χ2 = 42.070,P<0.001)、受教育情况(χ2 = 429.875,P<0.001)、妊娠次数(χ2 = 292.027,P<0.001)、产前检查次数(χ2 = 1 735.404,P<0.001)、既往剖宫产次数(χ2 = 1 185.208,P<0.001)、本次妊娠胎儿数(χ2 = 363.316,P<0.001)等均会影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河南省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检出率较高,应积极有效地开展防治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体质指数(BMI)正常人群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MS诊断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BMI对象共5 781名(男3 069名,女2 712名)。根据BMI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成Q1~Q4组计算性别、年龄别MS的患病率。结果 5 781名对象的MS患病率为12.71%(男性9.22%,女性16.67%,χ2 = 71.92,P<0.001)。专业技术人员的MS患病率较其它职业人群显著增高(χ2 = 19.76,P = 0.001),低学历人群的MS患病率较高学历人群显著增高(χ2 = 10.79,P = 0.005)。男性随BMI升高(Q1~Q4)MS患病率由3.21%增至17.54%(χ2 = 87.11,P<0.001);女性(Q1~Q4)MS患病率由7.32%增至29.78%(χ2 = 147.66,P<0.001)。男性各个BMI组MS患病率均低于女性(Q1:3.21% vs 7.32%,χ2 = 10.31,P<0.001;Q2:6.35% vs 10.26%,χ2 = 8.64, P<0.001;Q3:9.72% vs 19.27%,χ2 = 27.39, P<0.001;Q4:17.54% vs 29.79%,χ2 = 28.11,P<0.001)。男性随年龄升高(≤40岁~≥60岁)MS患病率由3.43%增至13.15%(χ2 = 67.09,P<0.001)、女性(≤40岁~≥60岁)MS患病率由10.72%增至24.25%(χ2 = 54.43,P<0.001);随BMI升高(Q1~Q4),伴有MS组分异常的患病率由28.51%增至40.56%(χ2 = 77.39,P<0.001)。结论 BMI正常人群仍有一定多代谢异常和MS患病率,要注意BMI正常人群的代谢性健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 - 2020年》实施近10年以来,广州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 - 2019年广州市性病发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流行趋势:2010年以来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一期和二期梅毒(称早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下降态势,其中早期梅毒年平均下降率为10.23%,χ2趋势检验显示早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稳定下降态势(χ2趋势 = 1 151.262,P<0.001)。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2019年下降至1.6722/10万活产数,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 - 2020年)目标要求;(2)发病年龄以20 ~39岁性活跃人群及6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分别占19.72%、21.54%和25.82%;20~29岁(χ2趋势 = 29.243,P<0.001)和30~39岁年龄组(χ2趋势 = 226.798,P<0.001)发病率有稳中下降趋势,60岁以上年龄组呈逐年上升态势(χ2趋势 = 484.085,P<0.001);性别构成20~39岁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6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梅毒分期中早期梅毒男性高于女性,隐性梅毒女性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农村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离退人员、商业服务业为主,分别占31.07%、13.70%、13.64%、12.33%;(3)早期梅毒构成占16.24%,隐性梅毒占81.18%,其它分期占2.58%,且隐性梅毒构成比从2010年71.46%逐年上升至2019年89.84%。结论 广州市梅毒控制达到预期目标,但隐性梅毒及老年人群体发病数上升仍然是今后梅控工作面临挑战,应加大对相应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控制梅毒以及其他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常住人口乙肝防治知识水平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下一阶段乙肝防治健康教育重点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马鞍山市10个调查点按照城乡分层选取1 880名年龄20~59岁常住人口,问卷调查乙肝相关知识问题及疫苗接种情况;采用EpiData 3.1和SPSS 16.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11项问题正确应答率为60.90%,年龄(χ2 = 104.266,P<0.001)、地区(χ2 = 70.512,P<0.001)、职业(χ2 = 233.489,P<0.001)、文化程度(χ2 = 315.511,P<0.001)和乙肝疫苗接种史(χ2 = 104.054,P<0.001)是乙肝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5.74%,不同年龄组(χ2 = 240.734,P<0.001)、职业(χ2 = 156.282,P<0.001)、家庭年收入(χ2 = 6.692,P = 0.035)、文化程度者(χ2 = 206.945,P<0.001)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的乙肝相关知识知晓者其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于不知晓者(χ2 = 102.778,P<0.001)。结论 马鞍山市常住人口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虽达到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 - 2020)要求,但在不同人群中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在农民、服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者等重点人群中开展乙肝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防病意识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加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方法用χ2检验的方法比较各市医疗机构监测合格率、连续10年监测的合格率。结果连续10年监测合格率为98.87%,各年度的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67.66,P〈0.01)。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的监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2,P〉0.05)。各类样品监测合格率均〉9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08,P〈0.01)。结论重庆市市级三甲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较好,且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患者入院24 h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现状与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精准预防VTE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HIS调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6月30日41 053例全部出院患者信息,对入院24 h内完成风险评估患者VTE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完成入院24 h内VTE风险评估患者32 099例,评估率为78.19%,其中外科(80.22%)明显高于内科(7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025,P<0.001)。入院24 h内完成风险评估的16 698例内科患者中,VTE总发生率为7.49%,高危患者VTE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患者(χ2=2 666.273,P<0.001)。入院24 h内完成风险评估的15 401例外科患者中,VTE总发生率为5.83%,高危、中危、低危患者VTE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 326.843,P<0.001)。性别、年龄、科别是患者发生VTE的影响因素。结论 入院24...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变化趋势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某院连续4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选取2006、2008、2010和2012年5月某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应调查患者4 497例,实际调查4 387例,实查率97.55%;发生医院感染184例、20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4.19%,例次现患率4.76%。经趋势χ2检验,2006-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逐次下降,由2006年的5.56%下降至2012年的2.76%(χ2=14.07,P<0.001)。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5.03%),其次为泌尿道(14.83%)和上呼吸道(9.57%)等。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38.50%,经趋势χ2检验,2006-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次下降(χ2=5.13,P=0.023);在治疗和治疗+预防用药中,病原学送检率逐次增高(χ2=40.81,P<0.00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率逐次上升(χ2=23.86,P<0.001)。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动静脉插管率、泌尿道插管率、呼吸机使用率和静脉输液率(分别为27.17%、35.33%、13.59%和84.78%)显著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分别为9.80%、11.54%、4.33%和63.24%;均P<0.001)。结论该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成效显著,医院感染控制逐年改进;但各种侵袭性操作相关感染的控制仍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仍存在问题,需要探讨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2013至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老年患者住院就餐的实际营养摄入状况,旨在分析医院营养科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连续定点采样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每月第1、15和29天所有订餐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摄入及就餐率,计算能量、蛋白质、钙、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摄入量,与国家膳食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并分析糖尿病膳食与基本膳食营养摄入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8 402例老年住院患者90 d的订餐数据。研究期间该群体平均就餐率为(50.1±4.2)%,低于全院总就餐率(59.0±4.0)%(P<0.001)。老年住院患者由医院膳食获得的营养素仅蛋白质达到目标值[男(103.1±47.3)%,女(98.3±33.8)%],个体达标率分别为63.2%和59.8%,而其他几种营养素均较低。糖尿病膳食组能量[(73.3±26.3)%比(62.1±38.2)%]及营养素摄入量占目标值百分比[蛋白质:(119.1±41.2)%比(93.3±65.1)%,P<0.001;钙:(55.5±26.7)%比(34.3±34.2)%,P<0.001;维生素A:(75.2±48.3)%比(57.4±97.1)%,P<0.001;维生素B1:(76.4±38.2)%比(52.1±46.6)%,P<0.001;维生素C:(92.2±51.4)%比(49.3±55.0)%,P<0.001]均显著高于基本膳食组。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由医院膳食摄取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推行由医师和营养师制定的医用膳食有助于提高医院营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MDT模式在防范患者VTE风险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7月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的患者为试验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MDT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VTE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VTE护理措施落实率。结果试验组VTE风险评估率、VTE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VTE护理措施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MDT模式,正确使用VTE评估量表和流程,实施防范VTE的精准护理,提高了住院患者VTE的规范评估率,降低了VTE发生率,达到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的影响。方法 依托上海市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与促进平台,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市级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病案首页信息,并以2019年同期数据作为对照。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人数为9 894例,明显少于2019年;次均总住院费用为12 428.46元,同比增加11.89%;次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 357.65元,同比增加24.16%;平均住院日为7.58 d,同比增加7.21%;31 d内重返住院率为5.21%,同比增加1.65个百分点;住院死亡率为0.14%,同比升高0.02个百分点。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治疗产生了显著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儿科诊疗模式,促进了分级诊疗体系确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现状。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内45家二、三级医院开展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团队或综合管理体系的医院占37.78%,开展宣教或知情同意告知的医院占77.78%,进行医护人员培训的医院达80%以上。对目前开展效果满意的医院占8.89%;医院管理者重视程度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P=0.028),救治能力高于二级医院(P<0.05)。结论集团内医院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总体意识较高,但满意度不高。二级医院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相对不足,需加强VTE防治工作监管,提升VTE防治效率;三级医院应细化VTE防控体系,开展VTE防治区域协作,促进VTE防治整体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湖南省1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的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共收集到7 50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生物标本,沙门菌检出率为9.75%,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68.17%),进食场所86.61%为家庭,18岁以下人群沙门菌检出率(占58.41%)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沙门菌检出率有下降趋势(χ2=126.700,P<0.001); 发热、脱水病例的沙门菌检出率高于未发热(χ2=309.088, P<0.001)、未脱水病例(χ2=28.291, P<0.001);食用水果及其制品(χ2=19.798,P<0.001)、婴幼儿食品(χ2=14.344,P=0.038)、混合食品(χ2=5.125,P<0.001)、蔬菜及其制品(χ2=4.316,P<0.001)、豆及豆制品(χ2=11.146,P=0.001)的病例检出率高于未食用病例;不同季度沙门菌检出率存在差异,二、三季度较一、四季度检出率高(χ2=88.926,P<0.001)。 结论 家庭是湖南省沙门菌感染的主要场所,沙门菌确诊病例的暴露食品主要为乳与乳制品、粮食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提示应加强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提高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高校开展大学生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南某医学院校大一新生进行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国八条”、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等。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新生知晓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影响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4 520名新生对“艾滋病国八条”以及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120.733,P<0.001)、生源地(χ2=236.379,P<0.001)、专业类别(χ2=34.051,P<0.001)、父母学历(χ2=51.408,P<0.001)、是否有过性行为(χ2=5.409,P<0.05)、是否愿意在学校加入宣传艾滋病学生社团(χ2=29.679,P<0.001)、是否愿意在学校参加艾滋病相关讲座(χ2=15.735,P<0.001)、艾滋病在学生群体中的形势很严峻(χ2=114.371,P<0.001)等因素影响学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法结果显示:性别(OR=2.574)、生源地(OR=3.740)、愿意加入艾滋病学生社团(OR=1.643)、愿意参加艾滋病知识讲座(OR=1.288)是大学新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促进因素。结论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偏低,应结合新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宣教,从而为高校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民营医院住院患者流失倾向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20家大型民营医院共60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一般社会学特征、患者感知的医疗服务质量、住院患者流失倾向等情况。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52份,有效率92.00%。95名住院患者有流失倾向,占18.20%。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520,P=0.022)和综合民营医院(OR=0.130,P<0.001)为住院患者流失倾向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OR=3.128,P=0.002)、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OR=15.292,P<0.001)、对民营医院持信任态度(OR=3.429,P=0.015)、赞同医疗服务可靠性(OR=9.443,P=0.006)、赞同医疗服务响应性(OR=8.025,P=0.031)和赞同医疗服务经济性(OR=16.198,P<0.001)是住院患者流失倾向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民营医院患者流失倾向总体较低。民营医院管理者应从相关影响因素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住院患者再次就诊意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曲靖地区0~14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提供支撑。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曲靖地区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14岁1 33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0~6月龄婴儿采用Graf超声筛查DDH,7月龄~14岁儿童采用X线检查筛查DDH。分析0~14岁儿童DDH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疾病三级防治策略。 结果 1 332例儿童中,DDH检出22例,检出率为1.65%;各年龄段DD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6,P>0.05);女性DDH检出率高于男性(χ2=7.090,P<0.05),左侧髋关节DDH检出率高于右侧(χ2=4.583,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羊水过少(OR=3.851)、臀位产(OR=2.064)、臀纹不对称(OR=2.776)和有家族史(OR=3.560)为0~14岁儿童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0~14岁儿童DDH以女性和左侧髋关节多见,其中羊水过少、臀位产、臀纹不对称和有家族史为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DH预防遵循三级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孕期监测羊水量、胎位,疾病初期对高危儿童筛检、家庭指导以及疾病期间对症治疗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为HIV/AIDS患者提供转介服务的效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获得HIV/AIDS患者的CD4检测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率;通过15个县、区上报的转介报表,收集转介情况,追踪转介人群到位治疗情况;通过对建立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前后防治艾滋病的各项考核指标和HIV/AIDS患者的有效转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转介服务模式的效果。 结果 建立转介服务体系后,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中,转介率由76.89%提高到99.48% (χ2=462.757,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57.02%提高到82.42%(χ2 =244.632,P<0.001);CD4检测率由61.46%提高到98.70%(χ2=813.233, P<0.001);当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由56.04%提高到83.35%(χ2=290.75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年发现报告并已抗病毒治疗病例确证距治疗平均天数由(26.37±12.64)天缩短为(17.11±6.37)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74, P<0.001)。在累计报告当年存活未治疗的病例中,转介率由26.09%提高到59.48%(χ2=370.243,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17.01%提高到52.42%(χ2=137.647, P<0.001);CD4检测率由37.49%提高到51.73%(χ2=67.44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当年存活可随访的病例中,CD4检测率由77.56%提高到87.21%(χ2=331.498, P<0.00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由77.08%提高到83.54%(χ2=226.009, P<0.001);HIV/AIDS患者的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检测率由76.29%提高到90.49%(χ2=179.66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西南宁市HIV/AIDS患者转介服务模式是有效的。今后进一步加强存活未治疗病例的管理和提高医疗机构结果告知服务质量,以确保HIV/AIDS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防止HIV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泸州地区体检在职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制定相关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对2020年6-12月泸州地区三家三甲医院18~60岁4878名健康体检在职人群,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收集资料,剔除不合格及关键变量缺失问卷,最终有4274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分析中,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为48.13%,其中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检出率分别为41.93%、18.88%、5.85%、1.39%,女性血脂异常及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检出率低于男性(χ2=541.00,P<0.001;χ2=55.30,P<0.001;χ2=534.32,P<0.001;χ2=34.61,P<0.001;χ2=23.13,P<0.001),而年龄增高使血脂异常及各成分异常检出率增加(χ2=153.93,P<0.001;χ2=113.31,P<0.001;χ2=168.69,P<0.001;χ2=28.55,P<0.001),吸烟主要导致血脂异常、高TG血症(OR=1.41,95%CI:1.19~1.66;OR=1.70,95%CI:1.44~2.00),膳食情况一般或较差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28,95%CI:1.10~1.48;OR=2.36,95%CI:1.50~3.70),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66,95%CI:1.42~1.94;OR=4.06,95%CI:2.42~6.88;OR=5.56,95%CI:3.19~9.69),吸烟、膳食情况较差、糖尿病、中心性肥胖是HDL-C降低的危险因素(OR=1.95,95%CI:1.08~3.50;OR=4.05,95%CI:1.17~9.24;OR=2.57,95%CI:1.39~4.77)。结论 泸州地区体检在职人群血脂异常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TG血症和高TC血症是该地区体检在职人群血脂异常的主要形式,应该从加强运动、控制体重、良好的膳食情况等方面加强血脂异常的防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