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变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回顾性调查法,利用同期医疗收入总额、医疗收入结构项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改前后同期比较医疗收入总额增加;医疗收入结构项目中,床位费、手术费、挂号费、护理费、诊查费、治疗费、特殊材料费收入大幅上升;血费、其他费收入基本不变;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收入大幅下降。结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后,药占比下降,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化验费下降,诊查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上升,医疗收入结构逐步合理,但药品费和特殊材料费仍需进一步改进,严格控制药占比及特殊材料费超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海南省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海南省医改监测直报系统提取2017-2021年公立医院门诊费用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1年海南省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总体增速放缓,年均增长率为1.74%,总体结构变动度为14.87%,整体结构变动较明显;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察费、治疗费、手术费等占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费、手术费结构变动值呈正向变动,药品费、检查费、卫生材料费等占比和结构变动贡献率不断下降,药占比仍保持在40%左右;化验费占比明显提升,结构变动贡献率和拉动力均位于首位。结论:海南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实现控费目标;门诊次均费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待优化,需持续加强药品费用管控,重点关注化验类收入,避免出现费用转移现象;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重视程度,增强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某市三级公立医院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探讨控制费用的途径。方法 收集某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第一诊断符合ICD-10中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共纳入患者8450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费用项目对总费用的影响程度。结果 3年来抑郁症患者的住院费用项目在总体顺位上保持相对稳定。检查费对住院费用的关联度最大(1.0000)、治疗费第2(0.9603)、检验费第3(0.8914),其余依次是床位费(0.8837)、护理费(0.8595)、药费(0.8546)、诊查费(0.8474)、材料费(0.8126)。结论 检查费是影响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检验费、治疗费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加强检查费、治疗费、检验费的管控,协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有效减少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孙泽勇  蒋丽莎 《广西医学》2023,(24):3024-3028
目的 基于两类手术分析日间手术管理及结算模式的改进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263例日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10例日间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分别有97例、61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单侧),分别有166例、149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日间手术管理与结算模式;观察组基于多学科手术平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PDCA理论优化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并在完善“互联网+医疗”建设的的基础上推行电子发票和出院一体化快速结算。比较两组患者两种日间手术各项费用的构成比、变动率,以及人均出院费用结算时间及患者结算满意度。结果 在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单侧)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药费、材料费、床位费及其他费用均有所降低,手术费、麻醉费、化验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均有所增加,而人均住院费用及自付费用降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药费、化验检查费、材料费及其他费用均有所降低,手术费、麻醉费、治疗费、床位费、护理费、人均住院费用均有所增加,而自付费用则降低。观察组人均出院费用结算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西某院在DRGs实施前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为精细化控制住院费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DRGs付费政策实施前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和DRGs付费政策实施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广西某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90例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参数Z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RGs付费政策实施后住院各项费用下降最明显的是药费,由实施前7612.53元下降至5329.64元,其次是材料费,由实施前38 187.15元下降至31 895.43元。治疗费和护理费占比较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88%和0.07%。其中实施前后的输血费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费用、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检验费、材料费、药费和其他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实施前12.11(10.01,16.69)天,实施后10.49(8.60,13.7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s付费政策实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构成影响明显,其中实施后药费、材料费占比...  相似文献   

6.
罗艳丰  杨福  李婧 《中外医疗》2012,31(33):90-91
目的探讨控制门诊医疗费用增长、有效缓解"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昆明市2008—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与门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①门诊诊疗人次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7.1%。②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平均增长速度为7.12%,门诊病人人均药费平均增长速度为5.41%,门诊病人人均检查治疗费的增长速度为5.18%。3项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均低于昆明市同期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平均增长速(14.90%,14.85%)。结论①医改后,尤其是农村新农合的实行,有病就医的比例越来越高;②医改的成效逐渐显现,昆明市的医药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某市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对某市14家公立医院2012年-2014年总体收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某市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人次、次均费用、收入均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2014年门诊次均费用上涨成为影响门诊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药费的影响程度仍然是6项(药费,卫生材料费,化验费,检查费,挂号、诊察费,手术、治疗等费用)次均费用构成中最高,但影响程度较2012年-2013年段略有下降,而检查费的影响程度增长较快;2013年-2014年住院检查费的影响程度较2012年-2013年增长最多,药费的影响程度下落明显。结论次均费用在收入增加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而医院检查费用在次均费用结构中增长最快,提示医院可能在政府缺乏健全的补偿机制下而开展鼓励趋利行为的检查项目,政府应健全合理的补偿机制,强化医院公益性,医院应转变管理思路,规范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在2012年下半年启动了全省的市级公立医院改革,绍兴市成为首家试点。这源于绍兴市实行了基层医改全覆盖。在整个医改中,公立医院理应保障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而政府则须启动价格、医保与财政的联动机制。绍兴市的公立医院改革是在取消“以药补医”的基础上,90%的医院运营费用由财政补助。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费用提到14元/次,正高、副高的专家门诊区分为20元/次、16元/次,  相似文献   

9.
刘建超  赛晓勇  刘建寨  李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06-108,111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医改前后住院费用的住院费用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和不同医保类别的变化特点,为该综合医院制定医改政策和改进医院管理效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综合医院对2008年(医改前)和2011年(医改后)181 316份住院费用及其前后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将住院患者按照10岁一个年龄段分为9组。结果总医疗费用任何维度来看,全部为增加,增幅达34.94%。次均费用中年龄段中除≥80岁组外,次均费用均为减少,总降幅为4.45%,≥80岁组增幅为14.20%。总费用及费用分类中,男性和女性的西药费降低最多,达2651.02元和1324.55元,增长最多的是材料费,分别为1099.12元和904.93元,医改前后男性均高于女性,医改后实际值差别最大为西药费,达2920.88元,相差幅度最大的为化验费相差57.34%。结论全国医疗体制改革确实减少了该医院患者某些住院项目费用负担,应进一步分析具体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医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医院大额住院医疗费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大额住院医疗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武汉市某大型综合医院2004年9月1日至2005年2月28日出院患者的病历首页,选取总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病例232例,对其总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额住院费用以药费所占比例最大,占53.34%,其次是治疗费占20.12%,检查费占8.16%,手术费占5.27%,床位费仅占1.99%。不同住院天数的人均费用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住院天数越长,人均总费用越高。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药费在人均总费用的构成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而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在人均总费用的构成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不同科室的患者,其人均总费用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P<0.05),其中最高的是内科242109.7元,其次是ICU病房227795.54元,最低的是外科143252.34元。从付款方式来看,公费医疗患者仅占10.35%,住院天数和人均费用高于其他2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危重患者及死亡病例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结论减少无效、低效住院时间,控制过度服务,降低药费消耗比例,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是降低大额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比较宁夏石嘴山市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前后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探讨影响医疗费用相关因素.对石嘴山市各级医院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政府办二级综合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共18家机构为调查对象.分析各级医疗机构招标采购前后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支出情况、门诊药品费用收入、10个常见病种用药差价;30种常见药品零售价格比较.药品招标能够使药品在总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医疗机构总医疗费用没明显降低.药品招标采购对降低医疗费用有一定的效果,医疗费用与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检查费、实验室检查费、手术费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数字     
《中国医院院长》2012,(24):16-16
四川128家县医院启动降费改革 日前,四川省卫生厅出台《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宣布将在28家试点县级医院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费用。同时,合理提高中医和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但总体上将降低医疗收费。  相似文献   

13.
某三甲医院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医保费用增长的情况,为医院医保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方法:从新疆某三甲医院HIS系统收集2007-2011年医保患者住院数据130331条,内容包括姓年龄、性别、住院天数、药费、治疗费、手术费、化验费、住院总费用等,采用对不同年份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性别的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三甲医院2007-2011年的住院人数、总费用、人均费用均呈增长趋势,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也呈增长趋势,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看出年份、年龄、性别、住院天数、药费、化验费、治疗费、手术费对医保住院患者总住院费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提出医保费用增长的原因,通过分析为医院医保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出医院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住院总费用、费用结构及灰色关联次序,为医院降低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海南省某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患者最多的六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医疗费用1258例,利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分析住院费用结构,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住院费用结构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六种恶性肿瘤患者平均住院费用31 047.12元,西药费占住院费用的44.03%;平均实际补偿比70.58%;住院费用的灰色关联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西药费(r3=0.9893)、手术费(r8=0.8003)、治疗费(r5=0.7726)、化验费(r1=0.7522)、放射费(r2=0.7270)、床位费(r6=0.7183)、检查费(r4=0.7135)、其他费用(r9=0.7075)、护理费(r7=0.7026)。结论 西药费用在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中占比最大,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费用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医院应当通过规范药品耗材使用、避免不合理检查和化验、缩短住院日等措施降低住院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执行后对参保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影响,寻找决定住院总费用上涨的主要收费项目.方法 比较2006-2007年度,由公办的24所二级综合医院前10位病种的病案资料中,参保与自费住院病人药品招标前后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以及各项费用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结果 参保病人住院平均天数(12d)高于自费病人(8d),Z=33.271,P<0.001;参保病人住院医疗费用是自费病人的2.26倍(Z=59.607,P<0.001).药品统招后药品费用呈负增长,参保病人组药品费用平均减少47.5元,递减3.33%,自费病人组药品费用平均减少37.0元,递减6.69%.多因素分析:药品费用、其它费用的减少是住院医疗费用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床位费、护理费、实验室检查费、手术费是造成住院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管机制,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药品招标后需注意床位费、护理费、实验室检查费、手术费用对患者住院费用上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振添 《广西医学》2000,22(6):1432-1433
,药费占 84 % ,治疗费占 14% ;在乡镇卫生院 ,药费占 78% ,治疗费占 15% ,检查费占 4 % ;在县级医院 ,药费占 70 % ,治疗费占 15% ,检查费占 9%。住院费用 :在乡镇卫生院 ,药费占 6 6 % ,治疗费占18% ,检查费占 8% ,手术费占 3% ,住院费占 4 % ,在县级医院 ,药费占 54% ,治疗费占 2 3% ,检查费占9% ,手术费占 2 % ,住院费占 5% ,其它占 7%。2 .6 不同特征人群医疗费用的负担情况 根据农村居民自报的两周门诊医药费和 1996年住院医药费的情况 ,可计算出不同年龄组的人均两周门诊费用和年人均住院费用 ,具体见表 2。从表 2中可见 ,婴幼儿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趋势,为费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灰色关联度、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进行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分析。结果 某院2018-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36%,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西药费、诊断费、耗材费占总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例位于前3位,累计占比66.73%,与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度最高的是西药费(1.00),其次是耗材费(0.91)、诊断费(0.90)。4年间结构变动度最高的是西药费,结构变动度达-3.18,结构变动贡献率为32.24%,逐年呈负向变动;治疗费结构变动度(1.46)和结构变动贡献率(14.75%)排名第2位,逐年呈正向变动。结论 西药费、耗材费均呈下降趋势,目前存在耗材费降幅较小,医疗服务费用占比偏低的问题,仍需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上海市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降低医疗费用,引导服务重心下沉社区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析2006年2月-2007年12月,门诊总人次数、初诊人数、次均门诊费、次均门诊药费等数据。随机抽取308名社区患者问卷调查,内容有基本情况,对减免门诊诊查费的了解程度、就诊次数、费用变化、就诊去向。结果三中心2007年与2006年同期相比,门诊总人次数增加27.0%~16.7%,次均门诊费、次均门诊药费分别下降13.6%~11.4%、11.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者增加8.6%、4.9%、10.7%。问卷调查76.3%调查者认为门诊费低廉,91.9%认为是政府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责”的举措。结论实施降费后,居民就医经济负担减轻,初诊患者增加。此举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居民得到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颌面部畸形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2014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出院的533例颌面部畸形患者住院费用明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结构变动度法分析患者住院各项费用的关联度程度、结构占比及变动情况。结果 2014年-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3.35%,其中护理费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0.82%。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四分位数为68 875.6(53 757.16, 78 567.39)元,其中手术治疗费占比最高,为56.4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关联系数最高的是手术治疗费(0.8964)。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变动值最大的是手术治疗费(0.1592),且呈上升趋势;结构贡献率最高的是手术治疗费(47.22%)、耗材费(41.26%),医疗服务费、治疗操作费、护理费、诊断项目费和非手术治疗费的贡献率较小,合计5.9%。结论 手术治疗费和耗材费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存在耗材费占比过高,技术劳务性项目收费过低的问题,建议适当降低耗材费,合理提高技术劳务性项目...  相似文献   

20.
吴明尚  钟宇华  黄家智 《广西医学》2005,27(11):1785-1786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医院的医疗费用变化及其原因,旨在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费用制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收集北海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1993—2002年医疗业务年报表,计算分析门诊均次医疗费及其药费构成、出院人均医疗费用及其药费构成等医疗费用数据。应用动态数列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医改前(1993年至1996年)与医改后(1997年至2002年)医疗费用指标的变化。结果医改前门急诊次均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33.42%;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24.61%。医改后门急诊次均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14.40%;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3.35%。医改前后,医院的门急诊费用和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的药费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结论医改后医院咀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增长幅度大大下降,但医疗费用的增长仍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重仍比较大。药品价格高低对控制医疗费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