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参与调节多种免疫调节因子的转录与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以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部分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本文就NF-κ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综述中药调控核因子-κB(NF-κB)相关信号通路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DN的发生伴有NF-κB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中药单体(毛蕊异黄酮、小檗碱、雷公藤红素等)及中药复方(芪丹地黄汤、黄芪汤、益肾胶囊等)可通过靶向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有效防治DN。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肠道黏膜中的Toll样受体(TLRs)异常高表达、NF-κB活化异常等方面,在应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研究中发现,乌梅丸可以通过抑制TLRs/NF-κB/my D88的活化,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阻断TLRs/NF-κB/my D88信号通路的异常传导,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结肠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白芍总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癌、抗抑郁、保肝、抗自身免疫疾病等。近年来发现白芍总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疗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报道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炎症因子、调节免疫、抑制NF-κB及MAPK通路、保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芍药汤由黄连、黄芩、大黄、白芍、当归、木香、槟榔、肉桂,甘草构成。因其具有清热利湿、调气活血功效,后世医家皆推此方为治疗湿热泄痢之主方。现代临床应用中,除芍药汤原方,其加减方亦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并可与其他方剂(痛泄要方、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等)、西药(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英夫利昔单抗等)、中医针刺或艾灸等特色疗法联用。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芍药汤及其加减方能明显降低梅奥内镜(Mayo)评分、结肠黏膜病变(Baro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疾病评分,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实验药理学研究显示芍药汤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抑炎因子来减轻炎症反应;可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阻断连环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可通过调节免疫轴平衡、调节免疫蛋白修复异常免疫屏障;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改善黏膜通透性,从而恢复肠道内环境平衡以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其药物单体黄芩苷、芍药苷、黄连素等可起到抗炎、抗菌、调节代谢等作用。该文就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黄连解毒汤有效活性成分对炎症级联反应信号传导通路TLR4/NF-κB的阻断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in 2000将含有h TLR4(human toll-like receptor 4)基因和NF-κB-Luc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入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和配伍组成的药物刺激后再检测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水平,筛选出能够有效阻断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黄连解毒汤有效组分;进一步选择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转运蛋白对黄连解毒汤有效活性成分的吸收和转运机理。结果: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和黄芩苷活性单体能阻断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传导,显著抑制NF-κB因子的生成;摄取实验中,黄芩苷和小檗碱配伍组能够显著提高小檗碱活性单体在Caco-2细胞中摄取量[(1.23±0.03)ng/μg],加入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抑制剂MK-571之后,小檗碱的摄取量有显著提高[(1.05±0.09)ng/μg],但是在加入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虽然有黄芩苷存在,小檗碱的摄取量未见提高[(0.53±0.05)ng/μg]。结论:通过TLR4受体介导NF-κB通路抑制剂筛选模型,筛选出黄连解毒汤内小檗碱能够有效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传导,在小檗碱的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不存在肠道转运蛋白P-gp的作用,但存在MRP2的外排作用,这可能是因为黄连解毒汤中配伍黄芩苷可抑制MRP2蛋白活性,从而使Caco-2细胞中小檗碱被外排的量减少,增加小檗碱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7.
小檗碱是黄连属植物的主要提取物,经现代研究已确证其有抗炎、抗氧化、抗菌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特发性炎性肠病,其发病原因涉及遗传,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该文通过查阅,梳理近年来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通路及其作用机制,为开展小檗碱治疗UC的药物开发及机制探讨提供方法与思路。结果显示,小檗碱通过调节JAK-STAT,NF-κB,PI3K-AKT,MAPK,Nrf2,ERS和MLCK-MLC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恢复机体正常免疫应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进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中医药具有作用温和、多靶点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治疗该疾病拓宽了途径,其可以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如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安胃汤及二参三草汤等可调控PI3K/AKT信号;黄芪甲苷、人参皂苷、二氢丹参酮、姜黄素可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黄芩素、芍药苷、姜黄素、萎胃康及安胃汤可调控NF-κB信号通路;氯化两面针碱、苦参碱、安胃汤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青蒿素、参芪苡术汤、健脾益气方、荣胃理气方联合守宫方调节Wnt信号通路,均影响胃细胞增殖、凋亡、转化等过程。因此,寻找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成为开发逆转或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的肠道慢性炎症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ulcerative colitis related colorectal cancer, UCRCC)呈逐年上升,现已成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生主要是持续的炎症反应刺激肠道黏膜, 最终导致癌变的发生。NF-κB通路是诱导机体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侵袭及抑制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发现中医药在治疗UCRC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相关,中医药调控UCRCC的分子机制与miRNA调控NF-κB通路存在相关性。故本文就miRNA调控NF-κB通路干预UCRCC之间关系及中医药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苦参总碱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核因子-κB、下游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苦参总碱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阳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等5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0只。留取结肠组织标本,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变化,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参总碱100 mg/kg组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大体形态评分,减轻肠道炎性反应和粘膜损伤;苦参总碱(100、200、400 mg/kg)干预后能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和IL-8的水平。苦参总碱治疗组均能下调结肠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呈现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总碱能够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炎性因子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王鹏程  赵珊  冯健  赵宏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15,46(10):1556-156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固醇激素与免疫抑制剂3类药物为主,但是无法有效的防治,不可长期使用。近年来,大量研究以中药复方、单味药或者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以期开发出治疗、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药物。就NF-κ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以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和酶为靶点的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9只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39只大鼠采用TNBS/乙醇联合建模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39只大鼠再随机平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柳氮磺吡啶组(C组)、复方甘草酸苷组(D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柳氮磺吡啶与复方甘草酸苷干预处理。结果:肉眼与病理学观察发现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复方甘草酸苷组的血清TLR4与NF-κB p65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柳氮磺吡啶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NF-κB p65与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柳氮磺吡啶组与复方甘草酸苷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F-κB p65与TLR4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oll样受体介导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复方甘草酸苷可阻断该通路中TLR与NF-κB p65的表达,进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由遗传、环境、感染、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苦参及其复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免疫细胞失衡、调节细胞因子及炎性反应递质的表达、影响信号转导通路、抗氧化、调节细胞凋亡、修复肠道组织等方面,其相关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也对探索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9,(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芒果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反向药效团匹配法预测芒果苷及其苷元的作用靶点,采用DDT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靶点-疾病靶点等网络,并通过MCODE插件进行聚类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芒果苷对COX2的结合作用,再通过测定小鼠结肠组织COX2和STAT3的表达验证芒果苷的作用靶点。结果预测得到芒果苷和苷元的作用靶点135个,其中SRC、CASP3、MAPK8、JAK2等31个关键靶点作用于包括TNF-α、IL-6、IL-1、COX2在内的15个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靶点,这31个关键靶点调控JAK/STAT、NF-κB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生长、凋亡、增生、侵袭等生物过程。芒果苷与COX2活性位点的Ki预测值为238.38μmol/L。芒果苷具有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可下调结肠组织COX2和STAT3的表达。结论芒果苷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SRC、CASP3、MAPK8、JAK2等靶点,该靶点干预JAK/STAT、NF-κB等炎症通路,从而调节COX2和STAT3的表达,最终间接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病变累及结直肠黏膜的一种慢性特发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涉及遗传,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信号通路与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UC的相关通路,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中药复方治疗UC的机制主要涉及以下5条通路,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activator of tran-ions, STAT)信号通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s)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 PI3K)与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Akt)信号通路。中药复方通过调节多通路下的细胞间分子信息传递,发挥保护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UCRCC)与NF-κB信号通路的网络模型,预测UCRCC的关键炎性靶标,明确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对这些靶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测定10种指标成分;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分别查阅UCRCC疾病、NF-κB通路的上下游蛋白,采用Cytoscape软件,预测UCRCC的关键炎性靶标;在AOM/DSS诱导的UCRCC小鼠模型中,通过免疫组化、ELISA方法明确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对关键炎性靶标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药根碱、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黄芩素、甘草酸、汉黄芩素的含量分别为1.677、0.154、0.159、0.045、0.448、0.035、0.095、0.013、0.111、0.006μg/g。交互网络中综合排名较高的前8位炎症因子分别是NF-κBp65、i NOS、COX-2、Bcl-2、TNF-α、IL-1β、ICAM-1和VCAM-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组、美沙拉秦肠溶片(5-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K基因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活化的影响,探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的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2例使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西药组12例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大便常规、结肠镜和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 %,西药组为75 %(P<0.05);中药组结肠黏膜病变疗效总有效率为90.9 %,西药组为7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均降低,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抑制NF-κBp65及STAT6的活化及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甘草泻心汤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炎症过程和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甘草泻心汤治疗UC的可能机制。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甘草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7只。以二硝基氯苯-醋酸复合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各组予相应药液灌胃。14 d后取材,镜下检测结肠组织黏膜,运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6、IL-8、IL-10的表达,免疫组化分析结肠组织的TLR4、NF-κBp 65的阳性细胞率。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组织黏膜病理形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甘草泻心汤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中的TLR4、NF-κB p65阳性表达,降低促炎性因子IL-6、IL-8水平,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结论甘草泻心汤对UC大鼠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LR4/NF-κB为核心的炎症信号通路,参与免疫调节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黏膜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及机理。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组、UC+氧化苦参碱组、UC+柳氮磺胺吡啶组,实验结束时,剖取病灶结肠,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各实验组动物结肠黏膜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NF-κB mRNA在溃疡性结肠炎症细胞中的表达(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可干预NF-κB mRNA在炎症性结肠黏膜细胞中的表达,进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