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珠海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珠海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寻找发病危险因素,提供防制措施。方法设立哨点医院,建立腹泻病例定义,监测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情况,用轮状病毒快速诊断试剂检测腹泻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发病危险因素,病例组随机从2007年12月-2008年1月腹泻登记的轮状病毒阳性病例中抽取;对照在同日其他疾病登记中随机选取。结果珠海市轮状病毒发病高峰在每年12月份,与低温有关,1~4岁儿童高发,发病危险因素有婴幼儿不良洗手习惯、和社区儿童玩耍,以及外地流动儿童。结论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在每年低温季节,建议在这个期间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培养儿童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儿童之间的接触,特别要针对外地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7日,怀化市儿童福利院发生一起不明原因婴儿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多价2)O125B15血清型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7日,怀化市儿童福利院发生一起不明原因婴儿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多价2)O125B15血清型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5月 2 3日至 6月 13日 ,曲阜市某大学发生了一起腹泻病的暴发疫情 ,3436人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认为是由生活用水源被污染所引起。1 暴发经过2 0 0 1年 5月下旬 ,在曲阜市某大学部分教职工、家属和学生中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呕吐 ,部分病人伴有发热和腹胀。腹泻多呈水样便和稀便 ;发热以低热为主 ,极少数为高热 ;腹痛多为钝痛或间歇性疼痛。首先在教工、家属中开始发病 ,3~ 5d后学生中出现病人。首例病人发生于 5月 2 3日 ,之后病例逐渐增加 ,发病高峰期为 5月 2 7日至 6月 1日。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最小的 3个月 ,…  相似文献   

5.
1998年12月底,武汉市桥口区长丰乡发生一起麻疹局部暴发,共发病25例,疫情波及长丰、建荣两村,学龄前7个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主要集中在5~6岁儿童,计13人,占发病总数的52%。疫情发生自当车12月29日开始,病例集中于次年元月14日左右,通过采取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疫情在15天内扑灭。这次疫情最突出的特点是所有发病者都为外来儿童,均无麻疹接种史或无保健手册。该乡流动儿童免疫水平低下,易感人群密集是造成此次暴发的主要原因。长丰乡辖13个自然村,仅有6个村每月开展1次免疫接种。村医报酬由各村委会支付,不愿进行外来人员…  相似文献   

6.
鸡公山疗养院1984年爆发过一次“不明原因的腹泻”,1985年仍有散在病例发生。1985年7至8月应该院的要求,对腹泻流行情况和水源卫生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 1、资料来源 (1) 1982、1983年全部病例。 (2) 1984年腹泻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3) 1985年各科腹泻情况的询问调查。 2、近四年腹泻发病情况近四年腹泻发病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7.
分析咸宁地区实施冷链后11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表明,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每隔2-3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的周期性规律仍未打破。流行高峰由局部暴发所致。季节性高峰非流行年在4月,流行年在5月。发病有以1-3岁的幼儿为主,7-14岁儿童病例所占比重大于4-6岁。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漏种,免疫失败和抗体衰退,少数地区接种工作不落实,易感儿大量积累,酿成局部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某公司2007年7月发生的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局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个案资料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发病时间为7月13日至29日,流行期共17d,共发病46例,罹患率为0.39%(46/11661)。发病患者中工人37倒、管理人员4例、家属3例、儿童2例,发病年龄以15~24岁年龄组最多,共34例,占总病例数的73.9%。结论该起疫情为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Real-Time RT- PCR在一起诺如病毒Ⅱ型暴发疫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Real-Time RT- PCR技术在一起不明原因聚集性腹泻暴发疫情中检出诺如病毒.方法 在上海市黄浦区某老年护理院不明原因腹泻呕吐病人的粪便标本中,运用Real-Time RT- PCR技术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 在送检的15份样品中检出诺如病毒Ⅱ型核酸阳性13份.结论 本次不明原因聚集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引...  相似文献   

10.
一起生活饮用水污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查明柳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暴发腹泻疫情的原因。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疫情为生活饮用水污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发病共185例,罹患率为5.75%;暴发高峰期在9月17~18日,发病163例,占发病数88.1%。结论未消毒自备生活饮用水是造成这次腹泻疫情流行的原因。学校加强对自备生活饮用水的消毒管理,是防止疾病传播流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达州市2007-2010年沙门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达州市腹泻病例中的沙门菌感染率和菌型分布,提高腹泻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从监测点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法)中分离沙门菌并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4年共监测腹泻1291例,检出沙门菌52株8个血清型,总感染率为4.03%。临床就诊和暴发疫情腹泻病例沙门菌感染率分别为1.24%和23.60%。检出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各15株和10株,分别引起腹泻暴发疫情7宗和4宗,是我市流行的主要沙门菌血清型和腹泻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菌,凉拌菜和卤肉制品是腹泻暴发的高危食品。结论达州市流行的沙门菌血清型别众多,做好沙门菌监测对提高腹泻爆发疫情的应急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严格生熟操作分开,防止烹调后食品的再次污染是减少食物中毒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骆华  邱明权 《现代保健》2009,(35):18-19
目的探讨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与阴囊L形皮瓣法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提高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成功率。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2例,应用阴囊L形皮瓣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例。结果随访6—24个月。15例患者中,一期治愈13例。术后发生尿瘘1例,经尿瘘修补术治愈。尿道外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应用横行带蒂包皮瓣与阴囊L形皮瓣法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较好术式。最佳的手术方式、认真的手术操作、合理的术后包扎是提高尿道下裂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7—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取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017—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调查资料。结果2017—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共报告49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报告病例总数为565例,总罹患率为1.89%。疫情持续天数中位数5 d,春、秋季疫情高发。幼儿园罹患率高于中小学。疫情中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高于腹泻、发热比例。幼儿园和小学病例中呕吐比例较高,中学病例中腹泻比例较高。结论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机构的疫情特征有一定的区别,应针对不同集体机构的特点采取区别化的控制措施。疫情传播主要途径以人传人为主。集体机构内出现疫情后,早发现、早报告对疫情蔓延的控制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北京市某医院老年病房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发生特征、临床表现、采集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从2013年1月17日起到21日结束,共确诊病例18例。6件粪便标本中检出5件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83.33%,其中2件阳性标本经基因测序分析为诺如病毒GⅡ.4/Sydey 2012变异株。结论此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可能是由于水污染和密切接触导致传播,通过采取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等综合措施后疫情中止。  相似文献   

15.
孙海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65-1866
目的调查了解某酒店诺如病毒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情况及其原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根据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分析暴发地点的基本情况、疾病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共累计发生66例病例,其中酒店员工17例,顾客49例。酒店员工罹患率为29.82%(17/57),顾客罹患率为0.05%(49/100 120)。平均潜伏期为24.8 h(0.5~51 h),采集粪便标本共24份,其中7份粪便标本诺如病毒阳性。结论该起疫情的原因可能为酒店腹泻员工带病工作,通过接触、交叉污染环境食物、气溶胶等方式传播,造成酒店员工和顾客相继发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事件为1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排除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In April 1996, in Aswan Governorate, Egypt, an outbreak of vomiting without diarrhea, abdominal and leg pain was reported.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outbreak. 25 cases who had vomiting without diarrhea, abdominal and leg pain. Controls were randomly chosen from adjacent houses to cases and another village. RESULTS: No occupational expo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84% of cases lived in households where chemical rodenticide had been used for rat infestations compared to 22% of controls.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dentified zinc phosphide intoxication as the probable cause of this outbreak.  相似文献   

17.
丁建清  陈茜  周萍  谢晓华  孙美玲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94-2795
目的分析一起酒店聚餐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的原因及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依托,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开展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起感染性腹泻事件发病人数82人,罹患率为0.82%。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样本24份,RT-PCR核酸检测阳性7份;酒店剩余食物及环境相关样本21份均为阴性。结论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暴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地区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共报告6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累计病例257例,99.61%为临床诊断病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暴发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春秋季的3、10和11月;病例年龄主要为1~10岁(29.13%)和11~20岁(54.72%);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人传人接触传播等多途径。共采集87份病例、48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数分别为44份和4份,检出率分别为50.57% 和8.33%。结论 广西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学校,应重点针对中小学校, 开展健康宣教,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加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监测工作, 减少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广西自治区2006—2007年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共报告9起(城市1起,农村地区8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累计病例117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75例(6.39%),临床诊断病例1099例(93.61%),无死亡病例。疫情暴发地点主要为农村地区的学校、监狱、自然村屯,农村病例数构成(86.20%)高于城市(13.80%)(P〈0.01);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2006年病例时间分布与2007年分布不一致,2006年病例全部集中在9、10和12月,2007年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数的78.75%(452/574);病例年龄主要为10~19岁(39.52%)和20-29岁(28.88%),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2.19:1,职业分布主要为在校学生和服刑人员。病例症状较轻,病程一般为2—3d,具有自限性。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和食物、人传人接触传播等多途径传播。共采集81份病例和10份密切接触者急性期粪便标本,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72份和5份,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50.00%。结论广西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多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初夏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重点针对疫情好发地区,采取健康教育、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等综合措施,减少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广西自治区2006-2007年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及描述性分析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共报告9起(城市1起,农村地区8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累计病例117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75例(6.39%),临床诊断病例1099例(93.61%),无死亡病例.疫情暴发地点主要为农村地区的学校、监狱、自然村屯,农村病例数构成(86.20%)高于城市(13.80%)(P<0.01);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2006年病例时间分布与2007年分布不一致,2006年病例全部集中在9、10和12月,2007年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数的78.75%(452/574);病例年龄主要为10~19岁(39.52%)和20~29岁(28.88%),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2.19∶1,职业分布主要为在校学生和服刑人员.病例症状较轻,病程一般为2~3 d,具有自限性.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和食物、人传人接触传播等多途径传播.共采集81份病例和10份密切接触者急性期粪便标本,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72份和5份,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50.00%.结论 广西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多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初夏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重点针对疫情好发地区,采取健康教育、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等综合措施,减少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