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Ⅰ受体(IGF-Ⅰ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5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手术前后、对照组体检日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分析各指标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均高于术后及对照组(P均<0.05),但术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者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中分化者,TNM分期Ⅲ、Ⅳ期者明显高于Ⅰ、Ⅱ期者,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IGF-Ⅱ和IGF-Ⅰ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国人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对40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距大肠癌原发灶1cm癌旁组织、距大肠癌原发灶10cm以上大肠组织和10例非肿瘤患者的正常大肠组织标本,进行IGF-Ⅱ和IGF-ⅠR的抗原染色.结果①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率(P<0.05).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缘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有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C期及浸透全层组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Dukes分期A、B期及未浸透全层组中ⅠGF-Ⅱ和ⅠGF-ⅠR的表达率(P<0.05).结论 IGF-Ⅱ、IGF-ⅠR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与结直肠腺瘤(CRA)关系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探讨CRA患者IGF-Ⅰ、IGF-Ⅰ受体(IGF-ⅠR)表达及其与血清1GF-Ⅰ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50例CRA、30例结直肠癌(CRC)、20例炎性息肉患者。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Ⅰ、IGF-ⅠR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GF-Ⅰ水平。结果:炎性息肉组、CRA组、CRC组IGF-Ⅰ、IGF-ⅠR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5)。CRC组血清IGF-Ⅰ明显高于炎性息肉组(P=0.018)。CRA患者IGF-Ⅰ、IGF-ⅠR表达以及血清IGF-Ⅰ水平与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部位、息肉组织学类型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IGF-Ⅰ、IGF-ⅠR阳性表达的CRA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均显著高于IGF-Ⅰ、IGF-ⅠR阴性表达者(P=0.03;P=0.02)。CRA患者IGF-Ⅰ表达与IGF-ⅠR表达呈正相关(r=0.718,P<0.01)。结论:IGF-Ⅰ、IGF-ⅠR表达联合血清IGF-Ⅰ可能成为评估CRA发展和恶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5.
慢性肝病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肝病常伴有肝性骨病,导致骨质疏松[1-4].采用先进的双能X线吸收法(DEXA)和新的血清骨代谢指标观察慢性肝病患者骨矿物质密度和骨代谢状态的变化报道甚少.我们采用DEXA测量慢性肝病患者和与患者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并同时对其血清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IGF-ⅠR、IGF-Ⅱ在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入选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RA 10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30例、炎性息肉30例,另选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者作为阴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入选者IGF-Ⅰ、IGF-IR、IGF-Ⅱ的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0%、10.0%、10.0%,与炎性息肉组(分别为6.7%、10.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组(分别为36.0%、48.0%、44.0%)、CRC组(分别为63.3%、80.0%、73.3%)较阴性对照组、炎性息肉组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A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数量、部位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腺瘤大小、增生程度、组织学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A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正常人群的结直肠黏膜向腺瘤的转化,以及腺瘤的增长和转化过程中,IGFs和IGFs-R轴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IGF-Ⅰ、IGF-ⅠR、IGF-Ⅱ有可能作为CRA癌变的预测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血清脂蛋白浓度异常所  相似文献   

8.
陈进  章烨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733-173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作为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及生成时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繁殖的因素。本文进行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TSGF水平联检,旨在为其预后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维持机体内微量元素稳定的重要器官,在患肝病时,可导致微量元素代谢紊乱。本文报告702例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并探讨其机理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变化分析章小篆,公晓燕,刘瑞兰,蔡丽英有学者认为,血清层粘蛋白(LN)检测是反应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优于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本文测定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LN的变化,以期对慢性肝炎的肝纤维化趋势进行判断。材料与方法一...  相似文献   

11.
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周英发,张亚琳,段芳龄近年,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肉(Apo)变化受到人们广泛重视。为深入探讨肝病患者Apo的变化规律、临床意义及发生机制,我们对不同肝病患者血清ApoAI、B_100、C及E进行了检测。材料与方法:8...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孙术红于华朱文茹为了解肝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105例各类肝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5...  相似文献   

13.
IGF-Ⅰ、IGF-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琳  郭宝文  赵魁 《山东医药》2005,45(9):35-36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但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对40例大肠癌组织应用组织化学法进行IGF-Ⅰ、IGF-Ⅱ检测,旨在探讨IGF-Ⅰ、IGF-Ⅱ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由6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经肝脏合成和分泌。有研究表明,肝病时血清中IGF-Ⅰ降低,但关于IGF-Ⅱ的水平则报道甚少。本文采用特异性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了慢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PHC)血清中IGF-Ⅱ的水平,以探讨其诊断意义。受试者包括57名健康志愿者,PHC 病人17例,肝硬化50例,慢性肝炎29例,以及非肝脏性疾病108例.所有受试者进行下列检查:1.血生化测定;2.血清IGF-Ⅱ的酶联免疫分析测定;3.血清IGFⅠ放免测定;4.血清GH、T_3和T_4测定;5.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浆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GOT、GPT、ALP、总胆酸、凝血试验和靛青绿(ICG)滞留试验。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IGF-Ⅱ的平均值为830±4png/ml;慢性肝炎(538±51),肝硬化(427±45)和PHC(260±4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非肝脏性疾病组则  相似文献   

15.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放射免疫法对38例急性肝炎(AH)、34例慢性肝炎(CH)、26例肝硬变(LC)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动态观察,并与47例健康查体正常者(下称对照组)的血清H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H、CH、LC患者血清HA含量匀高于对照组,且LC〉CH〉AH。AH患者恢复期及CH患者稳定期,其血清HA含量降至正常或明显下降,LC组则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动态观察血清HA含量变化有助于慢性肝病的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及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研究血清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检测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血清LN和HA浓度,与肝功能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肝脏病理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炎血清LN明显高于健康者和急性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LN升高幅度较大,是慢性肝炎(CH)患者的1.8倍(P<0.01)。HA以400μg/L为界,LN以150μg/L为界,肝硬变同时升高者占85.2%。CH则为9.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血清LN就显著升高,电镜观察发现丙型肝炎患者贮脂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多,此种病理现象较CH患者明显。结论联合检测血清LN和HA对区分肝纤维化与肝硬变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肝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109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74例,女35例;年龄18~76岁。其中慢迁肝(PH)35例,慢活肝(CAH)28例,肝硬化(HCL)32例...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早期发现、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关键.目前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已受到重视[1].为此,我们对8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变患者同时检测了血清IL-6活性、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含量,并与其中27例肝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IL-6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结直肠腺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分别检测12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4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4例健康人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表达水平.结果: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在结直肠癌组(247.35±60.77;0.063±0.010)、腺瘤性息肉组(224.75±69.45;0.055±0.010)及健康对照组(195.39±63.37;0.047±0.013)依次降低,前两组明显高于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及肿瘤家族史临床指标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息肉大小、数量、部位、组织学分类也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在结直肠癌组(247.35±60.77;0.063±0.010)、进展期腺瘤组(235.81±73.72;0.056±0.011)及早期腺瘤组(208.15±59.44;0.052±0.008)依次降低,且前两组较后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IGF-1和IGFBP-3呈正相关(r=0.796,P<0.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增高可能在结直肠腺瘤癌变中起一定作用,对适龄人群行血清GF-1和IGF-1/IGFBP-3检测可以简单筛选有息肉恶变倾向者.  相似文献   

20.
肝病患者肝素辅因子Ⅱ,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病患者肝素辅因子Ⅱ、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的变化@@马菊珍,邵慧珍,李继浩,支立民,徐安国,王鸿利肝脏疾病时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的变化已有报道[1′2],但未见肝素辅因子Ⅱ(HCⅡ)变化的报告。本文就肝病患者这些因子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作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