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福昌  韩忠 《山东医药》1998,38(6):23-24
右室流出道切开致冠状动脉损伤的防治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250001)王福昌韩忠郭巍张衍鲁刘杉右室流出道切开致冠状动脉损伤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常见于法乐氏四联症或伴有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室缺修补术中。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我们曾遇2例,现对其处...  相似文献   

2.
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室长轴切面对显示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延续性中断(呈骑跨状),可见于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巨大室间隔缺损、法乐氏五联症、永存共同动脉干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其鉴别要点: 1.骑跨状多见于法乐氏四联症,伴有右室流出道狭窄,右室壁增厚、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连续性(后连  相似文献   

3.
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成人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 方法 从1996年10月至2003年12月对82例18周岁以上成人法乐氏四联症实施根治手术,最大年龄48岁。所有病例均经右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及室缺修补,室缺全部使用涤纶片修补,27例行跨环补片术,53例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1例补片分别加宽主肺动脉和流出道,另有1例直接缝合流出道。 结果住院死亡1例,死亡率为1.2%。16例发生了并发症,包括因肺部感染二次气管插管1例,二次开胸止血6例,残余分流7例(均≤5mm),右室流出道残留梗阻2例(压差>60mmHg)。结论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根治手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法乐氏四联症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进行形态立体定量学研究。结果表明,法乐氏四联症组右室心肌细胞呈肥大及退行性改变,细胞横径大于20μm,肌原纤维体密度小于对照组(P<0.001),线粒体散密度增加(P<0.001)。但体积缩小,肌浆网体密度及表面密度显著增加(P<0.01)。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心肌细胞功能异常可能与其收缩单元的减少、细胞能量代谢失调及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右室流出道重建标准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同种血管片为材料,通过对法乐氏四联症患者22例的临床应用观察,对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右室流出道重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同种带固有单瓣血管片重建右室流出道后,肺动脉反流明显减小,右室—肺动脉收缩压差低,血液动力学效果满意,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种改良自体心包单瓣,临床用于解除法乐氏四联症、三联症及重度右室流出道狭窄,重建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反流小,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为解除右室流出道狭窄而以补片扩大之,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往只根据术后近期是否存在右室衰竭的临床症象来判定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而且,很少考虑可能加重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影响右室功能的其它因素,如残留的远端肺动脉狭窄、流出道假性瘤以及室缺修补后残余漏等.作者对一组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后有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但临床上尚无右室衰竭症状的病人进行了右心导管和右室造影检查,旨在早期发现右室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和阐明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协同危害右室功能的因素,以便制定适当的外科处理方案.研究对象为4.5±3.2(0.75~14)岁的74例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后有不同程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其中54例,右室流出道补片跨瓣;20例补片未跨瓣.所有病人心功能均为NYHA Ⅰ或Ⅱ级,临床上无明显的心功能不全表现.然而,按术后1~14年导管检查获得的右室功能资料,可将74例  相似文献   

8.
法乐氏四联症常合并冠状动脉畸形,其主要类型有①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起源异常;②单纯右冠状动脉;③单纯左冠状动脉等。畸形冠状动脉的位置和行程,常常影响经典的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效果。因此术前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应根据法乐氏四联症右室流出道狭窄的情况,以及畸形冠状动脉的位置和行程来采取不同的成形术、外通道术等,以达到理想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法乐氏四联症的超声诊断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乐氏四联症(下简称四联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先心症,在紫绀型先心病畸形中占首位。超声心动图尤其是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四联症的术前诊断和术中监视和术后随访中日趋起重要作用,大有取代有创检查之势。本文就此方面作一综述。四联症的经典病理类型为右室流出道狭窄(可多水平),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增宽骑跨,和继发性右室肥厚。临床特征是青紫,其严重性又取决于本病主要病变即右室流出道  相似文献   

10.
在严重法乐氏四联症病例的手术治疗中,常需切开狭窄的肺动脉瓣环,并跨越流出道放置补片,以防止残留压差过高和减轻右室的压力负荷过重。然而,切开肺动脉瓣环和用补片重建流出道,常产生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这样,在术后早期及晚期可能加重右心室功能的负担,增加术后病残率和死亡率。本文旨在评定慢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对右室功能的影响,以及跨越肺动脉瓣环作流出道补片重建术后的临床病程。作者于1956~1970年共对426例法乐氏四联症作根治术,其中63例(15%)需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自1992年12月~1995年12月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39例。其中一岁以内14例;1~3岁17例;4~6岁4例;成人4例。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10.25%)。存活的35例,术后效果满意。文中重点讨论了以心包片作室缺修补连续缝合的体会,右室流出道疏通的经验以及术中测量右室一肺动脉跨瓣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成人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型法乐氏四联症由于心内血管畸形继发病变严重 ,长期缺氧 ,常伴有多脏器功能的损害、灌注肺、肾功能衰竭及因侧枝循环丰富而术中术后易致出血、渗血等并发症。同时由于主动脉骑跨 ,高位室间隔缺损 ,右室流出道狭窄所致右向左分流 ,肺血流减少 ,且伴有在左心室发育不发 ,低氧血症和红细胞继发增多所致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在围麻醉期间易出现缺氧发作 ,围手术期易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因此麻醉的管理难度增加。我院2 0 0 0年~ 2 0 0 4年共行 7例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手术治疗。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法乐氏四联症病人 7例 ,…  相似文献   

13.
大龄法乐氏四联症75例手术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阜外医院外科从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连续收治了75例年龄在16岁以上的法乐氏四联症患者.均行了根治术。术后无一例死亡和发生严重并发症,作者对右室流出道成形标准和方法以及室缺修补的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月-1996年12月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52例,其中术后持续心内测压196例(单纯左房测压90例,左房右室同时测压92例,单纯右室测压17例)。应用体会是,该技术较简单安全,取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客观、准确,可用于估计畸形矫治的程度,对法乐氏四联症术后病情、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有较大实用价值,值得在法东氏四联症术后监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乳糜胸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我院1979~1989年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1832例,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现报道如下: 全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5~9岁。法乐氏三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型法乐氏四联症1例,法乐氏五联症1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前3例分别行法乐氏三联症、法乐氏四联症、法乐氏五联症根治术,后  相似文献   

16.
用多普勒超声无创评价20例法乐氏四联症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正常组对照发现,法乐氏四联症右室舒张功能异常系心肌顺应性降低所致,而左心舒张功能异常多系前负荷受损,并非心肌异常,还获得了右室收缩时间间期的新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53例法乐氏四联症中20例(7.9%)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结果分析表明,本组患者临床上紫绀多偏轻;B型超声心动图及心室造影显示,右心室流出道较宽,肺动脉发育不良亦少见。但绝大多数病例需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或跨环补片,否则术后易残留右心排血受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达到术后右心房低压、心脏无杂音又无传导障碍,作者提出经右室圆锥于纠治法乐氏四联症的方法和手术结果。方法:1985~1986年间手术治疗常见法乐氏四联症30例,年龄2~7岁(平均4岁),肺动脉指数159~360cm~2/m~2(平均210cm~2/m~2),4例曾作过姑息手术。体外循环后右室前壁肺动脉瓣环下作一小纵形切口,下缘漏斗口,为右室全长的30%,再切开肺动  相似文献   

19.
自体肺动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四联症,年龄分别为2岁、3岁和4岁。其中2例冠状动脉畸形跨过右室流出道,1例右室流出道肌性闭锁。采用自体肺动脉和右心室切口吻合重建右室流出道,手术均获成功,随访效果满意,为纠治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重症法乐氏四联症(TOF)根治手术的关键是流出道的疏通、重建。目前,右室流出道(RVOT)重建多采用自体心包片跨肺动脉瓣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因为肺动脉瓣环剪开及加宽后破坏了肺动脉瓣关闭的严密性,造成其关闭不全,致肺动脉瓣返流,加重了右室负荷,所以术后易发生心功能不全,难管理,病死率高。我们选择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20例成人重症TOF患者应用活性同种带瓣主动脉片重建右室流出道,并与常规方法的20例进行对比研究,显示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