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是在"冬痛夏治"思想指导下防治咳喘的中医药特色手段,有独特的优势,此篇论述从敷贴药物、穴位、时间等论治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防治咳喘病的中医外治进展.  相似文献   

2.
"冬病夏治"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疗法,是中医"治未病"、"春夏养阳"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穴位敷贴、艾灸疗法、穴位注射、综合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近10 a来防治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外治杂志》是以突出"中医外治"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临床,突出实用,汇集全国最新中医外治研究成果,实践与理论并重,介绍临床有效疗法及特色经验等,内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本刊内容丰富,是中医外治工作者获取专业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外治杂志》是以突出"中医外治"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临床,突出实用,汇集全国最新中医外治研究成果,实践与理论并重,介绍临床有效疗法及特色经验等,内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本刊内容丰富,是中医外治工作者获取专业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专业平台,也是广大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5.
任彦  王文荣 《中医研究》2015,28(1):74-76
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医内治的辨证分型治疗、分病期、分病位施治,中医外治的灌肠及栓剂疗法、针刺及温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治疗,以及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中医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价廉、有效等特点,在疾病防治、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穴位敷贴(注射)、拔罐、耳穴压豆等,已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中医外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基于中医外治技术人才既需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更需娴熟的操作技能的特点,探讨中医外治人才的培养策略和方案,可更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外治理论和操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痛经,因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且反复发作被列为妇科三大疑难病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满意疗效,笔者通过查阅、收集、筛选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总结了推拿、针刺、耳穴、灸法、穴位敷贴、埋线疗法等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并进行分析,对此进行阐述,发现中医外治法疗效显著、绿色、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治愈率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中医工作者拓宽设计思路及研究方法,研发出安全、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外治方法,促使中医药事业走向标准化、系统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庞英华 《世界中医药》2014,9(6):817-819,823
目的:对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5年关于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疗安全的特点,目前较为公认的方法有:中药浴足法、药枕法、针灸法、穴位敷贴法、穴位埋线法、耳尖放血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推拿法、刮痧、综合疗法等。结论: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是体弱多病不宜多服降压药、久服耐药及不愿服药的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中医外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鼓胀”范畴,是中医内科四大疑难病症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病。本病中医外治方面历来有许多疗效确切的好方法,用得最多的是中药敷脐(即神阙穴)疗法,还有中药敷贴其他穴位、中药从腧穴离子导入、中药灌肠、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等方法。现将近几年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中一种难治性疾病,病位主要涉及左半结肠和直肠,本文对近年中医外治灌肠疗法、栓剂疗法、针灸疗法、穴位埋线以及穴位敷贴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敷贴疗法是将鲜药捣烂或将干药研成细末,制成膏药、药饼或直接涂敷于患处或穴位上的一种外治法。早在《内经》就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记载,历代医家应用敷贴外治更是不乏其人,记载甚多。清代吴师机则编著了中医史上的第一部外治专著《理论骈文》。敷贴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适应证广。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该法治疗疾病,体会颇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它是将中药配制成丸、散、膏等剂型,直接贴敷于穴位上,利用中药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该疗法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各个系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外治杂志》是以突出"中医外治"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临床,突出实用,汇集全国最新中医外治研究成果,实践与理论并重,介绍临床有效疗法及特色经验等,内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本刊内容丰富,是中医外治工作者获取专业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专业平台,也是广大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2015年《中医外治杂志》仍为双月刊,64页。刊号:ISSN1006-978X CN14-1195/R国外代号:BM4605广告许可  相似文献   

14.
万英  赵相雨 《四川中医》2009,(11):116-117
穴位敷贴疗法,又称天灸疗法,是用中药贴于穴位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我们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运用穴位敷贴疗法于“三伏、数九”时节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中经典理论阐明,人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黄帝内经》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尤其是中医外治法,很受欢迎,特别是在儿科,应用甚广。小儿心智未充,治病时畏惧注射,或者口服药物困难,常常困扰着医生和家长。后疫情时期,感染疾病减少,慢性病治疗逐渐增加,中医药特色疗法尤显重要,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特殊性,特别是小儿脏腑娇嫩,随拨随应,运用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安全有效、操作方便、不良作用小。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家庭育儿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接受中医药治疗,其中包括中药泡洗、小儿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敷贴、小儿膏方、负压吸痧等方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传承好和发扬好。而今有幸跟随江苏省名中医殷明老师学习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及中医儿科各种技术操作,受益匪浅,特详记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可内病外治。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外治法如穴位贴敷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推拿按摩疗法、艾灸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中药封包疗法等,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就中医外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的源流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的源流与特点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王子芳,戴居云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中医药疗法,穴位敷贴疗法,历史,古代,近代穴位敷贴是祖国医学众多治疗方法之一,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敷贴”又可称“贴敷”、“敷灸”,也有“薄贴”、“穴位贴...  相似文献   

18.
张婷  高静  吴晨曦  刘晓云 《河南中医》2013,33(5):771-773
通过对近年来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分别从发病现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加以阐述,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穴位敷贴是将中医穴位与中药贴剂很好地结合,标本兼治,能较好地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于其他疗法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冠心病的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存在着副作用大、依从性差、患者不耐受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突出,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发展迅速。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项传统的中医内病外治方法,近年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益气活血贴为本院自制外敷贴剂,源自名老中医周次清经验方"冠心灵"方加减化裁而成,组方包括黄芪、丹参、川芎、细辛、肉桂、冰片等,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主要探讨益气活血贴穴位外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以冠心病发病原理、组方药物功效、选穴依据、皮肤给药原理等为角度深入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热烈祝贺由《中医外治杂志》组织编写的《中医外治疗法丛书》出版发行!《常见病敷贴实效方》本书系统总结了近二十年来敷贴疗法的进展,以期对促进包括敷贴疗法在内的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敷贴疗法的指导。全书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两部分,基础篇介绍了敷贴疗法的概念、历史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