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男,10岁。双下肢反复出现斑块伴瘙痒2个月。右小腿外侧可见一直径约3.0cm的暗红色水肿性斑块,有浸润感,无触痛,皮温较高。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深层胶原纤维及脂肪小叶间有片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胶原纤维间见火焰现象。诊断:嗜酸性脂膜炎。每天予强的松35mg口服[1mg/(kg.d)],2周后皮损好转。 相似文献
3.
4.
嗜酸性脂膜炎国内首次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嗜酸性脂膜炎是一种较难确诊的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笔者报告 3例临床表现各异的男性患者 ,组织病理检查均表现为皮下组织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通过查阅文献 ,这是国内首次对嗜酸性脂膜炎的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脂膜炎是一种较难确诊的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笔者报告3例临床表现各异的男性患者,组织病理检查均表现为皮下组织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通过查阅文献,这是国内首次对嗜酸性脂膜炎的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6.
报道1例嗜酸性脂膜炎(Eosinophilic panniculitis,EP)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浅析。本例患者男,50岁,1年前右大腿内侧皮肤蚊虫叮咬处出现丘疹、风团,风团消退后患部基底变为硬结状,并逐渐增大形成包块,表面可见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提示脂肪小叶及间隔内淋巴细胞、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EP。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报告1例典型成人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男,52岁,务农,右上肢及双下肢皮肤变硬7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上肢前臂及双下肢小腿皮肤紧绷,表面干燥光滑,蜡样光泽,触之似皮革样硬,不易捏起。抬高右臂,前臂内侧可见沿浅静脉走形的“沟槽征”。伴有麻木、疼痛、活动后气短不适、活动受限,无发热、瘙痒、糜烂、结痂,无关节炎、肌痛、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等情况。血常规: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2.1%;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79×109/L。右前臂核磁共振平扫加强化见指深屈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周围筋膜略增厚,呈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见右前臂不均匀强化。右上肢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角化,局部表皮增生,表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左下肢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诊断:嗜酸性筋膜炎。予甲强龙静滴、口服甲氨蝶呤片、叶酸片、复方丹参滴丸及外用积雪苷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后,病情改善,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16.
17.
19.
20.
嗜酸性筋膜炎1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嗜酸性筋膜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 18例嗜酸性筋膜炎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本病以四肢皮肤的弥漫性肿胀、硬化为临床特征 ,以深筋膜胶原纤维弥漫性增厚、均质化 ,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结论 本病可能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硬皮病 ,称该病为硬化性筋膜炎更能恰当地反应本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