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09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经螺旋CT扫描后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小密度投影(MinP)4种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并根椐诊断行小儿支气管内窥镜异物摘取术.结果: 术中取出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8例、双侧支气管异物1例、气管并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气管并双侧支气管异物2例;另有3例未见明确异物,1例异物位于Ⅲ级支气管无法取出,1例由于喉头水肿纤维支气管镜无法通过并手术,1例术前突然窒息死亡.螺旋CT 4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的显示率分别为MPR 97.2%、CTVE 94.4%、SSD 83.2%、MinP 70.1%.结论: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轴位像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9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经螺旋CT扫描后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小密度投影(MinP)4种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并根椐诊断行小儿支气管内窥镜异物摘取术。结果:术中取出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8例、双侧支气管异物1例、气管并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气管并双侧支气管异物2例;另有3例未见明确异物,1例异物位于Ⅲ级支气管无法取出,1例由于喉头水肿纤维支气管镜无法通过并手术,1例术前突然窒息死亡。螺旋CT4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的显示率分别为MPR97.2%、CTVE94.4%、SSD83.2%、MinP70.1%。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轴位像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总结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处理的25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PR、CTVB、SSD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结论 利用螺旋CT的多种三维重建方式,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 CT 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和 CT资料,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小密度投影(MinIP)、仿真内窥镜(VE)等技术,并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39例中,气管异物13例,右侧支气管异物75例,左侧支气管异物48例,双侧3例。CT 正确诊断137例(98.6%),漏诊2例(1.4%);气管异物及右侧主支气管异物 CT 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二者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40)。间接伴随征象:肺气肿74例,肺炎48例,肺不张22例,纵隔移位57例,间质性肺气肿4例,纵隔及皮下积气4例,支气管扩张2例,胸腔积液4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直观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及其继发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例临床可疑小儿气道异物,全部经螺旋CT扫描,将原始图象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象后处理,获得MPR,SSD,MIP,CTVE等重建图象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均能显示异物及在气管肉的位置,7例位于右侧支气管(5例位于右主支气管,1例位于右上吏气管,1例位于右中间支气管),5例位于左主支气管,8例位于气管。结论:多排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结合轴位图象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对指导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异物的124例儿童患者资料,男89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后处理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等技术.结果 异物位于气管及气管分叉6例,右侧支气管61例,左侧支气管52例,双侧支气管2例,气管-主支气管3例;坚果类异物99例,豆类5例,玉米2例,果蔬类8例,骨块5例,其他5例.6/14例复诊CT提示异物残留患儿再次支气管镜检查均取出异物.间接伴随征象:肺气肿109例、肺不张18例、肺炎27例、支气管扩张12例、肺间质气肿2例、纵隔移位76例、纵隔气肿3例、皮下气肿2例、气胸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无创、准确性较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6例气道异物患儿行MS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00kV,40~80mA,层厚5mm,间距5mm,螺距0.396,扫描后进行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并与支气管内窥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获得满意的后处理图像,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为97.9%,异物定位与支气管镜检相符97.9%。其中MPR(包括CPR)及MinIP在显示异物本身和局限性气管、支气管阻塞最好。结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可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但不能用单一的后处理技术,应该将轴位和多种后处理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本病的直接征象是显示异物本身,而局限性支气管阻塞需结合其他征象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螺旋CT对22例怀疑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行胸部CT平扫,图像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处理,使用多平面重建(MPR)及仿真内窥镜技术(CTVB)进行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或临床证实。结果:22例中,CTVB显示I~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V级支气管45.5%;MPR显示I~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V级支气管50.0%;FOB显示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II级支气管72.7%。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能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是一种准确、安全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51例X线诊断不明确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MPR进行检查,依据支气管镜检术异物取出部位为判定标准,将CT诊断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低剂量螺旋CT及MPR图像对气管异物诊断准确性为100%,对3级以下支气管异物诊断准确性为95.65%.结论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MPR对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 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2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共检出异物20例,其中1例位于气管,19例位于支气管。异物中瓜子、花生米碎片18例;小虾及塑料管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后处理图像清晰显示了异物的位置、形态和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发现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42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扫描,经后处理后在MPR、MinIP及VR上测量支气管异物的形态、大小,与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证实后的异物大小、形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行肺窗MPR气管异物显示40例,1例穿透气管后停留在左肺内,1例显示不明确,其中35例行异物长径测定,最小0.3 cm,最大1.9 cm,平均大小1.08 cm.25例VR重建病灶平均大小1.32 cm.27例MinIP重建异物大小平均为1.14 cm.40例手术后取出异物,最小0.29 cm,最大1.6 cm,平均大小为1.05 cm,统计学显示肺窗MPR重建的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重建技术是显示气管异物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异物的40例患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图像后处理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技术。结果异物位于气管及气管分叉7例,右侧支气管14例,左侧支气管10例,气管一左主支气管2例;坚果类异物16例,豆类4例,玉米3例,果蔬类4例,骨块5例,其他8例。间接伴随征象:肺气肿3例、肺不张1例、肺炎5例、纵隔气肿1例、皮下气肿1例、气胸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无创、准确性较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30例小儿气道异物患儿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仿真内窥镜(VE)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上述重建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显示率及限度.结果 MPR、MinIP、VE对段以上气管、支气管显示率100%,能部分显示亚段以下支气管,VR对段以上支气管显示率为95%,MPR能部分显示管外组织.MPR和 MinIP能直接显示异物部位、大小、形状及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表现为气管、支气管腔内圆形、椭圆形或"一"字形密度影,有时呈典型的"口含珠"状.VR表现为局部气道的充盈缺损,甚至气道的连续性中断.VE表现为支气管腔内占位,呈"丘状"或不规则形状.MPR能显示肺内并发症.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多层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病史及硬支气管镜钳取证实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40例。所有病例摄胸部X线片及CT薄层扫描,将容积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仿真内窥镜(VE)及容积漫游技术(VRT)成像,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及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优势及局限性。结果:①异物位于右主支气管13例,左主9例,并发肺气肿33例,肺不张6例,阻塞性肺炎17例,纵隔疝8例;②)除X线不能显示不透光异物外,CT轴位、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异物显示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CT与MPR、X线与VRT、VRT与MinP在肺部并发征象显示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成像方法(CTVE除外)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T及MPR优于X线、MinP及VRT;③MPR能多角度清晰显示叶以上气管支气管异物及肺部并发征象;CTVE较好地显示叶及以上气管支气管腔内异物,所见类似纤维支气管镜;VRT直观立体显示叶以上气管支气管异物、阻塞性肺气肿及纵隔疝,可弥补纵向范围显示不足。结论:X线、多层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气管支气管异物及其并发征象的显示各有优劣,诊断时应综合分析;多层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叶支气管远端及以下支气管异物、局限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的显示有一定限度,诊断时应结合CT轴位像,以避免假阳性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多排螺旋CT对诊断小儿支气管内异物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支气管异物的小儿均经MDCT容积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显示。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征,并将轴位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现异物位于气管者4例,右主支气管11例,中间段支气管3例,左主支气管3例。轴位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3%、90%和91%。结合MPR和MinIP成像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可达到99%、100%和99%。结论 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相应支气管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伴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使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仿真内窥镜技术(CT virtual endoscopy,CTVB)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儿经CTVB检查显示出Ⅰ~Ⅲ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Ⅳ级支气管50%;MPR显示出Ⅰ~Ⅲ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Ⅳ级支气管55%。CT显示的支气管异物的形态和位置与支气管镜手术结果相符合31例,其中异物位于气管2例,右支气管17例,左支气管8例,气管粗隆区4例,1例不符合。MPR和CTVB发现31例,表现为腔内椭圆形、不规则占位21例,管腔闭塞10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能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的常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对纤支镜证实的31例呼吸道非金属异物的64层螺旋CT原始资料, 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B)、容积再现技术(VR) 和最小密度投影(MiP)4种图像后处理成像, 诊断结果中对异物的有无、位置、大小的显示与纤支镜结果比较,对并发征象的显示与CT横轴位所见比较.结果:4种后处理技术显示异物能力均良好,CTVB在异物定位和大小测量方面略差于其他3种技术;在异物的肺并发征象显示方面,MPR最好,VR和MinP较差,CTVB最差.结论:64层螺旋CT超快速、超薄层的扫描,为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呼吸道非金属异物及其肺部并发征象诊断中奠定了优势基础,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64层V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汪令生  陈义加  陈伦刚   《放射学实践》2010,25(2):156-159
目的:探讨64层VCT多种图像后处理显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结合多平面重组(MPR)、CT仿真内镜(CTVE)、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透明成像(Reysum)、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图像反转等图像后处理分析各种重组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支气管异物23例,其中右支气管异物15例,左支气管异物8例,全部病例经临床支气管镜证实,7例正常。各种重组方法相结合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其中MPR、MinIP、VR、图像反转这4种后处理显示率最高。结论:64层V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24例的多层螺旋CT检查,全部源像在AW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肺透明化重建(VR)及仿真内窥镜(CTVE)重建,分别得到MPR,VR,CTVE图像。结果本组24例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中恶性肘,瘤20例,良性4例,病变位于气管13例,左主支气管4例,右主支气管5例,隆突上方2例;宽基底16例,窄基底8例:不规则生长14例,环状生长2例,偏心8例;12例外侵与邻近结构粘连,4例轻度向外生长,但未累及周同结构,8例在管壁上并向腔内突出;1例脂肪瘤为低密度影.不强化,良性肿瘤密度较均匀,中度强化,恶性肿瘤密度欠均匀,强化亦不均匀;气管肿瘤姑息治疗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观察9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可以对原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及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观察,是一种准确且无创性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临床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行MSCT检查,并结合MSCT多模式重组如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图像分析诊断,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50例可疑病例中,有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30例,MSCT能显示这些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和堵塞情况,无异物20例,其中18例与临床相一致,2例误诊。结论:利用MSCT的多模式重组,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