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MP感染肺外症状为临床首发表现主要体现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损害、消化系统、结缔组织和心血管系统,其中主要以血液系统(36.5%)损害为主,其次为神经系统(20.0%)和皮肤损害(18.8%),余分别占9.4%、9.4%、5.9%;所有患儿经确诊为MP感染后予阿奇霉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结论肺外症状为临床首发表现的MP感染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医生应多了解认识、重视该疾病,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病情,合理利用相关实验室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芳  赵玉 《现代保健》2010,(23):98-99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受损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室从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患儿1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儿中均有肺外器官受累,其中以消化、神经、泌尿、心血管系统及浆膜腔积液多见.结论 MP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可同时有两种以上的器官受累,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故对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王芳  齐雪姣  满晓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11+641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某院148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48例中76例(51.35%)肺外器官受累,受累部位除呼吸道症状还包括消化、泌尿、血液、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及皮肤黏膜损害.结论 MP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阿奇霉素为重要药物,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龚省城 《中国保健》2007,15(16):64-6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肺外表现,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有肺外表现的MP感染病例共304例进行分析.结果304例有肺外表现的患儿中,胸腔积液47例(15.5%),关节疼痛或/和活动受限26例(8.6%),心肌损害34例(11.2%),中枢神经系统受损28例(9.2%),肾损害27例(8.9%),消化系统损害症状62例(20.4%),肝脾肿大、肝损害41例(13.5%),血液系统受损40例(13.2%),皮疹24例(7.9%),其他45例(14.8%).另外,33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占有肺外表现病例的(10.9%).结论重视MP感染的肺外表现,尤其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患儿的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以及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与漏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3年450例MP感染患儿中发生肺外并发症172例临床特征,其中男106例、女66例,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IgM阳性,分析患儿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和临床特征,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2例MP感染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临床表现以肺外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有12例,在所有肺外并发症受累系统中最高的为消化系统占40.12%,其余依次为循环、皮肤黏膜、泌尿、神经、血液等系统,分别占27.91%、21.51%、18.02%、12.79%、9.88%;所有患儿经抗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MP感染可引起患儿复杂的肺外并发症,从而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的损害,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容易发生误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相关分析并作总结。方法在利用ELISA方法对患者血液的MP,IgM,IgG作了相关检测后,对MP—IgM≥1:80且被明确诊断为MP感染的645例患儿的相关性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相关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所治的645例患儿中共有267例(41.40%)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较为多见的是消化系统的损害(42.55%),泌尿系统的损害(30.75%)以及血液系统的损害(20.15%).全部的患儿在利用大环内酯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MP感染常易引发肺外的并发症且在并发症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极易引起医师的误诊或是误治,故在对患儿的治疗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或是表现有不能完全以细菌或是病毒感染所能完全解释的呼吸道感染时,临床医师应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性,并安排相关医护人员做相关的详尽检查,以便于尽早地确诊及诊治。  相似文献   

7.
张彩虹 《现代保健》2009,(30):23-2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肺外损害情况。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在青岛市市北区浮新医院诊治的669例患者发生肺外损害的情况。结果669例肺炎支照体感染发生肺外损害32例,其临床表现多样。结论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种并发症,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诊断较为困难。当临床遇到以细菌或病毒感染等不能完全解释者,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可拍胸部X线片以发现肺内感染灶,同时做病原学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损害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2例临床确诊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MP感染中32例有肺外脏器损害,发生率为51.6%,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结论 MP感染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可出现多脏器受累,肺外症状呈多样化,需引起重视,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9.
32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及肺外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肺炎及肺外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27例MP感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结果MP感染肺炎患儿表现为剧烈阵咳、少痰,肺部体征少、X线改变出现早且明显,可有哮喘和多种肺外表现,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好。结论MP感染能引起小儿肺炎,并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具有小范围流行的特点,呼吸道症状突出,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应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2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有肺外器官损害的210例MP感染患儿临床资料。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MPP)534例中210例有肺外器官损害(39.3%),累及的主要器官有心血管系统69例(32.9%)、消化系统86例(41.0%)、血液系统48例(22.9%)、泌尿系统46例(21.9%)、神经系统8例(3.8%)、皮肤损害37例(17.6%)、肌肉关节损害18例(8.6%)。结论:MP感染除引起肺部病变外,可同时有1个或1个以上肺外器官受累。对出现肺外表现或以肺外表现为主要临床症状的MPP患儿应及早确诊,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郑州市肺炎支原体(MP)致小儿感染的流行情况,为诊治和预防工作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血清中7种病原体特异性lgM抗体,为临床提供病原学依据。结果 从8549例被检血清中,检出7种病原体相关lgM抗体阳性2907例。其中MP—lgM抗体阳性708例,占总阳性的24.35%(居第2位),含单-感染523例,混合感染185例。临床除显示呼吸系统病变外,尚有呼吸道外多系统病变者占8.3%。结论 MP已为该地致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常年均有小儿感染发病.以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学龄前儿童易感率高,〉6岁后则明显下降。对MP感染者,需同时要密切观察肺内和肺外多系统发生的病变,以防漏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发病情况,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红霉素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单用阿奇霉素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36.3%,婴幼儿占28.4%,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全部病例的57.4%,表明MP在婴幼儿肺炎中并非少见,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显著差异(P>0.01),但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起效快,安全性及病人的耐受性、依从性好。结论:MP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好发年龄明显提前,症状表现不典型,病程迁延,肺外并发症多见;阿奇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儿童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7年1-12月某院就诊并符合筛选条件的发热儿童328例为研究对象,依初步诊断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7例)、单纯流感感染组(149例)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92例),比较三组患儿血液指标和血清免疫指标。结果 328例发热患儿中,87例(26.5%)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1~6岁儿童。与单纯流感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和肺炎征象的情况明显偏多(P<0.05)。与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情况明显多。与单纯流感组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体温处于中高热状态人数明显较高,患儿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单核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IgG、IgA、IgM、C3和C4阳性异常情况所占比例明显较高。结论 该地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临床表现多出现较长时间的中高热症状,同时咳嗽、咳痰的征象相对普通流感更为严重,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的多样性,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来院就诊的15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肺外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占同期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总数的27.94%.肺外损害占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总数的25.82%,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但以消化系统最多见41例,其次为循环系统32例、神经系统15例等.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损害发生率较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预后较好,肺炎支原体-IgM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儿童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1—12月某院就诊并符合筛选条件的发热儿童328例为研究对象,依初步诊断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7例)、单纯流感感染组(149例)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92例),比较三组患儿血液指标和血清免疫指标。结果 328例发热患儿中,87例(26.5%)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1~6岁儿童。与单纯流感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和肺炎征象的情况明显偏多(P0.05)。与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情况明显多。与单纯流感组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体温处于中高热状态人数明显较高,患儿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单核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IgG、IgA、IgM、C3和C4阳性异常情况所占比例明显较高。结论该地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临床表现多出现较长时间的中高热症状,同时咳嗽、咳痰的征象相对普通流感更为严重,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为诊断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富士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具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5~7天住院患儿的血清MP混合抗体,对其中807例MP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 405例患儿中MP抗体阳性率14.9%,2008~2010年MP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患儿MP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MP感染率最高(P<0.05);2008年MP感染率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009年秋季MP感染率最高,2010年夏秋季节MP感染率高于春冬季节;807例MP抗体阳性患儿发生肺外合并症129例,占16.0%。结论:MP感染的好发人群有提前趋势,且在儿童中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MP感染的季节性每年均有变化,MP感染肺外合并症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大叶性肺炎将其分为研究组95例(大叶性肺炎)和对照组55例(非大叶性肺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入院常规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大叶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年龄、发热时间、发病至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间及心动过速、胸腔积液、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分别为(64.08±12.06)%、(36.62±25.08)mg/L、(364.43±152.23)U/L及(39.91±16.65)mm/h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感染患儿发生大叶性肺炎与发热时间、发病至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间及入院时血清CRP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MP感染患儿发生大叶性肺炎与发热、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CRP水平等有关,临床医生应对其风险给予全面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及时逆转疾病的重症化趋势,达到改善患儿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2008~2009年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天津地区4 037例住院肺炎患儿,对患儿的发病季节、年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4 037例中MP肺炎374例,发病率9.26%,5岁以上为主(67.38%),年长儿中,高热、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肺内炎性实变多见,且多合并病毒感染(39.57%)。1/4发生胸膜病变。肺外损害中,除皮疹、消化道症状,出现1例肾炎,最严重为3例噬血细胞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HLH)。神经系统损害少见。结论:MP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原,除引起肺部病变,尚可引起肺外多脏器和组织的损害,应注意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罗定市10岁以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罗定市10岁以下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对2001年7月~200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低效价颗粒凝集测抗体实验测定血清中MpIgM滴度。结果:1127例患儿中检出阳性病例235例,阳性检出率20.85%,其中0岁~组MP阳性率为7.37%,1岁~组为21.24%,6~10岁组为35.69%;冬春季(12~2月)为MP感染的高峰期。结论:MP是引起10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学龄儿童)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Wong LP  Woo PC  Wu AY  Yuen KY 《Vaccine》2002,20(23-24):2878-2886
None of the vaccines used in dimorphic fungal infections utilized the mucosal route for immunization, whereas only one utilized a secreted protein as antigen, despite knowing that infections caused by dimorphic fungi are usually acquired through inhala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usefulness of Mp1p (a secreted cell wall antigen encoded by MP1)-based vaccines for 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using a mouse model, and compared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intramuscular MP1 DNA vaccine, oral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delivered by live-attenuate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nd intraperitoneal recombinant Mp1p protein vaccine. The serum IgM level of the Mp1p protein vaccine group at day 7 and the serum IgG levels of the Mp1p protein vaccine group at days 7 and 2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groups (P<0.0001). The serum IgG level of the MP1 DNA vacc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group and oral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group (one dose) at day 21 (P<0.0001 and <0.05, respectively). The groups of mice immunized with intramuscular MP1 DNA vaccine, oral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and intraperitoneal Mp1p protein vaccine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p1p-specific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dex (LPI)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The interferon-gamma (IF-gamma) levels of supernatant of splenic cell cultures obtained from mice after intramuscular MP1 DNA vaccine,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three doses), or intraperitoneal Mp1p protein vaccine administ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which occurred after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one dose) administration or those of controls. Interleukin-4 (IL-4) was not detectable in the supernatant of splenic cell cultures obtained from all groups of mice. The percentage survival of the mice immunized with intramuscular MP1 DNA vaccine, oral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three doses), oral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one dose), intraperitoneal recombinant Mp1p protein, oral live-attenuated S. typhimurium control, and intramuscular pJW4303 DNA control at day 60 after wild type P. marneffei challenge were 100, 60, 40, 40, 40, and 0%,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of mice in the MP1 DNA vacc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oral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three doses) group (P<0.05), oral mucosal MP1 DNA vaccine (one dose) group (P<0.005), recombinant Mp1p protein group (P<0.005), S. typhimurium aroA strain group (P<0.05), and pJW4303 group (P<0.00001). Although, the mechanism by which intramuscular MP1 DNA vaccine offered the best protection against P. marneffei infection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the present observation prompted further clinical trials on the use of MP1 DNA immunization on asymptomat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carriers in P. marneffei endemic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