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AF是一种强效的内源性磷脂类介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作为NF-κB的激活最直接最近端的调节剂,PAF参与了炎症级联反应,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3.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F是一种强效的内源性磷脂类介质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作为NF κB的激活最直接最近端的调节剂 ,PAF参与了炎症级联反应 ,在急性肺损伤 (ALI)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t,PAF)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脂类介质,主要和细胞膜上的PAF受体(PAF-Receptor,PAFR)结合介导生物学反应,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触发和维持结肠粘膜炎症的生化因素有待探讨。诸多研究结果表明,脂类介质是IBD的重要参与者,对其生化通路进行调控可能是治疗IBD的一种新策略。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可由很多种类炎症细胞合成的一种磷脂...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炎症性肠病(IBD)炎症反应的了解进展较快,而对病因的了解则进展较慢。研究证明,有许多可溶性介质都与肠道炎症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作用。已知IBD 粘膜内含高浓度的前列腺素、白三烯及其他介质。确定哪些介质在该病中具有病理生理意义,在改善药物治疗中哪些介质为药理学作用的目标是重要 相似文献
7.
8.
程德云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4,21(1):16-18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调节白细胞粘附和向组织趋化的作用,这种调节功能与内皮细胞合成白细胞趋化因子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刺激时,合成血小板激活因了,隍者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产生多种生物效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和附,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应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可减轻或阻断这类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11.
朱维平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8)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由血小板、肾小球内皮、肾小球膜和其它细胞产生的一种磷脂,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肾功能损害。因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的特征是血小板的活化及其引起的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害,而尿液 PAF浓度可反映肾脏 PAF 的产量,本文对 HUS 急性期和恢复期中尿液 PAF 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病人和方法分别从10例典型的腹泻后HUS 急性期儿童及其中的7例康复后(出院后3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大鼠肺循环的慢性效应程德云陈小彬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试验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3μg·kg-1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液腹腔内注射,每日3次,对照组接受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处理28天后,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夺(mPAP)、...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程德云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4,14(2):75-78
血小板激活因子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目前已发现的特异性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有多种,它们能在受体水平拮抗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各种生物效应,对血小板激活因子,低氧及野百合碱等所致的肺动脉增压作用起着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钩端螺旋体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由于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 ,出血部位发生在黏膜、脏器、浆膜和皮肤等处 ,严重者出现大面积肺弥散性出血、咳血 ,是危重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最常见的死因 ,其致病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钩端螺旋体基因LA2 14 4 (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化酶 ,PafAH)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并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NCBI ,Swissprot/TrEMBL ,ProDom ,Pfam ,Jpred2 ,SWISS -MODEL ,TMpred ,SignalP ,ClustW对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赖株全基因组ORF基因诠释 ,编码蛋白进行在线分析 ,并使用Bioedit软件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 确定了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赖株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化酶基因 ,该基因编码蛋白质与哺乳动物 pafAH在一级结构上相似性达 4 2 % ,以牛脑 pafAH(Ib)γ亚基 (1WAB/PDB)为模件模拟该蛋白三级结构 ,发现两者立体结构与非常相似 ,催化位点完全相同 ,均由Ser-His-Asp组成催化三合体。结论 该基因可能与钩体染色体所编码的胶原酶基因 ,溶菌酶基因 ,YopM基因 ,VwA基因协同在钩端螺旋体病出血过程中起作用 ,最终导致弥散性出血和咳血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血中血小板激活因子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物定量法测定35例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10例血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中PAF含量为227.74±27.6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44±14.36ng/ml,P<0.01。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B和C级患者PAF含量分别为231.93±19.37及232.74±28.67,二者明显高于A级患者的183.44±19.09,P<0.05。结论提示肝硬化患者在内毒素的诱导下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合成PAF增加。文中对PAF在肝损伤、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激活因子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目前已发现的特异性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有多种,它们能在受体水平拮抗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各种生物效应,对血小板激活因子、低氧及野百合碱等所致的肺动脉增压作用起着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品红花黄色素抗血小板激活因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花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血小板激活因子 (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是一由多种细胞合成的炎症因子 ,在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临床上红花多以水煎液使用 ,其主要水溶性组分为红花黄色素 ,属查耳酮类成分。研究证明红花黄色素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大鼠体外血栓形成作用。本文观察了市售食品红花黄色素 (Saffloryellow ,SY)对PAF所致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内游离钙的影响 ,以探讨红花活血化淤作用的机制。材料与方法 1 试剂 :食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