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的种类组成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笼日法和夹日法捕鼠。结果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5个市(县)共捕鼠3461只,计3科8属11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58.3%),室内优势种为小家鼠(75.9%),野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的主要鼠种组成有所不同。灌丛和阔叶林生境的鼠类均出现2次高峰。野外的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均出现2次高峰;室内的小家鼠和褐家鼠均出现1次高峰。结论为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深入开展鼠类的生态和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华亭县不同生境鼠类侵害状况。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及鼠种调查。结果不同生境平均鼠密度3.06%,其中以居民区最高,为3.40%;特殊行业次之,为3.10%;农村自然村最低,为2.12%。居民区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褐家鼠,偶尔可见黑线姬鼠;特殊行业以褐家鼠占明显优势;农村自然村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结论城区内鼠密度较高,应加强灭鼠及鼠传疾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银川河东机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银川市下辖的灵武市临河镇黄河东岸,濒临黄河,距银川市区19 km,面积370 hm2.该地区处于宁夏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之中,周边生态环境复杂,主要为植被丰富的林区以及农作物区,啮齿类动物种类丰富,鼠类在不同生存环境的种群组成及分布尚缺乏全面的调查研究,为此对河东机场内外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沙地不同生境中鼠类群落的结构特征。方法2008年4—10月,采用夹夜法对鄂尔多斯沙地7种植被类型中的鼠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生境中鼠类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有差异,苜蓿地中鼠类物种数最多,为5种,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3075;沙打旺地仅捕到小毛足鼠。小毛足鼠为各种生境的优势鼠种,占总捕获量的65.83%,但其种群数量动态在不同生境间有差异。结论人为种植不同植被改变鄂尔多斯沙地生境条件,使鼠类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产生差异,因此在沙地草场利用过程中应重视鼠类与生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全面掌握中越边境口岸鼠类的种类和组成,为口岸鼠类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夹夜法和笼夜法捕获鼠类.结果 东兴口岸捕获鼠类4种498只,凭祥口岸捕获14种756只,水口口岸捕获6种75只,龙邦口岸捕获8种173只,褐家鼠为各口岸的优势鼠种.结论 褐家鼠是各口岸重点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城镇不同生境鼠类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 ,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金山区 14个街道 (镇 )在春季灭鼠前、后于不同生境各调查 1次鼠密度 ,对捕获鼠进行鼠种鉴定。 [结果 ]灭鼠前重点行业鼠密度最高 ,一般行业最低 ,灭鼠后外环境鼠密度最高 ,平均鼠密度灭鼠后较灭鼠前下降 77 91% ;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黄胸鼠最少。 [结论 ]金山区外环境和城镇重点行业室内鼠密度较高。小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类型营区和不同生境鼠类种群和侵害特点,制定科学的鼠类防治措施。方法针对鼠害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利用夹夜法和粉迹法检测鼠害和灭鼠效果。结果 6个部队营区鼠密度水平为粉迹法5.98%和夹夜法2.71%;捕获鼠形动物78只,鉴定为2科4属6种,室内外鼠类群落构成以褐家鼠(47.4%)为优势种;室内以食堂、伙房鼠密度(8.83%)最高,室外飞行区鼠密度明显较宿舍和办公室四周为高;通过综合性鼠类防治措施,粉迹法和夹夜法考核灭效分别下降88.3%和93.4%。结论不同营区和营区不同生境鼠害存在明显差异,每年开展2次大面积灭鼠对防治鼠源性疾病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城镇不同生境鼠类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金山区14个街道(镇)在春季灭鼠前、后于不同生境各调查1次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鼠种鉴定。[结果]灭鼠前重点行业鼠密度最高,一般行业最低,灭鼠后外环境鼠密度最高,平均鼠密度灭鼠后较灭鼠前下降77.91%;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最少.[结论]金山区外环境和城镇重点行业室内鼠密度较高。小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鼠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白山3市鼠的种群组成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笼日法和夹日法捕鼠。结果在吉林省长白山的珲春、和龙、敦化3个市捕获鼠类1 339只,计4科9属11种。优势种群为大林姬鼠(31.5%)和黑线姬鼠(24.1%)。不同生境和月份的主要鼠种组成有所不同。大林姬鼠和棕背?在4~9月均有活动,均在7月下半月出现1次高峰。耕地、住区和针阔混交林3种生境的捕鼠率分别为32.0%,21.4%和5.0%;6,7,8月的捕鼠率依次为14.2%,26.5%,20.7%。结论为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深入开展鼠类生态和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和了解武汉市居民区、特殊行业及农村自然村3种生境中鼠类种群动态及多样性特征,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06-2014年应用夹夜法定期对武汉市居民区、特殊行业及农村自然村3种生境中鼠类进行监测取样,所获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共捕获鼠类967只,隶属1科2属4种。其中个体数量以褐家鼠最多,占39.7%,黄胸鼠次之,占37.6%。农村自然村和特殊行业的鼠类密度季节消长规律较明显,主要高峰期出现在每年的3月和9月。农村自然村鼠类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居民区和特殊行业,多样性指数农村自然村最高(0.993 0),特殊行业(0.684 5)次之,居民区最低(0.645 5);3种生境鼠类群落的相似性指数较高,相互为中等相似或以上。结论农村自然村的鼠类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高于居民区和特殊行业,3种生境之间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榭港区2006-2011年鼠密度和种群变化状况。方法在大榭港区设立7个监测点,并利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和鼠种。结果共捕获鼠类1 026只,隶属2目2科5属7种,鼠密度从2006年的3.16%下降至2010年的0.1%以下,下降趋势明显。鼠类种群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2008年鼠类优势种群为黑线姬鼠;2009年为小家鼠;2010-2011年为褐家鼠。结论大榭创建国际卫生港口期间所采取的防鼠措施非常有效,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鼠类监测来巩固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区鼠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城区居民住宅、一般单位、重点单位室内家栖鼠种群构成。方法室内布放鼠笼,以火腿肠或花生米为诱饵捕捉家栖鼠,捕获的家栖鼠送实验室统一编号、称重,记录鼠种、成幼及捕获地点。结果共捕鼠393只,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分别占50.64%,43.00%和6.36%。重点单位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8.21%。居民住宅和一般单位的黄胸鼠较多,分别占55.49%和53.85%。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幼成鼠比例分别为1∶1.29,1∶0.58和1∶5.25。捕获25~125 g的褐家鼠,15~75 g的黄胸鼠及10~14 g的小家鼠较多。结论武汉城区重点单位以褐家鼠为主,而居民住宅和一般单位黄胸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研究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蚤的生态学。方法在阔叶林、灌丛、耕地和湿草地生境中采用笼日法捕鼠,收集鼠体外寄生蚤。结果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3市县捕鼠1 453只,采获鼠体外寄生蚤2 456只,计4科12属21种,其中东宁分布16种,萝北和黑河分布均为15种。优势种群为二齿新蚤(26.6%),栉头细蚤(20.1%)和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18.9%)。不同生境、月份和鼠种的主要蚤种类组成有所不同。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体外寄生蚤在4-9月均有活动;这2种鼠体外寄生蚤均在5月下半月和9月上半月出现2次高峰。大仓鼠的染蚤率(73.8%)及指数(5.4只)最高。结论鼠体蚤类的生态研究为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蚤的生态、蚤媒病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于2006至2009年间对中俄黑龙江、内蒙古双边11个口岸地区的鼠形动物进行本底调查。方法 5 m夹夜法、弓形夹法及电弧捕鼠器捕捉法。结果编著中俄双边11个口岸鼠形动物名录。结论该名录为中俄口岸公共卫生及鼠传疾病的防治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东北地区9市县鼠的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夹日法、笼日法和钢闸法捕鼠。结果在东北地区9市县捕获鼠类6 182只,计6科15属18种,不同市县的鼠种分布有所不同。鼠的种群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黑线姬鼠(48.6%)为优势种群。9市县鼠的优势种群分别为:黑河、萝北和密山为黑线姬鼠;绥芬河、东宁和珲春为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敦化为黑线姬鼠和大仓鼠;和龙为大林姬鼠和棕背鼠平;洮南为黑线仓鼠和达乌尔黄鼠。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鼠的种群组成有所不同。结论为东北地区鼠的种群组成、鼠媒病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 了解街道不同地域内单位在突击灭鼠中的灭鼠质量。 [方法 ] 询问法及现场检查街道示范路段 (A)、街道政府所在地周围 (B)、相邻其他街道路段 (C)上的单位参与灭鼠过程、投药质量和鼠征及防鼠设施。[结果 ] A、B、C 3种地域上单位知晓率分别为 99.38%、95 .0 4%、88.71% ;投药率依次为 87.5 6 %、82 .0 9%、75 .33 % ;鼠征阳性率分别达 16 .5 9%、19.0 2 %、2 1.71% ;防鼠设施合格率依次为 78.99%、6 8.75 %、5 2 .86 % ;单位反映灭鼠有效率为 81.41%、5 5 .37%、5 5 .74%。 [结论 ] 街道灭鼠工作不均衡 ,应在抓好示范路段单位灭鼠基础上 ,加强周边地区防灭鼠 ,提高除害站灭鼠服务责任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搞清首都机场地区鼠类的种类、组成及其季节消长,为鼠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在T2航站区采用粘鼠板法调查鼠密度,在毒饵盒中放置粘鼠板,1周检查1次。鼠类控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即控制鼠类的食物来源和隐蔽场所,根据鼠密度监测结果,使用鼠夹、粘鼠板和毒饵进行防治。原粮毒饵和蜡块放在毒饵盒中投放,毒饵的有效成分为溴敌隆。结果首都机场地区鼠类由小家鼠、黑线姬鼠、褐家鼠3种鼠组成,全年平均鼠密度2006年为1.32%,2007年为0.31%。小家鼠为优势鼠种,2006年和2007年鼠种组成有明显的差异,且2007年平均鼠密度低于2006年。结论首都机场地区室外环境小家鼠为优势鼠种,是今后鼠防工作的重点防治对象,室内褐家鼠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鼠情动态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部分城乡三年来的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我省城乡鼠种构成以三大家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基本查清了与人类接触密切,且传播EHF的鼠类的分布规律,证实全省城乡鼠密度有两个高峰(4~5月和9~10月),分析出我省EHF和鼠密度两者的高峰相吻合,鼠密度高峰在病峰之前,为灭鼠防病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几年来大规模城乡灭鼠活动,三年来全省密度逐年下降,证实我省灭鼠防病工作质量可靠,鼠密度和EHF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与鼠情及人间疫情监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及体外寄生蚤、蜱、革螨、恙螨的种类组成及寄生习性。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收集鼠体外寄生虫。结果在东北中俄边境地区5县市捕获鼠3 351只,其中黑线姬鼠1 964只(58.6%)为优势种群。不同县市、生境和月份的黑线姬鼠数量组成有所不同。在黑线姬鼠体采获蚤、蜱、革螨、恙螨7 732只,计18属34种,其中蚤8属11种,蜱2属2种,革螨6属13种,恙螨2属8种,优势种群为栉头细蚤(28.8%),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23.8%),二齿新蚤(19.7%);全沟硬蜱(90.8%);耶氏厉螨(53.5%),厩真厉螨(40.0%);田宫新恙螨(66.4%)。黑线姬鼠体染蜱率(69.2%)及指数(8.7只)最高。结论本调查结果为东北中俄边境地区5县市的黑线姬鼠的种类数量及体外寄生蚤、蜱、革螨、恙螨的种类组成,寄生习性的深入研究和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