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症,约1/3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血压不稳、头晕心慌,精神上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易患泌尿系感染及心血管疾病。大多数妇女由于缺乏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知识的认识,导致遵医行为薄弱,不能顺利度过围绝经期,影响工作,生活质量下降。据有关学者统计,近几年来由于生活压力提高,患病率不断上升,围绝经期提前,而且与患者遵医行为薄弱密切相关。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我们对11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了遵医行为的研究,现将研究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功血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45~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主要表现为无规则的子宫出血,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方法很多,但多数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疗,其复发率高,本研究通过米非司酮配伍益气固冲止漏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以探求风险小、疗效佳且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血)治疗方法有刮宫、性激素治疗,甚至子宫切除。本所近几年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是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身体健康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刮宫、性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电切甚至子宫切除。我们将无痛理念引入到诊断性刮宫术中,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并进行丁临床及病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妇女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部分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然而,大约85%~90%的围绝经期妇女因不能适应内分泌的变化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即以内分泌改变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抑郁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晓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73-3174
1994年,WHO曾对绝经期(menopause)、绝经前期(premenopause)、绝经后期(postmenopause)予以清晰的定义为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将“围绝经期”定义为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从绝经前开始出现的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症状,至完全绝经后1年的这段时期,短则2~3年,长则10余年。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精力缺乏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为烦躁、焦虑、压抑、内心不安、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冷淡,丧失情绪反应,呈无欲状态,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妇女就诊及激素替代治疗态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广东省围绝经期妇女的医疗保健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更年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珠江三角地区、山区、东西两翼地区的地市级、县级的围绝经期妇女4489人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我省围绝经期妇女有更年期症状的比例较高,但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就诊率仅为19.9%,其中36.2%的妇女就诊于内科,34.1%的妇女就诊于中医科,仅20.3%的妇女就诊于妇产科;在被调查人群中使用激素替代(HRT)治疗的比例仅1.496;围绝经期妇女的医疗保健行为受文化程度、职业、经济发展、是否绝经及不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结论需要进一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农村、山区等地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来丽水市中心医院行睡眠监测的围绝经期女性102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采用多导睡眠检测(PSG)对所有入组受试者进行监测,记录监测期间的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心率、呼吸紊乱指数(AHI)、睡眠效率、觉醒指数均值;采集受试者血液标本行性激素六项测试,对不同临床特征受试者的PSG测评数据、性激素六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处于较低水平,促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处于正常水平,而促泌乳素(PRL)则处于较高水平;而围绝经期女性PSG监测指标中的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效率处于较低水平,AHI、觉醒指数则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年龄、所处围绝经期阶段、体质指数(BMI)围绝经期女性最低血氧饱和度、AHI、睡眠效率、觉醒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所处围绝经期阶段、BMI的围绝经期女性E2<...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和抑郁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妇女围绝经期的身心健康一直是妇女保健的重要任务。围绝经期异常心理症状尤为突出,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内分泌变化和抑郁症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该文从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综述围绝经期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慕山 《家庭医生》2012,(4):49-49
Q1:你认为绝经期通常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A.45岁以下 B.45—55岁 C.55岁以上 正确答案:B 解答:老百姓通常说的更年期,临床上称为绝经期。绝经期是所有女人人生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通常,40岁以后,出现两次以上月经紊乱并伴随潮热、出汗等症状,就是进入绝经期了。  相似文献   

11.
妇女绝经期潮热症刘启明绝经期潮热症,是伴随妇女绝经期的到来而出现的一种血管运动性发热,与激素失调有关。本症可与更年期综合征并存,也可单独出现。绝经期潮热症主要表现是阵发性发热,体温通常不超过38.5℃,随之汗出,汗出后热止,严重者内衣,湿透,昼夜之间...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抑郁与性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抑郁是一种首次发生于围绝经期的情感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焦虑、烦躁和压抑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围绝经期抑郁,已有的研究认为绝经前后体内性激素的变化与这种抑郁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有的研究表明性激素对脑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性激素的变化和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也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抑郁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以植物神经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工作、生活和家庭。2000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0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慕山 《家庭医生》2011,(22):47-47
说到绝经期.很多女性的第一反应是潮热、盗汗、脾气暴躁、失眠等,实际上,这只是绝经期的近期症状。绝经期女性,因为卵巢功能的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得骨鬣逐渐减少,从而引发骨质疏松,常见腰背疼痛,甚至还会造成骨折。雌激素水平的骤降,还会引起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的异常,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也会升高。  相似文献   

15.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普遍应用的避孕方法,但部分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宫颈萎缩、变硬、甚至宫颈消失,给取环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受术者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对此,我们为减轻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痛苦,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的绝经期取环方法,采用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妇女取IUD,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职业妇女围绝经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解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新世纪围绝经期保健的干预模式和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40~60岁的妇女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潮热、失眠、情绪波动、骨关节痛、头痛症状发生的构成比在50%以上,其发生率分别为58.7%、61.5%、63.7%、59.01%和55%。有心血管、内分泌疾病史、痛经、高血压、体块指数高、性格内向、有饮酒习惯、家庭的居住面积小、收入低、文化程度高等为影响上述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开展围绝经期健康教育,设立围绝经期专科门诊,成立围绝经期妇女俱乐部或支持组织,强化专业队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接近绝经期及绝经以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使用激素疗法,可有助于顺利跨越更年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减退的关联。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对围绝经期女性群体的MMP-3 rs3025058和MMP-9 rs17576位点进行检测,评估其基因多态性与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的关联。结果 卵巢功能衰竭组、减退组和正常组之间两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年龄因素后,携带基因型5A5A和AA的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卵巢功能减退的风险为6.702和7.936,携带基因型5A6A和AG的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卵巢功能减退的风险为2.886和5.315;显性模型下,携带等位基因5A和A的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卵巢功能减退的风险为2.886和5.315,卵巢功能衰竭组两位点的多态性与年龄相关,卵巢功能减退组rs17576多态性与年龄和FSH、E2水平相关。结论 MMP-3 rs3025058和MMP-9 rs1757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减退的发生存在明显关联,可作为围绝经期早期筛查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部分围绝经期妇女及部分伴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子宫内膜增生的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补充治疗(HRT)做一总结,以探讨HRT利弊,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162例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接受了“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edical Oulcomes Study,SF-36)测试,并与73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社会性功能、角色受限、心理健康情况、角色心理状况、活力/精力、身体疼痛、综合健康情况等维度评分和SF-36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有明确的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