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鲁广梅 《光明中医》2011,26(2):360-361
药品自制:西洋参、蜂花粉、人中黄、三七、乌梢蛇各200g,全蝎100g,大黄50g。全方检净,进入干燥箱100℃,维持8分钟;高速碾末机碾末后过80目筛,混匀。4℃备藏。每次服15g,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相似文献   

3.
清,消,补三法辨治“乙肝”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材 《江苏中医》1994,15(5):14-14
  相似文献   

4.
医案一 戎××,男,59岁,教师.初诊:2000年4月27日. 病史:因肝癌在市某医院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999年12月11日,手术记录示:术中见肝硬化严重,小结节状,右后叶癌6×6×6cm,外生性生长,侵及横膈.剜出式完整切除肿瘤,修补横膈,经胃网膜右动脉置化疗泵达肝固有动脉始端,手术顺利.曾用丝裂霉素等作过化疗,因病人并发胸膜炎,胸腔积液不能控制,未能按计划完成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5.
生何首乌治疗乙肝验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永清 《光明中医》2003,18(6):56-56
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 ,为临床常见传染病 ,目前尚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对乙肝的诊治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在临床上用中药治疗乙肝时 ,每于处方中加用较大剂量之何首乌 (一般为 1 5~ 30克 ,最大可用至 5 0克 ) ,对三抗转阴和降转氨酶效果颇为满意。兹将典型病例和治验体会略述于次 ,仅供同道参考。患者李某 ,男 ,31岁 ,农民。 2 0 0 0年 9月 3日就诊。证见疲倦乏力 ,腹胀 2个半月 ,伴见胃纳欠佳、右上腹时感隐痛 ,大便不调 ,时硬时溏 ,小便微黄 ,舌淡苔薄白腻微黄 ,脉濡缓。肝功能检查报告 :谷丙转氨酶 32 0V L ,乙肝“两对…  相似文献   

6.
7.
8.
沈忠源 《新中医》1993,(9):22-23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将15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气虚湿热型与阴虚瘀毒型,分别以乙肝净糖浆、乙肝清合剂治疗。结果基本治愈53例,显效35例,有效5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认为本方具有抑制、清除HBV,增强调节免疫机能,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病理上“木壅土郁”,未必乘土,肝脾同病而表现出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胁肋胀痛、口粘口臭等症状,而且,脾胃症状可贯穿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根据这一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特拟“乙肝健脾和胃方”制成冲剂,从1990年6月至1992年3月进行了临床观察。一、一般资料观察组10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6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5岁,平均30.5岁;男性72例,女性28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平均为24.3月;住院41例、门诊59例。对照组100例,病型、年龄、性别、病程等与观察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西医诊断标准采用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上海)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1年3月至1991年12月,用“乙肝”1号冲剂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取得改善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的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病人,除3例门诊治疗外均为住院治疗;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在15~25岁2例,26~40岁22例,41~60岁6例,病程均在1年以上;临床诊断为“慢活肝”21例,“慢迁肝”6例,无症状“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1.
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辨治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迁延,复发率高,且与肝硬化、肝癌发病关系密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防治该病具有一定优势。兹举案例一则,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入手,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进展。指出: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经长期临床观察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中医药治疗论述了以下有关问题CHB自然病程和中西医治疗策略;介绍治疗CHB中药基本方“二黄双虎汤”;CHB的降酶治疗;CHB“正复胜邪现象”;对HBV携带者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髓性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是发生在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又称之为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属于神经胶质瘤的一种。本病约占髓内肿瘤的60%,男女发病比例为1.7:1.0,平均发病年龄为36.4岁,可发生于脊髓的颈、胸、腰、骶段和马尾部,以腰骶段和终丝处为多见。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或结合化疗、免疫疗法,鲜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报道。现将赵远红老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案例1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玉林市中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13例,在本研究中共排除病例13例,合并酒精肝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6例。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医用臭氧联合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24周后ALT、HBV-DNA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臭氧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单纯中药治愈肺癌急性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腔静脉综合征[1](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指因通往右心房的上腔静脉血流受阻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咳嗽、声音嘶哑、鼻塞、恶心、视物不清、头晕等;体征可以出现颈静脉怒张、上肢肿胀、嗜睡或昏睡、紫绀、面部和上身充血等。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压迫、受侵或血栓都有可能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肺癌瘤灶增长是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的522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其中,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湿热蕴结、湿热内蕴、湿热蕴脾可以用“湿热内阻”统括。结论肝郁脾虚和湿热内阻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软肝汤口服,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结果:治疗组在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状况、乙型肝炎病毒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按中医辨证分成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五个证型,观察各证型与病程、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病毒基因分型及复制状况、脾脏大小的关系。结果:肝郁脾虚证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多见的证型,肝损害较轻;湿热中阻证譬车度肝损害较多;瘀血阻络证伴有轻至中度转氨酶升高,脾大;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CD4,CD4/CD8均值低于正常。结论:正气不足反应了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系指以泌乳素(PRL)升高(≥25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下丘脑一垂体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产育后等多种原因可导致本病发生。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闭经、溢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情志郁结,冲任失调所致。西医常用药物为溴隐亭,该药虽能较快控制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多。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1例,得以痊愈,报道如下,以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