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颌骨腭骨正中骨折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29例上颌骨腭骨正中骨折所形成的裂缝,采用橡皮圈牵引复位术+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复位术(或牵引钉颌间牵引复位术),辅以颅颌固定联合治疗。结果:术后纵向裂口逐渐缩小,骨缝基本拉拢,1月左右CT片显示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良好,拆除全部牵引装置,3月后复查CT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正常。结论:橡皮圈牵引复位术+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复位术(或牵引钉颌间牵引复位术)辅以颅颌固定联合治疗上颌骨腭骨正中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愈合,能较好地恢复硬腭的形态结构,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恢复咬合功能。是一种价廉物美、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颌间结扎钉和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固定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颌间牵引固定方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93例颌骨骨折患者实行颌间牵引固定,分别使用植入式钛钉(QUICK-FIXTM,OsteoMed公司,美国)和牙弓夹板,检测2组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和2种操作所需的时间,并在5个不同的时间点测定DI、GI、CPITN指数,从咬合关系恢复、操作简易性和对口腔卫生的影响3个方面对2种方式进行比较;采用组间均数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种方法均能成功恢复咬合关系,但植入式钛钉使用更快捷,2组的DI、GI指数在进行颌间牵引固定后均有上升,但使用牙弓夹板患者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使用QUICK-FIXTM颌间固定系统的患者(P<0.001),QUICK-FIXTM颌间固定系统组CPITN指数无明显变化,但牙弓夹板组出现上升,尤其是在拆除牙弓夹板后升高显著(P<0.01)。结论:植入式钛钉是一种更快捷、安全、卫生且效果良好的颌间牵引固定方法,为颌骨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颌间牵引钛钉在颌骨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4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钛钉进行颌间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同定。术后保留颌间牵引钛钉,2d后冉行牵引,2周后拆除颌间牵引钛钉。4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钛钉后,创面均在3~5d愈合。48例中,术后第2天观察,咬合关系完全恢复45例.局部轻度开he3例.经术后颌间牵引2周,咬合关系完全恢复。颌间牵引钛钉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取代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同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正畸保持器片牙弓夹板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正畸保持器片牙弓夹板固定合并颌间弹性牵引治疗,恢复咬合关系后第2周,停止颌间牵引,第4周拆除牙弓夹板,术后1、2、6个月时复查咬合关系,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咬合关系恢复理想,X线检查显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骨折愈合良好,患者无不适感。结论:正畸保持器片牙弓夹板具有骨折对位准确、固位稳固、骨折愈合快、美观卫生、配戴舒适、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单发性、多发性、移位不明显的颌骨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采用小型钛板张力带固定,外加支抗钉辅助术后颌间牵引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下颌角骨折12例患者采用口内切口,单个小型钛板行张力带内固定;同时植入正畸支抗钉,术后行颌间结扎,从术后感染、咬合关系、张口度等方面分析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张口度恢复正常,咬合关系良好。仅1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伤口裂开、钛板外露现象。结论 :单块小型钛板行张力带固定,辅助支抗钉术后颌间牵引治疗下颌角骨折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钛板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颌间弹性牵引加小型钛板内固定术(30例),另一组采用上、下牙弓夹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29例),治疗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术后在感染发生率、骨愈合率方面疗效基本相同:在咬合关系、张口度的恢复及体重改变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肯定,在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优于颌间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颌骨骨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咬合错乱,不同程度和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法不尽相同,传统的治疗方法以骨折断端钢丝栓扎及牙弓夹板颌问牵引为主…。由于钢丝栓扎固定不够稳定,为维持患者咬合关系,需要颌间牵引较长时间。应用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治疗,要求牙列较完整、余留牙较稳固,而且存在进食困难、口腔卫生难以保持等缺点。近10余年来,得益于坚强内固定理论及材料学的发展,颌骨骨折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微型钛板为主流的坚强内固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颌间牵引钛钉的应用,避免了牙弓夹板的缺点。近年来我科采用颌间牵引钛钉辅助采用微型钛板的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下颌骨骨折更为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颌间弹性牵引下小夹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术后去除牵引圈及上颌牙弓夹板,改用弹性牵引帽颅颌制动。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即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张口度及张口型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患者咬合关系稳定,未见并发症。结论颌间弹性牵引下小夹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汤晶  葛自力  祝华珺  高洋 《口腔医学》2015,35(6):468-472
目的 比较两种颌间牵引固定方法治疗单纯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单纯髁状突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牵引钉植入组(23例)和牙弓夹板组(21例),并行相应的颌间牵引固定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术后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操作时间的长短以及在五个不同时间点测定的DI、GI、CPITN指数,对二组在疗效、操作的难易和牙周状况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牵引钉植入术与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固定均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术后最大开口度及颞下颌关节检查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牵引钉植入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颌间牵引治疗期间及颌间牵引装置拆除后,两组在DI、GI及CPITN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钉植入术是一种新的微创、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国产小型钛钢板在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中的可靠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国产小型钛钢板对15例29处下颌骨骨折病例进行骨间内固定术,术后颌间结扎2~3周.结果:2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24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局部咬合关系不良.术后半年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半年复查患者张口度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应用小型钛钢板进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疗效可靠,明显缩短了颌间结扎时间,较传统的钢丝强扎内固定及颌间结扎牵引固定都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在下颌角不利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11例下颌角不利型骨折患者,分为钛板单用组38例、牙弓夹板联用组36例、自攻钛钉联用组37例。钛板单用组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牙弓夹板组和自攻钛钉组分别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基础上辅以牙弓夹板和钛钉颌间牵引治疗,全部患者随访半年,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钛板单用组、牙弓夹板联用组、自攻钛钉联用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32%、86.11%、91.89%,牙弓夹板联用组和自攻钛钉联用组的疗效均优于钛板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自攻钛钉联用组的疗效最佳。3组术后感染和张口受限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夹板联用组、自攻钛钉联用组牙齿疼痛、咬合紊乱和面部畸形的发生率均低于钛板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攻钛钉联用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结论在下颌角不利型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咬合关系、面部外形的恢复。其中辅以自攻钛钉颌间牵引的效果较辅以牙弓夹板固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自身增强聚乳酸接骨板治疗颌面部骨折,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35例颌面部骨折病例,均行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共使用自身增强聚乳酸接骨板67块,下颌骨颏孔区骨折术后辅以牙弓夹板固定。术后观察并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固定稳定,咬合关系良好。其疗效评价:优22例(62.86%),良13例(37.14%),无效果较差病例;远期随访未出现骨折移位、瘘管形成和固定材料排出等现象。结论 自身增强聚乳酸接骨板可广泛应用于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正中线性骨折;颏孔区线性骨折需辅以牙弓夹板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颌间牵引钉在治疗髁突囊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治疗18例髁突囊内骨折患者。结果: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的外形和功能,骨质愈合好,效果满意。结论:颌间牵引钉治疗髁突囊内骨折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牵引钉行颌间牵引术治疗颌骨骨折后关系紊乱的效果。方法:对30例颌骨骨折伴有咬合关系紊乱的病例,应用牵引行开放整复+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再利用钛钉进行骨颌间牵引7~14 d。结果:所有病例均在短期内恢复咬合关系,效果评价达到Ⅰ级者24例,Ⅱ级者6例。结论:使用牵引钉的牙槽骨颌间牵引术,尤其适用于不能以牙列颌间牵引术恢复咬合关系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固定方法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下颌骨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l1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颌间结扎、颌间结扎加钢丝骨内固定、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对其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骨折严重程度与固定方法及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三种不同的骨折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其中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度相关。单纯颌间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方法简单,但限制开口时间长,功能恢复慢,产生的并发症多;颌间结扎加钢丝骨内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但口外切口增加了面神经下颌缘支误伤的可能性,限制开口时间长;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方法对牙周及颞下颌关节影响小,不限制开口或早期就开始下颌骨运动,功能恢复快;但如钛板放置不当,会导致牙根或下牙槽神经的损伤及术后咬合紊乱的发生。结论 小型仗板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且口内切口隐蔽无损伤面神经的风险,疗效明显好于单纯颌间结扎或颌间结扎加钢丝骨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铸造个别牙弓夹板在下颌骨前段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制取牙模型,在骨折线处锯开下颌模型,再按上下颌关系重新行模型拼对、联结,在联结后的模型上制取颊舌侧个别牙弓夹板代型,完成个别牙弓夹板的铸造,将其安放于经手法复位后的下颌牙弓的颊舌侧并结扎固定,以恢复牙弓的连续性及咬合关系。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的1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4周后拆除个别牙弓夹板,6~8周后咬合关系完全恢复正常。结论:铸造个别牙弓夹板是治疗下颌骨前段线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术中利用颌间牵引螺丝暂时牵引,经口内切口进行整复并坚强内固定治疗45例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5例54处下颌体及下颌角区线性骨折,先分别在上、下颌中切牙之间、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第一与第二磨牙之间的根向植入颌间牵引螺丝,骨折复位后,进行颌间结扎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及下颌骨的弓型。自下颌前庭沟、翼下颌皱襞切开黏骨膜,显露骨折处并复位后,在张力线上用小型钛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术。术毕拆除颌间结扎,7d后将颌间牵引螺丝拆除。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90天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咬合关系、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45例54处下颌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咬合关系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口内途径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合颌间牵引螺丝暂时刚性牵引结扎,对下颌体及下颌角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修复措施.方法:对38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第二天、1月、3月X线片示全部骨折病例复位良好.伤口Ⅰ期愈合36例,另2例出现软组织伤口局限性感染延迟愈合,经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后痊愈.6例病员少量调磨咬合,1例病员因关节受损、面...  相似文献   

19.
32例复杂性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固定、正颌外科治疗32例复杂颌骨骨折错位愈合患者,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保守治疗以牙弓夹板颌问固定为主,切开复位系按手术常规,切开、复位、钢丝或钛板固定,正颌外科系按正颌外科常用术式手术,术后颌问结扎2~3周。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咬合关系及外观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根据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的部位、时间、程度、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手段,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外形。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short period of maxillomandibular fixation (MMF) followed by an arch bar splint wired to the lower jaw is a suitab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MMF for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tooth-bearing area.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no other facial fractures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2 groups for treatment with conventional MMF (group A) and MMF for a short period of 2 weeks followed by an arch bar splint wired to the lower jaw (group B).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and post-treatment maximum interincisal mouth opening was measured at 1 week and 3 and 6 months. Age and gender-matched control group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Groups were then compare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 value of P < .05 was considered significant. RESULTS: The 2 patient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relation to site and cause of fracture (P =.995 and P = .682, respectively), the mean time from injury to MMF (P = .234), and the mean time required for fracture healing (P = .315). Delayed union and nonunion were not encountered,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lation to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 P = 1) and malocclusion (P = .598). When compared with group A patients, group B patients had an early significantly greater degree in mouth opening (P = .001); at no time was ther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mouth opening between group B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1 week, P = .079; 3 months, P = .166; 6 months, P = .378). CONCLUSION: In selected cases, a short period of MMF followed by an arch bar splint wired to the lower jaw is a suitab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MMF for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tooth-bearing area.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f long-term MM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