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烧伤后内皮素变化及其在内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大鼠烧伤后血浆、心、肝、肺、肾脏内皮素的变化规律及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烧伤大鼠内脏损害的作用。结果正常大鼠4种脏器每克组织中内皮素含量以肺脏最高,其次为肾、肝、心脏,血浆、肝、肾、肺脏内皮素含量伤后2小时均明显升高,6小时达峰值,24小时内仍高于伤前;心脏内皮素含量与上述变化类似,但伤后12小时达峰值,且升高幅度较其它脏器低;肝肾内皮素的升高与伤后相应肝、肾血流量减少呈明显负相关。应用PD145065不仅可使肝、肾血流量显著回升,而且明显降低心、肝、肺、肾脏器含水量,减轻内脏损害。结论烧伤后内皮素的异常改变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烧伤早期内脏损害。  相似文献   

2.
大鼠烧伤早期各内脏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烧伤后内皮素变化及其在骨脏损害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大鼠烧伤后血浆,心,肝,肺,肾脏内皮素的变化规律及应用非选择造反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烧伤大鼠内脏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内皮素在烧伤后肾脏损害中的作用,采用大鼠TBSA30%Ⅲ度烧伤模型,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B拮抗剂PD145065(1μmo1/kg体重),观察其对烧伤早期肾脏损害的作用,结果表明,仅输注等量不含PD145065的生理盐水组大鼠尽管复苏后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但肾脏血流量急剧下降,肾脏发生明显脂质过氧化损害及能量代谢紊乱,而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组大鼠肾脏血流量则明显回升,且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回升,肾脏能量代谢紊乱有一定程度纠正。病理观察结果也表明PD145065治疗组大鼠肾脏病变程度有一定程度减轻。上述结果表明内源性内皮素参与了烧伤早期肾脏损害,其机制是通过收缩肾脏血管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在大鼠烧伤早期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内皮素在烧伤后肾脏损害中的作用,采用大鼠TBSA30%Ⅲ度烧伤模型,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B拮抗剂PD145065,观察其对烧伤早期肾脏损害的作用,结果表明,输注等量不含PD145065的生理盐水组大鼬尽管复苏后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但肾脏血一急剧下降,肾脏发生明显脂质过氧化损害及能量代谢紊乱,而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组大鼠肾脏血流量则明显加升,且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动态观察大鼠烧伤后血浆内皮素(ET)变化,同时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大鼠烧伤后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ET-1mRNA的表达及细胞定位。结果显示,烧伤后血浆内皮素浓度迅速升高,伤后6小时达高峰,24小时仍维持较高水平。原位杂交显示,烧伤后主要脏器组织ET-1mRNA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迅速增加;其表达峰值的次序为肾、肝、肺、心,且表达阳性细胞种类增加。这可能与内皮素发挥其强大的缩血管作用、调节血流再分布有关,对保证供给休克状态下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有其有益的一面,但ET-1mRNA的过度表达则可能加重内脏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采用35%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对烧伤大鼠早期(72小时内)8个时相点的血浆、皮肤创面及5种脏器的TNFα含量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比较,旨在探讨烧伤早期机体上述部位TNFα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血浆TNFα水平伤后均较伤前有显著升高,12小时到达峰值(P<0.01),8、72小时两个时相点升高有显著意义(P<0.05)。皮肤创面TNFα水平自伤后1至12小时(四个时相点)均出现非常显著升高(P<0.01)。5种脏器的含量,伤后1、3小时无变化(P>0.05),自8至24小时分别出现异常增高,并达到峰值(P<0.01)。提示:①严重烧伤后大鼠出现血浆、皮肤创面及五种脏器TNFα含量的异常增高,其出现峰值与当今烧伤病理生理变化高峰期相一致(伤后24小时内);②皮肤创面无论伤前或伤后不同时间的均值显著高于血浆及五种脏器的2.75~86.7倍,它的异常增高可能是造成烧伤后机体TNFα异常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采用35%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对烧伤大鼠早期(72小时内)8个时相点的血浆、皮肤创面及5种脏器的 TNFα含量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比较,旨在探讨烧伤早期机体上述部位 TNFα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血浆 TNFα水平伤后均较伤前有显著升高,12小时到达峰值(P<0.01),8、72小时两个时相点升高有显著意义(P<0.05)。皮肤创面 TNFα水平自伤后1至12小时(四个时相点)均出现非常显著升高(P<0.01)。5种脏器的含量,伤后1、3小时无变化(P>0.05),自8至24小时分别出现异常增高,并达到峰值(P<0.01)。提示;①严重烧伤后大鼠出现血浆、皮肤创面及五种脏器 TNFα含量的异常增高,其出现峰值与当今烧伤病理生理变化高峰期相一致(伤后24小时内);②皮肤创面无论伤前或伤后不同时间的均值显著高于血浆及五种脏器的2.75~86.7倍,它的异常增高可能是造成烧伤后机体TNFα异常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烧伤早期对大鼠一氧化氮及合成酶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a X  Zhu Z  Li P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94-696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NOS)在烧伤早期的变化,作者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5%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前、伤后八个时间点,分别测定血浆、皮肤创面及心、肺、肝、肾、肠五种脏器的NO含量及上述五种脏器内NOS的活性单位。结果表明:(1)烧伤早期(72小时)血浆NO含量值与伤前值比较有降低趋势(P<0.05,或0.01)。(2)皮肤创面中检测的NO含量,伤前、伤后均超过血浆、五种脏器各自相应值的3.8~57.8倍,且伤后3小时显著升高,尔后迅速降低呈低值水平,与伤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五种脏器的NO、NOS含量值,伤后升高与降低的趋势基本一致,出现谷值与峰值时间也大致相同。这证实了NOS做为合成NO前体酶含量变化一致性的诊断。而且推测烧伤后皮肤创面可能是导致产生NO的局部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9.
烧伤大鼠早期血浆,皮肤创面及脏器TNFα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5%Ⅱ度汤伤大鼠模型,对烧伤大鼠早期8个时相点的血浆。皮肤创面及5种脏器的TNFα含量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比较,旨在探讨烧伤早期机体上述部位TNFα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血浆TNFα水平伤后均较伤前有显著升高,12小时到达峰值,8,72小时两个时相点升高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内皮素在烧伤后肾脏损害中的作用,采用大鼠 TBSA30%Ⅲ度烧伤模型,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 A、B 拮抗剂 PD145065(1μmol/kg 体重),观察其对烧伤早期肾脏损害的作用,结果表明,仅输注等量不含 PD145065的生理盐水组大鼠尽管复苏后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但肾脏血流量急剧下降,肾脏发生明显脂质过氧化损害及能量代谢紊乱,而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PD145065组大鼠肾脏血流量则明显回升,且 MDA 含量明显下降,SOD 活性明显回升,肾脏能量代谢紊乱有一定程度纠正。病理观察结果也表明 PD145065治疗组大鼠肾脏病变程度有一定程度减轻。上述结果表明内源性内皮素参与了烧伤早期肾脏损害。其机制是通过收缩肾脏血管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小鼠的治疗过程,研究抗生素和血清制剂对血中内毒素脂多糖(LPS)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脓毒症模型采用NH1小鼠,腹腔大肠杆菌。治疗分3组,先锋霉素5(CEF),新生小牛血清(NBS),生理盐水(NS)。结果NBS组的72小时生存率明显高于NS组(P<0.05)。CEF组3小时白细胞计数低于NS组(P<0.05)。NBS组的1、3小时LPS水平低于NS对照组(P<0.05),血IL1和TNF低于NS组(P<0.05)。结论抗生素对抑制白细胞升高起主导作用,对LPS和细胞因子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血清制剂可能同时具有抗休克和抗炎症的双重作用,对提高早期生存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缺血后能量代谢变化的病理特征及其与动物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大鼠胆管结扎后1周,在门静脉转流入阻断入肝血流不同时程后观察动物存活率、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活性、肝组织ATP含量及动脉血酮体比值。结果 阻断入肝血流30、60及90分钟后10天动物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及40%;缺血后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明显受损,在再灌注后24小时,阻断入肝血流30及60分钟两组动物肝脏能量代谢功能已有明显恢复,而阻断入肝血流90分钟组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仍维持在显著低水平。结论 胆道梗阻后1周,大鼠门静脉转流下入肝血流阻断60分钟以内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可逆,动物安全耐受;而阻断入肝血流90分钟引起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不可逆性损害,动物难以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3.
大鼠胰岛移植物制备与异种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增加胰岛收获量,提高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移植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实验经胰管注射胶原酶,胰静止消化分离成年大鼠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葡聚糖离心纯化。纯化后胰岛收获量为610-820个/胰纯度达92%;胰岛形态结构完整,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对葡萄糖刺激反应胰岛素释放量是基本分泌水平的8倍;异种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达一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Rxa 对正常肝细胞(L02 细胞) 增殖速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L02 细胞Rxa 处理组(La 组) 和未处理组(L组)0、2、4、8、12 小时G0G1 、S、G2M 期细胞指数,同步进行Ki67、Cyclin D1 、PCNA 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La 组细胞增殖速率较快,Ki67 抗原表达相对较强,CyclinD1、PCNA 表达相对提前。结论 Rxa 可能促进L02 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Ki-67抗原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观察Ki-67抗原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PAAP)方法,用抗人Ki-67抗原的等8效抗体MIB-1比较研究Ki67蛋白在良恶性胆囊肿瘤和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比较不同胆囊组织中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Ki-67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指数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肿瘤及正常胆囊组织(P〈0.05)。但Ki-67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代谢等方面探讨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7.5%氯化钠+6%右旋糖酐70,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犬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及HSD进行复苏,并以每h尿量为10ml/kg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观察HSD在复苏中容量负荷、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及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脏指数(CI)、氧供给(DO2)及氧消耗(VO2)等的变化。结果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h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少5950%,在复苏后05~2h,+dp/dtmax、CI、DO2及VO2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结论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具有容量负荷小、改善心肌功能及促进组织代谢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迪卡猪为模型,进行了14次动物及3次人体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灌注、整块切除法是获取上腹部多器官的最佳方法之一;防止损伤血供或漏扎血管,良好的灌注和保存是提高移植物质量的关键。基于实验的结果,于1996年6月为1例肝癌患者施行了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征及超微结构,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遗传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率和形态学相同,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超微结构相似。结论据此结果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建立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实验模型,可用于瘢痕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缺乏脊柱神经肽P物质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阐明雌激素缺乏时椎体、椎间盘及小关节等部位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健康2月龄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和假手术(Sham-operated,Sham-O)两组。OVX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O组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15天、1、2、3、6、9月时每组各处死8只动物,切取L3~5脊柱小关节、棘上韧带、椎体和椎间盘。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各部位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果①OVX后骨小梁及小梁膜上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增多,增粗。②软骨组织内SP反应阳性纤维增多;2月时椎间盘SP阳性反应物增加,分布至纤维环中带,3月时观察到纤维环内带,6月在纤维环髓核中观察到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结论雌激素缺乏时大鼠腰椎椎体、椎间盘、小关节SP阳性反应神经纤维增多,与骨质疏松性腰背疼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丝裂霉素C在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用于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IPHP)化疗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9例IPHP化疗的中晚期大肠癌病人血清、尿、灌注液和局部组织MMC浓度。血药浓度用GSP程序计算各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浓度在灌注终止时达到峰值123.86μg/L,然后迅速下降。腹腔局部组织浓度高(765.1μg/kg)。24小时尿中仅排出1.46mgMMC。全组病例为一室模型。血药时曲线下面积为每小时237.88μg/L。消除半衰期为61.2分钟。结论IPHP化疗局部药物浓度高,血药浓度低,消除快,全身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