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128例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为ALT异常组及ALT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_3]和骨密度(BMD)差异。并根据患者BMD水平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采用Losigtics回归分析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ALT异常组FPG、HbA1c、25-(OH)D_3及股骨BMD、腰椎BMD均低于ALT正常组(P0.05),而FINS、CTX高于ALT正常组(P0.05)。128例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中骨质疏松组45例(35.16%),非骨质疏松组83例(64.84%);两组腰臀比、FPG、HbA1c、FINS、HOMA-I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骨质疏松组女性占比、年龄、T2DM病程及ALT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 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年龄≥65岁、T2DM病程≥8年、BMI18.50 kg/m~2、ALT40 U/L是合并慢性HBV感染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骨代谢与肝功能受损、性别、年龄、病程及BMI均相关,临床应积极防控患者骨质疏松,避免发生骨折等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陈旧性脑梗死的流行状况,并探索T2DM患者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现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住院的2 525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相关信息,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以及未做脑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T2DM患者,最终纳入2 169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T2DM患者陈旧性脑梗死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脑梗死患病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在2 169例T2DM住院患者中,178例(8.2%)有陈旧性脑梗死,男性T2DM患者陈旧性脑梗死患病率(9.6%)高于女性(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脑梗死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P0.01)。陈旧性脑梗死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尿酸(SUA)水平均高于无脑血管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男性以及糖尿病足、骨质疏松、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比例高于无脑血管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无脑血管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男性、糖尿病病程长、高BMI和高血压史与脑梗死患病有关[OR值(95%CI)分别为1.782(1.438~2.209)、1.897(1.293~2.782)、1.894(1.486~2.416)、1.495(1.155~1.935)和2.017(1.368~2.974)]。结论 T2DM患者中脑梗死的患病率较高,特别是高龄、病程长的男性患者,控制体重和血压有利于降低脑梗死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将430例住院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根据血清TSH水平分组,P75(TSH水平为2.14 μIU/ml)为高TSH组切点,P25(TSH水平为1.02 μIU/ml)为低TSH组切点,分为高TSH组(107例)、中TSH组(215例)及低TSH组(l08例),分析血清TSH与MS患病率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低TSH组比较,中TSH组的女性比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TSH组MS患病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甘油三酯(TG)水平、女性所占比例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SH组MS患病率、SBP、DBP水平高于中TS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血清TSH水平与BMI、SBP、DBP、TG呈正相关(P<0.05),男性血清TSH水平与BMI、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较高水平TSH增加了T2DM患者发生MS的风险,早期筛查TSH对预防M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南阳市10~15岁月经来潮与未来潮女生体成分的年龄变化特点,预测月经初潮时间,为及时开展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于2020年8—12月及2021年3—10月,对南阳市13个县市区采取抽签法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 523名女生,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然后利用日本百利达MC-180体成分分析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成分测定。  结果  南阳市10~15岁女生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体内水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来潮女生的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均高于未来潮女生,体内水分率低于未来潮女生。其中11~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2.03,2.43,2.45,2.52,P值均 < 0.05);12~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10,14,15岁未来潮女生与已来潮女生间体内水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2.35,2.37,P值均 < 0.05);10,11,14岁同年龄组农村女生和城市女生月经来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3.45,6.73,P值均 < 0.05)。  结论  女生月经初潮前后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体内水分率等体成分年龄变化特点有助于月经初潮的预判,月经初潮年龄与营养状况、BMI、体育锻炼、零食及饮料摄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及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能X线照射法(DEXA)测定患者的BMD,根据T值不同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OP组;比较3组之间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住院T2DM患者中骨量异常的检出率达40%以上,其中女性患者的检出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BMI)、BMD、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促甲状腺激素(TSH)、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UA)、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C肽(FCP)及2hC肽(2hCP)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的BMD与BMI、Hb、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Urea)、Cr、eGFR、UA、TG、FCP、2hCP成正相关,与年龄、ALP、HDL-C呈负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与BMI、Hb、ALP、Cr、eGFR、UA、HDL-C独立相关。结论女性、低体重、贫血、高ALP、低UA、高HDL-C及肾功能异常更易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腰椎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方法 227例女性T2DM患者根据有无MS分组,分析两组腰椎B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与无MS的女性T2DM患者相比,合并MS的女性T2DM患者BMD显著增高,t=2.033,P0.05;BMD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r=0.191,P0.01;r=0.151,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21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为影响腰椎BMD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P0.05)。结论女性T2DM合并MS患者的BMD及骨折发生的风险与肥胖及增龄有密切的相关性,绝对体质量对患者骨量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共收集207例7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DXA法检测L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BMD),根据BMD水平分为骨量正常组(n=41)、骨量低下组(n=78)和骨质疏松组(n=88),记录年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验血红蛋白含量,使用SPSS软件进行样本统计量描述及分析。结果三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的身高、体重、BMI、L1-4的BMD、左侧股骨颈BMD、左侧股骨上端BMD均低于骨量低下组、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的身高、体重、L1-4的BMD、左侧股骨颈BMD、左侧股骨上端BMD均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的BMI和骨量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骨质疏松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的血红蛋白含量无差别(P0.05);骨质疏松组男女之比为22比66,与骨量正常组、骨量低下组的性别构成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含量与L1-4、左侧股骨颈和左侧股骨上端BMD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0.286、0.279,P0.05),所纳入老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血红蛋白含量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呈正相关,老年女性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老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变化与血尿酸(SUA)的关系,为T2DM患者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26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33例,女性131例,采血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按SUA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尿酸300μmol/L组(A组)及尿酸≥300μmol/L组(B组)。同时以T值分为3个亚组:骨量正常组(T值-1.0 SD)、骨量减少组(-2.5 SDT值≤-1.0 SD)、骨质疏松组(T值≤-2.5 SD)。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各项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及BMD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的腰围、体重、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血清尿素氮、血钙、血肌酐(SCr)、空腹C肽及腰椎1-4、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T2DM患者中骨质疏松组的SUA水平[(296±64)μmol/L]低于骨量减少组[(338±71)μmol/L]和骨量正常组[(360±7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BMI及体重等因素影响后,SUA与SCr及腰椎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3、0.139,P0.01,P0.05),与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TRACP-5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8、-0.165,P0.05)。结论监测SUA水平有助于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低SUA可能与T2DM患者BMD降低有关。T2DM患者的SUA水平不宜降至过低,以免加重骨量流失。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在初诊和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初诊的T2DM患者(NDM组)和64例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ODM组),两组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构成等均匹配,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1)NDM组的血糖达标时间(GT)、胰岛素最大剂量均低于ODM组,P均<0.05。(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N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糖化血红蛋白、BMI;而在O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年龄、FBG、病程,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治疗前FBG和餐后2h血糖、病程。结论初诊的T2DM患者可能较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对胰岛素泵降糖效果更满意。影响两组患者GT及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某市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某市本地区常住人口中选取230例T2DM患者的1206位一级亲属进行横断面调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诊断采用1999年WHO糖尿病和高血糖的诊断标准。结果 1206例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男性751例,女性455例,平均年龄(46.36±13.09)岁。T2DM总体患病率为10.94%,男性患病率6.79%,女性患病率17.80%;T2DM前期患病率为15.00%,男性患病率9.73%,女性患病率23.36%;T2DM及T2DM前期患病率在各年龄组中存在明显差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T2DM及T2DM前期患病率均逐渐上升(P0.001);T2DM及T2DM前期患病率在TG(≥1.7 mmol/L)、BMI(25 kg/m2)、腰围(≥80 cm)因素比较中存在明显差异(P0.001);年龄、TG水平是影响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年龄、BMI是影响T2DM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某市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较高,需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糖代谢异常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