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6)
目的探究江苏省淮安市166例经异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基因亚型种类分布。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血样的eva基因与gag基因片段,在1.5%琼脂糖中进行凝胶电泳,扩增产物,测定基因序列。使用基因序列进化树进行进一步比对。采用χ~2检验探讨组间构成差异。结果 166份样本经检测,最终确定基因亚型103份,包括CRF07_BC、CRF01_AE、B'(泰国B)、CRF08_BC、CRF55_01B、B(欧美B)6种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1_AE是本地流行的优势毒株。不同性传播方式人群间HIV亚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1,P=0.191)。重组亚型CRF55_01B为在经非婚非商业临时性伴性传播的人群中首次发现。在20~29岁年龄组中,CRF01_AE所占比例最高(73.33%)。在男性样本中发现了2例CRF55_01B亚型,江苏省此前未见报道过该亚型的感染。结论 HIV基因亚型在不同地区、不同传播方式、年龄以及性别方面分布有差异。应根据HIV-1感染者流行趋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方式和分布特征.方法结合常规病例随访工作,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异性性传播表现方式及性行为特征等.结果男性有多性伴行为的比例(90.30%)高于女性(29.59%);男性认为感染来源于商业性性伴为73.47%,女性认为感染来源于固定性伴为64.08%;男性与女性均有一定比例的临时性伴性行为,男性为29.85%,女性为38.78%,经婚外非商业性性行为感染的比例为25.20%.结论所调查地区的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男性以经商业性性伴传播为主,女性以经固定性伴传播为主,经临时性伴传播的问题同样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四川省报告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为艾滋病经异性接触传播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下载历史卡片,筛选出2015-2017年当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HIV/AIDS病例,利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7年共报告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HIV/AIDS病例50570例,其中商业性性行为传播22973例(45.4%)、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20902例(41.3%)、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5047例(10.0%)、其他未分类传播1648例(3.3%);男性以商业性传播(62.2%)为主,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61.7%)为主;汉族以商业性传播(50.7%)为主,彝族(63.4%)、藏族(49.9%)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随年龄增加,商业性传播(Z=47.9,P<0.001)和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Z=5.8,P<0.001)比例增加,非婚非商业性传播(Z=-47.4,P<0.001)比例降低;随文化程度增加,商业性传播(Z=8.7,P<0.001)和非婚非商业性传播(Z=5.2,P<0.001)比例增加,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Z=-20.8,P<0.001)比例降低;四川省不同地区异性性接触传播表现形式不同,川东南的内江(61.3%)、泸州(60.5%)、自贡(57.7%)等以商业性传播为主,凉山(60.8%)、阿坝(59.8%)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病例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46.0%)为主。结论四川省异性性接触传播HIV/AIDS病例以商业性性性行为传播为主,不同地区、人群的表现形式不同,应因地施策,把握地区传播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同时应关注非婚非商业性传播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禹州市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的构成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禹州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报告的感染途径判断为"异性传播"的病人和感染者,进行社会人口学、传播方式和性行为特征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异性传播病例148例,核实后异性传播病例120例,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一致率为81.10%(120/148)。异性传播病例中经商业性伴传播占58.30%(70/120);经固定性伴传播占36.70%(44a20);经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占5.00%(6/120)。在经商业性伴传播中,男性占84.30%;40-4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为41.40%,大于60岁年龄组占24.30%,月收入小于2000元者居多占60.00%。经固定性伴感染艾滋病中女性的比例达68.20%。结论禹州市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以经商业性伴传播为主,但经固定性伴传播及非商业临时性伴传播艾滋病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中部地区艾滋病病毒 (HIV)异性性传播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现况研究 :在中国河南、河北等省农村寻找至少一方HIV阳性、有稳定婚姻、年龄 2 0~ 50岁的夫妻 ,由专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访谈 ,并采集夫妻双方抗凝全血样本 2 0ml,检测病毒载量、CD4 CD8细胞计数 ;(2 )病例对照研究 :以一方HIV阳性 ,通过性生活导致对方HIV感染的夫妻为病例 ,以一方HIV阳性、双方有正常的性生活 ,但对方未感染HIV的夫妻为对照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共收集到 87对至少一方HIV阳性的夫妻 ,其中病例夫妻 7对 ,对照夫妻 56对 ,发生HIV性传播的夫妻占全部有性传播危险夫妻的 11.1% ;(2 )在对照夫妻中 ,男方HIV阳性的 14对 ,占 2 5.0 % ,女方HIV阳性的 42对 ,占 75.0 % ;(3 )病例组性生活次数≥ 4次 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Fisher’s检验 ,P =0 .0 47,OR =8.0 )。病例组病毒载量≥ 10 5 拷贝 ml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Fisher’s检验 ,P =0 .0 16,OR =2 2 .0 )。病例组先感染一方的HIV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感染一方 (t=3 .591,P <0 .0 1)、而CD4细胞计数和CD4 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感染一方 (t=2 .767,P <0 .0 5;t =6.0 6,P <0 .0 5)。结论 中国中部地区有稳定婚姻的夫妻中HIV异性性传播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核实报告病例高危行为暴露史,评估HIV病毒异性性传播危险因素,甄别异性性接触感染HIV的方式及其特征分析,为控制艾滋病在株洲地区进一步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设计统一问卷,一对一的走访调查,重新评估原报告可随访到的"非婚异性性传播"病例的HIV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特征.结果 原报告的175例HIV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病例通过调查甄别,140例为异性性传播,33例为男男同性传播,注射及其它各1例;甄别调查后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比例(63.64%)明显低于原报告水平(79.55%)(X2=13.71,P =0.00);不安全商业性性传播风险明显高于非商业性固定性伴传播,r=5.06,; 异性性传播男女比为1.8∶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X2=13.96,P=0.00);原报告低估了男男同性传播危险(X2=13.80,P=0.00). 结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形式多样,株洲地区以异性性传播及男男同性传播为主,以不安全商业性性传播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不同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各亚型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规律。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抗凝全血标本5ml,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膜蛋白基因的C2~V3区,进行序列测定,鉴定病毒亚型。用威斯康星GCG软件进行共享序列、基因离散率的计算和毒株的聚类分析。结果 截止2001年底,江苏省已发现HIV-1中的A、B、C、D、E五种亚型和一个B亚型变种(B^ )流行,C(占40.48%)和B^ (38.10%)亚型为主要流行株;静脉吸毒感染人群中86.67%为C亚型,采供血和受血感染人群中91.67%为B^ 亚型,在性途径传播人群中所有六种亚型均有,且分布较为均一。结论有偿献血人群中B^ 亚型毒株由邻省传人,吸毒人群中C亚型毒株的传人主要与新疆籍流动人口的介入有关;多种亚型的并存说明江苏省存在着适宜AIDS流行的各种危险因素;提示今后在药物治疗、疫苗研制以及其他防制工作上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方式的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深圳市2016—2018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深圳市新报告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共2 935例,平均年龄(38.1±12.7)岁,男性病例占79.5%,未婚占46.7%,流动人口占83.7%。异性性传播方式中非商业非婚性传播占61.8%,商业性传播占30.7%。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HIV/AIDS病例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的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深圳市异性性传播方式以非商业非婚性传播为主。今后应重点关注非商业非婚性传播,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范围,并对不同特征的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经异性性传播。 相似文献
10.
广西吸毒人群艾滋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吸毒人群HIV-1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和行为学因素、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和HIV-1抗体检测,PCR和荧光标记末端终止物循环测序法检测HIV-1受体基因CCR5△32/△32和核苷酸序列、亚型。结果HIV-1感染率为57.14%。没有发现136-bp△32CCR5突变体。静脉注射率为86%,注射器共用率为47.9%。80.4%和8.9%的吸毒人员分别曾有过异性和同性性行为。HIV-1毒株至少有C、E两个亚型,C亚型为优势亚型,可能存在其它亚型或混合感染,亚型基因变异不大。结论吸毒人群为HIV-1易感人群,静脉吸毒、性交为HIV-1感染的行为因素,HIV-1感染毒株亚型呈多样性,应采取行为干预和针对不同流行毒株亚型的措施来防治HIV-1。 相似文献
11.
淮安市568例妊娠合并梅毒母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淮安市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趋势,探讨驱梅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淮安市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妊娠合并梅毒患者662例,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年龄、孕次、梅毒治疗情况与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0 ~18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①发病率:2011-2016淮安市孕产妇妊娠合并梅毒的6年平均发病率为1.94‰,6年间年发病率分别为0.50‰、1.94‰、2.23‰、2.30‰、2.71‰、2.06‰,经分析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25,P<0.001),呈逐年增高的趋势.②分析568例已有妊娠结局孕妇,结果显示:规范治疗组、未规范治疗组、未治疗组间足月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926,P<0.001),规范治疗组足月产比例最高.孕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首检滴度大于1:16者不良妊娠结局较RPR首检滴度小于1:16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36,P<0.001).③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经随访,排除梅毒感染的新生儿中,规范治疗组占98.15%.规范治疗组与未规范治疗组、未治疗组间排除梅毒感染的新生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19,P<0.001);确诊感染梅毒的新生儿中,规范治疗组占1.1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34,P<0.001).结论 淮安市近6年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孕前及孕期梅毒筛查,同时规范抗梅毒治疗将有效改变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梅毒感染,保障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江苏预防医学》2015,(6)
目的调查分析淮安市部分医疗机构梅毒、淋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下载被调查医疗机构2011-2013年报告的梅毒、淋病病例与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核对并评价准确性。对被调查医疗机构性病相关诊疗科室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核查梅毒和淋病病例1 051例,病例核查准确率:梅毒为61.81%,淋病为82.88%。各期/各类梅毒病例报告中,一期梅毒诊断报告准确性为73.05%,二期梅毒为65.66%,隐性梅毒为59.71%,胎传梅毒仅为6.45%。医生对梅毒诊断分期知晓率为96.0%,胎传梅毒诊断知晓率为40.0%,女性淋病诊断知晓率为64.0%。结论淮安市梅毒报告准确性较低,尤其是胎传梅毒,部分非皮肤性病科医生对病例报告的标准掌握不够准确,建议加强性病疫情管理,强化性病诊疗培训,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2006—2015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淮安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7 575例,报告发病率为14.97/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高发;各区县病例分布有差异,清河区、淮阴区等流动人口多的县区发病率较高;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1.8∶1;5~14岁年龄组患者人数最多(73.81%),学生是主要发病群体(74.26%)。中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15起,发病716例,占总病例数的9.45%。结论在加强腮腺炎监测的同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接种方案,建议对学生等高风险人群进行强化补种。 相似文献
14.
15.
《江苏预防医学》2015,(6)
目的了解淮安市空气PM_(2.5)污染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方法通过医保信息系统,收集淮安市城区人群2013-2014年呼吸系统逐日发病数据,结合同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M_(2.5)污染水平及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影响。结果2013-2014年淮安市空气PM_(2.5)质量浓度均值为73.7μg/m3,超标252d(占34.5%)。PM_(2.5)质量浓度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有滞后性,滞后效应以第4d最强,PM_(2.5)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增加0.63%(95%CI:0.37%~0.89%)。结论淮安市空气PM_(2.5)污染较严重,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建议继续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保护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株流行情况,为制定本区MSM、HIV感染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8年本辖区新报告的MSM HIV感染者的外周静脉血血浆,提取病毒RNA,对HIV-1 pol区基因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性病门诊人群中HIV感染状况及相关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HIV防治措施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地区8个城市14个性病门诊符合条件的就诊者,由首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者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共有11 461名性病门诊患者符合条件并入组,133人被检测出HIV抗体阳性,感染率为1.2%;其中男性HIV感染率为1.4%,女性为1.0%;汉族人群HIV感染率为0.9%,壮族为2.7%。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未婚(OR=1.73,95%CI:1.00~2.99,P=0.048)、受教育程度低(OR=4.21,95%CI:1.21~14.58,P=0.022)、娱乐行业人员(OR=3.98,95%CI:1.14~13.88,P=0.032)、有静脉吸毒行为(OR=25.09,95%CI:10.43~60.39,P=0.007)、最近性行为中未使用安全套(OR=4.97,95%CI:1.38~17.88,P=0.012)等因素,是性病门诊人群中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对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发现,柳江(OR=11.48,95%CI:2.05~64... 相似文献
18.
HIV单阳异性固定性伴即异性固定性伴双方,一方HIV抗体阳性,另一方HIV抗体阴性.异性固定性伴HIV性传播是HIV性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我国研究较少,此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异性固定性伴HIV性传播的感染率、血清阳转率、影响因素与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对我国未来HIV单阳异性固定性伴HIV经性传播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尉氏县HIV婚内性传播流行趋势,对HIV单方阳性者配偶(以下简称单阳配偶)实施干预前后的干预效果进行的比较,以完善干预措施,加大干预力度,有效地避免单阳配偶间的性途径传播,降低婚内性传播率。方法查看HIV网络直报数据库和单阳配偶管理数据库,统计出2004年及以前—2007年间历年的单阳配偶数和婚内性传播数,分析比较婚内性传播率和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干预前后有何不同。结果2004年及以前(实施干预前)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为0.99%,2005—2007年(实施干预后)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分别为0.62%、0.39%、0.46%,婚内性传播率分别为5.58%、2.45%、1.59%、1.31%。经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4.60,P<0.01)。婚内性传播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4.34 P<0.01)。结论继续加强单阳配偶的管理工作,加大干预力度,进一步完善干预措施,对HIV阳性人员中的未婚、丧偶、再婚人群重点进行随访及时掌握他们的婚姻状况、配偶情况,定期对他们进行随访检测可有效降低婚内性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